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左右我们生活的28条潜规则
3319700000048

第48章 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涓涓细流汇成大海(2)

商业和文化的未来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根据长尾理论,实际上不在于传统需求曲线上那个代表“畅销商品”的头部;而是那条代表“冷门商品”的经常为人遗忘的长尾。举例来说,比如一家大型书店通常可摆放10万本书,但亚马逊网络书店的图书销售额中,有四分之一来自排名10万以后的书籍。这些“冷门”书籍的销售比例正以高速成长,预估未来可占整个书市的一半。这意味着消费者在面对无限的选择时,真正想要的东西、和想要取得的渠道都出现了重大的变化,一套崭新的商业模式也跟着崛起。

有很多失败的尝试其实是并没有真正理解长尾理论的实现条件,实际上Amazon、Itune等等都是长尾理论的优秀案例。首先,长尾理论统计的是销量,并非利润。管理成本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销售每件产品需要一定的成本,增加品种所带来的成本也要分摊。所以,每个品种的利润与销量成正比,当销量低到一个限度就会亏损。理智的零售商是不会销售引起亏损的商品。超市是通过降低单品销售成本,从而降低每个品种的止亏销量,扩大销售品种。为了吸引顾客和营造货品齐全的形象,超市甚至可以承受亏损销售一些商品。但迫于仓储、配送的成本,超市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

互联网企业可以进一步降低产品的销售成本,甚至没有真正的库存,而网站流量和维护费用远比传统店面低,所以能够极大地扩大销售品种。比如Amazon就是如此。而且,互联网经济有赢者独占的特点,所以网站在前期可以不计成本、疯狂投入,这更加剧了品种的扩张。

如果互联网企业销售的是虚拟产品,则支付和配送成本几乎为0,可以把长尾理论发挥到极致。Googleadwords、Itune音乐下载都属于这种情况。可以说,虚拟产品销售其实天生就适合长尾理论。

为了使长尾理论更有效,管理者应该尽量增大所谓的尾巴。也就是降低产品门槛,制造小额消费者。不同于传统商业的拿大单、传统互联网企业的会员费,互联网营销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把蛋糕做大。通过鼓励用户尝试,将众多可以忽略不计的零散流量,汇集成巨大的商业价值。Googleadsense就是这样一个蛋糕制造机,例如,在此之前普通个人网站几乎没有任何盈利机会,但是Adsense通过在小网站上发布相关广告,带给站长们一种全新的低门槛的盈利渠道,与此同时,把众多小网站的流量汇集成为统一的广告媒体也是制造长尾的一次伟大尝试,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最后要注意的就是,降低管理成本也是在实践管理中运用长尾理论尤其要注意的一大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客服成本会迅速上升,成为主要矛盾。比如,Google是通过算法降低人工管理工作量,但结果却是差强人意。总之,使用长尾理论必须小心翼翼,保证任何一项成本都不随销量的增加而激增,最差也是同比增长。否则,就会走入死路。最理想的长尾商业模式是,成本是定值,而销量可以无限增长。这就需要可以低成本扩展的基础设施,google的bigTable就是如此。

在线渠道对市场需求的影响正在逐步呈现,毋庸置疑,在线商业极大地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但是,即使在网上的消费模式中,热门产品仍占主导地位,热门产品还是比冷门产品更受欢迎。事实上,消费者的在线购买习惯与他们平时的购买习惯并无多大不同。数据显示,从“尾部”产品中获利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假如公司彻底颠覆传统模式或是将重心放在长尾产品的需求上,这些都是极其草率的行为。

许多想从长尾需求中获利的媒体、娱乐产品生产商以及在线零售商和内容整合商,最好不要从根本上改变对热门产品的资源分配或产品组合战略;当生产针对长尾的缝隙产品时,应尽可能降低成本;在拓展网上渠道时,应重点营销你最热门的产品。

长尾理论应用的关键在于边际投入更小、边际利润更大、个性化生产等,是继“蓝海战略”之后,产生的一种新理论。如果说,蓝海战略讲的是回避同质化、低利润的“红海”,进入差异化、低成本的“蓝海”;那么可以说,长尾理论讲的是它的续篇:通过创意和网络,进入个性化生产的“蓝海”。那么用于解释它们的经济学原理,应该是一样的,就所谓的是大规模定制理论的升级版。所谓大规模定制理论的升级版旨在说明的内容,是通过数字化网络的“边际成本递减”这一低成本扩张特性,小批量创意产品的低成本化生产(取得类似“大规模”那样的成本优势)成为可能。这就为个性化的小生产,提供了在被压制近三百年后重新复活的机会。

定制最初是源于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那么什么是互联网时代的大规模定制?定制在工业社会是大规模生产的反面,是“不规模”的经济;定制在信息社会又重新成为高附加值的主要生产方式。定制的优点很明显:第一,物以稀为贵,定制产品经常具有较高的价值;第二,由于价值中包含的个人知识成分较高,定制产品往往处于价值链的高端;第三,由于定制产品不可比,是回避竞争、比较“蓝海”的。定制的缺点集中在一点,就是规模不经济。如何降低“规模不经济”产品的成本,是大规模定制的难点所在。但信息化改变了生产条件,使小规模生产可以取得原来只有靠大规模生产才能达到的低成本水平,甚至还可能实现更低的成本。

无论是原子的网络,还是比特的网络,其产品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初始固定投入高,而边际投入低,边际成本递减。在长尾理论中我们看到:沃尔玛必须将同一CD卖到10万册才能平摊管理费用获取利润,具有这样销量的CD连1%都不到。那么想购买非主流音乐的6万多消费者又该怎么办呢?结果证明他们只能去别的地方买。

产品的边际成本递减的网络产品是如何通过长尾理论获利的呢?比如,虽然3G网络的建设固定投入巨大,但每新增一个用户的成本,并不需要新的基础设施投入,并且可以平摊原有投资成本,用户越多,相对成本越低。网络产品可以从改进初始投入与边际投入两个途径获利:一是可以用无形资产替代有形投入,解决初始投入门槛高的难题。比如,胡戈与陈凯歌的投入,前者靠的是天才的创意,后者有上亿的物质资本投入,但获得的知名度却不相上下。这可以解释Rhapsody上那些不知名歌曲得以生存的原因:创意的初始成本,说大就大,就小就小,草根可以迈入无形初始投入的门槛。二是利用边际成本递减的优势。比如微软产品的拷贝,在经过巨大的固定投入后,利用拷贝本身成本微不足道的特点,在扩大市场份额上做文章,使后继产品的销售获得相对的低成本优势。

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是生产方规模经济,而新经济的特点在于需求方规模经济。需求方规模经济与创意的关联在于,创意及相关产品,恰好是体现正反馈和正外部性特征最明显的东西,而正反馈与正外部性是需求方规模经济的基础。创意要想成为经济,它的生命力在于普及。一个不为众人和市场所知的创意,内容再好,也不可能成为“经济”。

卖座电影虽然从第一个电影拷贝到最后一个电影拷贝,边际投入递减而边际收益递增,这一点与新创意经济相同,但它的最后一个电影拷贝和第一个电影拷贝一样,都必须依托有形的院线来发行。即使是对于它们的DVD产品来说,由于版权化经营,也必须借助于无形产品有形化的形式,从而产生一系列的有形成本,如盒子、包装成本、批零差价成本等等。

在长尾理论中我们看到的是,在类似ITunes的纯粹数字化服务的情况下,由于无需支付货架空间的费用、没有生产成本和几乎没有分销费用,那些被我们遗漏了作品的销售就成为了另外一种不同的销售,它拥有与畅销巨片同样的边际利润。

主动发挥差异化、个性化生产的优势的典型例子就是“搜索引擎”。“搜索引擎”的商业本质,其实是让消费者主动将自己的需求,成规模地暴露出来。每个消费者在搜索引擎上键入自己的搜寻目标,实际就是差异化、个性化地提出自己的定制要求。而搜索引擎并不是像传统手工艺匠人那样,一个一个制作出产品,而是通过软件方式,自动化地实现供求匹配,按照消费者提出的定制要求,自动、低成本地一对一提供服务,满足需求。Amazon的做法是利用协同过滤系统,当顾客主动“暴露”了自己的需求后,进行关联推荐。即通过研究顾客的浏览行为和购买行为来对其他顾客进行指导(例如“购买此商品的顾客也购买过……”)。无论是谁,目的都是一样的:利用推荐带动对长尾商品的需求。

不难看出的是,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重心正在完成从“蓝海战略”到“长尾理论”的转变,可见“长尾理论”在企业管理和目标制定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