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3293000000145

第145章 邝富灼与清末民初商务印书馆“英文部”(2)

17岁他加入基督教救世军,被遣往太平洋各城市布道。由于自己的努力,从厨师升为太平洋岸陆军大佐的书记员。“居此四五年,于吾学业之成功,颇有关系。因此四五年中,恒与上流社会晤谈,耳所闻,口所语者,均为正则流丽之英语。且日用之常识,亦与之俱进。”1897年他才在朋友的帮助下,进入了公理会设在加利福尼亚南部克雷梦城的盘马奈大学(Pomona College,今译庞蒙纳或普蒙那学院)读肄业科,也就是大学预科,1902年完成一年级的课程,一年后考入加利福尼亚公立大学,三年后,即1905年获得文学士学位。由于他“学业之超卓,故得特别资助学费,入哥伦比亚大学专修英文学教育学二科”,1906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不久他在华盛顿谒见了大使梁诚(震东)表示愿意回国报效祖国,经其推荐进入广州方言学堂任教员。

光绪三十三年(1907)秋天他应留学生考试,获得文学进士的殊荣,并被授予清廷邮传部尚书。严复认为其“于教育一道实有心得。现经邮部指调差遣,用违其长,未免可惜。”邝富灼本人也称“时念国内方缺乏英文人才,苟余回粤任教席者,以己之资格论,尚可出人头地,固胜于浮沉于无定宦海也。会上海商务印书馆颜骏人博士辞职,聘余继其位为英文部主任,正投余之所好。”他认为该馆“一则管理有方;二则不受政治牵涉”。称自己在商务印书馆的工作,“以著作或编辑学校课本为多,惟自馆内之英文部扩充以来,该项事业遂以时间关系,鲜克进行,抑余亦从事于馆内其他事业,故余除担任撰述外,或则擘划广告之术,藉以宣传该馆出版之英文书籍。”后来他渐渐注意延聘外界专家参与编写英文书籍。正是由于他不懈的努力,才使该馆的英文书籍受到了各方的好评:“近者各方纷来奖赞之言,称该馆之英文出品,实可与舶来者相颉颃,由是余相信吾人之作品,确已提高程度。同时该馆之令誉,亦有蒸蒸日上之势。此则余至用欣慰者,盖凡此种种成绩,余均与有力焉。余在世上,能有所建树,实为无上之愉快。余殊不能不感谢该馆予余以此机会也。”

邝富灼的确所言不虚,他与谢洪赉两位确实是商务印书馆贡献最大的英文教材编著者。张英统计,邝富灼从1908至1929年前后在商务印书馆工作了二十多年,期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英语教科书多达81种,所有的英语教科书都经过他本人审定,而直接署名由他编纂与校订的英语教科书多达21种。在文化界取得了很高的地位。1922年他的母校庞蒙纳大学赠予他文学博士学位。他后半生在青年会全国协会服务达30年之久,其中6年任会长。曾任中国公会教务长、督学。他在许多基督教和福利机构任职,包括中华基督教教育会、中华续行委员会、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红十字会等。自1929年退休后就全力从事这些工作。邝富灼的英语无与伦比,但中文会话差强人意。1926年入商务任英文部编辑的葛传槼对邝富灼有生动的描述:“我到英文部工作,是全部中年龄最小(仅二十岁略多)者。部长是邝富灼博士,……几乎不懂汉语。大家相互谈话都用汉语,但跟邝博士谈必须说英语,称他‘Dr.Fong’,写一个便条给他必须用英语。”

邝富灼一生的主要贡献是在英文教科书的编译。邝富灼加入商务印书馆的当年就出版了英文教科书,算是给商务的见面礼。1908年9月问世的《英语会话教科书》,1912年10月再版了7次,商务印书馆广告203号称:此书“答语由浅入深,最合教授之用,除学校习用语外多采寓言故事人事略附于卷端,以为谈助,另有教授法以便教授。”该书得到了学部的好评,称该书“以应用之语言,兼短篇之故事,分段授课,教授语言甚便”。为了编好英语教科书,敬业的邝富灼还深入英文专科学堂进行实地调查,如1908年,他常去苏州毛实君所办的英文专修馆参观考察,该校当时是教授英文的模范学校。

邝富灼受聘出长商务印书馆的英文部后,先后主持编纂了大量的英语教科书和英汉词典。1909年他和徐铣编纂了《初学英文轨范》,该书的特点是将文法和读本合二为一,每课“首列单字,下列短句,遇有关于文法者随用英汉文合璧,示以定则,每课之后,附中文短句以备有汉译英,另附草体字样以备初学习字之用,诚初学英文者最利便之书也”。《神州报》称赞该书“为肄习英文者最佳之本,较之丁氏英文法程有过之无不及”。著名语言学家葛传槼回忆称自己在江苏省嘉定县县立高等小学二年级和三年级读的课本就是邝富灼编的《英文轨范》和《新世纪英文读本》第二册。1909年邝富灼完成的《英语作文教科书》(An Elementary composition for Chinese Students)第一编,也深受欢迎。该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兼述必要之文法,实为文法书之新体,下卷专示作文之法,并及书函,插图甚多,非求美观,欲使读者观图即能词命意之道乎。”《教育杂志》的“绍介批评”栏专门评价过此书,称:“英美童子,自少即习其国语,入学之后,以口说之辞,易为笔述之文,自不烦言而通其法。故彼之文法书,恒略于习用之例这势也。吾国初学英文之士,则不急于知其高者远者,而正当求其习用之例为急,习用之例熟,即可执笔学作文矣。如依欧美之成本,则未免废[费]时多而程[成]效缓。此中甘苦,知之者多。……其书一出,足为外国语科中开一便捷之门者,则为邝氏之书耳。书分上下两卷。上卷述必要之文法,决不呆诠八部。于吾国学人之所难者,如Subject and Predicate Modifiers Phrases.Articles.Punctuation.Yes and No.Shall and Will.Division of Words.Tenses.Order of Verb in an Interrogative Sentence之类,则反复明之,不厌其详。下卷采取简短之故事、寓言、书翰,以示文体,一篇既终,复示学者以仿照之法、构思之方焉。插图皆取材于本国,于国民教育之旨,尤有关系,书中不列中文,欲使学者自得之也。独插图偏以中文为题,则未免自乱其例耳。”并得到了学部的好评:“此书分为二章,第一章论文法,简明切要,第二章论作文,采择精当,内附写信格式,尤征实用。”戴镏龄在《商务印书馆与英语书刊》一文中也认为该书“辞旨虽浅,为初学说法,然着重言之有物,故附以插图,令学习者目睹实物而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然后据此自由发挥,盖有见于初学作文的人好拼凑成句,满纸空谈,对提高思维及语言运用能力都收效不会大”。

作为英文部主任,邝富灼大量的时间是花在校订他人的著述上。1909年他校订有美国安迭生(R.S.Anderson,中文名孙明甫)编纂的六卷本的《(商务书馆)英文新读本》[(commercial Press)New English Readers]和《新法英文教程》(Beginner's English Lessons)。当时英文读本大多为英美学者编写,因此书中采用的往往是英美的历史人物等为素材,与中国学生的口味未必完全切合,该书是商务印书馆特邀出生在苏州、对中国文化比较了解的美国安迭生编辑,并通过邝富灼的悉心校订,使《(商务书馆)英文新读本》取材合于中国的性情风俗,旨在“尤以振起国民之观念为主”。

《新法英文教程》的问世同样获得了英语教育界的好评,学部给出的评语是:“以中国之风俗人情,编辑成文。全书五十课,每课又分数小段或段自成文,或作问答语。篇后又载为文造句之法,解释字义之说。逐课作解,可以前后并读,终又列字汇。学者娴熟斯书,不特能操习语言,且可明晓文字结构之法,而悟虚实分类之理,洵为初学善本,定为中学第一二两学期用书”。他还与徐铣译订了美国哈佛大学之文学掌教(文学系主任)基特里奇和昔孟学院校长阿诺德合著的文法书Mother Tongue,编译成《增广英文法教科书》(附华文释义),商务印书馆1909年12月初版,1922年4月已出了18版,英文原名:The Mother Tonguean Elementary English Grammar。教育部审定,中学校及师范学校用。该书分二卷,上卷论句之所以成,次论子句;再次论形声之变化。下卷论动词。书前有孙毓修写的序言,孙毓修指出该书“既絃诵于美国,行且不胫而及于中途,近世之教英文者多采之为课本,其书之善,固不待赞辞矣!”经过邝富灼、徐铣的“悉心增删”,“改本殊胜。盖旧本好曲叙英语所以成立,及其流行之历史,于文法之宏旨无关,而反累初学者之观听,甚无谓也,今为节之。……英人经典之文非不高也,而遽以语初学则不伦矣。旧本引之改本悉以浅凡而熟用者相代。凡若此者或勾要以提元,或改难而就易,期使吾国读者有事半功倍之效。”

商务印书馆广告称:“美人新出Mother Tongue一书,盛行一时,吾国之教文法者,亦多用之。独其中所引英国经典非吾国初学所宜,现经邝、徐二君悉心改订,期合吾国程度,凡字形之变化,八部之类别,句法之烦简,莫不释以汉文,确实明显比之原书尤为适用。”张资平从家乡广东梅县到广州去投考测绘学堂时,见到其在方言学堂的堂兄在读Mother Tongue英文文法教本,“觉得相形见绌”,竟然不敢拿出自己的英文教本Beginning English来温习了。

1910年2月初版的《简要英文法教科书》(附汉文释义)是由美国语法学家纽森(Newsom)著,邝富灼校订的。书名原文:Newsom Grammar,全书分四十九篇:1、句法;2、句读点顿;3、名物部;4、云谓部;5、区别部;6、疏状部;7、悬意名物及凡最名物;8、句主语与谓语;9、析辞;10、名物形变之一:数;11、名物形变之二:属;12、名物形变之三:位;13、温习;14、称代;15、三身称代;16、直接受事及间接受事;17、及物云谓与不及物云谓;18、区别字及疏状字之比较;19、云谓字:三身及数;20、介系部;21、挈合部;22、子句;23、惊叹部;24、云谓字之候;25、温习;26、复牒称代;27、并字三身称代及并字复牒称代;28、区别称代;29、论声;30、施事刚声及受事柔声;31、论情;32、指部及析辞;33、缀系云谓;34、指事代词;35、发问代词;36、温习;37、系属区别及谓语区别;38、弱破及强破云谓字;39、两用之式;40、助谓部;41、单简句法及合沓句法;42、包孕句法;43、温习;44、谓语名称;45、注释别名;46、仂语;47、子句之代斟酌字用者;48、合沓句主及合沓谓语;49、温习。该书的特点是能引证中国事物作为例子,予以解说英语语法。

孙毓修在该书序中称作者是“熟于东方之事者”,此书“为非英美人之习英语者之用。凡法之要者已具言之,所不当知而不易通者删而勿言。以此饷初学,庶免所学非所用之虑,与其书于东方各国弦诵至广”。他特别赞扬邝富灼的校订,称他“仍纽生之体裁复加点窜,以成此书。中于吾国学者之程度与其谣俗,惟此书居最矣”。该书当时就得到舆论界的好评,如《神州报》批评称:商务书馆新出《初学英文轨范》“为肄习英文者最佳之本,较之丁氏英文法程有过之无不及”。而《简要英文法教科书》“于英文文法之精华,毫无缺点,而又能简要不繁。学者读毕《初学英文轨范》即可继读是编,我国习英文者向奉纳氏司氏文典为圭臬,然彼二书深邃繁重,不易卒业,今得是书,学者可无望洋之叹矣”。其他《新闻报》、《民吁报》都有类似的批评。学部评语称:“查近日此项编译之本已有数千种,或体例烦琐,而不易领会,或简单缺略而不适于用。是书分为四十九篇,言简意赅,于篇末复以汉文释义,使学者对照原文,易于索解,应审定为中学堂第一、二两年教材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