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记录南广
3295900000019

第19章 行政工作(4)

2008年12月31日,南广学院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南广大讲堂召开,院领导刘继南、冯克庄、丁海宴、陈逸男、郭秀君和近400名教职工代表出席了大会。院党委书记冯克庄代表学院领导班子作了2008年度学院工作报告,全面回顾、总结了一年来学院的各项工作和成绩,对日后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展望和部署。

冯克庄指出,2008年是南广学院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学院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体师生员工团结拼搏和辛勤奉献的共同结果。2009年,我们将迎来学院五周年校庆,这将是学院从初创阶段向调整发展阶段过渡、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关键节点。希望全院上下坚定刘继南院长“大楼、大师、大树、大器”的办学理念,发扬“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的南广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更优异的成绩,为把南广学院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独立学院做出新的贡献。

工会主席郭秀君向大会作了《2008年度工会工作报告》,工会副主席宋岩作了《2008年度工会提案工作报告》,工会副主席赵雪波宣读了学院工会年度评优结果。本年度共评出4个先进分工会、21名优秀工会工作者和23名优秀工会会员。院领导向获奖集体和个人颁发了荣誉证书。

四、高教研究和发展战略规划工作

2008年5月21日,南广学院第十二次董事会决定增设南广学院研发处,负责学院的科研、发展战略规划制定、高教政策研究等工作,由教务部副部长王春生兼任处长。

经过五个月的准备,研发处于2008年10月正式成立,王春生任处长,成员有计正山、刘奇、秋杰。王春生处长负责主抓研发处的全面建设;计正山负责院刊、院史、学院年鉴的编撰工作;秋杰负责国际交流、外国教师选聘及管理工作;刘奇负责大学规划、大学章程、科研课题、研发处网页、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等工作。研发处要求全体成员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我国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的法规政策,跟踪国内外私立大学的发展动态,分析传媒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为学院发展提供咨询和建议。

2009年3月,研发处根据学院工作的需要,对内部工作进行了调整:计正山、秋杰因合同期满,不再续签;聘请原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小明为研发处副处长,主抓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和在职研究生教育工作,原国际传播系教师高亢负责外事工作,刘奇负责科研管理工作,张亦菲负责院刊、学院年鉴的编撰工作,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王凯负责大学规划、大学章程工作。

研发处成立以来,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思想,注重发挥每位职工的优长,注重工作的有序规范和实际效果,共完成了12项主要工作:

1.建立研发处各岗位工作职责

研发处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在院长和主管副院长的直接领导下,谋划学院发展战略,编制学院发展规划,制订《大学章程》,展开国际交流协作,实施外籍教师选聘管理,评审和管理科研项目,进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撰《传媒与教育》学刊和学院年鉴及院史等。设有规划研究岗、科研管理岗、国际交流及外教管理岗、学刊编辑岗,并明确了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

2.完成研发处网站建设

为使外界更方便地查阅研发处的信息动态,搜集国内外大学的发展规划与科研管理信息,整理相关资料并将其归类,经过研发处对各知名大学科研和规划处的调研和论证,制定了符合南广学院特点的研发处网站制作方案,并在信息技术系李绍彬老师的支持下,完成了研发处网站的建设工作。

3.修订完善学院外事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学院外籍教师的选聘和管理工作,研发处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先后到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进行外事管理工作调研,并派人参加了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长三角地区外国文教专家供需会”,综合调研成果,结合学院外籍教师需求特点,修订完成了《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外籍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并提交学院领导审定。完成了外籍教师Janete,Manuela,Edward,Suzuki共四人的聘用工作。为刘继南院长翻译了坦佩雷大学寄到我校的有关信函和文件。参加研究处理外教Jose Maria的教学问题,并配合人事处完成了对其解聘的工作。协助学院接待了加拿大辛尼加学院(Seneca College)和卡毕兰诺大学(Caplino University)来南广学院商讨合作项目的动画系顾问Robin King、非洲政府官员中国文化学习班来访人员等外事工作,并担任讲座翻译。为2009-2010学年外籍教师的引进办理各种手续。协助国际传播系完成与意大利罗马大学的学生留学合作项目。组织了南广学院部分外教参加一系列文化活动等。

4.完成学刊改版编辑工作

《传媒与教育》学刊于2008年10月划归研发处负责编辑印刷以来,已编发了四期,刊登了一些有学术研究价值和实践参考价值的文章。从2009年开始,研发处对《传媒与教育》进行全面改版,拟订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传媒与教育》杂志编辑工作的几点意见”,从编委会到编辑部责任编辑、从封面设计到栏目设置均进行了调整,共组稿64篇,字数超过17万,作者包括了南广学院各系、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著名大学的教师及江苏、湖南、北京等地的业界精英,编辑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完成了省新闻出版局核发2009年上半年连续出版性内部资料出版物准印证的工作,并根据省新闻出版局2009年30号文件和《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要求,于2009年6月完成了2009年下半年准印证核准工作。

5.完成学院2008—2009学年度科研立项审批工作

研发处于2008年12月接手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为用好有限的资金,提高科研水平,研发处在征求各系及机关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年度科研项目申报通知,并组织各单位申报项目,召开专家评审会审定,在得到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批准后,将审定结果在研发处网站上公布,由项目负责人填写科研经费卡,严格按照科研经费报销规定进行经费审核,确保经费使用得当。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关于2008年度部级社科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精神,经院长办公会研究决定,研发处组织了学院2008度广电总局社科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经学院批准,向国家广电总局申报了2008年度的部级社科研究项目两项课题。

6.完成学院发展战略规划初稿撰写工作

为保证学院的可持续发展,研发处承担了拟订南广学院发展战略规划的任务,建立了规划制定领导小组,战略规划内容由学院发展战略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校风学风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等五部分组成。按照学院办公会制定的“总结五年、规划五年、展望十年”的工作原则,制定2009年至2024年发展战略规划撰写计划,并分解了任务,明确了时间和具体实施方法,使规划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并于2009年1月完成了规划初稿的撰写任务。

7.编辑印刷第一届《私立大学生态环境与发展战略国际论坛》论文集

为学习借鉴国外知名私立大学的教育经验,吸收国内民办高校办学的成功经验,在学院于2008年10月成功举办第一届“私立大学生态环境与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的基础上,由研发处牵头,在院长办公室、语言文学系、国际传播系、艺术设计系的大办支持下,于2008年12月编辑完成了第一届《私立大学生态环境与发展战略国际论坛》论文集,对推动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8.开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工作

根据刘继南院长的要求,研发处积极参加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由处长和副处长带队,分别到12个系调研,与各位系主任共同探讨。在广泛听取他们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南广学院实际,对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义、特征、目标,就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问题,从课程体系、培养体系、监控体系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具体提出了“贯彻一个培养理念、制定一套培养方案、建设一批实践基地”的思路;同时就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科学论证各专业学分数和课程设置、整合南广课程资源、充实调整“两课”等问题,向学院提出了建议。

9.配合和参与教务部〇九版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在探索南广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同时,研发处和教务部负责同志一起两次到各系调研,配合各系调整制订〇九版培养方案,商讨专业课程设置和科学学分数;认真听取教务部负责同志有关培养方案制订的指导性意见报告,听取系主任们就调整〇九版培养方案各个阶段的交流报告。

10.参加学院五周年庆典筹备工作

2009年是学院建设的关键时期。经过五年的发展,学院建设的第一阶段目标已基本实现,下一步的发展关系到学院质量的全面提高。为此,院长办公会决定利用举办建院五周年庆祝活动之际,借助国际性论坛,集思广益,共谋学院的发展大计。为了使校庆办得隆重、热烈,承传“北广”的开拓精神,创造“南广”的发展契机,研发处积极参与了校庆的筹划和组织工作,完成了学院布置的院庆方案的制订和修订工作。

11.拟制院史编写提纲,组织院史撰写工作

南广学院院史是学院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学院各方面工作成就的浓缩。院史的编写,对于弘扬“南广”精神,促进学院建设,树立“南广”形象,增强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和自豪感,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刘继南院长指示,研发处从2008年9月起牵头组织院史编写工作,确定了院史编写原则,制订了院史编写计划,区分了各部门任务,明确了完成院史编写任务的时间节点,并于2009年6月将已整理完成的院史稿提交给主编。

12.整理编写学院年鉴

研发处收集了南广学院从2004年建院至2008年以来的部分事务活动、人员结构、各系部发展情况的具体材料,确定了年鉴的基本结构,基本完成2005年年鉴的组稿工作,并已制作出样稿交由院领导审阅。2006年至2009年的年鉴组稿工作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