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与斯大林
3345800000070

第70章 斯大林重视中国经验,建议出版毛泽东著作(10)

1946年7月20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指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正式发出。他明确指出: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蒋介石。只有在自卫战争中彻底粉碎蒋介石的进攻,中国人民才能恢复和平。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无外国援助,但是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因此,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全党对此要有充分的信心。

《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提出了打败蒋介石的政治方针和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原则。政治方针是,必须和人民群众亲密合作,必须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人。军事上一般地是运动战,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争取最后胜利所必要的。经济上必须精打细算,减轻人民负担,艰苦奋斗,军民兼顾。“总之,我们是一切依靠自力更生,立于不败之地,和蒋介石的一切依靠外国,完全相反。”

为了从思想上武装中国人民,提高广大人民取得胜利的信心,毛泽东在杨家岭窑洞前的石桌旁,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点。他以沙皇、希特勒、墨索里尼被打倒的历史事实,说明从长远的观点上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他强调指出:我们虽然用小米加步枪,对抗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飞机大炮,但是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我们总有一天要胜利。原因就在于反动派代表反动,而我们则代表进步。毛泽东同时指出: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这些光辉的思想,如星照长空,电劈云天,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在整个人民解放战争中,起了极其伟大的作用。

伟大的思想,一旦掌握了人民群众,就会产生伟大的力量。经过8个月的艰苦努力,人民解放军歼敌67个旅,约70余万人,粉碎了蒋介石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一计不成,又施诡计,蒋介石的全面进攻破产之后,通过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向中共提出要恢复“和平谈判”,实现“现地停兵”。中国共产党提出恢复谈判必须实行两个最低条件:一是废除伪宪法;二是国民党军队退出其侵占解放区的一切土地。蒋介石拒绝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当要求。

1947年3月13日,蒋介石命令胡宗南指挥的34个旅约23万人,向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延安进犯。

大敌当前,如何应战?3月8日下午,延安工农兵学商各界10000多人,在延安南市场沟商会会场,举行保卫边区保卫延安的群众大会,群情激愤,誓死保卫延安。许多解放军指战员主张坚守延安,决一死战。

3月14日,延安南线的保卫战打得十分激烈。新四旅的部分旅团干部从陇东回到延安,要求参加延安保卫战。毛泽东召集他们开会,说,我们在延安住了十年,吃了小米,学习了马列主义,培养了干部,指导了中国革命,全中国都知道有个延安,但是延安不能保。寸土必争,这是对的,可是要看怎么争。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是显而易见的真理。

谈到这里,毛泽东取出一根烟,慢慢地抽着,沉思地说,蒋介石的手段是狠毒的,现在,我们有几个解放区刚刚争得主动,情况好转了。如果蒋介石把胡宗南的部队投入到别的战场,那就会增加他们的困难。所以,我们宁可自己负担重些,把敌人拖住,不让他走,还要消灭他。我们撤出延安以后,就要换他几个旅,让他背上沉重的包袱在山沟里团团转。

谈到作战方针时,毛泽东形象地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有什么本事打什么仗。我们部队的数量和武器装备,目前都处于劣势,所以,我们就先打弱的,后打强的;先打分散孤立的,后打集中强大的。我们把他弱的消灭了,强的也变弱了;我们把他分散的打了,集中的还要分散。

谈到这里,毛泽东掰着指头,边比划边说,比如有三个人,一个强手,两个弱手。你先把两个弱手打倒了,剩下他一个就前后失去了照应,就孤立了,就胆怯了,强手就变成了弱手,一打就倒。我们的战术是“蘑菇战术”,靠你们作蘑心,牵敌人,磨敌人,牵着敌人的鼻子在山沟沟里团团转。陕北山高林密路窄,你们牵着敌人去爬山,把敌人磨得疲劳了,饿饭了,就寻找机会歼灭他。现在你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拖住敌人,让他们陷在这里拔不出来。

有的同志害怕撤出延安后敌人破坏。毛泽东笑着说,延安不就是几座山头和一些土窑洞吗?大不了打烂一些坛坛罐罐。只要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我们不但可以有延安,还可以有西安、北平、上海、南京。散会时,毛泽东边送客人边笑着说,好啊!我们下次在哪里见面呢?可能不是延安了,也许是南京、上海,或者是北平吧!

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消灭敌人,3月18日,中共中央有计划地撤离延安。当天黄昏,夜幕降临,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见延安群众、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都已安全转移,才离开延安,开始转战陕北。莫斯科闻听到延安被占的消息,十分震惊。斯大林一直不赞成中共领导人民打人民解放战争。早在1945年8月,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斯大林就断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打不过美国援助的蒋介石军队。他断定如果战争打起来,美国必然要卷进来,那样,天翻地覆,中华民族就有毁灭的危险。当然,说中华民族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有毁灭的危险,是吓唬人的,言过其实,斯大林自己也不一定完全相信;但是,害怕在中国出现苏美两国武装力量直接对峙的局面,可能是斯大林主要的顾虑。

现在,毛泽东不理会斯大林的警告,毅然决然地率部武装反抗蒋介石的进攻,刀对刀、枪对枪地和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军队打起来了,而且果不出斯大林所料,经营了十多年的红都延安被蒋介石的军队占领了,斯大林会怎么想呢?很快地,中共中央得到了苏共和斯大林的反应:撤出延安的决定是错误的;这个错误可能导致中国共产党的失败。

对于这个关系中华民族前途的大问题,毛泽东的答案和斯大林的答案完全相反。毛泽东认为: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蒋介石。他多次指出,只有打败蒋介石,我们才能够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才能够维护住中华民族的独立,才能够将黑暗的中国变成光明的中国;否则,我们民族的前途将被断送。至于撤离延安,毛泽东和斯大林的看法也完全相反。毛泽东认为,中共主动撤出延安,只是打败蒋介石的打法问题,“欲擒故纵”,“欲夺先给”,暂时撤离延安,是为了长久占住延安,并且要占西安、北平、上海、南京,解放全中国。

历史是无情的裁判员。历史已经判明毛泽东的看法是正确的,而斯大林的看法错了。据杰吉耶夫写的《铁托传》中引用卡德尔的话说,斯大林在1948年2月对卡德尔和季米特洛夫的谈话中,也承认在上述问题上是他自己错了。

1947年3月13日,蒋介石派飞机轰炸延安。小小的延安,硝烟弥漫,弹片飞扬。有一颗炸弹,落在了毛泽东居住的窑洞前边,把土地炸了一个大坑。卫士拣了两块弹片,递给毛泽东看。毛泽东轻轻地敲了敲说:“这玩艺儿,吓不倒人;废物利用,还可以打两把刀!”

19日晨,胡宗南率部进占延安,当即向蒋介石电报报捷。蒋介石看到胡宗南的电报,得意忘形,欣喜若狂。3月20日晨,蒋介石即回电嘉奖:

宗南老弟:将士用命,一举而攻克延安,功在党国,雪我十余年来积愤,殊堪嘉尚,希即传谕嘉奖,并将此役出力官兵报核,以凭奖叙。戡乱救国大业仍极艰巨,望弟勉旃。中正。

胡宗南大军攻占的延安,本是一座空城。但他却谎报“是役俘虏敌5万余,缴获武器弹药无数”。蒋介石一嘉奖,许多记者要求参观。胡宗南急中生智,从附近抓来500多村民,又从国军中挑选出1500“伶俐士兵”,加以排练,在延安周围的十座战俘营中巡回流动,应付参观,演出一幕幕滑稽丑剧。

毛泽东不理睬斯大林的反对与压力,毅然决然地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一起,主动撤出延安。3月18日夜,毛泽东、周恩来和王震乘汽车从延安出发东进,夜行70公里,于20日黎明到达清涧县徐家沟休息。山路崎岖,他们弃车步行。25日,毛泽东等到达子长县瓦窑堡以东的任家山。任弼时向毛泽东汇报了山西姑娘刘胡兰壮烈牺牲的经过:

1947年1月12日,阎锡山驻山西文水县的部队,包围了云周西村。年仅15岁的女共产党员刘胡兰和村上的6名干部、群众被捕。敌人抬出明晃晃的铡刀威胁他们。刘胡兰毫不畏惧,坚定地说:“只要我有一口气,就要为人民干到底!”阎军凶残无比,当即将其他6名干部铡死,威胁刘胡兰,要她说出藏布匹的地方和村里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说:“布匹藏在什么地方不知道,共产党员就我一个。说吧,我咋个死法!”敌人恼羞成怒,大吼:“一个样!”刘胡兰从容上前,躺在铡刀下,说:“死有什么可怕!”她望着那架在自己脖子上的铡刀,又对压铡刀的刽子手说:“铡刀放得不正,放正了再铡!”说罢,壮烈牺牲。

毛泽东听了汇报,心情十分沉痛。他认为刘胡兰的事迹,对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特别是对广大青少年,都是一个很好的教材。为了悼念刘胡兰为革命慷慨就义,毛泽东挥笔写下了八个大字: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一个英雄倒下去,千万个英雄站起来!毛泽东的亲自倡导,使刘胡兰的事迹不翼而飞,到处流传。一个学习刘胡兰,为党、为革命勇于献身的热潮迅速兴起,给在艰险环境中奋斗的广大军民,注入了无穷的活力。

毛泽东运用刘胡兰这个英雄的典范,带动了千百万人民为革命的胜利去拼搏!就在3月25日这天,中共中央得到了彭德怀的报告:青化砭战役胜利了。青化砭,位于延安到瓦窑堡中间的公路上,两边高山,夹住川道,像个张开的口袋。早在撤离延安前夕,毛泽东就命令彭德怀在防御战斗中先疲劳与消耗敌人,然后集中五个旅以上的部队打运动战,各个歼灭敌人,彻底粉碎敌人的进攻。彭德怀按照毛泽东的部署,先率部在南泥湾一带阻击敌人,掩护党中央转移。然后,以独一旅牵着胡宗南五旅主力的鼻子,诱向西北安塞方向;而将自己的主力359旅、新四旅、教导旅、358旅等,埋伏于青化砭地区,待机歼敌。3月25日将进入口袋阵的敌人2900余人全部歼灭,活捉敌旅长李纪云。这是毛泽东转战陕北的首战告捷。胡宗南发现中共主力在延安东北地区,慌忙令董钊、刘勘率两个军向瓦窑堡方向扑来,情势非常紧张。毛泽东在任家山召集中共中央书记处全体成员开会,讨论党中央和中央领导人是否留在陕北等问题。情势危急,事关重大。会议从26日上午一直开到下午。会议决定成立前委和工委,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继续留在陕北,指挥西北和全国的人民解放战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主持党中央工作,简称前委;***、朱德等会合在山西临县的董必武、叶剑英等同志,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任书记,前往华北,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简称工委。

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毛泽东令中央机关工作人员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司令部,下属四个大队和中央警卫团。任弼时为司令,陆定一为政委,叶子龙为参谋长,廖志高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说,为了保密,每个人都应该有个代号。毛泽东表示赞成,笑着说:“我们一定得胜利,我就叫李德胜。”周恩来说:“革命事业必定成功,我叫胡必成。”任弼时问自己取个什么名字好,毛泽东说:“你是支队司令,就叫史林。定一同志是政委,就叫郑位吧!”

就这样,毛泽东准备了两套班子,并且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李德胜,带领部队,沿着陕北那蜿蜒崎岖的山路,又向前走去。他身边能战斗的部队,实际上不到一个团。

胡宗南的几十万人马,杀气腾腾,尾追堵截,四面围剿,不惜一切代价地要捉毛泽东。

毛泽东却毫不紧张,每到一地,都和村民拉家常,和那些天真的孩子闹着玩。他在崎岖的山村小路上行走,向一位未见过收音机的老农讲解电磁波传音的道理,还拿着一本《学英语》手册,闲暇时学习英语,忙中有闲,举重若轻,显得愉快、乐观,并不慌乱。

然而,蒋介石国民党的宣传,外国报纸电台的报道,特别是蒋介石亲自飞到延安,接见军官,庆功颁奖,大肆宣传,使斯大林十分不安。一天,毛泽东接到斯大林的来电,说他们已得到消息,延安的八路军总部被国民党军队消灭了,又听说贺龙、江青被俘了,押到了西安,他们的心情非常着急,要派飞机来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到苏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