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告诉你如何脱颖而出
3340600000026

第26章 每天进步一点点(1)

何意义上的成功与进步,都是渐进螺旋式的,目标不变,只要不断地改进方法,就一定会穿越极地、达到成功的彼岸。可以十分肯定地说,凡成功者,必有坚定而明确的目标。随后,他们以身为箭,以心为弦,将自己射向成功的目标。此所谓有价值的生命者,此所谓成功人士。凡是有强有力的中心意志的人,一定是个积极的、有建设与创造力的人。每个人都会向往一件事,但真能做事、成事的,却只有那些有意志和终极目标的人。

第一节目标是成功的动力

仅仅拥有理想,你不一定能取得成功;但如果没有理想,成功对你而言就无从谈起。远大的理想是你伟大的目标,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计划是为成功买保险

计划是为实现目标而需要采取的策略、方法、步骤,就像打仗一样,我们的目标是要打败敌人,取得胜利。但是如何才能打败敌人,实现这个目标,这需要根据敌我双方的情况做一个比较,然后再进行谋划,如何以己之长克敌之短来取得胜利。所以,只有目标,没有计划,往往会顾此失彼,或多费精力和时间。比如走路,我们要去一个地方(目标),但到达那个地方,有很多条路,交通工具也有多种,如步行、骑车、坐飞机、轮船等,那么究竟要走哪条路,借助哪种交通工具能最快到达那个地方,这就不得不思考,这就需要作出计划,如果盲目行动,可能会走弯路,浪费时间,所以计划是实现目标的一个重要阶段。

成功者有了目标后,便为实现目标进行周密、详细的计划,分清轻重缓急、主次环节,先怎样做,后怎样做,中间遇到问题怎样解决等,都做到心中有数;而失败者就是有了目标,也不会考虑到这些,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多时候是抓住芝麻,丢了西瓜,耽误了时间,浪费丁钱财,结果弄得很狼狈。所以为完成某个目标,合理的计划是很有必要的。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本出人意料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当时,不少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获得冠军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

10年以后,这个谜底终于被解开了。山本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写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跑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过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起初,我并不懂得这样的道理,常常把我的目标定在40千米外的终点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山本将大目标分解为多个易于达到的小目标,一步步脚踏实地,每前进一步,达到一个小目标,使他体验了“成功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将强化了他的自信心,并将推动他发挥稳步发展潜能去达到下一个目标。

大成功是由小成功所累积。成功者善于计划,他们都是在达到无数的小目标之后,才实现他们伟大的梦想。一段一殷认真完成,就一定有成功的机会,为实现目标而做出计划,不怕艰苦,不懈努力,迎接自己的便将是成功。

有了切实可行的目标后,在思路上要分清轻重缓急,如果随意地胡乱瞎抓一气,没有一个全盘的计划,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劳而无功”。

在计划决策上要抓住目标的根本去实施和完成,不能不分主次,甚至把力气都使用到次要方面。

我们可以有许多目标。但是如果各个目标之间是完全分离的,没有联系,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最终的成功效果,只是各个目标的简单相加,毫无整体优势可言。古人言:“不谋全局者,不足与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因此,成功目标,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行动计划,即人生目标领导下的各个远、中、近期目标,大目标之下的各类中小目标。各目标之间,还应该有很强的逻辑性。每一个小目标都是人生目标的分解,都是远大目标的“基因”和缩影,而每一个小目标的变化和调整,都会对整个目标体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从高层楼上跑下来后,发现有一件重要的东西还没有拿,于是又噔噔地跑上楼去;好不容易下了楼,钻进出租车时,又感觉好像家门没有关,于是再次跑上楼去。反反复复,想节省一点时间,结果却浪费了时间。

不少人也立下了目标,但他并没有成功,这是为什么呢?他们自己也会感到迷惑:“为什么?为什么我没有成功?”

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何在。

1995年美国政府的一个研究报告显示:只有12U/o的公司可以真正达到期望的目标,其余88%的公司,都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出了问题。至于一般人,真正能实行自己的计划、达成发展期望并获得成功的,也只有5%左右而已。这个比率实在令人心震,为什么绝大多数的公司和个人都失败了?缘于他们对目标缺乏有效的管理。

真正能实行自己的计划、达成发展期望并获得成功的人,也只有50/0左右而已。你要对自己的目标进行有效的管理,把整体目标分解成一个个易记的目标,把你的目标想象成一座金字塔,塔顶就是你的人生目标,你定的且标和为达到目标而做的每一件事都必须指向你的人生目标。

金字塔由五层组成,最上的一层是最小、最核心的。这一层包含着你的人生总目标。

下面每层是为实现上一层较大目标而要达到的较小目标。

一天做一件实事,一月做一件新事,一年做一件大事,一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对每个目标达成后都要重新审视。古人云,君子每日三省吾身。你是否经常检查自己制定的目标?一方面要检查自己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另一方面又要用目标不断地激励自己。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教授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至30010而当他受得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因而,一个人即便有完善的个性,由于缺乏前进的动力,也很难实现创富的目标。创立“心理创富学”的希尔博士揭示出5个自我激励的赚钱“黄金”步骤:

第一,你要在心里确定你所希望拥有的财富数字。如果笼统地说“我需要很多、很多的钱”是没有用的,你必须确定你渴望得到的财富的具体数额。

第二,实实在在地想好,你愿意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和多大的代价去换取你所需要的钱,世界上是没有不劳而获的。

第三,规定一个固定的日期,一定要在这个日期之前把你希望得到的钱赚到手,没有时间表,你的船永远不会“靠岸”。

第四,拟定一个实现理想的可行性计划,并马上进行,你要习惯“行动”,不能够只沉溺于“空想”。

第五,将以上4点清楚地写下,不能只靠记忆,一定要白纸黑字。

不妨每天两次地大声朗诵写下计划内容。

人们都有一种倾向,即一旦实现一个目标,就会有一种泄劲的感觉,不再努力,然后坐享其成。现代社会为人的全方面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一个积极进取的人,应该在实现目标之后,再为自己设立新的目标。而且,你不要等到达到一个目标之后再去制定一个新目标,而应该在心中时刻充满目标,完成一个目标,你就知道下一个目标是什么,继续前进酌方向在哪里,而不仅仅以第一个目标为目的地。

不断设立新的目标是一个挑战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一个人需要不断地为自己设立新目标,不断地在新的目标的激励下提高自己。就以赚取金钱数额的多少为目标来说,一个以往年均收入5万的人,如果他在新的一年内为自己设立的目标是增加5万元,达到年收入10万元,那么作为一个阶段性目标,这是现实的。如果他前期没有任何铺垫,就想在新的一年内年收入达到100万元,那么他就不是在谈论目标,而是想一夜暴富,那就不是成功的问题了,而是想凭运气,如买彩券。这种可能性太少、太小了,它会害死人的。

所以,人们确立的目标,一般有一个远景目标,即在内心要有一个总体的、大致的目标。这种远景目标,要分阶段来实现。这就要靠计划,计划也包括实施步骤,必须是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人不可能期望一下子成为亿万富翁,但当你实现了1000万目标的时候,亿万目标就不是空想和幻想了。自信心就是在这种不断实现阶段性目标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

为了实现目标,我们应采取下列步骤:

步骤一:列出实现目标的理由。

在设定目标的同时,不要忘记同时找出要完成这个目标的理由来说服自己。当你十分清楚地知道实现目标的好处时,你还会轻易改变和放弃它吗?

步骤二:列出实现目标的条件。

若不知实现该目标所需的条件,就不知道如何去执行。比如你想成为一个高级管理人员,却不知道高级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又如何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呢?

步骤三:定下承诺,直到实现目标为止,否则绝不放弃。

设定目标之后也不要忘了给自己定下一个承诺。只有兴趣设定目标是不够的,决定成功才能让你成功。

步骤四:列出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碍性问题,依困难程度从难到易列出来,然后自问“马上用什么办法来解决那些问题”,并逐项写下。

往往困难在脑海中是不容易解决的,一旦写下来,发现原来解决的办法竟如此简单,并且当即便可以行动;

步骤五:收集应该具备的条件,照着这些条件不断完善自己。

很多人想成功,却不清楚成功者所具备的条件。要学会列出成功者所需具备的条件,让自己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迈进,该成为怎样的人。

步骤六:设下实现目标的时限。

如果设下了目标却没有时间的限制,往往就会使自己做事拖拖拉拉,也很难检查出自己在不同的时间段取得的成绩,这样很容易使自己感觉没有取得什么成效,并且浪费了时间。因此,当确立了目标之后,便要设下明确的实行时限。

步骤七:设定时间表,从实现目标的最终期限倒推至现在。

例如,你想在两个月内使你的销售业绩翻一番,那么列出这个月应该做到的程度,下个月应该完成的任务;今天要做的,明天要做的,后天要做的,细化到每一天,甚至每个小时。

步骤八:马上采取行动,从现在开始。

今天的任务今天就要完成,“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今天设下的目标马上就要采取行动,绝不拖拉。

步骤九:衡量每天的进度,每天检查成果。

越细化地检查自己取得的成果,就会越频繁地给自己增加信心,并且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若每年检查一次实施成果,则一年只有一次机会可以改正错误;若每月检查一次,则有12次机会改正错误;若每天衡量一次,则有300多次机会,更别说每天衡量数次进度了,机会当然会相对增加。

一个好的行动计划,实际上就是为达成目标买了一份“保险”。

要想成功,必须选定方向

很多杰出人士都有自己的明确目标,他们花费了巨大的心血和努力按照计划奋斗,于是获得了令常人羡慕的胜利。

彼色恩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游客来到这里。可是在克勒温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属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克勒温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彼色恩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色恩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克勒温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彼色恩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了两峰骆驼,克勒温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跟在后面。

九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七百英里的路程,第十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克勒温。这一次克勒温终于明白了,克勒温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踪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克勒温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央,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克勒温在离开彼色恩时,带了一位叫亚古特尔的年轻人,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这位青年,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亚古特尔照着去做,两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亚古特尔因此成为彼色恩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在你迈出人生第一步的时候,就要有自己正确的目标和方向。

有的放矢和盲目丽为,是智者与愚人的区别。

在实现成功目标的努力中,很多时候,除了顽强斗志和不懈奋进外,更需要正确的方向。一味蛮干,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也许永远到不了自己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