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同理心
3344700000013

第13章 关心公司利益,维护公司荣誉(1)

在职场中,当我们能够站在老板的角度去看问题、做事情时,往往就能发现更快让自己成长和成功的路径。这就是职场同理心的巨大力量。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同理心的三重境界,本章将介绍第四境界——关心公司利益,维护公司荣誉。

为什么要关心公司利益,维护公司荣誉呢?因为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息息相关,当公司收获了足够的利益时,员工的利益也能得到保障。公司、老板和员工之间其实是一种双赢互惠的关系。

怎么做才是关心公司利益,维护公司荣誉呢?下面是最常见的几种做法:

始终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

为公司操心,忧公司所忧;

维护公司的形象与声誉;

守住公司的秘密;

带着“过门心态”工作;

做“持家型”员工,为公司开源节流;

坚决不做公司的“银鼠”。

始终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

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是息息相关的,企业收获了理想的效益,个人利益也会得到保障。企业获得好效益的前提是,每个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忠于职守,努力提高个人能力,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在工作中,我们常听到一些人诉苦:“整天累死累活的,公司却只给我开这么点薪水,真不想干了!”“我们那个上司天天就知道指挥我们,自己却优哉游哉地啥都不干,拿的钱却是我们的好几倍,这是什么破公司,一点都不公平!”

实际上,任何一家企业,在个人利益的分配上都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心愿。我们知道,由于各自的分工和岗位职责不同,每个员工获得的报酬也就有所不同。当自己碰巧是个“倒霉蛋”的时候,不要发牢骚,乱抱怨,应该正确地认识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之间的关系,多去找找自身的不足。

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是息息相关的,企业收获了理想的效益,个人利益也会得到保障。例如,包括员工工资、职位在内的一系列福利待遇,为员工提供的发展空间等。企业获得好效益的前提是,每个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忠于职守,努力提高个人能力,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从这一点来说,企业和员工之间又是一种双赢互惠的关系。

因此,作为员工,我们要让自己融入公司这个大集体,努力为它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才能获得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回报,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

阿基勃特应聘去了由洛克菲勒创办的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做了一名基层小职员。在他刚入职之初,该公司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商、经销商了。那时,每桶石油的售价是4美元,公司的宣传口号是: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

作为一个普通不过的小职员,阿基勃特对公司一直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并以极大的热情做着同一件事情:积极宣传公司制定的口号。无论是外出住宿、购物付账还是吃饭买单,甚至给朋友写信,或者接到收据,只要有签名的机会,他都不忘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这一口号。时间长了,同事们都开玩笑地称他为“每桶4美元”,他的真名反倒没有人叫了。

几年过去了,老板洛克菲勒无意中听说了此事,对他表示出了赞赏:“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地宣传公司、维护公司利益?我要见见他。”于是,他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

在宴席上,洛克菲勒问阿基勃特为什么这么做。后者说:“这不是公司的宣传口号吗?公司给了我工作的机会,我就要用努力的工作来回报呀。”

洛克菲勒说:“你觉得工作之外的时间里,还有义务为公司宣传吗?”

阿基勃特反问道:“为什么不呢?我们不应该始终把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吗?难道工作之外的时间里,我就不是这个公司的一员了吗?我多写一次不就多一个人知道吗?”

从此,洛克菲勒开始对阿基勃特刻意地培养。又过了几年的时间,洛克菲勒卸任,他将第二任董事长的职位交给了阿基勃特。这一任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包括阿基勃特自己。

从表面上来看,由一个毫无背景的小员工慢慢成为公司的当家人,实在是令人惊讶的事。但我们进一步挖掘一下就会发现,阿基勃特当之无愧。因为他是一个时刻把公司的命运放在自己心里的人,也是一个始终把公司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的人。这样的人,怎么能不受到老板的青睐和重用呢?在阿基勃特的领导下,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果然更加兴旺发达。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一致的,绝非对立的。公司利益不排斥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则依附于公司利益。没有个人的努力付出,何谈公司的发展?同样,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只有我们将两者有效结合,始终把企业利益放在首位,而不单单是盯着自己眼皮子底下的那点利益,企业利益才会得到保障,个人利益也能得到兼顾。说到底,任何一个老板都不会亏待那些勇于承担、甘于奉献的优秀员工。

有一位名叫安伦的年轻人,曾经就职于某铁道公民事务管理部,在那里做一名小职员。有一天早上,在上班的路上,他忽然发现一列火车在城外发生机械故障,无法行驶。安伦马上意识到,得立即通知后面的列车改道,不然就会发生相撞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当他打电话给领导时,却联系不上领导。领导很可能做其他工作去了。

安伦很清楚,每耽误几十秒钟,都可能对自己的公司造成非常重大的损失,而且还会给乘客带来危险。

情况紧急之下,安伦便以领导的名义给后面的列车长发了一封电报,通知他把列车改道。在发完电报之后,安伦就把辞职信放到了领导的办公桌上。

原来公司有明文规定,擅自用领导的名义发布通知,会被辞退。安伦心里很清楚这一点,自己这么做等于是自动辞职。

让安伦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刚一上班领导就打电话把他叫了过来,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了公司的利益不受损失,为了保证列车的安全,而不惜违反公司制度,不惜丢掉自己的饭碗,这正是忠于职守的表现,你这样的员工,公司怎么会舍得让你走呢?”

的确,安伦为了维护公司利益,才做出了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选择,同时他也做好了承担责任的准备。可以肯定,安伦是一个尽职尽责、把企业利益放在首位的员工。这样的员工,换作哪一个老板也舍不得放走啊!

我们要想让自己在职场上出类拔萃,也要像安伦这样,做到始终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个人利益服从企业利益。通常,企业对于这样的员工,都会给予十分丰厚的回报。所以,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处理好个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实现双赢互惠。

同理心思考题

1.你怎么看待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2.阿基勃特的故事能给你什么启示?

3.安伦的遭遇能给你什么感想?

为公司操心,忧公司所忧

任何一个公司最能够信赖的员工,终归是那些想公司所想,忧公司所忧的人。所有老板都喜欢替公司操心的员工。

从入职开始,一个员工就等于上了公司这条船,和公司在利益上就是紧密相连的,在困难面前是共进退的。一个公司的经营和发展,也有时会风调雨顺,有时会波涛汹涌。作为员工,我们不但应该在公司经营良好时积极工作,在公司遇到困难时更应该为公司的发展操心,加倍努力。

但有些人认为,公司发展得怎样和自己没什么关系,自己不过是普通员工一名,按时按点把工作做好就可以了,至于公司经营和发展得好还是不好,那是老板和领导的事,实在不行自己还可以换一家公司上班。

表面上看似乎是这样。但实际上,有这种想法的人可能没想到,作为员工,自己和企业之间实际上是一种紧密相连的关系,也许公司垮了并不影响自己的生活,但是一个不知道为公司操心,不能忧公司所忧的人,不管到哪里都是自私的,都只会看到自己眼皮子底下的那点儿利益。这样的人是不会得到公司和老板的重用的。

只有具备强烈责任感、对公司绝对忠诚的员工,才会为老板所欣赏,为企业所重用。因为他们在看到公司面临严峻挑战和危机时,总能全心全意工作,并为公司的发展奉献自己所有的精力。无论公司面临怎样的困境,他们都会积极主动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最大限度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曾经担任日本东芝株式会社社长的土光敏夫曾这样说过:“为了事业的人请来,为了工资的人请走。”在土光敏夫看来,只有公司里上上下下所有人都能够因为事业的价值聚集在一起,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把事业做大。即使在企业面临困境时,这些人也会和企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

而那些为了领取薪水而来的员工,他们看到的只是企业的福利和待遇,而不是企业本身对他所产生的吸引力。当公司遇到困难的时候,这些人很容易就会拍拍屁股就走人,置公司的死活于不顾。因为他们想要的东西公司已经不能再给予他们了。他们自然会到一个能够给他们带来物质满足的企业,但绝不是现在遇到困境的企业。

一个真正能为公司分忧的员工,即便是公司遇到困境的时候,他也会挺身而出,绝不落井下石。这样的人,才是公司最需要的人,老板最期待的人,未来更容易在职场上取得成就的人。

著名的电器生产商海尔集团其前身是青岛电冰箱厂。当时,该厂处于危难之中,濒临倒闭,一年之内先后换了四位领导。前三位均因种种困难,没待多久就离开了。时任青岛家电公司副总经理的张瑞敏也不愿意接这个烫手的山芋,但如果他再不去就没人去了。

张瑞敏认真考虑了一番,觉得自己作为公司的一员,在公司处于困境的时候,不应该临阵逃脱,而要为公司排忧解难。于是,张瑞敏就把这个烂摊子给接手了。

在他到任的第一天,居然接到了五十多份请调报告。当时工厂的工人工作散漫,个个无精打采,连磨洋工都懒得磨。有人戏称:“工厂工人每天来晃一圈就回去了,到10点钟的时候,就算往院子里扔个手榴弹都炸不死人。”

张瑞敏一看,这可不是个办法,这样下去工厂早晚要“死掉”的。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帮助企业摆脱目前的困局。

接下来,张瑞敏开始了对工厂的大力整顿。他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分析,在考虑成熟之后,他决定退出洗衣机市场,专门生产电冰箱,并限定一个星期内处理掉过去的积压产品,腾出地方推广新产品。

处理积压产品的渠道除了低价抛售到市场外,还可以让厂里的员工以最低的价格购买,而员工们也像捡了大便宜似的。

当时很多人对张瑞敏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在背后奚落说:“恐怕他还没前三任领导好,你看才没几天就开始给大家分厂子的东西了。”

虽说压力重重,但张瑞敏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他没有像前几任领导一样待几个月就走,而是把心安定了下来。他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总有一天会带领大家走出困境的。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张瑞敏不但没有把这个“家”败掉,反而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甚至让海尔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

纵观商场、职场,我们不难发现,每天都有新的公司创立,每天也有很多公司倒闭,多数企业的寿命越来越短,而能幸存下来的想要保住昔日的辉煌也越来越难。可以说,市场竞争是一场永无止境、不进则退的竞赛。

作为一名员工,不管是在企业蒸蒸日上的时候,还是面临艰难的时期,都要做到想公司所想,忧公司所忧,为公司走出困境、不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公司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员工才能获得相应的回报。

而那些不懂得为公司操心,认为公司的好歹和自己无关的人,实际上对公司而言是很可怕的,尤其是那些身居要职的人,他们参与公司的决策,了解公司的机密,他们的行为更能够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生死存亡。任何一个公司最能够信赖的员工,终归是那些想公司所想,忧公司所忧的人。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就曾反复向微软员工强调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这句话的深意在于使员工保持创新的紧迫感。其实,只有让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深植于心,才能让自己、让企业保持旺盛的动力,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事实上,当你把心思放到公司里了,那么公司和老板也同样会把你放到心里。所有老板都喜欢替公司操心的员工。

所以我们不妨记住,好员工不是在公司有困难的时候放弃它,而是使出自己所有的力量去拉公司一把,即使最后没能救活公司,你也为自己在职场中树立了很好的名声。而名声,是一种比金钱更贵重的回报。

同理心思考题

1.你怎么理解“为了事业的人请来,为了工资的人请走”这句话?

2.张瑞敏与海尔的故事,能给你什么启发?

3.在公司遭遇困难与危机时,你会离它而去吗?为什么?

维护公司的形象与声誉

只有企业发展了,我们的工资待遇才能更上一层楼;只有企业的社会声誉提高了,我们才会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种荣誉感。

我们常说,“人要脸,树要皮。”企业其实也一样,任何一个企业都有着自己的形象和声誉,可能是优秀卓越的,也可能是普通平凡的;有真善美的,也有假恶丑的。

无疑,只有那些有良好形象和声誉的公司,才会得到人们的认可,才能拥有广大的客户。要想维护好公司的形象和声誉,需要每个员工为此尽自己的一份力。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要损毁公司的形象,更不要诽谤它的声誉。

康敏是一家公司的销售员,业绩一直不错,而且这家公司也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大企业,在国内国外同行业中都有着良好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