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知海泛舟
3341400000059

第59章 经贸管理(3)

特许经营是实现商业资本扩张的一种有利的形式,一些中小企业可以在节省资本投入的前提下,不用自建经销机构就可以直接通过扩大外围销售组织来实现商品的价值,实现特许双方的双赢。特许人和受许人在保持其独立性的同时,经过特许合作双方获利,特许人可以按其经营模式复制式地顺利扩大业务,受许人则可以借助特许人的优势大大降低在进入一个新领域投资所面临的市场风险。

品牌经营

所谓品牌经营是指将品牌视为一种独立的资源和资本,并以此为主导,来关联、带动、整合其他资源和资本,从而实现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营活动和经营行为。它包括两个递进的过程:品牌创造和品牌运作。其中,品牌创造是品牌经营的前提和基础。

资本运营

资本运营指的是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的经营活动的总称。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资本运营是把企业所拥有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定量资产变为可以增值的活化资本,通过资本市场实现重组和扩张,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产增值的目标。

资本运营的方式可以采取收购和兼并其他企业的方法,也可以通过购买产权以控股和参股的形式进入某一企业,还可以通过出售部分产权来盘活存量资产、调整产业结构。企业资本运营还包括将资本运营的原则和方法应用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即企业经营要通过不断提高资本配置和资本运行的效率,来实现资本最大限度的增值。

促销

所谓促销,顾名思义,即促进销售,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向顾客传递信息,并与顾客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以达到影响和引导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从而促进企业产品销售目的的营销活动。

商品展销会

商品展销会是指由一个或者若干单位举办,允许具有某类资格的若干经营者参加,在固定的场所和一定期限内,以现货或者订货的方式销售商品的一种集中交易活动。

倾销

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某种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如果该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在其本国内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也即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价格进人另一国的商业渠道,则该产品将被认为是倾销。倾销是一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

招标

招标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货物、工程或服务采购的条件和要求,邀请多个投标人参加投标,并按照事先规定的程序从中选择交易对象的一种市场交易行为。

国内生产总值

指一个国家(地区)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从生产角度说,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从分配角度说,是这些部门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和固定资产折旧等项目之和;从使用角度说,它是最终用于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流动资产以及净出口的产品和劳务。

总产出

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的总和,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总成果,即社会总产品。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出。

中问投入

指一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费和使用的所有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各种服务的价值。增加值

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余额,反映一定时期内各部门、各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也就是本部门、本单位对国内生产总值提供的份额。

国民生产总值

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净额和财产收入净额(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红利、利息、地租等财产收入扣除支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的余额)之和。

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生产目的经济形式,它存在于商品经济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劳动产品都成为商品,劳动力以劳务的形式也成了商品。市场经济是与发达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它的特点是冲破了地区分割和部门封锁,是一种开放型的经济形式。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流必顺遵循价值规律。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它是指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报告上对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意见,我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二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三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四是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但在国内不计人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由此可见,这种第三产业基本是一种服务性产业。

超级市场

超级市场源于美国,美国建立的第一家超级市场到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

美国伊利诺伊州赫林区一位叫麦克古伦的商店经理是超级市场的创建人。当时他为了节省人力财力,想出了一个自动出售商品的办法。他改装一间废弃的车库,四处收集各类货物,把五光十色的货物摆在货架上,或分类放在货箱里,让顾客随意挑选。这种销售方式极大地便利了消费者,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这就是世界第一家超级市场。

跳蚤市场

跳蚤市场实际上就是旧货市场,它起源于19世纪末的法国。公元1884年,巴黎市政府为了维护市容干净整洁,立法禁止沿街乱倒垃圾,并强制3万名靠捡破烂为生的贫民把市区堆积的垃圾运送到郊区一个废弃的练兵场上。

贫民们在垃圾堆里挑拣尚可使用,有利甩价值的东西,并就地随手出售。到了1886年,这个地方就逐渐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市场。在这里出售的旧衣服上常常带有跳蚤,巴黎人就给它起了个幽默的名字,叫跳蚤市场。

如今,跳蚤市场已并非法国专有,凡是买旧货的地方一般都叫这个名字。随着网络的发展,还出现了网上跳蚤市场。

301条款

301条款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中第301条款的简称,其主旨在于保护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根据这项条款,美国可以对它认为是“不公平”的其他国家的贸易做法进行调查,并可与有关国家政府协商,最后由总统决定是否采取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停止有关协定等报复措施。1988年,美国国会对301条款作了修改,增加了“超级301条款”和“特别301条款”。“超级301条款”主要针对限制美国产品和劳务进入其市场的国家,“特别301条款”则针对那些对知识产权没有提供充分有效保护的国家。按照两项条款规定,美国贸易代表可自行对上述国家进行认定、调查和采取报复措施。每年三四月份,美国便会发布“特别301评估报告”,全面评价与美有贸易关系的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并视其程度,依次分成“重点国家”、“重点观察国家”、“一般观察国家”。对于“重点国”,美国将与之谈判;若谈判未果,则实行高关税等报复手段。

汇率

汇率指的是两国货币之间兑换的比例。通常会将某一国的货币设为基准,以此换算他国货币的金额价值。

汇率的特性在于它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浮动的比率。只要货币能够透过汇率自由交换,依交换量的多寡,就会对隔天的汇率产生影响,因此,有人以较低的比率购进某一外币,隔日等到较高的比率出现时,再转手卖出,通过赚取汇率差价营利。

所以通过汇率能看出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也能看出这个国家的出口贸易状况。

公证

公证起源于私证。所谓私证,即以私人身份进行的证明活动。早在奴隶制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私证。在古罗马帝国,有一种专门为自己的主人办理法律文书的奴隶,叫作“诺达里”。

后来,古罗马的居民也常常感到需要专门从事拟定法律文书的人为自己服务,于是就相应的出现了一种专门从事代书职业的人“达比伦”。“达比伦”具有法律知识,给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不仅代拟各种法律文书,还签字作证,并按国家规定索取一定的报酬。这种代书人的制度,被认为是现代公证制度的雏形和前身。在中国古代及近代,也存在着请“中人”作证的风俗习惯。人们买卖土地、继承财产、立嗣、借贷等,怕“空口无凭,”便立字为据,并且请人出面作“中人”在字据上签名画押,这就是中国民间的私证。私证与公证互相联系,但性质迥然不同。私证是以私人身份进行的证明活动,不可能像公证那样有效起到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的作用。贸易差额

贸易差额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当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称“贸易顺差”或“出超”。当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时,出现贸易赤字,称“贸易逆差”或“人超”。通常,贸易顺差以正数表示,贸易逆差以负数表示。

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是其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的重要因素。

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

直接贸易是“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行为。

间接贸易是“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其中,生产国是间接出口;消费国是间接进口;第三国是转口。

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

有形贸易是“无形贸易”的对称,指商品的进出口贸易。由于商品可以是有形实物,故商品的进出口被称为有形进出口,即有形贸易。

无形贸易是“有形贸易”的对称,指劳务或其他非实物商品的进出口而发生的收入与支出。主要包括:1.和商品进出口有关的一切从属费用的收支,如运输费、保险费、商品加工费、装卸费等;2.和商品进出口无关的其他收支,如国际旅游费用、外交人员费用、侨民汇款、使用专利特许权的费用、国外投资汇回的股息和红利、公司或个人在国外服务的收支等。以上各项中的收入,称为“无形出口”;以上各项中的支出,称为“无形进口”。

有形贸易因要结关,故其金额显示在一国的海关统计上;无形贸易不经过海关办理手续,其金额不反映在海关统计上,但显示在一国国际收支表上。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这个名词,出现于17世纪初期。它来源于希腊文中的“城市国家”和“经济学”两个词。第一次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个名称的,是法国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安·德·蒙克莱田。蒙克莱田在1615年发表了《献给皇上皇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

在蒙克莱田以后,“政治经济学”这一名词就广为流传,特别是18世纪以后,各派经济学家都把自己的著作称为政治经济学。例如,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大卫·李嘉图,1817年发表了它的最主要的著作,名叫《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又是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西斯蒙第,1819年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马克思,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的最主要著作《资本论》的副标题,也叫《政治经济学批判》,而且政治经济学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货栈

我国货栈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最早在货物交换的社会里就有它的雏形。

魏晋南北朝时期,货栈称为“邸店”,具有给客商提供住宿、规模较大。在宋代,货栈又叫“榻房”,后称“牙行”,多设在水陆码头和乡镇一带。

货栈自诞生之日起,以其耳目灵通、联系面广的特点,在促进城乡物资交流,搞好商品流通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经济特区

所谓经济特区,就是由一个国家或地区划出一定区域,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比其他地区更加开放的政策,用减免关税等多种优惠办法,以及提供建厂等方便条件,吸引外商或外资,促进该地或该国经济的发展。

经济特区可能冠有多种名称,如称“自由港”、“自由关税区”、“自由加工区”、“对外贸易区”、“促进投资区”等。经济特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促进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为主的“自由贸易区”;一类是以利用外资发展加工出口工业为主的“加工出口区”。

随着各国商品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自16、17世纪开始,就在一些国家中陆续了经济特区。世界上第一个自由贸易港是1547年建立在意大利西北部热那亚湾里窝那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全世界有2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75个自由贸易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1980年代初,全世界有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三百多个各种形式的经济特区。

经济

“经济”两字的连用,始见于隋朝王通的《中说·礼乐》篇里的“经济之道”,原意指经邦济世或是经国济民,即治理国家的意思。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财政经济完全是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