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前途不同。斯大林把问题说得很严重,也很极端:只有和平才是出路;“如果打内战,中华民族就有毁灭的危险”。毛泽东则不然。他认为抗战胜利后,中国“是建什么国的斗争。是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呢?还是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将是一场很复杂的斗争。目前这个斗争表现为蒋介石要篡夺抗战胜利果实和我们反对他的篡夺的斗争。这个时期如果有机会主义的话,那就是不力争,自愿地把人民应得的果实送给蒋介石。”在这里,毛泽东无意批评斯大林;然而,斯大林的言行,正好碰着了毛泽东批评的锋芒,成了毛泽东“有的放矢”之“的”。
当时,毛泽东去不去重庆和谈?成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各国注目的重大问题。延安广大军民对此尤为关切。
为了处理好这个重大的关键问题,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延安枣园的中央书记处会议室,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分析形势,制定和谈的方针政策,并且讨论了毛泽东何时去重庆的问题。会上,有些同志担心毛泽东的安全,不主张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有的说蒋介石两面三刀,杀人不眨眼;言而无信,说话不算数。他向张学良信誓旦旦,但张学良到南京即遭软禁;李济深、胡汉民还被扣押在汤山。他如今接二连三的电邀毛主席和谈,谁知是不是“鸿门宴”?毛泽东分析了当时国际、国内的形势,说蒋介石此番和谈的目的,不在于诱捕他,而是要利用和谈调兵遣将,争取备战时间,推卸内战责任。他特别指出: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团结教育广大人民,我们应该去;如果不去,恰恰中了蒋介石的诡计。毛泽东决定亲自去重庆谈判。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但深入虎穴的风险是很大的。毛泽东亲赴重庆,和那位多年来一直高价悬赏要自己脑袋的蒋介石面谈,自知风险大,便作了充分的准备。当天晚上,毛泽东和***作了彻夜长谈,详细而全面地安排了工作,部署了后事。***对毛泽东亲赴重庆,也很担心,叮咛毛泽东提高警惕,多多保重。毛泽东笑笑,强调指出:第一,我走之后,八路军要按原定的方针,坚决行动,不要顾及我的安危。他说:敌人如果敢侵犯,我们就坚决地打。蒋介石的脾气,我摸底,吃硬不吃软。他气势汹汹,往往先试探,你软他就硬,你硬他就软。只有我们的部队群威虎胆,敢打敢拼,毫不示弱,我在重庆才更安全。第二,要大造和平舆论,抓好宣传,造成声势。我们去重庆和谈,就表示了我们谋求和平的诚意;剩下的,就要看蒋介石的诚意了,要造成舆论,逼他说话算数,真正走和平的路。毛泽东笑着说:我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前途十分乐观;我就不相信,战争打起来,“中华民恢就有毁灭的危险”!说着,毛泽东态度严肃,语气沉重,表现了对斯大林威胁的强烈反感。
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对目前时局宣言》,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26日,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出了由毛泽东起草的《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阐明了谈判的方针和策略。
8月28日,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在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的陪同下,从延安乘飞机到达重庆。在重庆机场,毛泽东发表了来渝商讨团结建国大计的谈话,受到了各界人民的欢迎。
当晚,蒋介石在他的林园官邸设宴,欢迎毛泽东。这是自蒋介石1927年“四一二”叛变革命后,毛泽东与蒋介石再次会面。事隔18年,双方感触颇深。蒋介石在这天的日记中写道:“正午会谈对毛泽东应召来渝后之方针,决心诚挚待之。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
8月29日下午4时许,蒋介石亲自到毛泽东、周恩来的住处拜会。这次会见只有二十分钟,双方宣布了和谈代表团名单。蒋介石委派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为代表。毛泽东委派周恩来、王若飞为代表。此后,双方举行了多次会谈。
蒋介石没料到毛泽东能去重庆,所以对谈判毫无准备,拿不出任何方案。
9月3日下午,周恩来、王若飞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方案,即《谈话要点》。同一天,毛泽东与蒋介石二人单独进行了会谈,对于军队、解放区、政治、国民大会等重要问题交换了意见。
9月4日上午,张群、张治中、邵力子去见蒋介石,将中共的《谈话要点》交给蒋。蒋介石见到这个文件,回忆起他昨天与毛泽东的会谈,蒋介石说:“脑筋深受刺激”。因为双方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解放区的政权和人民军队的问题上。蒋介石企图在“统一军令、政令”的借口下,根本取消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而毛泽东那镇静自若、坦率有理的论证,使人毫无疑问地相信,必须承认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在毛泽东那镇静、坦诚、以理服人的谈论面前,蒋介石不得不遮遮掩掩,躲躲闪闪。当天,蒋介石将他自己拟定的《对中共谈判要点》交给他的代表。他把中共的方案,说成“实无一驳之价值”。他只允许把中共领导的部队整编为12个师,“乃中央所能允许最高限度”。而他的军队则整编为114个师。关于“中共方面所提解放区,为事实所绝对行不通者”,毫无道理地加以拒绝,这样,使谈判陷入了僵局。
为了打破僵局,毛泽东领导中共代表,对国民党方面的顽固态度,逐步地展开了巧妙地反攻。这种反攻,大体上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利用美国给蒋介石施加压力。当时,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急欲带上国共和谈的“成果”回国述职。毛泽东利用赫尔利急欲求“功”的心理,表示要回延安。9月18日,周恩来通知美国使馆,毛泽东拟在赫尔利回华盛顿之前返回延安。赫尔利闻讯慌了,立即复函毛泽东,说他愿意推迟行期,等待国共谈判的结果,并且极力挽留毛泽东在重庆继续谈判。这样,赫尔利就不得不给蒋介石施加某种压力,使谈判达成一些协议。
二、对国民党的无理要求坚决斗争,据理驳斥。如当国民党代表说,中共军队退至黄河以北地区是欲“分疆而治,三分天下有其一”时,王若飞当即严厉指出:“现在我方官兵都极愤慨,汉奸部队都已获得中央委任,中共抗日部队反而不能得到中央之承认。须知中共军队即令不获中央之承认,不获中央之接济,亦能生存发展!”义正词严,而又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驳得国民党代表无言相对。又如9月21日,在谈判具体方案时,国民党代表诬称中共的方案“何异乎割据地盘”,并按照蒋介石统一政令、军令的调子,要中共“服从政府法律规章”。周恩来当即严厉指出:“国民党之观念是自大的,是不以平等待中共的”,“如谓‘我的是我的,你的亦应交给我’此即非民主”,国民党“以被统治者视我党”,“必引起我党之愤怒”。然后,又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地指出:解放区和人民武装力量的存在与发展,是中共领导人民与日本侵略者长期浴血奋战的结果,而且,国共两党拥有武装是历史形成的,必须正视现实。如能召开党派会议,成立联合政府与联合统帅部,我党愿支出军队与政权;但现在政府尚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我们何能将军队、政权交与一党之政府?周恩来讲得事事真实,入情合理,头头是道,连国民党代表也不好反驳了。就在这一天,赫尔利找毛泽东谈话,要中共交出解放区,并且威胁说,要么承认,要么破裂。毛泽东轻蔑地瞥了美国大使一眼,说,急什么?不承认,也不破裂,问题复杂,还要讨论。气得那美国大使干急没办法。
三、团结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争取“和平、民主、团结”。毛泽东在重庆期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第三党等民主党派,沈钧儒、张澜、章伯钧、沙千里、谭平山、王昆仑、陈铭枢、朱蕴山等民主人士都多次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代表联系,推动和平民主运动,给国民党蒋介石施加压力,为打破谈判僵局,起了积极的作用。
当时,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军警横行,特务如麻,社会秩序不好,许多人为毛泽东的安全担心,毛泽东却广交朋友,谈笑自若。他住在红岩区半山上一栋舒适的房子里,蒋介石指派一辆美国小轿车供他使用。拜访他的人很多,有老朋友,有新朋友,有同志,也有从过去的敌人转变过来的朋友。自从1927年他以合法身份在武汉出现以后,18年间,他没有进过大城市。他的名字常被蒋介石国民党以“共匪”头目的名义,在各种报纸、布告、文件中诬蔑。现在,他第一次不是以“土匪”的身份,而是以中共领袖、救国英雄的身份进入陪都重庆。这在社会上不能不引起很大的震动,使人们不能不感到好奇和尊敬。
毛泽东接待来客表现得潇洒大方,热情洋溢,爱国之心溢于言表。他把他在1936年写的《沁园春·雪》,赠给朋友,发表在《新民晚报》上。这是他在全国性的报刊上发表的第一首诗词: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短短的56个字,把祖国的北国风光,描写得美丽如画,生动感人,令人神往,激起了人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然而,毛泽东的诗情不止于此,笔锋一转,引向了更高的境界: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在这里,毛泽东从祖国山河的自然壮丽,转向抒发自己理想英雄的壮美,他一连提到了中国古代四位著名的皇帝,还有征服欧亚大陆的蒙古英雄,都点到了他们的不足之处,点到了他们不够理想的所在,然后,以“俱往矣”这三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文字,举重若轻,雷霆万钧地唱出新诗: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诗篇,是一首革命英雄主义的颂歌,也是一首情景交融、气势宏伟、才华横溢的好词!诗的发表,在重庆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它使许多人对毛泽东刮目相看。
9月12日与17日,蒋介石两次约毛泽东会谈,仍是要压缩人民军队整编的数额。蒋介石是玩弄两面派阴谋的专家,一方面脸带微笑,与毛泽东握手和谈,碰杯联欢,另一方面又调动大批军队向解放区进攻,妄图消灭人民革命力量,向正在谈判的毛泽东施加压力。8月下旬,他命令阎锡山集中17000余人,在日、伪军的配合下,侵入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上党地区。毛泽东命令刘伯承、邓小平率部反击,于9月10日发起了上党战役,先后收复了长子、壶关等四城,接着围攻长治城。阎锡山急调2万余人增援。刘、邓决定围城打援,将主力预伏在屯留、虎亭之间的地区,布成口袋阵。10月2日,将进入口袋阵的敌军大部歼灭。长治之敌闻风丧胆,弃城逃窜。人民军队跟踪追击,将敌歼灭。这次战役歼敌35000人,俘敌军、师长以下将官27人,粉碎了蒋介石的阴谋,促进了《双十协定》的签订。
经过边谈边打43天的较量,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了《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协定迫使蒋介石承认了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承认要避免内战,给人民某些民主权利;承认了各党派,提高了各民主党派的地位。协定规定,迅速结束训政,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承认中共领导的抗日军队可以编为20个师;但在解放区政权和其他问题上仍然没有达成协议。周恩来留在重庆继续谈判。
1945年10月11日,毛泽东由张治中陪同,乘飞机返回延安。
延安的党政军民各界代表4000多人,聚集在延安飞机场,欢迎毛泽东。当毛泽东神采奕奕地走下机梯时,人们禁不住掌声雷动,热情欢呼。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师哲走到毛主席身边,低声地说,主席,大家都想听你讲讲重庆谈判的情况。
毛泽东向大家招招手,爽朗地笑着说:同志们,这次谈判很好。但是,还有些事没达成协议,还有更多的事没有谈到。今后,我们的任务很大,还要做更大的努力。
毛泽东请张治中讲话。张治中讲得很巧妙。他说:“兄弟有幸请毛主席到重庆去,兄弟更有幸送毛主席回到延安。现在,兄弟的任务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