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知海泛舟
3341400000006

第6章 旅游地理(5)

中山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紫金山中部第二峰茅山南麓。海拔158米,相对高度为73.33米,是全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区,也是江苏省唯一的森林公园。1926年1月兴建,1929年春落成,同年6月1日孙中山先生的遗体由北京碧云寺移此安葬。陵园占地45000亩,林木面积为32000亩,苍松翠柏,漫山碧绿。陵墓呈木铎式,傍山而筑,由南向北逐级升高,依次为牌坊、墓道、陵门、碑亭、平台、最后是祭堂和墓室。从墓道入口至墓室距离700多米,花岗岩石级共计392级。殿堂正中摆放孙中山先生石雕全身坐像,座周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迹浮雕,祭堂四壁刻有他的遗著《建国大纲》。中间是长方形墓穴,棺上镌有孙中山长眠卧像,庄严肃穆,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中山陵前临开阔平原,背依巍峨山峰,气势雄伟,布局紧凑。

此外,陵墓附近还有音乐台、光华亭、水榭等其他建筑,具有典型的我国传统的民族风格。

人民大会堂

我国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址,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西侧,建于1959年,从设计到建成仅仅历时一年。内由万人大会场、5000人宴会厅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楼的大部分组成。建筑总面积为171800平方米。整座建筑造型雄伟壮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人民大会堂初建时名字是“万人礼堂”。1959年秋,这座大厦落成之后,周恩来总理带领茅以升等专家前去参观视察。周总理对大家说:“咱们给万人礼堂起个什么名字好呢?”大家都纷纷说:“请总理起个名字吧。”周总理回答:“还是大家起名好,集思广益嘛。”然后,他发给每人一张白纸,请大家分别将想好的名字写下来。茅以升斟酌良久,提笔写下“人民大会堂”5个大字。周总理看后,兴奋地说:“人民大会堂,这个名字起得好!”紫禁城

故宫又名紫禁城。紫禁城这一名称的来历传闻很多,说法不一。

一说认为古代皇宫宫女雍容华贵、丰艳媚丽,恰似五彩云在宫中飘荡。再加有宫廷富丽建筑点缀,宛如一幅美丽的图画。故称“美如画,”用“紫”字来形容。开始有紫城提法,以后又有紫禁城的说法。

据出土文物资料记载,远在公元400年前的晋朝就有此传。当时的大画家顾恺之任散骑常侍。有一次,晋孝武帝司马曜命其在建康瓦棺寺作画。在《维摩诘像》壁画中,提笔一挥栩栩如生,跃然壁间,轰动京城。画中宫殿堂皇、卫士威武、宫女娇美,人物惟妙惟肖。在此壁上方又提“一缕香飘带,仙凡紫禁间”的诗名来配合画意。当时人赞叹这幅壁画是“传神写照、意在紫禁。”按我国古代人们风俗习惯,将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其中紫微垣,才能称紫微宫。又因为它的位置在北斗星的东北方,被认为是玉皇大帝居住的地方。封建帝王常常自命为真龙天子,他们所生活地方,也就变成了地上的权力中心。而紫禁城的“紫”字,也就是取的天帝之宫之意。又因皇宫是戒备森严之地,严禁百姓进入。所以用紫禁城的“禁”字来体现了皇家的威严。

天安门

天安门,作为北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为全国和世界人民所瞩目。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它的设计者是明代著名的建筑匠师蒯祥。蒯祥出生于苏州吴县的鱼帆村,世袭工匠。明永乐十五年,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年仅21岁的蒯祥作为朱棣的扈从人员也来到北京。他按照皇帝旨意,经过4年努力,在1421年设计并建筑一座雕梁画栋的木构牌楼,这就是最早的天安门,原名承天门。

1457年7月,承天门被大火所焚。8年后,明英宗命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白圭请蒯祥出谋划策,于是建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不过明末,承天门又被焚毁。1651年,又重新修建,新建的这座城楼高33.7米,广9间,进深5间,以示皇帝的尊严,并改称“天安门”。

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我国北京市西郊,总面积290公顷,是我国园林的模范也是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颐和园源于清。清以前,颐和园一直是一处风景名胜。金朝,这里是皇帝的行宫。

到了明朝,这里被称作“好山园”。好山园的山称瓮山,湖称西湖。清康熙帝亦曾将此作为行宫。1750年,乾隆帝为其母做60大寿,在此大兴土木,在瓮山山顶建了一座9层高的“大报恩延寿寺”,并将瓮山更名为万寿山。

后又借口要训练海军、兴建水利把山前的西湖扩大加深,更名为昆明湖,使之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园林,称为“清漪园”。1860年,入侵北京的英法联军将清漪园劫掠一空,毁坏殆尽。1888年,慈禧太后为追求享乐私自挪用海军经费纹银2000万两重修此园,并更名为“颐和园”。1900年,该园又被八国联军毁坏过一次,后又花费巨资修复。

我国部分城市古今名称

晋陵——江苏常州市

嘉禾——浙江嘉兴市

吴郡——江苏苏州市

江夏——湖北武汉市

京口——江苏镇江市

江州——江西九江市

金陵——江苏南京市

颍阴——河南许昌市

广陵——江苏扬州市

汴京——河南开封市

彭城——江苏徐州市

长安——陕西西安市

会稽——浙江绍兴市

巴西——四川南充市

钱塘——浙江杭州市

任城——山东济宁市

“三国”地名今何在

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

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

官渡——今河南省中牟县北

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

小沛——今江苏省沛县

樊口——今湖北省鄂州西

赤壁——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

江东——今长江下游的江南一带

许昌——今河南省许昌市东

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县西

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

南中——今云南省、贵州及四川西南部一带

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

夷州——今台湾省

范阳——今北京市

阳曲——今山西省太原市

山赵——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等省的部分山区

涪城——今四川省绵阳市

巴郡——今重庆市

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

襄阳·樊城——今湖北省襄樊市

长坂坡——今湖北省当阳县东北

南徐——今江苏省丹徒县中国古都今何在

东周——洛邑,今河南洛阳

秦——咸阳,今陕西成阳市东北二十里

商——奄、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

西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

西汉——长安,今陕西西安

魏——洛阳.今河南洛阳

蜀——成都,今四川成都

东汉——洛阳,今河南洛阳

吴——建业,今江苏南京

西晋——洛阳,今河南洛阳

东晋——建康,今江苏南京

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

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

辽——上京,今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隋——大兴,今陕西西安、河南洛阳

唐——长安,今陕西西安

金——中都,今北京

元——大都,今北京

明——北京,今北京

清——北京,今北京我国地形名称含义

喜马拉雅山:梵语是“雪之家”的意思。其最高峰叫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系藏语“久穆拉缅”的转音,意为“后妃神女”或“后妃天女”。尼泊尔人称珠峰为“萨加玛塔”,意为“高达天庭的山峰”或“摩天岭”。

唐古拉山:藏语意为“高原上的山”。一称当拉山。

横断山脉:因横隔东西问交通,故名。

希夏邦玛峰:“希夏邦玛”藏语是“气候严寒、天气恶劣多变”的意思。

衡山:衡山的命名,是指天空星宿而说,有平衡、衡量的意思。古称南岳,一称峋嵝山。

峨眉山:峨眉山包括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和四峨山,远望大峨和二峨,两山对峙如蛾眉,因而得名。

黄山:在安徽省歙县西北。世传黄帝曾与容成子、浮丘公合丹于此,故名黄山。

庐山:又名匡山。相传殷周时有匡姓兄弟结庐隐居于此,因而得名。

武夷山:相传古代有彭武、彭夷两兄弟来此修道治水,后人为纪念他们,就取武夷二字为山名。

红塔山:位于云南玉溪烟厂附近,山上有座灰色的宝塔,1958年,崇尚红色的人们把塔漆成红色,成了红塔,因此又称红塔山。

六盘山:山路曲折盘旋,六重才能到达山顶,故名。南段又称陇山。

紫金山:在南京市区东面。因山中岩石的颜色呈紫红色,故名紫金山。

一称钟山。

九华山:在安徽省青阳县西南。旧称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莲花,故名九华山。

莫干山:在浙江省北部德清县的西北。相传春秋吴时铸“莫邪”、“干将”两剑于此,因而得名。

雁荡山:浙江省东南部。分北雁荡山和南雁荡山。简称雁山。旧传山顶有荡,秋雁归时多栖宿在此,故名雁荡山。

普陀山:位于浙江小舟岛东侧。此岛好似一朵浮在海上的小白花,梵语称“普陀洛伽”,意即“小白花”,由此而得名。

井冈山:位于江西境内,一条溪水从“井”形的村庄穿过,称之为“井江”,后又把方圆几十里的山区称为“井江山”,因当地方言中的谐音,又称“井冈山”。

玉女峰:华山的中峰,因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定居于此而得名。

五指山:在海南岛中部,因为山形如五指,故名五指山。

藏北高原:藏语称羌塘或章塘,是“北方高地”的意思。

呼伦贝尔高原:因呼伦、贝尔两湖而得名。

三江平原:又称三江低地。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而成,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