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与斯大林
3345800000075

第75章 斯大林重视中国经验,建议出版毛泽东著作(15)

***说,各国在中国的外交人员,都不承认,只当作侨民对待,这样执行的结果,可使人民感觉到中国已站立起来,中国共产党是不怕帝国主义的,也使我们免去许多麻烦。在新的中央政府成立以后,即发生和各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的问题,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与国际会议的问题。各帝国主义国家可能有一段时间不理,或提出一些足以束缚手足的条件来作为承认的代价,这当然不能答应。如各帝国主义国家采取承认中国新政府的政策,我们就准备与之建立外交关系,那时,希望苏联能在这些国家之前承认新中国。我们将采取一边倒的政策,和苏联一起站在反帝国主义阵营。***还提出,毛泽东准备在中苏建立外交关系时公开拜会莫斯科,希望苏联考虑时机和方式。关于苏联给予中国3亿美元贷款的事,按照斯大林同志的意见办,感谢苏联的帮助。

斯大林听得非常认真,频频点头,表示赞同,并说了许多动情的话。他赞赏新中国的国体、政体和各种政策、策略;明确指出,这标志着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完全成熟,并表示苏联将坚决支持新中国。他说:

“新中国政府一成立,苏联立即就承认。1945年签订的中苏条约是不平等的,因为那时是与国民党打交道,不能不如此。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即可来莫斯科。待毛泽东到莫斯科后再解决这个问题。”

斯大林还解释说,苏联在旅顺的驻兵是抵制美蒋武装力量的自由力量,既保护苏联,同时也保护中国革命的利益。斯大林说:

“当时,联共中央内部决定,一旦对日和约签订后,美国从日本撤兵,苏联可以考虑从旅顺撤兵。如果中国同志要求,苏军现在就可以撤兵。大连政权应与东北政权统一,现在大连港口应为中苏两国所利用,实际情况也是如此。”

在会谈中,***和斯大林对某些具体问题达成了初步的、口头的协定。如在聘请苏联专家来中国帮助经济建设、派中国留学生到苏联学习、在医疗卫生方面合作互助等问题上,都取得了一致意见。根据中国恢复生产建设的需要,签订了关于苏联专家到中国工作的待遇条件协定,初步议定选派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分期分批地来华工作。

一次,在会谈中,***特别谈到了打倒国民党的问题。斯大林对这个问题特别注意。他手里拿着那支特制的烟斗,装上烟,慢慢地吸着,聚精会神地倾听着。个别听不清的词句,还请复述。

***说:我们和国民党是又斗争,又联合。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蒋介石叛变,我们毫无准备,受了很大的挫折、失败。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我们的头脑清醒了,所以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叛变,要打内战,我们有了准备,就针锋相对,自卫反击,进行了人民解放战争,把国民党蒋介石打倒了。

斯大林听着,心情沉重,脸上露出愧疚的神色。他清楚地记得,1945年8月,国民党蒋介石要发动内战,挥起屠刀,屠杀共产党和人民。毛泽东带领共产党和革命人民要自卫反击,武装抗争,中国的内战一触即发。就在那个时候,他曾给中共中央发电报,说是中国如果打内战,将导致中华民族的毁灭!现在,历史的发展和自己的预见相反,历史已经证明自己错了,而今天,中共代表团就在自己面前,谈起了这一段历史,使他感到内疚和不安。他深思地说:“这是敌人教训了我们,沉痛的教训啊!”突然,他又问:“我们妨害过你们没有?”***客气地说:“没有。”斯大林摇摇头说:“不,妨害了,妨害了。我们对中国不大了解,有时好心也办错事。”斯大林讲到这里,态度非常严肃、诚挚,表现出深沉的内疚!会谈厅里,静悄悄的,人们都陷入宁静的沉思。斯大林又说:“毛泽东到重庆去是有危险的,CC 等特务有谋害毛泽东的可能!”***解释说:“毛泽东到重庆去的后果是很好的,使我们立即有了政治上的主动权。”斯大林又关切地问:“你们在美国人参与的和平运动中是否受到了损失?我们是否干扰了你们?”***答复说:“在和平运动中,中共中央的头脑是清醒的,只受了若干不大的损失,但那次和平运动很有必要,孤立了美蒋,使我们后来能够推翻国民党,打倒蒋介石。没有一个人说我们这样做得不对。”斯大林笑了。他说:“胜利者是不受审判的。凡属胜利了的都是正确的。你们做得对,你们胜利了。”聪明的斯大林,也感到了***的客气和礼让。停了一会儿,他又内疚地说:“中国同志总是客气的,讲礼貌的。老实说,我们觉得我们是妨碍过你们的。你们也有意见,不过不肯说出来就是了。当然,你们应该注意我们讲话的正确与否,因为我们常常是不够了解你们事情实质,可能讲错话。不过,如果我们讲错了,你们还是说出来好。我们会注意到的。”***和中共代表团的成员当时都感到有些意外。因为代表团按照毛泽东的中国革命问题主要由中国同志负责的主张,并没有向斯大林提什么批评意见,更没有要求斯大林作自我批评。

斯大林主动地公开地作自我批评,不但没有使他的荣誉遭受损失,反而赢得了***和中共代表团的尊敬,认为它表现了一个伟大的革命家的高风亮节。

斯大林说:你们与民族资产阶级合作并吸收他们参加政府的观点是正确的。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与东欧各国及德国的资产阶级不一样。那些国家的资产阶级在战争中与希特勒合作,自己侮辱了自己,后又与希特勒一起撤退,只留下他们的企业。因而,在反希特勒战争胜利后,那些国家所处理的,只是他们的企业,而不是他们本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则不同,他们在对日作战时未投降日本,后来又未与日寇一起撤退。日本投降后,其中一部分虽在蒋介石的支持下,企图与美建立联系,取得美国援助。但中美通商航海条约订立,对中国资产阶级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航运上也是极不利的,这是对中国资产阶级很大的打击,于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反对美国和蒋介石。中国共产党利用民族资产阶级的反美情绪,与他们建立长期合作的政策是正确的。为了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站在反对帝国主义的阵营内这是需要的,这就要制定一种对民族资产阶级也有利的政策,例如关税保护政策、劳资政策等。

斯大林还具体地分析了劳资间的矛盾与处理方法。他说劳资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为了使工人斗争不致破坏我们与资产阶级的合作,应当要资本家与工人订立合同,在合同上使工人利益得到保障,要说服资本家变为文明的照顾工人利益的资本家,使我们与资产阶级的合作能比较长期地继续。

***对斯大林的主张与分析,表示赞成。斯大林问中共代表团还有什么问题,***提了几个事先准备提的问题,其中主要的有两个:一个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一个是对世界革命力量如何估计,对两大阵营如何估计。

斯大林回答说:目前,不大可能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因为暂时谁也没有这个力量,革命力量是向前发展的,人民的力量比战前更强大了。帝国主义要发动世界大战,至少要有二十年的准备。人民不愿战争,战争就打不起来。至于和平能维持多久,要看我们的努力和形势的发展。我们要建设,和平是最重要的,要努力争取和平多维持几年。当然,谁也不能保证世界上没有疯子,没有战争狂人。斯大林举了几天前刚发生的一件事为例——美国的一位军官风闻“苏军从阿拉加斯登陆了”,他就跳楼自杀了。

在这次会谈中,***告诉斯大林:我们打算在1950年1月1日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斯大林说:“你们很快就过长江了。你们的政府设在哪里?国家不可长时期无政府。”

***告诉斯大林说:毛泽东同志的意思,在成立中央政府问题上,不要着急,因为我们当年在瑞金曾经成立过中央苏维埃政府,但因条件不成熟,没有起多大作用。

斯大林摇摇头说:此一时,彼一时,时过境迁。我们的经验是,无政府的时间不能长了,党不能代替政府。否则,无政府的时间长了,帝国主义就可能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干涉,甚至联合进行干涉。夜长梦多,帝国主义一干涉,那样就被动了。

***接着提出了新中国在国际上得到承认的问题,斯大林态度很明朗:坚决支持。在这之前,东欧有些国家认为毛泽东性情高傲,民族意识很强,闹不好,中国会成为第二个南斯拉夫,毛泽东会成为第二个铁托,说要警惕。因此,我们感到新中国的国际承认问题没有把握。因为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肯定不会很快承认,而苏联的真正态度又不摸底。现在,斯大林的态度这么明确,代表团很受鼓舞。***将此情电告中央,党中央加快了成立中央人民政府的步伐。原打算在1950年1月1日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后来根据各种条件和人民的愿望,将时间移到了1949年10月1日。

斯大林很重视各国人民的团结和互助。在第四次会谈中,斯大林强调指出:各国人民之间的团结、互助和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团结、互助、合作的先决条件是各国人民互相信赖、竭诚相待。当然,这代替不了正确的政策与策略,但这的确是朋友交往的一项准则。

交谈了一阵之后,斯大林请中共代表团看电影,影片就在会议室里放映。斯大林的话刚落,灯光一暗,电影就开始了。第一部影片是试验原子弹爆炸的现场纪录片,试验的地点可能是在苏联东北部接近北极圈的地方。一望无际的荒原上,白雪皑皑,飞机来了,投掷了一颗炸弹,命中了目标,蘑菇云腾空升起,冲击波威力无比,冲击得地动山摇,楼倒舍塌……影片具体地表现了原子弹的爆炸过程、威力和破坏范围。据说,这是苏联人第一次给外国客人看这种纪录片。

当时,世界分成两大阵营,美苏争霸,美国进行核讹诈。斯大林请看这部影片,是在用纪录片的事实说明:原子弹我们也有,不要迷信西方。如果敌人真的要用原子弹袭击我们,他们就会得到相应的报复,而我们的朋友也会得到原子武器的保护。

看完电影后,人们都在低声议论原子弹的威力。斯大林高兴地告诉代表团:科学技术在迅猛地发展,其速度之快,有时是出乎人们意料的。不过,像试验原子弹这种大规模杀伤的武器,大家都不公开说,而是关起门来秘密地干,因而也有人叫它“秘密武器”。言下之意,苏联也正在研究发展更新式的武器。7月27日,斯大林在孔策沃别墅新建的二层楼上举行宴会,招待代表团及江青。

江青给斯大林敬酒后,斯大林高兴地和大家碰过杯,一饮而尽。江青的祝酒词“斯大林同志的健康,就是我们的幸福”使斯大林触景生情,谈起了革命中心东移的问题。他说:“西欧人由于骄傲,在马克思、恩格斯死后,他们就落后了。革命中心由西方移到了苏联,现在又将移到中国。”

斯大林指出: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一般理论方面,也许我们苏联人比你们知道得早一些,多一些。但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应用于实际中去,则你们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斯大林说:“今天,你们称我们为老大哥,但愿弟弟能赶上和超过老大哥。这不仅是我们大家的愿望,而且也合乎事物发展的规律,后来者居上嘛!现在,请大家举杯,为弟弟超过老大哥而干杯!”

说到这里,斯大林态度诚恳,情绪激动,举起酒杯,为此祝酒!

***听了非常紧张,不肯接受。斯大林解释说:“世界革命中心东移,你们的历史责任加重了,这是我们衷心的愿望!”

***还是不接受,说:“老大哥还是老大哥,小弟弟还是小弟弟!我们永远向兄长学习!”

在场的苏联同志都劝说:“弟弟赶上和超过老大哥,这是规律。斯大林同志的祝酒应该接受。”

***还是不肯接受,他一着急,脸都红了。就这样,斯大林要祝酒,要祝贺世界革命中心东移,希望小弟弟超过老大哥;***坚决不接受,推让了足足有半个小时,***还是没有喝这杯酒。苏联同志不能理解,感到茫然。他们知道,按照高加索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宴会、婚礼等场合的祝酒,是人们表示的一种盛情和祝愿,如祝愿对方进步、胜利、幸福、健康、长寿等等,以加强相互间的友谊,增加欢乐的气氛。但是中国的***为什么不敢接受这种良好的祝愿呢?

欧洲大国的领导人往往不了解被压迫、被奴役的东方民族的性格。***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袖之一,长期的革命斗争,无数的战火硝烟,把他锤炼得沉着而机智,坚强而勇敢。然而,在那性格深处,灵魂深处,仍然不能不留些彼压迫、被奴役的烙印。勤劳、纯朴、憨厚、老实、忍让、谦逊等等,是这些烙印的美称。而在“大人物”面前直不起腰,又往往是这种烙印的精神渗透。

***访苏,是受毛泽东委托并代表毛泽东会见斯大林的。任务可以委托完成,事情可以代人去办,而性格,人物的个性是无法代人体现的。有人猜想,如果毛泽东遇到这种场面,会怎么样?难道还会这样谦虚——过分地谦虚,甚至有点卑躬吗?不一定。因为毛泽东曾经多次提倡过放下包袱,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敢做前人没有干过的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