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左右我们生活的28条潜规则
3319700000049

第49章 卢维斯定理(Rouse Theory)——谦虚的真正含义(1)

卢维斯定理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卢维斯提出。即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因为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将别人想得很糟。谦虚要有度,对自己不懂的或懂得不够的要谦虚学习;对工作职责中本应该由自己完成的,要尽自己的才能去完成,不能因过分谦虚而失去显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解读卢维斯定理

有这样一则寓言:

动物界的鹰王和鹰后从遥远的地方飞到远离人类的森林。它们打算在密林深处定居下来,于是就挑选了一棵又高又大、枝繁叶茂的橡树,在最高的一根树枝上开始筑巢,准备夏天在这儿孵养后代。鼹鼠听到这个消息后壮着胆子向鹰王提出警告:“这棵橡树可不是安全的住所,因为它的根几乎烂光了,随时都有倒掉的危险。你们最好不要在这儿筑巢。”“嘿,这真是咄咄怪事!老鹰还需要鼹鼠来提醒?你们这些躲在洞里的家伙,难道能否认老鹰的眼睛是锐利的吗?鼹鼠是什么东西,竟然胆敢跑出来干涉鸟大王的事情?”鹰王不屑地说。

鹰王根本不听鼹鼠的劝告,立刻动手筑巢,并且当天就把全家搬了进去。不久,鹰后孵出了一窝可爱的小家伙。

噩耗在一天早晨传来,正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外出打猎的鹰王带着丰盛的早餐飞回家来。然而,那棵橡树已经倒掉了,它的鹰后和子女都已经摔死了。

看见眼前的情景,鹰王悲痛不已,它放声大哭道:“我多么不幸啊!我把最好的忠告当成了耳边风,所以,命运就对我给予这般严厉的惩罚。我从来不曾料到,一只鼹鼠的警告竟会是这样准确,真是怪事!真是怪事!”“轻视从下面来的忠告是愚蠢的,”谦恭的鼹鼠答道,“你想一想,我就在地底下打洞,和树根十分接近,树根是好是坏,还会有谁比我知道得更清楚呢?”

其实这则寓言启示我们:来自最基层的意见与建议价值最高,因为那是实事求是的真知灼见。在一些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基层员工的建议往往到不了管理者那里,尽管身居高位的管理者很想听到基层的意见,尽管员工的意见非常好,原因在哪里?在等级森严的企业管理制度下,自下而上一级级地汇报导致了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失真”,越级汇报工作一直被视为“大忌”。这样,管理层与基层员工就被“隔离”起来,决策自然难免失误。管理者应该放下高高在上的身价,谦虚一点,接受来自基层的意见。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应该鼓励员工主动与管理者进行交流,那么管理者就要向员工敞开总裁办公室的大门,鼓励越级报告。在惠普公司,总裁的办公室从来没有门,员工受到顶头上司的不公正待遇或看到公司发生问题时,可以直接提出,还可越级反映。在摩托罗拉,所有管理者办公室的门都是绝对敞开的,任何职工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直接进来,与任何级别的上司平等交流。正是因为基层的建议与意见和公司高层直接“链接”,公司决策才不会失误,而且新的管理制度与举措能赢得基层员工的支持与配合。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学识渊博,但他从不自满。在去晋国的路上,孔子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小孩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其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可见,即使孔子这个圣人,在他专长的领域之外,也保持谦虚的心态,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

从上面的这则故事可以看出:其实所谓的管理不是一门只有天才才能掌握的高深学问,而是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很容易就掌握的学问。用著名管理学大师杜拉克的话来说:“如果一个组织需要天才或超人管理的话,那么它就不可能生存下去。”每一个组织都必须有这样的一个形式:在一个由普通人组成的集体,没有领导才能够正常地运行。

所以说,在实际管理操作中管理者要善于听取最基层员工的意见,要谦虚为怀,多方调节好心态,多信任下属,掌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一切。每个管理者都要清楚地知道只有沟通才是合作的基础。管理者必须懂得运用沟通的方法,来保证管理者和下级之间最大限度的合作。拒绝沟通,也就意味着拒绝与别人合作。在企业管理中,善于与人沟通的人,一定是善于与人合作的人;不善于与人沟通的人,也一定是不善于与人合作的人。善于与人沟通的管理者,能用诚意换取下属的支持与信任,即使管理过于严厉,下属也会谅解而认真地执行;不善于与人沟通的管理者,即使命令再三,下属也不愿意接受,其结果必然怠慢工作。

相信每个人小时候都听过大人讲“龟兔赛跑”的故事,“龟兔赛跑”的故事中兔子的骄傲和乌龟的谦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长大后自然明白,其实谦虚是人的优点,体现着品格的高尚,谦虚的人总有好人缘。工作以后,在职场上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往往才华横溢,充满抱负追求,喜欢表现自己,生怕自己的能力不为人所知,而且会显示自己不同于常人的优越感,希望因此得到同事们的钦佩和尊重,但结果常常事与愿违,就像那只“骄傲的兔子”。

初入职场的新人,如何谦虚地面对全新的工作和同事,对很多人来说其实并不是很好把握的事情。有一个案例,说的是某单位希望下面的员工对单位的管理等工作多提建议,建言献策,有一位学管理专业的A,非常积极地响应了领导的号召,不到一个月时间,就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写出一份洋洋洒洒过万言的建议书,从部门设置、工作流程、作息时间等很多方面,找出不少“毛病”,提出了改进意见。之后,领导在大会上好好表扬了他,他也认为自己是科班出身,管理理论上比别人懂得多。在以后的工作中,他壮志满怀,锋芒毕露,而周围的同事却对他敬而远之,渐渐地失去了好人缘,至于他在建议中提到的问题并没有什么改变。为此,他很苦恼,见习一年转正后,不久就辞职离开了单位。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A有没有想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其实从A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职场上为人处事一定要谦虚,不可恃才傲物,更不可自以为是、锋芒毕露,不分场合背景地过分显示自己。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都差不了太多。要想在职场上成为优秀的一员,做法很简单,就是谦虚待人,诚心待事,把自己要求降低点,脚踏实地地赢得认可,从而取得做人和做事的成功。

谦虚的人不论走到哪里总会给人以亲切感,所以也更容易赢得别人的信赖,加上实际工作中适当表现出来的能力,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职场上学会对自己轻描淡写,“才美不外见”有时比表现自己的强大更为重要。谦虚的人能够给别人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不至于让别人感到卑下和失落。谦虚甚至可以让你的潜在对手感到高贵与强大,由此产生他希望获得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往往会给谦虚的人潜心做事扫除阻力,形成良好的外部氛围,可以在别人的“忽视”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这就如同“龟兔赛跑”童话里,谦虚的乌龟最终战胜骄傲的兔子一样,爬得慢,但会第一个到达终点。

所以说,在职场之上,有时候作一只谦虚的“乌龟”,深藏不露可能会让你赢得更多。

自古“德才兼备”的人备受尊崇,为什么“德”放在“才”的前面,而不是“才德兼备”?可见“德”更被重视。“德”体现一个人的品质,其中诚信更是不少企业录用人才的首要标准,甚至有些企业招聘时明确表示“有才无德莫进来”,因此,诚信的品质比实际技术更加重要。

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在学校里学的理论知识永远无法替代实践工作经验,刚走出校门的你要想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获得企业青睐几乎不太可能。因为企业向你抛出橄榄枝的原因只是对你品质和修养的肯定,其次才是你的学识和专业。孤芳自赏、恃才傲物实际上只会让自己失去很多学习的机会。作为职场新手,处在一个新环境中,不管你曾经获得多少奖学金,不管你曾经有多大的能耐,从走出校门的那一刻开始,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本着谦虚求学的态度“多干活少说话”准没错。刚参加工作的你有想法、有创意、有抱负是好事,切忌锋芒毕露、自作主张。“欲速则不达”。要获得别人的认可,工作业绩才是最有力的证明。

沟通能力强的人,走到哪儿都不会孤影随行;善于交流的人,走到哪儿都不会孤身一人,沟通协作有助新手更快融入团队。想要得到别人尊重,首先得去尊重别人;想让同事亲近你,首先要主动友善地亲近身边同事,态度积极地询问和请教问题,总会得到对方同样友善的回应,使双方更快更友好地熟悉起来,这不仅有利于自身的成长,也有利于工作沟通和协作。

太多的优越感让职场新人忽略太多的缺陷和不足,因而找不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方向,正所谓是“眼高手低、嘴到手不到、又懒惰”,因此,踏实勤奋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就变得尤为可贵。

每一个职场新人遇到大事,要学会认真处理,谨慎对待,有的时候责任心是体现在工作琐碎的小事上的。很多职场新人往往忽略这一点,对此不屑一顾,其实职场新人做每件工作、每一件事情,都是向上司或同事展示自己学识和价值,只有做好每件事,才能真正赢得信任。

◎卢维斯定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