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
3288600000068

第68章 从非线性系统的复杂性看“报纸即将消亡”的预言(2)

在竞争中保存下来的报纸之间一定要共同处理好几个问题:一是共同打造读者群,培养读者,特别是年轻一代读者的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不断提高报纸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加强深入报道,提高内容质量;三是做好发行工作,制定完善的市场营销计划,走联合之路,不打价格战。报纸还会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报纸消亡了,消灭报纸的一定不是网络,而是报纸自己。

再分析一下网络子系统和报纸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任何媒体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依靠新技术,从传统媒体中演变来的。依靠宽带传输和多媒体技术,集合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特征于一身,网络成为人们的新宠。但是,网络媒体可以说是在掠夺传统媒体的资源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网络发展初期,利用国家法律和法规的不完善,无情地掠夺着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即使发展到现在,网络仍然廉价地从传统媒体获得信息,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和广大的网络受众,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掌握的或别人的各种有价信息资源以免费的或非常低廉的价格交付给网络使用。这样,不但自己的,还有别人的辛勤劳动成果被无情地掠夺了。盗版、侵权等现象在网络上也屡屡发生,网络编辑和传统媒体的编辑和编导们的工作性质似乎完全不同,许多在网络媒体工作的人员都戏称自己是复制和粘贴机器。网络公司用很低的成本为自己换取高额利润,而网民们也可以用很低的成本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和海量信息。在这个问题上,广大传统媒体的声音是虚弱的,几乎没有什么反抗。在更深的层面上考虑,难道借助传统媒体起家的网络媒体和报纸媒体真的要拼个你死我活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可以看到,报纸和网络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特征现在越来越明显。

其实,报纸和网络这两个媒介子系统各有自己的优势,也存在着一定的劣势和不足。两个子系统要素之间通过竞争与协同作用,必然会形成一定的稳定结构,并具有相应的新的功能和状态。在非线性系统中,将这种作用方式和演化过程称为自组织,特点是组织指令在系统的自身演化过程中自动形成,来自系统内部。

与自组织相对应的过程叫他组织,也称控制。在媒介系统中,政府和法律扮演着控制的角色。报纸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受控的。互联网也不是完全自由的,受政府和法律的监管。但是,相对而言,互联网不可控的因素很多,而报纸的可控性更大,更有利于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从这个角度讲,不论在什么国家,在系统的他组织下,也不会允许报纸在短时期内消亡。

我们重点讨论报纸和网络两个子系统的自组织过程。

网络媒体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受众只需要很低的成本,就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和传送海量信息,自由发表言论,表达个人意愿。网络帮助人们突破空间的限制,实现互动。外加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人们可以充分享受音乐、视频、动画和游戏等娱乐功能,互联网的管制程度也比较低,所以,网络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真的和假的、正面的和反面的信息。而报纸新闻的发布虽然受制作周期限制,但其新闻内容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在公共领域内有很强的舆论导向作用,尤其在深度报道上有很强的优势。

网络明显具有许多报纸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它也给网民带来了很多烦恼。海量信息确实好,但人们享受信息的准确率却很低。对一个个体来讲,他所需要的信息是有限的,海量信息的提供,也制造了不可计数的信息垃圾。网络上的虚假信息也太多,需要时间去鉴别。言论发布的相对自由,使网络上出现了谩骂、侮辱,反政府、色情的、煽动性的言论,许多人也失去了起码的辨别能力,偏听偏信,造成了许多不良后果,非常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网络对年轻一代的教育也起了许多反作用,许多年轻人沉迷网络,玩物丧志,耽误了学业,有人甚至因此精神上发生病变,还有人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另外,享受网络必须借助电脑或其他联网终端,人们不可能随时随地带一部电脑在身边,即使是利用手机或PDA等移动终端,不停移动的文字也容易引起眼部疲劳,不适合长时间阅读,很多人也不习惯这样的阅读方式。相反,在这些方面,报纸做的要好得多。报纸信息的真实性更强,更容易获得人们的信任。报纸的内容以弘扬正气为主,对阅读者能够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报纸更符合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这种阅读习惯是不可能在短时间改变的。中国传媒大学2003级播音主持专业同学所做的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传媒大学八成的同学有阅读报纸的习惯,近五成的同学自己购买报纸,九成以上的同学认为报纸的可信度高,普遍认为报纸易于购买和阅读,简单轻便,不看可以随时扔掉,或送给别人传阅。

从经营的角度看,目前网络的新闻信息主要依靠报界免费提供,或廉价地从报界购买;网络和传统媒体也在对方的媒体上交换广告,宣传自己;更多的广告主发布广告,采取多种媒体联合发布的办法。目前,网络广告的劣势还很强,关键是有效率太低,在网上冲浪的人大多不看广告,一些网民通过技术手段屏蔽广告,还有一些网民已经练就到对广告视而不见的地步。再者网络上的广告太多,有时一页就有几十个,谁看得过来?所以,网络广告的有效性确实不高。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有实力的网络公司开始经营纸媒,而报业的经营者也纷纷进军新媒体,比如:《扬子晚报》的手机报,《人民日报》的人民网,《浙江日报》的数字报纸,《羊城晚报》的网络电子报“金羊网”和《羊城晚报》手机报,办得都很成功,这就是系统内部耦合的结果。

报纸与新媒体技术结合,向网络、手机、电子报等多媒体转化、延伸,形成平面报纸、网络报纸、手机报纸和电子报纸的多元发展格局,坚持自身优势,保持公信力,打造高质量的、多种形式的内容产品,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按照消费者需要的方式,提供消费者需要的信息内容,提供不同形式的媒体服务,实现真正的互动传播,是报纸媒介继续发展的基本对策,这种对策的最终结果就是网络和报纸的高度融合,形成新的结构,具有新的功能和状态,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系统自组织为更高级的媒介形式。

对于非线性系统,简单的描述和推测都不足以反映出其演变的复杂性,报纸是否即将消亡是个复杂的问题,系统的发展不会只有消亡一种结果,更高形式的升级、更新是我们期待实现的目标。无论如何,不管何种媒介,最终的目的是服务大众,只有给受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才是媒介发展的不竭的动力之源。

(李晓平:中国传媒大学理论编辑学方向2004级博士生;张洪生:中国传媒大学2005级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