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妈妈是最好的老师
3335100000024

第24章 有意趣孩子才乐学(5)

我想对这位妈妈说,账不能这样算,如果你儿子这个时间不拿来读小说,也不见得会拿来学习;况且读小说本身也是学习,还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你庆幸吧,儿子的好,这比你赚多少钱都还值啊!

在提高孩子阅读速度上,我觉得还有一些细节要注意。其一,默读,不要让孩子朗读。学校里老师们会经常要求孩子们大声朗读课外读物,大声朗读不能提高阅读的速度。我的建议是,课外阅读不应该出声,也就是要默读,读出声既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也不能增加速度,是一种不好的阅读方式。第二,没有必要让孩子一遇到生字就要求查字典。孩子在初期阅读时,生字肯定不少,不停地查字典是对阅读的不断打扰,会破坏他的兴趣。孩子刚开始读篇幅较大的作品,原本就对自己的识字量底气不足,担心是否能读懂。家长倒是应鼓励孩子,有不认识的字没关系,只要能看懂就行;如果有些生字影响了理解,或者在作品中是关键字,可以问家长,这样让孩子觉得很便捷,阅读起来有轻松感。

有的孩子在看书时碰到不认识的字,就去问爸爸妈妈,可能这些家长想让孩子自己查字典加强记忆吧,偏偏不告诉孩子。这种做法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事实是大部分孩子在阅读过程中都不喜欢被什么事情打断。有些孩子喜欢查字典,当然也不要阻拦,重要的是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让他能愉快而顺利地阅读。

其三,尽量租书看或借书看。古人说:“书非借而不能读也。”有的家长给孩子买的一堆书,孩子顾不上看,可是向同学们借的书,一两天就读完了。其实租书或借书可以促进孩子尽快把一本书看完。妞妞看全套的金庸武侠小说基本上都是租着看,妞妞为了省租金,就有意识地抓紧时间看,每本书最多借三天,到了假期一天一本。多借几天虽然多花不了几个钱,但一元钱左右就能读一本书这种感觉很让她兴奋,这无意中也促进了她快速阅读的愿望。

好阅读是”熏陶”,坏阅读是”搬运”

有位妈妈,听取了我的建议后,同意让女儿看课外书。女儿刚看完一个故事,妈妈就迫不及待地要孩子完整地复述这个故事,还要求孩子背会其中的“优美段落”,告诉女儿在写作文时一定要用上这些词语和段落,过上几天,她就检查女儿记住了多少段落。女儿忘了,她就会狠狠地责备孩子:“什么都记不住,白买了那么多书了。”

这位妈妈确实是在为女儿好吗?她的做法简直是故意给孩子制造绊脚石,这反映了家长的两个问题,一是不理解阅读,二是功利心太切。结果只能是搞得孩子不是喜欢,而是厌恶阅读,甚至是抗拒。

其实,儿童阶段的阅读大多是童话和小说,书中的故事情节能够吸引他,孩子在阅读中,将自己置身于书中,完全陶醉在故事里,故事里的主人公就是他,他经历着各种事件,期待着一个结局。这本书就在孩子的生命中留下了痕迹,具体内容根本不需要孩子专门去记忆。即使孩子把刚刚读的故事的主人公名字都忘记了,也不能说他白读了。

如果家长或老师对孩子提出了背诵的要求,孩子在读书的时候,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识记那些所谓的“优美段落”上,而把原本阅读的兴趣抛到一边;等时间长久了,孩子发现读书给他带来很多的“任务”,孩子从心里就不愿意再去读书。这是在破坏孩子阅读的兴趣,实质就是在扼杀阅读!再说到背诵“优美段落”的问题,孩子的阅读和学习语言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那些文字真的很美妙可以打动孩子,他自然会去模仿和记忆;而如果家长硬是给孩子选定一些大人们认为的“优美段落”,在孩子眼里不一定是优美的,这样的背诵对孩子没有意义,反而成了孩子的一种负担。

阅读和语言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背会别人的词语、段落不等于自己就能写出这样的词语和段落,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风格,与其让孩子背诵并不喜欢的段落,不如让他用这个时间多读一本书。

有句俗语“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小学阶段及初中阶段的儿童课外阅读差不多都属于“外行”阶段,孩子能看“热闹”就已很好,不经历这个阶段,也难以达到“内行”的阶段。家长和教师更不要急于让孩子读了一个故事就必须看出有哪些“文学意义”,哪些是“感情深切”,哪些是“优美的段落”等等,要知道“一口吃不出个胖子来”的道理。

我还是要强调,家长越少对儿童提出不适当的记忆与背诵要求,儿童通过阅读掌握的知识就越多。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有深入研究,他认为,每个人所掌握的知识的数量还取决于人的情感色彩;人和书籍的精神交往对人来说是一种乐趣,而这些交往并不以识记为目的,此后大量事物、真理和规律性就很容易进入他的意识。

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而不是“搬运”。眼前可能看不出什么,但只要孩子读得足够多,他的收获已是“硕果累累”。

好阅读读字,坏阅读读图

有的妈妈说,你说的不对呀,我的孩子很喜欢读书,家里买了很多呢,可是到现在作文水平还是“原地踏步”,没什么提高。

我问,孩子都喜欢什么书呢。这位妈妈说,全是些漫画书。漫画,就是问题的原因。

我对这位妈妈说,孩子看漫画那不叫读书。漫画不是书,漫画只是以书的形式出现的电视。你说你的孩子一直在“读书”,其实他一直在“看电视”。这位妈妈很是不理解原因何在。

我们的生活被“图像”包围着,也就是一些学者所说这是个的“读图时代”。所谓“读图”就是看漫画、电视或电脑等,是以图像为主的接受信息方式。

“读图”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阅读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从小生活在信息匮乏的环境中,到上了学后偶然遇到一本书,他会如获至宝地去阅读,他阅读的兴趣可能就此建立;但一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从一出生就被各种信息刺激包围,如果他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看电视前度过,他对图像会更感兴趣,图像占据了他的输入渠道,建立阅读文字兴趣的最好时光错过了,以后很难对阅读产生兴趣。

很多妈妈为自己孩子迷上“电视”、“电脑”而发愁,却不知道这些和自己的家庭教育观点有密切的关系。很多妈妈也希望孩子长大后是个爱读书的人,可并不在意儿童的早期阅读,把孩子的早期阅读看得可有可无。有的妈妈认为电视、电脑里也有知识,让小孩子多看电视、电脑也能长知识;有的妈妈表示孩子没识多少字之前,先看电视,等识字多了再读书,还有的妈妈认为孩子就应该活得自由自在的,只要写完了作业,他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她们不知道这是在错失良机,这些想法让孩子与一个好习惯失之交臂。

“读图”能取代了“读书”的作用吗?

漫画、电视和电脑主要是以“图像”来吸引人,尤其电视。这种刺激信号不需要任何转换和互动,孩子只需要坐在电视机前被动接受即可。看电视当然也可以让孩子多知道一些事,但它的“读图”方式和被动接受性相对于阅读来说,在智力启蒙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学龄前儿童如果把许多时间都消磨在电视前,他的智力启蒙就受到损害。从进入小学开始,他的学习能力就会低于那些经常读书的孩子了。

而文字是一种抽象的语言符号,可以刺激儿童语言中枢的发展,并且这种符号与儿童将来学习中使用的符号是一回事,他们在阅读中接触的多了,在学科的学习中对这种符号的使用就熟练而自如。这就是“读字”可以让一个孩子变得聪明的简单陈述。

孩子从幼儿时就已经习惯“读图”完全习惯被动接受这些图像,不习惯主动去接触文字,他在学习上也往往显现出意志力缺乏。我的观点是,孩子“读字”的时间开始得越早越好。孩子的读书和识字量没有必然关系,更与年级高低没关系,只要愿意随时都可以开始。儿童最早的阅读就是听家长讲故事,从父母给孩子讲慢慢过渡到孩子自己看,从看简单的连环画慢慢过渡到看文字作品,从内容浅显的童话慢慢过渡到小说及中外名著等等,只要开始,这些过渡都会非常自然地到来。

妈妈们要知道,儿童的天性都喜欢阅读,都有求知的欲望。不少孩子表现出不喜欢阅读,很大原因是家长没有给孩子提供合适的阅读环境,有的家里基本上没有什么书,有的妈妈买来书了,却因为忙不给孩子读,有的妈妈是整天用玩具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无法接触到书,也就与阅读相距很遥远。

有的妈妈说,难道漫画不好吗?漫画还可以培养孩子喜欢美术呢?

其实,我在这里提出“读字”并不反对“读图”,这两种阅读完全可以在孩子的生活中共存。丽文说妞妞也非常喜欢各种“读图”活动,妞妞从小到大一直喜欢看动画片,上大学了还经常看,家里的书架里有很多漫画书,但这些不影响她的“读字”活动。妞妞对“读字”的兴趣早就稳定地形成,她知道如何按轻重缓急,按自己的需求分配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

我更侧重指出的是,那些从小到大,把大部分业余时间用来“读图”而不是“读字”的孩子,他的阅读其实仍停留在初期阶段,阅读所带来的一系列智力成长也不可能实现。这种损失源于他早年生活中“读字”活动没有及时出现——这是个很大的遗憾。这样的遗憾,难道不该归咎于家长和教师,乃至全社会对儿童阅读的轻视吗?

我还要提醒妈妈们注意的是,尽量不要让孩子读缩写本或缩印本。这里的缩写本是指把名著进行大量删节,变成字数、内容和语言都比较简单的改编版。这就好比是把新鲜水果做成果脯的行为,现在不少书店有很多专门的“儿童版”《红楼梦》、《水浒传》等中外名著的书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孩子。但我还是建议给孩子选择知名度较高出版社出版的原版作品。另外一种是缩印本图书,是说图书的总字数不减少,但把文字极度缩小,每页排得密密麻麻的那种书。比如有的出版社能把一部《三国演义》做成一本薄薄的小人书。这样的书可能仅仅方便携带,但读起来很累,阅读感觉不好,容易使孩子厌倦。

大家都喜欢“好东西”,不喜欢“坏东西”,孩子更是把“好”与“坏”区分得势不两立,他们纯如一张白纸的生命底片上会留下怎样的痕迹,与他们成长中千万个细节的好坏有必然的联系。

孩子生活在现实中,孩子的成长在生活里,教育也是在生活里,每个看似微小的“好”、“坏”的细节,对孩子的影响都可能是巨大的。阅读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家长和教师要尽量给孩子提供“好阅读”,避免“坏阅读”,这也是给孩子提供良好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语文”就等于“语文课本”吗

语文教育怎能让孩子只抱着语文课本?单一的课本,只会让孩子在学习中,越来越觉得语文是无趣的,越来越远离语文,恐怕也难以获得好成绩。

“语文教材”很无奈

今年我看到电视上采访一位妈妈,这位妈妈的儿子是名“高考状元”。听了这位妈妈的经验之谈,我觉得她的教育很是成功。她的儿子在上学期间,初一上了半年,就跳级到初三,考上重点中学后,高一的时候就读完了高二、高三的课程,轻松考上北京大学。不少妈妈觉得这位孩子“天赋”好,而这位妈妈却说,自己的儿子很普通。孩子小的时候,就爱看课外书,孩子的父亲是位考古工作者,家里很多的古典书籍,她的儿子都喜欢看,类似经典的《孔子》、《孟子》、《二十四史》、《菜根谭》,另外还有国外的书籍,也都看。可是她的儿子并不是“死读书”的孩子,孩子性格开朗、爱好体育,填报的是北大的经济管理专业。

这位妈妈还说,她和先生都坚持让孩子读课外书,因为他们觉得学校的语文教育不够丰富,机械而且很单调,曾经和先生对学校的教育不满,让孩子退学在家学习了半年,可能是因为要做节目,这位妈妈不想太多批判学校的教育,只是简单说说,我听出了这位妈妈的弦外之音。大量的课外阅读给孩子带来了智力和学习上的飞跃,带来生命的绽放和成长的轻松。这位妈妈说,她觉得孩子的成功还应该归功于课外的阅读。

我很欣赏这位妈妈的勇气和智慧。他们对学校教育的不满与很多家长将“学校教育至上”的观点相背离,但是他们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孩子。

我曾看了一本书,此书里详细且真实地记录了现当代国内各界成功的知名人士早年语文学习的经历。书中选择的知名人士按出生或求学时间来编排,有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生的革命家、文学家、科学家,也有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商界人士、作家、院士等等。看完之后,我发现他们对自己所学习的“语文”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回忆。

出生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学界泰斗们,在谈起自己所经历的语文教育时,几乎都对自己当年的语文学习全都充满深情的回忆。当时语文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中华文化干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经典名章;他们几乎都遇到一个或几个学养丰厚的语文教师,从最初的语文学习中获得了完善的语言和思想的滋养,都肯定地认为早年的语文学习为他们一生的事业及做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让我想在听到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讲座时谈到,自己之所以成为院士,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及人文文化、中国语文对自己的成长和成功起了重要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