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妈妈是最好的老师
3335100000039

第39章 一生都受用的品格教育(4)

在家里,家长代表“正确”,要求孩子“听话”;到了学校,教师代表“权威”,不容许学生有任何“与众不同”,不容许学生向教师提问。很多孩子长大后被指责为没有思想、缺少创造力,可在他们的成长中,家长告诉孩子“听话”,到了学校里,教师说的就是对的,这样的“顺从”,孩子们何来质疑?一个个都像小动物一样,成人教什么,他们学什么,给一口,吃一口,自己饿了也不知道怎么吃?更不知道自己怎样去吃,吃到石子了,也要咽下去……

别养成孩子顺从错误的意识

有一个平时比较顽皮的学生在课堂上指出老师写错了一个字,谁知这位老师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辱骂他。听到这个故事后,不由使我想起漫画大师华君武传为美谈的做法。他因为一名小学生指出自己画作中的一个错字(“植”字中少了一横),专门画了一幅漫画向这名小学生表示感谢,这真使人油然倍添敬意。

很多教师都不敢面对学生所指出的错别字,更别说其他事情了。

一位妈妈说,自己的女儿上小学五年级,有一天晚上忘记把英语老师发的一张卷子带回家,做卷子是当天的家庭作业。为了能按时完成作业,女儿和妈妈去同一社区同班同学那里借来卷子,把题目都按卷子上的内容和格式抄下来,然后把它们做完。孩子这样实际上就增加了自己的作业量,因为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抄一张卷子也不是件轻松事。作业写完后,女儿很高兴,还告诉妈妈,她自己没因为忘了带回卷子而耽误写作业,她甚至感觉老师会因此表扬她。可是第二天下午放学后,女儿一见妈妈的面就哭了。原来,老师说她自己抄的卷子不算,要孩子在原卷子上重做一遍。女儿说自己的作业已经交了,表示出不想做,老师就把她叫到办公室,要求她必须重做,否则不让孩子回家。孩子只好边哭边写,情绪很不好。老师看孩子这样,就说“看来你对老师很不服气,放学时让你妈妈来见我”。

接着,这位妈妈带着女儿到办公室找英语老师。英语老师对这位妈妈说,忘了带卷子不对,罚她是为了让她以后不要丢三落四的;再说卷子多写一遍学得更扎实,这不是为她好吗?尽管这位母亲觉得老师的话很牵强,可她不敢和英语老师辩论,就一再地谢过老师后,领着孩子回家了。回家后女儿情绪还不好,这位母亲就开导孩子说,老师说得有道理,罚你一次以后你就不会把卷子丢教室了,再说多写一次还能多学一次呢,你应该听老师的话,老师这是为你好。

这位家长虽然用这样和老师统一口径的话来教育孩子,其实这位母亲在顺从一个错误。很多家长遇到这样的困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明明知道教师是错的,可是又不能指出来。在这些家长内心里实际上有两套价值观,一套是与世俗观念相吻合的,即老师懂教育,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老师不可以被怀疑和批评;另一套是家长心底向往的,即孩子应该受到尊重,不可以用

这样一种作业方式惩罚孩子。当这两套价值观发生冲突时,家长选择了前者,这其实也和个人平时缺少批判精神有关,在关键时刻判断力不足,下意识地以套路行事。

这位母亲找到我,聊起这件事情。我直接说,在老师面前约束自己是对的。如果我们没有把握能改变老师的某个想法,就没必要急于和老师探讨谁是谁非,绝不要得罪孩子的老师。但回家后那样和孩子说就没必要。应该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站在一个很客观的立场上和孩子谈这件事。想想看,孩子在这个时候是多么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啊!

这位母亲似乎想从我这里得到一个证实。她问我,你也认为老师这样做不对吗?

我坦率地说,这件事上显然老师的处理方式不当。孩子忘了拿卷子是不对,但孩子把卷子重抄了一次,等于她已经自罚了。老师如果能在这件事中看到孩子积极的一面,以赏识的心态看待孩子,他就应该像孩子期待的那样给予表扬。至少什么也不说。可老师只盯着孩子的过失,并且非常愚蠢地以写作业作为惩罚,还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说是为了孩子好,这让孩子觉得老师既苛刻,又强词夺理。

这位母亲可能觉得我说的有道理,点点头,但她还是表现出很没底气的样子,问我:难道我就对女儿说老师做错了?能这样对孩子说吗?

看到她感到不安,我对她说:告诉孩子老师某件事情做得不对,这和背后说老师坏话完全不是一回事,这方面应该有坦然的心态。教师也是普通人,是普通人都会犯一些错误。所以你当然可以坦率地告诉孩子,老师这样做不对。

我们已经习惯了不去批评老师,仿佛老师对孩子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对的。事实上我国中小学教师这个职业的进入门槛并不高,成为教师的人并非经过了高于其它职业的道德筛选和素质考证,他们甚至在学历上和其他一些行业人员相比,也并无明显优势。如果认为老师是没有错误的,这很不客观,而且这样一种认识实际上也是一种虚幻的期待,给了老师压力,却对他们的职业成长没有好处。未来的教师队伍素质应该是较高的,他们的应有素质和已有素质可能会比较吻合;但我们仍然不能说一个人因为他当了教师,他就变成了一个没有缺点的人。

这位母亲有些顾虑,想了想还是说:这样做会不会降低老师的威信,孩子就难管了?

这就是家长们所担心的,害怕自己的孩子连老师也管不住了。现在全社会一个普遍的错误就是把教师树立成了学生面前的权威,这个现象在小学尤其严重。师生问的关系处处流露着强势与弱势,君主与臣民,有知与无知,正确与错误这样一种极端的意识。这是不对的,这才会造成孩子不尊重老师。我们应该尊重老师,但不应该把老师当权威供奉起来。

这件事如果让我来做,我可能会这样处理:当着孩子的面,如果感觉能和老师沟通一下最好,让老师认识到这样的“好心”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件好事,多做一次作业就可以让孩子学得更扎实的逻辑不是处处成立。当孩子心里有反感情绪时,多做就比少做要坏得多。不少心地善良的老师其实他们是很愿意接受家长的意见的,他们作为教师,自身也有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如果感觉不能和老师沟通,那就什么也不要说,千万不要和老师搞得不愉快。但回家后,无论如何要和孩子正面谈一下。

当家长引导孩子去认识一件事或理清一个思想时,最好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把想法讲出来,把思路理清楚,这比单方面由家长讲道理效果要好得多。家长可以先问孩子是不是觉得不愉快,觉得委屈?

要对孩子的情绪首先进行安抚,表示出你的理解。然后问孩子,是不是觉得老师做得不对?哪里做得不对?写作业的意义是什么?老师的行为是否实现了这个意义?老师把一张无关紧要的卷子看得那么重,反映了老师怎样的一种认识?这种认识和孩子的认识主要区别是什么?谁的认识对学习更好?老师怎样做就对了?如果你是老师你将会怎样处理……当然,家长和孩子的问答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个人思想的客观公正,不要带着情绪说话,目标要指向问题本身,而不要指向老师。通过一连串问答,让孩子明白这件事情的根本错误在于老师观念上的错误,所以自己可以拒绝重写一遍卷子,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也要有勇气说不。

一般这种情况下,老师当时可能生气,事情过去后应该不会和孩子计较。

如果不幸遇到一个心胸狭窄的老师,给孩子冷暴力,家长应该赶快协调孩子和老师的关系。这样的人虽然可恶,但也很简单;家长可以在事后想各种方法去和老师沟通,和老师搞好关系,并注意这种关系的保持,直到他不再教孩子了。千万不要让孩子独自去承受这种冷暴力。当然,我不赞成家长向校领导反映。弄不好,老师会认为你打他的小报告,他会在情绪上很抵触。毕竟他也是普通人,不愿意别人在背后说什么,尤其不愿意有人到领导那里告他的状。

有位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宣称:凡能当面指出老师、教材错误或对教材有创新见解者能获奖(老师送孩子一本图书)。自此,学生在听课和阅读时,特别认真仔细。这位老师鼓励孩子“批判”自己和课本,这样的课堂,这样的老师也是位具有批判精神的老师。

让孩子学会健康地批判

俗话说,“学问学问,一学二问,只学不问,怎能长进。”古代学者也指出:

“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些都说明质疑对学习深造、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牵扯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方面的问题,恐怕更重要的还是教育者的思想观念问题。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摒弃狭隘的师道尊严,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做到以生为本,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倡导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支持和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大胆提问,对老师所讲知识中不对或有异议的地方说“不”,积极进行质疑,并勇于和老师争论,老师要对那些在平时及课堂上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同学予以表扬,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在与老师的探讨中将知识辨清楚,学明白。有的学牛可能会把在一次辩论中学到的知识,记忆一辈子,受益一辈子。这也是老师的成就和骄傲。

教师是受人尊敬的职业,我们应该始终教导孩子要尊重老师。但在这件事情上不要把它做得过了,要允许孩子对老师的某些行为提出质疑,允许孩子批评老师,允许孩子在老师面前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如果家长因为这些事训斥或嘲讽孩子,不但压抑了孩子的批判思想,同时也在教他说些言不由

衷的话,让孩子以后变得矫揉造作和思想上奴性十足。

孩子在发展自己的独立思想时,可能会出现偏激。哪怕是偏激,家长也要首先用肯定的态度来看待,分析孩子的想法,然后客观地引导他去形成一个正确认识,这就是家庭教育的任务。一个具有批判精神的人,就是一个思想有主见的人,而凡是有思想的东西一定是独特的,独特了就总会和平庸发生冲突。家长在鼓励孩子发展个性的同时,也要引导他理解和接纳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健康的批判精神应该是视角开阔的,是有高度的,所以应该是具有宽容气质的。

美国教育家杜威有一句话,理智的自由才是唯一的、永远具有重要性的自由。这句话提醒我们,思想上的独立和自由如此重要,人的理智不可以有枷锁。这句话读起来有些空,似乎也比较平淡。而其实它说得很实,是儿童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值得家长和老师们时刻关注,深入反思,处处实践。

“性启蒙”不能等同与“性教育”

青少年需要必要的、健康的“性教育”,但并不是要对所有儿童进行“性”知识的宣传。现实生活中,不少青少年对“性”的误解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很大程度是因为成人的误导。过早地对幼儿进行“性”教育并非明智的做法。

一个老掉牙的问题

孩子在三岁左右,就开始对自己从哪里来的有些好奇。都会问自己的妈妈,“我从哪里来的呢?”很多家长一听到这个问题,就不知道该怎么对孩子解释,往往就打岔、避而不谈。有的妈妈被孩子问烦了,就告诉孩子长大了就知道了。

我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解释,被大家称赞:一个妈妈对自己的三岁的儿子这样说:爸爸身体也有一种叫精子的细胞,妈妈的身体里面有一种叫卵子的细胞,有一天,两个细胞相见了,卵子就热情地邀请精子去她的家里做客,他们俩就一块去了妈妈的肚子里。妈妈专门为他俩准备了一所美丽的宫殿叫子宫,在妈妈的子宫里,卵子和精子合成了一个受精卵,他在妈妈的肚子里呆十个月后,长成一个小胎儿,这时候妈妈就要住到医院里,医院里阿姨就把小胎儿接出来了,小胎儿就是你啦。咋一读完觉得很有趣也很生动,可是这样的解释,还会引起孩子的一系列追问,而且很多名称孩子一点也听不明白,更是觉得自己来的很神秘。

其实,我觉得没有必要把简单的问题弄得那么复杂。儿童对性的好奇根本不像成人以为的那样大,成人完全可以避开解释的尴尬,把这个问题用另一个说法坦率地讲出来。丽文说了她当时的解释,我觉得很有趣。

丽文在忙自己的工作,三岁的妞妞就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呢?丽文抬头看了一下妞妞,不假思索地告诉她,天上的一个仙女把你送到咱家的。妞妞又想起什么了,就突然问丽文:“那妈妈从哪里来的呢?”丽文说是仙女的妈妈把她送来的;妞妞犹疑了一下又问:“那爸爸呢?”丽文说是仙女的爸爸送的。妞妞顿时高兴地说,哦,我和爸爸妈妈都是仙女一家的。过了会,妞妞却说,那我怎么不记得你和爸爸啊。丽文有些不知所措,明白自己那样给孩子瞎说,把孩子的认识搞乱了。丽文赶快停下自己的事情,拉着妞妞的小手问,妞妞想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对吧。

妞妞点点头说,想知道。丽文想了一下,说:“妈妈和爸爸结婚后,觉得想让妞妞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妈妈就从爸爸的手心上掐了一下取走一点点东西”,丽文用手到妞妞的左手心上轻轻地掐了一下,然后做出要取走一点点东西的动作,“然后妈妈从自己手心里也掐一下取走一点点肉东西”,“然后把这两点东西放在一起这么轻轻揉一下”,丽文两个手做揉搓的动作,“然后就把揉好的这一团东西啊,放到妈妈的肚子里”,丽文用右手做着把东西放在肚子上的动作,“妞妞就在妈妈肚子里慢慢地长成了。”

妞妞看着妈妈的一串动作,感到很好奇,眼睛里闪现着惊奇的光泽,一脸好奇的样子,丽文接着说,所以妞妞鼻子长得像妈妈,眼睛长得像爸爸,咱们看看还有哪里像妈妈呢?丽文说着拉着妞妞走到镜子跟前,丽文已经把话题转移了,妞妞很高兴地和妈妈看着镜子里的人,指着自己的鼻子让妈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