书城社科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
3288600000053

第53章 我国党报集团的五大共性(1)

——党报集团发展现状及趋势剖析

聂冷

近十年来,全国各级各类党报集团如雨后春笋,抽枝拔节,茁壮成长。虽然报刊出版市场竞争激烈,并且面临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严峻挑战,但是,由于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三级党报都各有一块固有的生存地盘和计划保护,因此,竞争仅仅成全了优胜者,却并没有淘汰低劣者;而新媒体技术则普遍被党报集团所利用,由挑战者变成了党报得心应手的工具。结果是随着国家和各地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各级党报集团可以说全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日子都还过得不错。面对市场和新媒体竞争的双重挑战,虽然不少敏感的党报报人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危机意识,但最起码暂时还是有惊无险。具体地考察起来,不同党报集团的经营运作虽然各有高招,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看到不少共同的规律。下面,我们就来略加剖析。

一、主报事业制 子报企业化

我国党报集团的第一大共性是,从管理体制上看,大体都是“一团两制”,即“主报事业制,子报企业化”。也就是说,每个党报集团内都存在着两种运行体制,主报都是所属党委的事业单位,而子报(包括子刊和网站等新媒体,下同)则都是国有企业性质的市场化传媒。

主报所有员工基本上都列入了国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有的实行自收自支,有的实行财政拨款(拨款又有全额和部分之分),而不管是自收自支还是财政拨款,主报都具有稳定的经费保障,员工工资福利比较平衡而稳定,医疗和养老由国家和地方财政保障;重大设施建设和大宗设备添置等,也可获得财政支持。因此主报实际上仍然处于一种盈亏无忧的“铁饭碗”状态;其人员的录用、解聘和调动都受计划体制的制约,程序较复杂,因而员工队伍比较稳定,人员流动性不大,而且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若干诸如人浮于事之类的旧体制弊端。子报则除少数甚至个别领导骨干系由主报分派出去的事业编制人员之外,其余职工全都是企业性质的合同制人员。子报从机构设置、岗位设定、人员录用和解聘、收入分配,到业务运营,一律都是实行企业化管理,经营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存亡和员工的切身利益;员工因其业绩的不同,收入档次差距很大;其医疗、养老则实行社会化保障。子报因用人不受计划限制,录用解聘机制灵活,员工必须充分适应岗位要求,能够完成工作任务,才能站住脚跟,否则必遭淘汰。而特别优秀的人才,如果感觉环境不佳,也可能随时跳槽,因而队伍成为一河活水,始终保持着较大的流动性。

这两种不同的体制和状态,决定了子报的工作节奏和生产效率普遍高于主报。以《江西日报》为例,该报业集团的在岗员工总数为1310人,其中编制内员工和编制外员工大约各占一半;而编制内的656名员工中,新闻采编人员才216人,其余近400人都是管理人员,可见管理层面庸员不少,人浮于事的现象难以避免。可是编制外的650多名合同制员工则全都在采编一线紧张工作,可以说没有一个庸员,完全杜绝了人浮于事的现象。再从采编工作量来看,该集团主报250多名采编人员,每天的采编工作总量基本上是八个对开版;而四家子报的约400名合同制员工,每天的采编工作总量基本上是80多个四开版;子报员工的平均工作量是主报人员的三倍多。

党报集团的这种“一团两制”状况,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党报主报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种体制将会逐步改变,但彻底的改变则有赖于整个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

二、主报报工作 子报报生活

我国党报集团的第二大共性是,从报纸的内容分工来看,大体都是“主报报工作,子报报生活”。

据我的粗略估算,绝大多数党报集团的主报,工作性(包括领导活动)的报道起码都占了新闻报道总量的60%以上,其余约有20%为国际时事报道,20%为比较贴近群众生活的社会热点问题报道等等(理论、文告、副刊和广告除外,其实理论、文告也属于工作性质的东西)。由此可见,我们各级党报的主报仍然坚持着以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围绕所属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报道工作成果和先进典型,推动各项工作为根本职责的办报理念;党报的主报仍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层层向下传达的工具。因此,尽管历年来,各级党报都在大力倡导“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而且不少党报也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若干进展,但实际上我们的党报“贴近精神、贴近工作、贴近干部”的总体面貌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观。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各党报集团中的子报(包括子刊、网站等等),却非常积极而活跃地深入民间,真正地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上迈开了大步,展示了功夫。据测算,绝大多数晚报、都市报、信息报之类的子报,社会生活性质的报道都占了各自新闻报道总量的75%;其余约5%为重大政治事件报道,10%为国际时事报道,10%为奇闻轶事报道等等。因此,这些子报成了真正的民生社会报。他们的办报理念是在党的新闻政策法规和宣传纪律容许的范围内,反映民众心声,提供信息服务,实行舆论监督,促进社会公正,而不再担负指导各级干部工作的责任;思想的开放度和言论的自由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帮助读者解决实际问题,与读者实行互动方面也搞得比较活跃。

党报集团中,主报和子报在内容上的这种分工,很好地发挥了互补的作用;开发了单一党报所难以发挥的那一部分新闻媒体应有的功能。这是党报报人高度的政治智慧和灵活机动的办报策略的充分体现。但是,由于个别党报集团对子报管理不够严格,有的甚至过于放纵,也造成了部分子报为吸引更多的低端读者而一味媚俗、内容荒诞、格调低下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