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文笑着说,自己平时一写就几十张,可要是一笔一画地做“作业”,比她写几十张还费劲呢。
真诚的”舞弊”
“怎么能替孩子写作业啊,孩子要是学坏了怎么办?”很多家长对这个做法表示了强烈的怀疑。这种想法其实反映了成人对儿童认识上有误区。他们习惯性地不相信孩子的天性是向善的,他们的思维有一个错误前提,认为孩子是没有自控力的,离开了成人的监督,给出自由的条件,孩子就会完全失去约束,就会堕落。
还有家长说,我的孩子和妞妞不一样,我的孩子爱耍小聪明,要是替他写一次作业,他以后不知道会有多少借口来让我代写呢。如果孩子真的表现出这样,那么问题不是出在家长替孩子写作业上,也不是在孩子自身的天性中,而是在前面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家长和孩子相处的一些细节出了问题。家长的细节各不相同,但特性差不多,肯定都是因为家长操作不当,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经常性地制造了他的负罪感,让孩子不懂得自爱,他才越来越变得像个小无懒,每天把心思用于偷奸耍滑上。一个始终被尊重的孩子,一定是个『董得自尊自爱的人,他绝不可能利用家长的善意去做任何让他感到无耻的事情。
教育全在细节和小事中。替孩子写作业这事,就是家长和孩子相处中千万个细节中的一种,如果在细节处理上做不好,结果可能会完全相反。而细节的处理,与其说是技巧,不如说还是家长对事情的理解。
有一位家长对我说,她的女儿已经上小学六年级,总是不喜欢写作业,家长也经常觉得老师留的作业太多。我对她讲了丽文替孩子写作业的事,这位家长说她回家也照着做。
女儿英语不好,也不喜欢英语课,这位妈妈就准备从英语上来帮助孩子。
她对孩子说:这些英语单词你可以不用按老师的要求写两行遍;凡你会写的,只写两个,不会的,写五个。这样孩子就把几个不会的写了五遍,其余的写了两遍。
女儿为此非常高兴。过了一会儿,这位家长过来考孩子,想看看刚才不会写的是不是现在已经会了。结果,女儿还是有三四个不会。她有些生气,说刚刚写过怎么这么快就忘了呢?于是让女儿把这几个单词每个再写十遍。女儿就有些不高兴地说:“你不是说只写五遍嘛,怎么又变成十遍了。”但女儿拗不过家长,只好气呼呼地写了十遍。再过一会儿,妈妈又去检查,刚刚写过的单词孩子又写错了,她很生气,忍不住质问孩子,“你怎么搞的,一个单词你都写了多少遍了,怎么还没记住呢?错的每个再写二十遍!”女儿这时的情绪已经非常抵触了。而妈妈没理会她的情绪,心想女儿写了二十多遍怎么都该记住了。令她想不到的是,她过了一会儿再去检查时,女儿还是写不出来,而且明显要和妈妈争辩。这个妈妈也是怒不可遏,觉得不可思议,一气之下就要求孩子把这些不会的单词每个写五十遍,并说,“这几个要是再不会,今晚上就一直写,不信你就记不住”。女儿不干了,这样算下来,作业量比原来的老师布置得多多了。母女俩因此大闹一场。到了这一地步,替孩子写作业也就变得比不替还糟糕。
这位家长向我抱怨说:“你那个方法对我孩子不适用。别人的孩子能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我的孩子没那么瞳事。”我坦率地对她说:这不能单方面责怪孩子。其实事情反映了你和孩子双方都没树立起对这种做法的信心。你在一开始就缺少诚意,与其说你是想帮助孩子,不如说你只是想用这种方法来试探孩子。你是想知道你的孩子是不是也能像别人的孩子那样,家长一改变,孩子就能跟上趟。从孩子那里来看,过去那么长时间里,一直是在作业的压迫下和家长的监督下苦苦挣扎,她已习惯了和作业对立,和家长对立。现在家长突然改变,前期心理工作如果做得不到位的话,孩子肯定会有些无所适从。
她说不太理解,我这样解释,“主要原因还是你在具体操作中出现了失误。你没有弄清楚替孩子写作业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孩子摆脱不合理作业。可你现在一下又让孩子写十遍、二十遍,直到五十遍,这就又带有惩罚性,在学校是老师惩罚孩子,在家里,你又惩罚孩子。你惩罚孩子的行为和最初想表达的目的矛盾了,前后行为不一致了,孩子被你搞糊涂了,孩子只是觉得你是一时的高兴而已。你可能奇怪为什么自己的孩子那么笨,一个单词写了几十遍还是记不住。这其实和孩子笨不笨没关系,而是和她的情绪有关。单词写十遍她就已经很厌烦了,你又让她写二十遍、五十遍,不断地考她,心里的厌倦感早已把她所有的记忆通道都堵死了。写了那么多遍就是应付你,反抗你。好多看起来聪明伶俐的孩子,为什么一到学习上就愚笨得厉害,原因就在这里。所以算下来,你这一晚上,在减轻孩子负担上根本什么也没做,只是又增加了一些孩子对写作业的厌倦之情。
这位家长说,原来是自己做错了。
我建议这位家长换一种做法,替孩子写作业只是单纯地从减轻孩子学习负担入手,帮忙仅限于帮忙,不附带任何其他条件。不要因为家长帮忙了,就要求孩子一定要把当天写的单词全部掌握。允许她有些单词暂时学不会,允许她在作业中有错误。孩子在学习时,发现那几个单词写过了还不会,这时候孩子内心其实是很羞愧且很自卑的。家长要体谅孩子的心,告诉孩子不要着急,不会的可以再写两遍,如果还掌握不了,就先放两天再说,慢慢来。然后从她的表现和作业中找到可以表扬的东西,给予肯定。比如,说她的作业比平时写得整齐,英语有了进步等等。一定要让孩子体验到一种愉悦的情绪。
有的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已经厌学了。那家长一定要坚持这样做,才能逐渐淡化孩子对作业的厌倦,慢慢培植他对学习的自信和好感。年级越高这个过程越长,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孩子用几年形成的坏毛病,几天的时间是改变不了的。
“妈妈替孩子写作业”,不是让家长帮孩子进行学习舞弊;而是要以理性思维对抗学校教育中的一些错误,以不得已的方式帮助孩子获得更多的自由时间,让孩子生活得更快乐一些,并教给孩子实事求是地面对学习。它是保护孩子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家长要首先从内心完全接受这件事,非常坦然,然后才去做。如果你自己心里缺少诚意,心存疑虑,有负罪感,那你在做的时候就会给孩子传达一个不良刺激,让孩子觉得这是在投机取巧,产生负罪感。人对某种习俗或常规的挑战,没有正义感垫底是不可能的。你绝不可能在孩子面前隐藏你的疑虑,孩子很敏感,能从你的眼神、语气中捕捉到你所有的真实态度。
大教育家孔子早在三千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几乎古今中外所有伟大的教育家都在儿童教育上提出个别对待,差异化教学的思想。但在我们的实际学校生活中,尤其是中小学生中,很少能看到有哪个教师在作业上不搞“一刀切”。这种做法确实是比较省心省力气,但不同的孩子却不得不接受被相同的模子来裁切的痛苦。这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却多年来堂而皇之地盛行着,很少有教师或家长考虑到它的不妥。
现实教育中,社会不可能为每个孩子提供完美的、理想的教育,但作为家长,有责任为我们独有的孩子营造一个尽可能良好的教育环境。“替孩子写作业”表面上看是丽文的无奈之举,其实更主要的是一种教育意识,一种思维方式。即在孩子的学习中,家长应该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帮助孩子克服一些困难。不同的孩子身处不同的学校,遇到不同的老师,会产生不同的困难;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方法,但一定有一些有效的方法。只要你实事求是地去帮助孩子,很多办法自然会出来。
不过,妈妈们要注意,不要弄巧成拙,不要因为家长的做事不慎,给孩子惹麻烦。比如有的妈妈替写作业被老师发现,引起了老师的反感,反而会误解。
给孩子多留点自由时间
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自山的人,而自由主要体现在这个人能够自由、有选择地支配自己的行为。这种自由感不是凭空产生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童年时期对自由支配时间的体验。但遗憾的是,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城市独生子女每日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只有六十八分钟。孩子没有足够的可自由利用的时间,也无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相反,孩子的时间都被功课、作业和其他有关学习的活动剥夺了。
而妞妞却有很多自由时间。妞妞一直坚持读课外书,初中时还花很多时间玩电脑游戏,晚上偶尔还写随笔、小说;高中阶段学习再忙,妞妞都会自己去书店买来自己喜欢的国内外小说。有家长问丽文,你们家妞妞哪里来那么多时间啊?丽文笑着说,都是妞妞自己安排的。
其实,妞妞懂得安排好自己时间的习惯,也是丽文从小就培养的结果。妞妞从小懂得在学习上把握轻重缓急,能按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计划有关。大量阅读使得妞妞开阔了眼界,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妞妞在学校的学习更加轻松有趣。妞妞一直把自我学习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两套工作协调得很好,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中。这比那些天天让父母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时间,以至于根本不会自己学习的孩子幸运得多。
大人们都盼望着有假期,而孩子们却宁愿在学校呆着,因为假期的学习安排的更是满满的。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一份调查,一位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几位中小学生,发现超过八成学生的长假“由父母安排活动”,其中小学生以外出旅游为主,中学生则多为走亲访友或参加课外“艺术班”。绝大多数学生表示,父母的“安排”并未征求过自己的意见。读初二的一位学生说,长假她将跟着父母回老家看外公外婆。这位学生无奈地说:“每次放假,都是跟父母拜访亲戚,错过好多同学聚会。我其实想留点时间能和同伴相处。”几位高中生表示,拥有一个休闲长假是个“奢望”:“七天假期,三天补课,剩余几天估计就得老老实实呆在家里看书复习。”
孩子们没有自己自由思考的时间。可以说,他们是不自由的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就提到,自由时间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正像空气对于人的健康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学生的时间被各种功课塞得越满,给他留下供他思考与学习直接有关的东西的时间越少,那么他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今天家长和教师也更是应该给学生留点自己思考的时间。
这里要提醒的是,“自由时间”绝不可以拿来消费在看电视上。电视是另一种捆绑,对孩子来说尤其是一种坏消遣。这个时间里可以让孩子读书、上网、找小伙伴玩耍,或者和家长一起跑步、打羽毛球、下棋等等。任何有利于孩子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活动都是好的。
孩子拥有自由思考的时间,意味着儿童具有了热情去实现自我、用创造性的方法表达自我的机会。剥夺儿童的自由支配时间,实际上是在剥夺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有人在对城市独生子女的调查中发现,有更多自由支配
时间的独生子女,自信心更强,并且比自由时间较少的孩子有更强的成功需要。因此,父母们应转变观念,帮助孩子有效地利用时间,发现生活乐趣,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孩子成长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考好了不奖励,考坏了也不批评
学习本不需要奖励,家长把奖励当做孩子学习的诱饵,是一种要求孩子以成绩回报自己的行贿手段。这种奖励让孩子对学习不再是虔诚的,却把心思全放在获得奖品和成全家长的愿望上。孩子的心总是悬浮在空中,学习上虚荣浮躁,也就没有了认真踏实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