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命从来未曾看轻任何人
3314900000008

第8章 成功之路从来都荆棘满布(3)

要医治拖延的恶习,唯一的方法就是立即去做自己的工作。今日事,今日毕。要知道,多拖延一分,工作就难做一分。

“立即行动”,这是一个成功者的格言。只有“立即行动”,才能将人们从拖延的恶习中拯救出来。

8、不要做梦想的巨人、行动的侏儒

你是一个梦想者吗?

让人类的生活更有意义,将很多人从困境中解脱出来的,大多数时候都应该归功于一些梦想者。

我们都得感谢人类的梦想者啊!

如果把梦想者的事迹从人类历史中删除掉,谁还愿意去阅读那些枯燥无味的历史呢?梦想者是人类的先锋,是人类前进的引路人。他们毕生劳碌,不辞艰辛,弯着腰、弓着背、流着汗,替人类开辟出平坦的康庄大道来。

现在的一切,不过是过去各个时代梦想的总和,不过是过去各个时代梦想的现实化。

如果没有那些梦想者到美洲西部去开辟领地,那么美国人至今还徘徊在大西洋的沿岸。

对人类世界最有贡献、最有价值的人,往往就是那些目光远大,且有先见之明的梦想者。他们能运用智力和知识为人类创造福祉,把那些目光短浅、深受束缚、陷于迷信之中的愚人解救出来。有先见之明的梦想者,还能把常人看来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一一变为现实。

有人说过,想象力对于艺术家、音乐家和诗人大有用处,但在实际生活中,其地位却并没有那么显赫。但事实告诉我们:人类世界各个领域的领袖都曾经做过梦想者。不论是工业巨头、商业巨擘,都是具有伟大的梦想,并持以坚定的信心,付出不懈的努力的人。

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是惊人梦想的实现。这个惊人梦想的实现,使得航行在惊涛骇浪中的船只一旦遭受到灾祸,便可利用无线电,发出求救信号,由此拯救了千万生灵。

电报在没有被发明之前,也被认为是人类的梦想,但莫尔斯竟使这一梦想得以实现了,电报一旦发明,世界各地消息的传递,从此变得如此的便利。

斯蒂芬孙原本是一个贫穷的矿工,但他制造火车机车的梦想也变成了现实,正是这个现实使得人类的交通工具大为改观,人类的运输能力也由此得到空前的提高。

勇敢的罗杰斯先生,驾着飞机,实现了飞越欧洲大陆的梦想。

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报是费尔特梦想的实现,这使得美欧大陆能够密切联络。

这许许多多的功成名就者之所以拥有惊人的梦想,部分应归功于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是他教人们从腐朽中发现神奇,从平常中看出非常之事。

在人类所具有的种种力量中,最神奇的莫过于有梦想的能力。如果我们相信明天更美好,就不必计较今天所受的种种痛苦。有伟大梦想的人,即使面临铜墙铁壁般的阻挠,也不可能停下自己坚定的前进脚步。

一个人如果有能力从烦恼、痛苦、困难的环境中,转移到愉快、舒适、甜蜜的境地里,那么这种能力就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如果我们在生命中失去了梦想的能力,那么谁还能以坚定的信念、充分的希望、十足的勇敢去继续奋斗呢?

美国人尤其善于梦想。无论多么苦难不幸、穷困潦倒,他们都不屈从命运,始终相信好日子就在后面。

不少商店里的学徒都幻想着有朝一日能自己开店铺当老板;不少工厂里的女工都幻想着建一个美好的家庭;不少出身卑微的人都幻想着掌握大权。最后,他们中也确实有不少成功了。

人只有具有了这些梦想,才可能有远大的希望,才会激发自己内在的潜能,增强自己的努力,以求得光明远大的前途。

然而,仅仅只有梦想还是远远不够的,否则就成了十足的空想家。有了梦想,同时还要有实现梦想的坚强毅力和决心。如果徒有梦想,而不能拿出力量来实现梦想,这也是不足取的。

只有那些切合实际的梦想——梦想的同时辅之以艰苦的劳作、不断的努力,才有巨大的价值。

像其他能力一样,梦想的能力也可能被滥用或误用。如果一个人整天除了做梦以外不做其他事情,把自己全部的生命力都花费在建造那些无法实现的空中楼阁上,就会贻害无穷。要知道,那些梦想不仅劳心费神,而且耗费了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者固有的天赋与才能。

要把梦想变成事实,全靠我们自己的努力。有了梦想以后,只有付之以不懈的努力,才可使梦想实现。

在所有的梦想中,造福人类的梦想最有价值。约翰·哈佛用几百美元创办了哈佛学院,就是后来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这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人不仅要有梦想,还要信仰梦想,更要激励自己去实现梦想。人人具有向上的志向,志向就会像一枚指南针,指引人们走上光明之路。

良好而实际的梦想,就是人们未来人生道路美满成功的预示。

现在的一切不过是过去各个时代梦想的总和,不过是过去各个时代梦想的现实化。

9、贫穷并非附骨之疽

有位著名的英国作家在游历美国时说:“美国的许多伟人诞生在黑暗的小茅屋中。”这个说法对吗?我们可以举出几个例子来看看,譬如林肯、格兰特、加菲尔德、格里利、惠蒂埃、克莱门斯、沃纳梅克、洛克菲勒、克鲁斯·菲尔德、比彻、爱迪生和威斯汀豪斯,这些人都出生在穷苦的农村,但他们在幼年时就奠定了智慧、品格、体力的基础,后来都成了社会名人与领袖。

据说,著名律师韦伯斯特在美国西部旅行时遇到一个当地人,就与那人谈了起来,那个当地人不断地向韦伯斯特夸耀自己地里的农产是如何丰富,最后他问了一句:“新英格兰的农产也如此丰富吗?新英格兰盛产什么?”

韦伯斯特冷冷地回答道:“我们出产‘人’!”

美国的历届总统大都来自农村,老罗斯福总统虽出生于繁华都市,但他在各方面都有着过人的天赋,是一个例外。

温盖特说:“真是个奇怪的现象:偌大一个纽约市竟出不了几个名人!如今居住在纽约的名人当中,有90%以上是从农村来的。不只纽约如此,像伦敦、巴黎、柏林这样的大城市,也是如此,可见,在农村长大的人在许多方面要比在都市中长大的人出色!”

就这个问题,一位作家曾经做过一个很有趣的统计,他搜集了40位美国著名成功人士的资料。他发现,在这40人中,生于农村的有22人,生于小市镇的有10人,而生于都市的只有8人。在农村出生的22个人中,绝大部分童年时间都是在农村度过,只有3人是从小被带进小市镇里,另外1人从小被带进大都市里。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平均来看,这40位成功者大约从16岁起就开始到城市里谋生了。

如果不是那些身体强健、忠厚诚实、富有魄力的乡村居民不断地迁入都市,城市中的繁华景象或许早已不复存在。大自然从农村为都市供应能干的人们,就像餐厅供给我们一日三餐。

乡间充满了纯净新鲜的空气,人们就生活在这永远吸收不尽的新鲜空气中。与城里的孩子相比,农村的孩子要幸福得多,他们有着结实的胸膛、有力的肌肉;通过耕种和拔草,他们锻炼了身体,那广袤的田野仿佛就是他们的体育场;通过制造农具和玩具,或者是修理废旧的机件,他们锻炼了自己的双手和头脑。虽没有完善的工具,也没有正式的训练,但凭着经验的启示,他们成了修理机件的能手。

对于生于此地的孩子们,农村的好处一言难尽:它不但赋予孩子们强壮的体格、勤劳的双手、敏捷的头脑,而且由于每日与大自然的景象相依相融,他们养成了淳朴的人格,而这些优良的品质正是都市儿童所缺乏的。

在农村,孩子们的学校是一望无际美丽的田野,白云和四季景象的变迁仿佛都在告诉他们做人的意义和生命的伟大;而那巍峨的高山、起伏的峻岭也养育了他们高尚的人格;那迂回幽静的溪流仿佛在教导他们公正、安宁与和平。

在农村,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一切花鸟虫鱼、鸡犬牛羊,都可能在开启他们的智慧。正是母牛舐犊给他们上了关于“母爱”的最伟大一课。

对于这里的孩子们来说,农村的生活环境仿佛是一个巨大而神奇的化学实验室,展现着大自然的各种奇妙景象:土地上长满美丽芬芳的花草、田地里盛产着人畜必需的粮食、山岭间不断地给人们供应木料。孩子们看着美丽的花朵怎样开放,丰硕的果实如何结成,植物的幼苗怎么成长,鸟兽虫鱼怎样活动,以及人们怎样去利用、开发大自然这一宝库。在农村的孩子们看来,他们周围的一切都等待自己去实验、去发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地获得了伟大的创造力、丰富的常识和足以应付各种困难的能力。

当然,任何一个农村的孩子都会梦想都市中的繁华与欢乐。他或许对自己在农村贫困的处境不满,觉得农村没有提供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舞台,所以,他会满怀希望到都市里争取更好的机会和更多的荣耀。他知道,城市里有着无数的大公司、公共图书馆、设施齐全的学校。无数的同龄人在这里汲取知识。总之,他把大都市看成是成功的海洋,在那里有着太多的成功机会;他同时又有些淡淡的惆怅,担心自己的一切希望和宝贵时光将在乡间消逝。

但他应该知道:那些在他看来妨碍他进一步发展的高山小丘、溪涧河流,无时无刻不在养育着他的心灵和毅力,大自然正是以此带给他明天成功的希望。

他更应该懂得,倘若他将来有了伟大的成就,那是因为早年的农村生活给了他智慧、造就了他的品格、锻炼了他的身体。

世界上有许多银行家、名律师、大商人、铁路工程师、大政治家,都是因为有了早年的农村生活,才成就大业的。他们相信大自然能给他们以最好的教育,必须充分利用在乡间的机会来锻炼自己,以便将来进入都市后能应付所有可能的困难。有些人忽视了大自然对人天然的教益,只知道埋头于竞争与营利,到后来他们却多半都被淘汰出局了,因为他们从不知道一切幸福来自苦难。

生长在农村的孩子们,你们完全不必担心以后的生活与前途,社会上有无数伟大的事业正等待着你们去创造。你们现在只需努力锻炼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一旦有机会你走入新的环境、进入竞争激烈的都市,你就可以大显身手了。林肯不就是这样做的吗?林肯在农村的时候,把每一本书都视若珍宝,用心去读,每读完一本,林肯就觉得自己又上了一个台阶。林肯一旦决心去做一件事,必定是全力以赴。对于越是难以克服的艰难障碍,林肯越是想方设法加以排除,因为他知道:克服这些障碍是达到成功的必经阶段。

曾有人请教过纽约的著名主教波特,问他年轻人在都市还是在农村成功的机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