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告诉你如何脱颖而出
3340600000017

第17章 给心灵洗个澡(2)

人世间,凡事都是失之东隅,必然收之桑榆,只是你可能一味地盯着失,而对得并未意识到罢了。比如,夫妻离婚了,在失去婚姻的同时,也得到了追求良缘的机会;亲密爱人移情别恋,在失去恋情的同时,也应该庆幸现在的及早分手,避免了浪费今后太多的时光;失意于钱赚得步,却可得意于不用为了储蓄投资而烦心。得与失需要你去感受和体会,如果你常感到失落,那是因为你的心胸狭窄所致,如果你常能体验获得的快乐,那是因为你的心态平和。

生活中处处都有先舍而后得的奇迹。

日本横滨有一个叫牧野的小男孩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右臂,但是他很想学柔道。最终,小男孩拜一位柔道大师为师,开始学习柔道。他学得不错,可是练了三个月,师傅只教了他一招,小男孩有点弄不明白了。

这天,他终于忍不住问师傅:“我是不是应该再学些其他招术?”师傅回答说:“不,你只需要会这一招就足够了。”小男孩并不是很明白,但他很信任师傅,于是就继续照着师傅的说法练了下去。

几个月后,师傅第一次带小男孩去参加比赛。小男孩自己都没有想到居然轻轻松松地赢了前两轮。第三轮稍稍有点艰难,但对手还是很快就变得有些急躁,步步紧逼,牧野敏捷地施展出自己的那一招,又赢了。就这样,牧野迷迷糊糊地进入了决赛。

决赛的对手比牧野高大、强壮很多,也似乎更有经验。关键时刻,牧野显得有点招架不住了。裁判担心牧野会受伤,就叫了暂停,还打算就此终止比赛,然而师傅不答应,坚持说:“继续下去!”

比赛重新开始后,对手放松了戒备,牧野立刻使出他的那招,制服了对手,最终获得了冠军。

在回家的路上,牧野和师傅一起回顾每场比赛的每一个细节,牧野鼓起勇气道出了心里的疑问:“师傅,我怎么能仅凭一招就赢得了冠军?”

师傅答道:“有两个原因:第一,你几乎完全掌握了柔道中最难的一招;第二,据我所知,对付这一招唯一的办法是对手抓住你的右臂。”

由此可见,有时缺陷也能变成优势,正如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所说:

“并非所有缺点都受人唾弃。有些特定情况下的缺点,对于社会生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古时候,有一群印第安人被白人追赶,逃到了某个地方,他们的处境十分危险。由于情况允急,族长便把所有的族人召集起来谈话。他说:“有些事我必须告知大家,我们的处境看起来很不妙,我这里有一个好消息,也有一个坏消息。”

族人中间立刻起了一阵骚动。

族长说:“首先我要告诉你们坏消息,”所有的人都紧张地站着,神色惶恐地等待着族长的话,他说:“除了水牛的饲料以外,我们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吃了。”

大家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起来,到处发出“可怕啊”、“我们可怎么办”的声音。突然一个勇敢的人发问了:“那么好消息又是什么呢?”

酋长回答:“那就是我们还存有很多的水牛饲料。”

这个智慧而略有些幽默的酋长,因为他在死的困境中依然保持着泰然豁达的心态,他所看到的,只是生的希望。一个在厄运面前不会绝望的人,注定是一个永远不会被生活打败的人。

人生的好多次失败,最后并不是败给别人,而是败给了悲观的自己。

保持积极的心态

美国伟大的思想家威廉·詹姆斯,经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可以经由改变心态而改变自己的生命。”事实确实是这样,一个人如果能够树立一个好心态,让自信、热忱、坚强、快乐、兴奋等情绪支配自己,能力会源源涌出,思路会绵绵不绝。与此相反,当自己被多疑、沮丧、恐惧、焦虑、悲伤等消极情绪和心态支配时,则会疲软无力,思想随之枯竭。

一个人的心态会直接影响他看问题的角度,就像我们都熟悉的两个推销员到非洲推销鞋子的故事。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某部落的人都是赤脚,于是认为那里没有市场,结果无功而返;另一个推销员却认为非洲人赤脚正是推销鞋子的大好机会,结果满载丽归。

明朝时有两个生员一起进京赶考,在路上遇到了送葬的队伍,其中一个生员想:“我怎么这么倒霉,考试前居然碰到棺材,这次一定会名落孙山!”于是垂头丧气。而另一个生员想:“好兆头啊!棺材棺材,有官有财!这次我一定能高中状元。”于是精神焕发,等到揭榜那天,结果真的像他们所想的那样。

可以说,积极的心态会产生积极的思路,消极的心态会产生消极的想法。戴尔·卡耐基也说过:“一个对自己的内心有完全支配能力的人,对他自己有权获得的任何其他东西也会有支配能力。”二个人如果不能积极思考,昂扬奋进,遇到事情就“忧心忡忡”,甚至吃不好饭,睡不好觉,那还有什么成功和人生乐趣可言。

有一个老农夫有两个儿子,都是做小生意的,大儿子卖雨伞,二儿子卖草帽。雨伞是供人们遮雨的,草帽是供人们遮太阳的,这两种商品就像矛和盾,能卖雨伞,就不好卖草帽。因此,下雨的时候,老农夫“忧心忡忡”,担心二儿子的草帽卖不出去;天睛的时候,老农夫“心事重重”,害怕大儿子的雨伞卖不出去。老人家就这样整天处在矛盾之中。

久而久之,老人家病了,病得十分严重,吃什么药都无济于事。

他的病根被一个老中医知道了,就对他说:“您应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天晴的时候,您就为二儿子高兴,因为他的草帽会卖得很好;下雨的时候,您就为大儿子高兴,因为他的伞会卖得很好。”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这位老人家的心态调整过来了,病也慢慢好了。

另一个故事与上一个故事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一个少妇投河自尽,被正在河中划船的老船夫救起。

老船失问:“你年纪轻轻,为何要寻短见?”

“我结婚才三年,丈夫就抛弃了我,接着儿子又病死了。您说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

老船夫听了沉吟一会儿,说:“三年前,你是怎样过日子的?”

少妇说:“那时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呀!”

“那时你有丈夫和儿子吗?”

“没有。”

“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三年前去了,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请上岸去吧。”

听到这番话,少妇恍如做了一个梦,她揉了揉眼睛,想了想,便离岸而去。从此,她再没有寻短见。

少妇回心转意,是因为她从另一个角度看自己,从而看到一种新生的曙光,感受到自由自在的舒爽。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所有的苦难与烦恼都呈自己依靠过去生活中所得到的“经验”做出的错误判断。这时,我们不妨跳出来,换个角度看自己,你就不会为战场失败、商场失手、情场失意而颓唐,也不会为名利加身、赞誉四起而得意忘形。换个角度、换种心态看待自己,是一种突破、一种解脱、一种超越、一种高层次的淡泊宁静,从而获得自由自在的乐趣。转换一个角度看世界,世界无限宽广;换一种立场待人事,人事无不轻安。

因此,当人生的理想和追求不能实现时,不妨转换个角度来看待人生。换个角度,便会产生另一种哲学,另一种处事观。

换种心态看问题,不仅可以为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还可以以一种更坚强的姿态去拓展人生新的领域。

为什么同样的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呢?当然,上述二人的处境不同,因此失去工作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但情感反应的不同并非完全取决于处境,丽主要取决于每个人对处境的不同理解,即是否有正面的心态。有了正面的心态就会产生正面的想法和行动,而负面的心态则只会让自己在挫折的阴影里愈陷愈深。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树立积极的心态,用正确的思维方式面对人生。

改变心态就能改变命运

思想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力量,它不断地在人类和宇宙中工作着。

思想富有魅力的氛围,随着你遨游,是你的一部分。培养积极的心态,重要的是将你的信念投入到坚定的、积极的计划中,而不允许客观环境和条件来制约你,对发生的事情产生痛苦和抵触的情绪。

一切决定于你!你的心灵是放映机,你的态度是胶卷,你的体验则是放映在银幕上的电影。如果你看到的景象是真诚友好的感情和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这说明你以健康的心态去尊重自己和他人;而频繁的伤害和受挫,是由消极的思想以及你内心认为自己不配被善待而引起的。

陈红毫无道理地被老板炒了鱿鱼,她坐在喷泉旁边的一条长椅上黯然神伤,感到生活前景一片暗淡。在她身旁不远处,一个小男孩站在那里“咯咯”地笑。陈红左右看看,并没有发现什么,于是就好奇地问小男孩:

“你笑什么呢?”

“这条长椅的椅背是早晨刚刚漆过的。我想看看你站起来的时候,背后是什么样子。”小男孩说话时一脸得意的神情。

陈红一愣,猛地想到:“周围那些刻薄的人,不是正和这小家伙一样,在我的身后,等着看我失败后的落魄样子吗?现在我虽然不如意,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无论如何,也不能丢掉自己的信心和尊严啊!”

于是,她想7想,指着前面的空地对那个小男孩说:

“你看那里,那里有很多人在放风筝呢。”

小男孩回身去看,但他什么也没有看到,立刻发觉自己受骗了。

当他恼怒地转过脸时,女孩已经把外套脱了拿在手里,她身上穿的鹅黄色的毛衣让她看起来青春靓丽。小男孩无奈地甩甩手,嘟着嘴,失望地走了。

一切都是你自己的内心在作怪。生活中,失意处处可见,正如那些油漆未干的椅背,在不经意间让你苦恼不已。但你已经坐上去了,沮丧、懊恼只会给自己增添烦恼,不如改变一下自己的心态,看开一点,看远一点,你就会惊奇地发现,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改变心态需要持续不断的警觉,并且注意你的思想。这样,消极因素就不会乘虚而入。改变你的心态需要有以小心而富于同情的真诚去面对消极心态的勇气,也需要树立你和他人具有同等价值的坚定信念。自卑感和优越感同样可以使你失去美好的生活。如果你对自己说,“生活是美好的,人们是美好的”,但你并不真正相信这一点,那么,生活的美好和人们的美好还是会躲避你的。如果你自视清高,却以挑剔的眼光去看待他人,那么,人们就很难使你高兴。挑剔的态度使你不能欣赏他人优良品质的同时,也让他人看清了你满身的缺点。

如果你期望你的工作效率变得更高,生活变得更加美好,那么,你就检查一下你的思维过程。改变你的心态,你将会发现,生活在各种场合都是无限美好的,都在等待着你去认识和接受。

第二节摒弃消极心态

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挫折、失败等不如意的事情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心爱的东西不存在了,付出了许多努力最终却没有收获,甚至最亲的人突然离去了,都会使我们体验到悲伤、痛苦、甚至绝望,这是很正常的情况。但是,这些抑郁和悲伤应该是短暂的,不能让它们成为以后人生的主调。

改变自己对挫折的态度

一个人如何看待挫折,直接影响着他的行动力,导致他的成功或失败。挫折摆在面前,就是一个残酷的事实,除了接受它之外,另外该做的是,把它转化成为一种助力,让它支撑着自己,攀上更高的山峰。

刚刚步人社会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时,总会因为资历、相关工作经验的缺乏,或所学与想从事的职业不同而处处碰壁,我们看看这样一个例子。

卡温一心想往广告界发展,于是他寄出自己的简历,却得不到任何一家公司青睐。不甘心之余,他决定打电话去问个清楚:“为什么不用我?”可能就是因为这股自信,使他获得了工作机会,后来成为传媒界的杰出代表。当他淡起当年的境况时,说:“我觉得自己是属于传媒界的人,于是我写信到各大广告公司毛遂自荐,哪怕是倒水、清垃圾都无所谓,只要能给我机会就行。”

有一位知名的演员,当初在大学将要毕业的时候,决心走入影视圈,但是缺乏相关背景的她,迟迟不知该如何打开这扇大门。后来她决心去拍些相片,四处散发自己的照片,以达到自我宣传的效果,最后她终于成功了。

有一些人在找不到工作的时候,就会迷茫沮丧,但是另一种人会想尽办法,去摆脱困境。一位任职人力资源公司的主管谈到多年工作的经验时说:“冷静下来,总有办法可想,很多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做不好比不做要好。”

中国台湾有个“草莓族”的称号,用来形容20世纪60至70年代出生的这群人。因为他们在工作上所展现出来的低抗压性,遇到挫折时就放弃,如同草莓一样,虽拥有光鲜的外表,但只要轻轻一压,整个形状就被破坏了。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缺乏处理失败的应变能力,不懂如何换个角度,改变自己对失败的想法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