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知海泛舟
3341400000033

第33章 医药卫生(5)

从人体生理学的角度看,傍晚锻炼更有益健康。生理学家研究发现,无论是对体力的发挥,还是身体的适应能力和敏感性,均以下午或黄昏时分为佳。例如人的味觉、视觉、听觉等在此时最为敏感,全身肌肉、关节的协调能力最强,尤其是心率与血压都比较平稳,更适合参加体育锻炼。而在早上,不仅感官不敏感,运动协调能力较差,心率与血压的波动也比傍晚大得多,这对健康会构成威胁。因此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是不宜晨练的。而且,人在晨练之后,身体的免疫功能将有所下降。据调查,许多晨练的游泳运动员出现免疫功能下降。经测试,他们体内的一些激素水平明显升高,这些激素对人的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测试后还发现,唾液的流动速度明显减慢,帮助人们抵御感染的能力也就大大减弱了。

架高双腿

对于坐办公室的人来说,锻炼的机会非常少。这样很容易招来肥胖症、高血压、甚至心脏病。如果在下班后躺在床上休息一会,架高双腿,使下肢的血液回流顺畅,减轻下肢的静脉内压,使一天都未得到锻炼的腿部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对静脉瓣膜无疑可以起到保护作用。这能从根本上预防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的发生。另外,把双腿架高还可以改善组织供养。研究表明人体在站立时,倒流向下半身的血液起码有2000毫升以上.其中腿部的血流增加约600毫升。经常抬高双腿可以加速这些血液向心脏回流,再通过肺循环,在肺泡内实现氧交换,变成氧含量丰富的动脉血,流向全身的组织和器官,这样组织内的氧含量就可大大地提高。

锻炼前几小时进食最佳

我们在锻炼时,身体主要燃料的来源是碳水化合物,适当地多摄入一些蛋白质、脂肪或纤维成分,可以降低体内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速率,使燃料更持续长久,保持能量源源不断地提供给身体。

那么,究竟在锻炼前多久进食才是最合理的呢?营养学家认为,在锻炼前1—2小时内适量进餐是最科学的,这样可以从摄人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中获取627.8—1046焦的热量,最能够满足身体对热量的需求。

建议大家吃一些松软、可口、温热的食物,如热豆浆、热牛奶、粥、燕麦片等,而且最好分成小份吃:如半个苹果、一勺花生酱、再加半杯果汁,或者吃一两碟可口的小菜,如素炒胡萝卜丝、白菜丝等,量不必大,但要吃得营养均衡、舒服,而且对你准备进行的锻炼也很有帮助。

晨练后不宜再睡

有的人在早晨锻炼身体后,回到家里会再继续睡上一觉,这样做不仅会影响晨练效果,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

容易导致感冒

通过晨练后,我们机体内会产生很多热量,并伴有出汗的现象,此时如果重新钻入被窝,因被窝的温度低,容易受凉感冒。

对心脏病不利

在晨练时,人的呼吸加快,心跳也会加速,心肺功能因此得到了加强,这样有利于缓解冠心病、高血压及肺气肿、肺心病等疾病的发生。但如果晨练后立即再补睡一觉,对肺功能的恢复会带来损害。

出现四肢无力

在晨练过程中,我们的肌肉会因晨练而产生代谢产物,如乳酸等,如果此时你继续回到被窝睡觉,这些代谢产物就不易被消除,会使人感到精神恍惚,四肢松弛无力,周身不爽。而且晨练后,心跳加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无法立即进入梦乡。

人在晨练时,其肌肉骨骼都得到了活动和锻炼,全身各器官功能的代谢也由缓慢而逐渐加快,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因而此时四肢灵活,思维活跃,这时你可以按照常规坐下来吃点早点,听听广播、浇浇花、看看报,使你一天充满精力。

分段睡眠

人的睡眠是有节律的,在睡眠进行过程中,深睡眠和浅睡眠是交替反复进行的,直到清醒。睡眠的前半段多为深睡眠,后半段多为浅睡眠。人在长时间睡眠的情况下,深睡眠不会增加,只是浅睡眠的时间延长了。很快能进入深睡眠的人,即使浅睡眠的时间相对少一些,也不会影响到精神状态;相反,如果只是延长了浅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并未改善,起来后依然会有疲劳和倦怠的感觉。

既然开始的睡眠比较深沉,那么。

睡眠分为中午一次,晚上一次。在欧美的一些国家,还有一些人习惯一天睡三次觉:午饭后小憩一会儿,晚饭后打个盹儿,然后夜里再进行正常睡眠。当工作感觉特别疲倦时,抽空打个盹儿,精力很快就会得到恢复,即使晚上少睡两个小时也不感觉困。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睡眠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睡眠可以为大脑补充能量。另外,我们在进行思维、感觉、反应等的过程中,将脑细胞中存储的大量关键能量消耗掉了,而补充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酣畅的熟睡。

研究证明,我们并不能以睡眠时间的长短来区分睡眠的质量。少眠和多眠因人而异,而且并非是固定不变的,我们大可不必斤斤计较自己睡了多长时间。每天保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问,才是维系健康的根本所在。

身心健康的标准

最近,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具体提出了人的身心健康标准,它包括肌体和精神的健康状态。肌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分别用“五快”和“三良”来衡量。

“五快”具体指的是:

食得快

食得快并不是狼吞虎咽,不辨滋味,而是吃饭时不挑食、不偏食,没有那种食物难以下咽的感觉。吃得顺利,吃完后感到饱足,没有过饱或不饱的不满足感。

便得快

有便意时,能很快排泄大小便。且在便后有轻松自如之感,说明胃肠功能良好。不强行憋便,便后没有疲劳之感。

睡得快

晚间定时有自然睡意,上床能很快进入梦乡,而且睡得深;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睡得快说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功能协调,且内脏没有病理信息的干扰。

说得快

说话流利,语言表达正确。说话内容有中心,合乎逻辑,能根据话题转随机应变。这表示头脑清楚,思维敏捷,中气充足,心肺功能正常。

走得快

行动自如、协调,迈步轻松、有力;转体敏捷,反应迅速;动作流畅。这表明了躯体和四肢状况良好,精力充沛旺盛。

三良

良好的个性

性格温和,能够在适宜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感情丰富,积极地看待人生和生活,具有坦荡胸怀与达观的心境。

良好的处世能力

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事物的变迁能始终保持稳定而良好的情绪,在不同的环境中能保持适应性,能保持对社会外环境和肌体内环境的平衡,看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自我控制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

待人接物能大度和善,既能善待自己,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又能宽以待人,对人不吹毛求疵,对他人的问题与人际矛盾不过分计较。能够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笑的好处

有位专家对笑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他经过认真总结,列举出了笑的十大好处:

使肌肉强壮,加强心脏的律动,脉搏加快;

笑等于给内脏做按摩,使肠胃的消化功能增强;

笑有助于健康感情的抒发;

笑能驱除紧张和疲劳,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增强呼吸功能,使肺部换气增加,由于吸收了更多的氧气,因而也可以起到净化血液的作用;

笑能驱散愁闷,减轻“社会束缚感”;

笑能够使多余的精力得到有效的散发;

笑能增强肝和大肠的功能;

笑有助于人们之间的交际和友谊,有助于克服羞怯、困窘以及各种各样的烦恼;

笑能帮助人们适应环境,乐观地对待现实。

嫉妒

嫉妒是一种人格缺陷,是一种阴暗心理,也是一种破坏性因素,对生活、人生、工作、事业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嫉妒心理往往具有多方面的危害。

容易使人产生偏见

嫉妒,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与偏见相伴而生、相伴而长的。对一个人的嫉妒程度有多深,那么对他的偏见也就有多大。

影响人际关系

嫉妒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它会限制人的交往范围,压抑人的交往热情,甚至可能会变友为敌。

影响身心健康

当妒火中烧而又得不到及时和适宜的发泄时,内分泌系统会功能失调,导致心血管或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影响身心健康。

压制和摧残人才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在对人才的评价和使用的过程中,时常因为受到嫉妒心理的干扰,使得有些人才得不到及时、合理地使用。

以下是把嫉妒这种消极的心理变为积极因素的办法。

具备自知之明,客观评价自己

当嫉妒心理萌发时,或是有一定表现时,能够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同时客观地对自己进行评价,找出一定的差距和问题。当对自己有了正确而清醒的认识之后,再重新评价别人,自然也就能够有所觉悟了。

调整心态

一旦有了嫉妒的心态,只要能对自己看问题的视角做必要的调整,从另一个角度全面审视,便会发现自己对别人的嫉妒是完全没有必要,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切忌虚荣

自尊心追求的是真实的荣誉,而虚荣心追求的却是虚假的荣誉。对于嫉妒心理来说,那种要面子、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的想法,正是一种虚荣、空虚心理的需要。虚荣心与嫉妒心两者紧密相连,相依为命,所以克服一分虚荣心就少一分嫉妒。

开阔心胸

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是不会对别人产生嫉妒心理的。要使自己有一个豁达开朗的心胸,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使自己从经常产生嫉妒的心理中解脱出来。要多向身边那些性情开朗、心胸开阔的人学习,要不断地在心中告诫自己,不能做一个心胸狭窄的人。

化解不良情绪

各种各样的情绪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它们的不同表现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心理学家向我们推荐化解不好情绪的方法:

多参加体育运动

多参加体育锻炼有益身心,一些体育运动,如跑步、疾走、游泳、跳绳、打羽毛球等可以有效化解不良心态.使我们变得心情开朗。

多吃水果

德国营养心理学家帕德尔教授发现,一些水果如香蕉,含有一种能帮助人脑产生羟色氨的物质,它可减少不良激素的分泌,令人安宁、快活。

野外踏青

野外的景色及花草的颜色和气味对调节人的情绪很有作用。

听轻松的音乐

听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可促进大脑产生更多的内啡肽,以镇静安神。

接受太阳照射

一位著名的精神病专家曾指出,阳光可改善抑郁症病人的病情,多晒太阳能振奋人的精神。

游览山水

青山绿水,美景如画,大好河山会将你置于美好的氛围中,心情自然会好转。

改变装束

如果你心情不好,就试着改变一下自己,理理发,修理一下自己的胡子,把皮鞋擦亮,并换一身自己喜欢的衣服,试试看,这样一定会对你的心情有所改善。主动调整自己,会提高你的适应能力。

一、礼仪

名片

一张精致的小纸片,上面写着姓名、工作单位、地址、电话号码以及职务等等个人信息,这就是名片。当今世界,在社交活动、业务谈判、拜会朋友等等情况下,人们往往要先出示名片,以示尊重。可以说,小小名片风靡了世界。

名片的历史渊源可以上溯到中国古代。那时人们将竹子或木头削制成竹片或木片,然后在上面刻上名字、官职等用于拜谒等场合,称为“刺”。

等到后来发明了纸张,人们又在纸上写上姓名等信息,称为“帖”。明清时官场拜谒用红纸书写衔名,称为名帖。后传人日本。在日语中名片叫“Meixi”(名刺),名刺这两个汉字就是当时从中文照搬过去的。

请柬

人们在举办有意义的报告会、纪念会和重要庆典,以及在举行祝寿、婚礼等仪式之前,专为请客而发出的通知书,被称作“请柬”,也称作“请帖”。

请柬的“柬”字,本义是选择的意思,后来因为柬和“简”读音相近,便袭用了简的意思,成为书信的通称,并专门用来指一种短的书信。众所周知,“简”是在造纸术未发明之前,作为一种书写材料的狭长而削光的小竹片,可见请柬这种形式开始是用简的。叩手礼

中国的叩手礼是从古代的叩头礼演化而来的。具体方式是将一只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略微弯曲,指尖摄合一起,轻轻叩打桌面几下,代表的含义就是古代最隆重的“三跪九叩首”之礼。

传说乾隆下江南,因着微服察访,化妆成贫民模样,.随从们朝见或请旨问安不便施行“三跪九叩首”之礼节,否则可能把身份暴露了。但在封建社会,君臣乃人生之大伦,又万万不可废弃,正在束手无策之际,有一聪明的臣子,想出一个主意,以“手”代“首”,二者同音,这样,“叩首”为“叩手”所代,三个指头弯曲即表示“三跪”,指头轻叩九下,表示“九叩首”。

这个意见被其他大臣采纳,后来就逐渐在民间推广开来,至今还有不少地方包括港澳地区行此礼,每当主人请糖倒茶之际,客人即以叩手礼表示谢意。

鞠躬礼

我国商代有一种祭天仪式称为“鞠祭”:祭品(猪、牛、羊等)不切成块,而将整体弯蜷成圆的鞠躬形,再放到祭处奉祭,以此来表达祭祀者的恭敬与虔诚。这种习俗一直沿用至今,不少地方逢年过节,祭拜祖宗天地时,人们仍然是把整鸡整鸭蜷成圆形,或把猪头猪尾放在一起,表示其头尾相接。

这就是由鞠祭逐渐演变而来的。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援引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地位崇高的人、长辈等的崇敬,于是,弯一弯腰,象征性地表示愿把自己的身体作为鞠祭的一个牺牲品而奉献给对方。这就是“鞠躬”的由来。

在西方,鞠躬礼也是有渊源可以追溯的。古代强者征服弱者时,弱者为表示服从,需要低下头或平伏在地上。以后的鞠躬礼摆脱了屈辱尊从之意,仅仅用来表示尊重和谦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