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最有趣的101个心理学实验
3338400000023

第23章 恋上布母猴

哈利·哈洛

证明皮肤接触对幼儿的重要性

哈洛研究生涯的初期像许多心理学家一样用老鼠做实验品,但是他很快转为研究猴子的智商问题。显然,照顾猴子要比照顾老鼠难得多,幼小的猴子在实验室接受精心的人工抚养,哈洛要精心挑选食物使它们吸收均衡的营养,不受疾病威胁。偶然间,哈洛注意到这些幼猴非常依恋盖在笼子底部的棉花垫子。当哈洛把这些垫子拿去清洗时,它们变得非常生气和焦虑。出于科学家的敏感,哈洛对这个现象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他发现出生一天的幼猴便能表现出这种依恋,其程度在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中会变得越发强烈;如果幼猴生活在一个没有软垫覆盖的笼子里,即使它拥有非常好的营养和医疗条件,它也无法茁壮成长。把布垫放进去后,幼猴就变得更健康,看起来也更加满足、快活。

于是,哈洛不经意间走上了另一条给他带来极大声誉的研究道路。他设想幼猴除了基本的饥饿、干渴等生理需求外,它们一定还有一种要接触柔软物质的需求。为了验证这个理论,哈洛和他的同事们决定制作用于实验的不同类型的“母猴”。

他们制作的第一只“母猴”是这样的:用光滑的木头做身子,用海绵和毛织物把它裹起来,在胸前安装了一个奶瓶,身体内还安装了一个提供温暖的灯泡。然后他们又组装了另一只不能提供舒适环境的“母猴”。这只“母猴”是由铁丝网制成,与木制母猴相比,除了在被哈洛称为“接触安慰”的能力方面有差异外,其他方面完全一样。

然后,哈洛把这些人造母猴分别放在单独的房间里,这些房间与幼猴的笼子相通。8只幼猴被随意分成两组,一组由“木制母猴”喂养,另外一组由“铁丝母猴”喂养。哈洛记下在出生后的前5个月中,幼猴与两位“母亲”直接接触的时间总量,结果是令人惊讶的。

经过最初几天的适应后,无论哪只母猴提供奶,所有的幼猴几乎整天与木制母猴待在一起。甚至是那些由铁丝母猴喂养的幼猴,它们为了吃奶才迫不得已离开木制母猴,吃完后便迅速地返回到木制母猴这里。虽然两组猴子食量同样大,体重增长的速度也基本相同,但由铁丝母猴喂养的幼猴消化不良,经常腹泻。这说明缺少母亲的接触安慰使幼猴产生了心理上的紧张。

恐惧物体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幼猴对木制母猴的依恋。每当幼猴发现自己正面对一些害怕的事物时,它们便很快跑向木制母猴,并抱住它以获得安慰和保护。随着幼猴年龄的增长,这种反应变得愈发强烈。

有时,哈洛把幼猴放进一个陌生的环境,所有幼猴立即冲向木制母猴,抓住它,用身体蹭它,并摆弄它的脸和身体。一会儿以后,这些幼猴开始把木制母猴看做“安全之源”,它们在这个陌生的新环境里探索和摆弄各种物品,然后返回到母亲怀里。然而,如果把这些幼猴放在同一间房间里,但木制母猴不出现时,它们的反应就完全不同了。他们充满了恐惧,出现情绪化的行为,如哭叫、缩成一团、吸吮手指。在铁丝母猴出现的情况下,幼猴的行为表现与它们在两种母猴都不出现的情况下的表现是完全一样的。按照哈洛的观点,这很显然说明寻找安全感的需要比探求自然的趋向更为强烈。

在实验中,哈洛还发现依恋需求的强烈远远超出施虐惩罚。他曾经设计了能够拒绝幼猴的“母猴”,即让一些“母猴”喷射出强气流,或者用钝头针突袭幼猴,迫使幼猴离它而去。幼猴对这种情形的反应是,与“母猴”保持一小段距离,等这种拒绝反应一结束,它们便再返回来,与先前一样紧紧地抓住“母猴”。

心灵智慧点滴

绝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亲密接触以及依恋的经验,对他们在未来生活中爱的能力以及与他人亲密的能力有很重要的影响。爱和情感可能是与饥饿和干渴一样强烈的基本需要,甚至比它们更强烈。

当然,亲生母亲并不是照顾婴儿的唯一合适人选,父亲完全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承担起一个重要的角色。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食物、温暖和所谓的“早期教育”,他们更需要一个拥抱。

人物志

哈利·哈洛(Harry Harlow,1905—1981),英裔美国比较心理学家,师从斯坦福大学著名的智商研究专家路易斯·特曼。早期研究灵长类动物的问题解决和辨别反应学习,其后用学习定势的训练方法比较灵长类和其他动物的智力水平。195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哈洛的发现对当代的育儿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