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最有趣的101个心理学实验
3338400000004

第4章 一目十行并不难

威廉·汉密尔顿

第一次测量注意广度

南朝梁武帝萧衍的第三个儿子萧纲,从小聪明伶俐,记忆力很强。他四岁开始识字读书,能够过目不忘,史书记载“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还留下“一目十行”的成语。

看书一次可以看多少行,心理学称之为注意广度(attentio pan)。注意广度也就是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有,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活动的性质以及个人的知识经验等。

注意广度是心理学中最早进行实践研究的问题之一。早在1830年,威廉·汉密尔顿(William Hamilton )最先做了这方面的实验,他在地上撒了一把石子儿,发现人们很难在一瞬间同时看到6颗以上的石子儿。如果把石子儿2个、3个或5个组成一堆,人们能同时看到的堆数和单个的数目一样多。

现在测量视觉的注意广度有了专门仪器——速示器。这种仪器能在0.1秒内把几个客体,如几何图形、符号、汉字及短文、字母等显示出来。

通过速示器进行的研究表明,成人在0.1秒内一般能注意到8~9个黑色的圆点或4~6个没有联系的外文字母,而小学生平均只能看到2~3个客体。

扩大注意广度,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在生活中,打字员、汽车驾驶员等职业都需要有较大的注意广度。

实验还表明,这种注意范围的大小是随着被知觉对象的特点而改变的。一般说来,注意对象的组合越集中,排列越有规律,相互之间越能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就越大。形状、大小、数量相同,规则排列的对象要比大小不一、排列无序的对象更容易清晰把握。活动任务越复杂,越需要关注细节的注意过程,注意的广度会越小。个体的知识经验越丰富,整体知觉能力越强,注意的范围就越大。专业素养深厚的人在阅读专业资料时可以做到“一目十行”,非专业人士即使逐字逐句阅读也不见得能正确理解。我们知道,围棋高手扫视一下棋盘,就能把握双方的形势和局面变化,这就借助了良好的注意广度。而初学者由于经验欠缺,就只能一部分一部分来关注棋势。

心灵智慧点滴

注意广度和注意的集中性有时是很难统一的。训练注意广度,你应该在平时有意识地进行。例如,走到一家商店时,先看看橱窗里的东西,要尽量多记,然后再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东西。你也可以拿起一件物品,如文具盒,先仔细地看一分钟,然后闭上眼睛把它描述出来,如果某些细节不是很清楚的话,就再看一次,然后闭上眼睛描述,越具体越好,如位置、大小、颜色,直到把物品描述清楚为止。相信只要你有意识地去练习,很快就能够做到一目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