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员工(A21)则利用“随大流”心理促成了一笔生意:这时我故意把另外一对叔叔阿姨的购买协议书拿到还在考虑的叔叔阿姨的桌子上一边写一边对叔叔和阿姨说:“叔叔阿姨,你看他们也买了,真的挺优惠的,并且你把安利吃完再吃蜂灵也行,在两年的包质期内是没事的。”叔叔阿姨互相看了下,最后说“行吧,给我们也开一份吧”。
弗洛伊德认为,在情绪背后有一个称之为“模仿”的因素和机制存在和作用,是一种叫“暗示性”的东西在左右着“模仿”,然后控制着情绪。“当我们意识到别人情绪的信号时,我们身上所存在的东西往往使我们陷入同样的情绪;但是我们有多少次不成功地抵抗这一过程、抵制这种情绪并以完全相反的方式作出反应?当我们处于某一个群体时,我们为什么因此而屈服于这种感染?我们只好再次说,迫使我们服从这种倾向的东西是模仿,在我们身上诱发这种情绪的东西是群体的暗示性影响”。“群众是多么容易被误导,人类是多么喜欢模仿别人的举动,多么喜欢‘随大流’,又是多么具有聚生性,即使在他们头脑发热和违法犯罪的过程中亦是如此”。每个人的信任是建立在大家信任的基础上的,当大家是由这样的个人组成之时,大家是虚幻和莫测的。因为他们所面对的系统太庞大和太复杂了,他们只好求助于某种简化手段,这就是从众的简化机制。
3.反对意见被淹没
尽管采取了种种策略和手段,在JM公司联谊会现场仍然有不少顾客对公司及产品半信半疑,但是由于整体会议顾客中有1/3的人是使用过产品的老顾客,且其中一些人对产品已经充满深厚的感情,所以有人一旦稍一流露诸如“怀疑”“批判”的情绪,就很快被周围大量的老顾客“予以驳斥”。我个人曾经在某地区亲历过有的顾客因为别的顾客做了JM公司的负面宣传而争吵打架的事件,还有一些顾客因为使用JM公司产品效果特别好,比如治好了十多年、几十年未愈的疾病,他们甚至视公司的领导人为再生父母,每次见到面都痛哭流涕。
几项研究表明,中国人以恭敬的态度对待他们认为具有权威的人和事,中国人的权威主义态度比美国人、英国人、巴西人为高。有一个针对香港一个群体的研究表明,他们很容易被劝说而公开顺从权威,虽然这种顺从并不意味个人私下的认可。中国人的从众行为和顺从中可能含有谨慎的和权宜的动机以避免破坏现有关系,它与缺少自主性和自作主张无关。“听从社会期望和社会从众,顾虑外界的意见和在尝试达到获得奖赏的目的,维持和谐、处理印象、维护面子、社会认可和在一种社会情境中躲避惩罚、困窘、冲突、拒绝、嘲笑和报复”。在JM公司联谊会现场(E12),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一些人“在会场上睡觉”“三三两两离开会场”、抽烟闲谈、在购买过程中“冷眼旁观”等,其中有些人对主讲专家、现身说法顾客的说法、产品的功能和效果持保留态度,但他们在这个状况下绝对不会发表任何意见,而是保持“沉默”。
伊丽莎白·内尔-诺伊曼曾提出“沉默的螺旋”(Spiral of Silence)的思想,其含义是,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个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之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的意见属于“多数”或者“优势”时,就会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或者“劣势”时,一般的人都会由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经过大众媒介展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认做是“多数”或者“优势”意见。在“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喧嚣”的螺旋式扩展过程中,社会生活中占压倒性优势的“多数意见”(即舆论)便产生了。在JM公司联谊会现场,对公司和产品的“积极的意见”被大张旗鼓地宣传,而“消极的意见”则因沉默而被淹没,于是有利于JM公司的舆论便形成了,这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联谊会现场的“积极情感”。
二、“攻单”:软硬兼施
罗杰斯(Rogers,1962)曾经把美国消费者分成五种类型:逐新者(Innovators)、早期使用者(Early Adopters)、早期大多数(Early Majority)、晚期大多数(Late Majority)、迟钝者(Laggards),在所有购买者中,逐新者占2.5%,早期使用者占13.5%,早期大众占34%,晚期大众占34%,迟钝者占16%。其中,逐新者对应于我们上文中的“榜样”,早期使用者对应于“主动的随大流者”,而对于大多数处于中间状态、怀有种种“不确定性”心理的顾客而言,“攻单”是非常必要的,处于犹豫期的顾客需要别人帮他作出决定。
1.“包围”与“重复”
“攻单”最主要的办法是由销售人员向新顾客推销产品,介绍这个新顾客来参加联谊会的老顾客在旁边帮助搭腔,该销售员请来助阵的“忠诚老顾客”也会旁敲侧击,攻单的主角是销售人员本人,老顾客们只能担任“助攻”任务,他们一般谈自己的客观感受,并尽可能客观公正,不能越俎代庖,否则他们的信任度就值得怀疑,一旦销售员不能有效攻单,他的“主管”“经理”等人还会从不同的角度加入劝说的行列,从而形成“包围”态势。一位顾客(B20,南京,51岁)向我们回忆了一次购买产品时被“包围”的情景:当时在会上一听觉得产品蛮好的,不少老用户都说用得好。后来看不少人家都开始买,我开始有点想买,不过还是有点动摇。我正准备和老公商量商量,后来就来了几个人围着我,我最反对的就是几个人“揪”(有“盯着”的意思)着你,所以我就没有理他们。接着他们就一起“揪”着他(指她丈夫),他是个老实人,没办法,说要征求我意见,那些人又回过头来“揪”着我,把一些人的使用效果说给我听,还把一个过去和我们一样有一些毛病的人叫过来,说他睡了以后,怎么怎么(变)好了,我说要征求他的意见,这个时候就为难了,最后只好买吧。
除了老顾客、销售主管等人外,销售人员常常会借助检测专家来劝说顾客,这是一个杀手锏,通过检测顾客的身体,夸大其中某些现象,达到“恐吓”的目的。比如在一次联谊会上,小王(A12)将水机的原理、功能、适应的症状以及售后和维护等向一位顾客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后,顾客回答说自己打算买,只是家里没有地方适合安装,等换到新房时再买。小王认为这是一种推脱之词,于是就决定邀请他们去检测身体,让他们听听检测人员的“专业建议”,因为检测人员是依据顾客的身体状况来提建议的,比较“客观”和有“依据”。她帮助顾客填好检测单,并悄悄在单子上不太显眼的地方标出“S”(水机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字样,这是向检测人员暗示这位顾客有购买水机的意向,避免检测人员谈问题时说到其他产品上。检测人员帮那位顾客做了个微循环检测,指出他血黏度过高,建议他平时多运动,同时提到了公司的水机对改善血黏度过高有很好的效果等。
几个人围着一名顾客不断重复着同样的话是联谊会上最常用的销售方法。拿破仑曾经说过,重复是最重要的修辞方法。研究群体心理的勒庞指出,从长远看,不断重复的说法会进入我们无意识的自我的深层区域,而我们的行动动机正是在这里形成的。到一定的时候,我们会忘记谁是那个不断被重复的主张的作者,我们最终会对它深信不疑。广告之所以有令人吃惊的威力,原因就在这里。如果我们成百上千次读到,X牌巧克力是最棒的巧克力,我们就会以为自己听到四面八方都在这样说,最终我们会确信事实就是如此。如果我们成百上千次读到,Y牌药粉治好了身患顽疾的最知名的人士,一旦我们患上了类似的疾病,我们终究会忍不住也去试用一下。
这个广告,看一遍,我们记不清,看两遍记不清,过去人家讲猴子不上树,多敲几遍锣,这个经常讲了,假如正好自己有这个毛病,不妨就是试一试,就是这样情况。(B24,范先生,52岁)
为什么买这个产品?跟宣传有关系,整天广告、电视不断地讲。(B25,高女士,64岁)
被包围的顾客往往对这种“轮番轰炸”式的劝说比较反感。一位张女士(B30,54岁)这样说:
联谊会是好,又带你玩了,又带你吃了,最后又盯着你,好几个人围着你说,你不买了,好像……感觉有一半是一种强迫买的意思,他非要把你说服了,让你买了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