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与斯大林
3345800000096

第96章 赫鲁晓夫反斯大林,毛泽东坚持“三七开”(11)

三个苏联人一看,高兴地说:“好!我们马上发!”斯大林接到电报后,觉得偏僻的延安很难获得准确情报,并未采信。但是事实正如电报所说,德国突然进攻苏联,结果吃了大亏!

(原载《各界导报》2006年11月3日第七版)

5.斯大林未重视延安来电吃了大亏,吃亏后给延安发电报感谢毛泽东斯大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探索者、实践者。他一生坎坷曲折,多次遭敌人谋杀、监禁、流放。1902年至1913年他被捕7次,流放6次,从流放地逃回5次。后来,敌人对他先后谋杀竟达数十次。这种坎坷的经历和险恶的环境形成了他性格多疑。接到毛泽东关于希特勒将于6月21日进攻苏联的电报后,他没有立即采取紧急措施,防止希特勒德国的进攻,反而让人了解毛泽东的情况。

马林科夫了解情况后,向斯大林汇报,拿出了王明的一封信和毛泽东的一篇演说《改造我们的学习》。王明在信中说,毛泽东的演说,实际上是在攻击斯大林同志,攻击中国在莫斯科留学过的同志,说他们“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说用这一套律己,则害了自己;拿来教人,则害了别人;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还说毛泽东在演说中说“这种反科学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王明在信中强调指出毛泽东正在延安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风运动,问题十分严重,希望斯大林同志和苏联能够制止。

斯大林听到这些情况,对毛泽东更加怀疑。他又征求莫洛托夫和赫鲁晓夫的意见,他们认为毛泽东不过是中国的普加乔夫——农民领袖;延安又是陕北的一个穷山沟,消息闭塞,不可能知道希特勒进攻苏联的日期,所以没有重视。

但是,历史是无情的裁判员。1941年6月22日,星期天,凌晨3点半,希特勒德国以190多个师的兵力和4300辆坦克、4万多门火炮、4980架飞机和192艘战舰对苏联不宣而战。意大利、波兰、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等国也跟着希特勒袭击苏联。

苏联的损失是十分惨重的。仅仅这一天,德国人就消灭了苏联1200多架飞机,取得了绝对制空权。并且利用制空权,对苏联各地进行狂轰滥炸。

这是斯大林一生中最为震惊的时刻之一,也是他面临最大考验的时刻之一。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50分到4时,斯大林接到朱可夫的电话,得知希特勒进攻苏联。长时间的沉默后,他命令朱可夫和铁木辛哥前来,并让朱可夫通知斯大林办公室主任阿·尼·波斯克列贝舍夫,让他召集全体政治局委员到他的办公室来。

4时30分,全体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来到斯大林的办公室里,这里的气氛特别紧张。联共中央所有的政治局委员都站在两边,注视着斯大林。铁木辛哥和朱可夫被邀与会。

铁木辛哥报告道,德国人进攻苏联已经是事实。敌人轰炸了我们主要的机场、港口、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单是西部特别军区的部队就损失了738架飞机,而且其中的528架飞机是在飞机场上被炸毁的。基辅特别军区、列宁格勒军区和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的情况也是如此。

斯大林神态严肃,脸色苍白,手里握着没有点燃的烟斗,站在桌子旁边,半晌无言。他那双深沉难测的眼里,露出了震惊和愤怒的目光。

莫洛托夫问:“斯大林同志,您看,这该怎么办?”斯大林说:“你先和德国大使馆联系一下,弄清情况。”莫洛托夫当即出去联系。这时候,远处,炮声、爆炸声、飞机的吼声和警报声此起彼伏。

这是斯大林一生中受刺激最大、精神最痛苦的时刻之一。面对这数百万全副武装的***匪徒的突然袭击,该怎么办呢?作为苏联红军的最高统帅,为什么不事先指挥部队作好防御呢?难道苏联的情报部门、兄弟党和友好人士都没有提醒过吗?

斯大林沉思着。突然,他像被什么东西狠刺了一下,猛地转过身来,拉开办公桌的抽屉,取出一沓电报,迅速翻阅起来,翻完了,又沮丧地摇了摇头。

马林科夫问:“斯大林同志,你找什么?”

“电报!一份延安发来的电报!”斯大林焦急地说着,又在另一叠电文中翻阅。“是中共毛泽东6月16日发来的电报吗?”“是的,是的。我记得放在这里,却怎么不见了?”马林科夫立刻打开自己的文件夹,取出一份电报,递给斯大林,说:“电报在这里。你那天听了赫鲁晓夫同志的意见,说‘这是造谣’,延安在山沟里,消息闭塞,怎有可靠情报?无稽之谈,让我先拿着!”斯大林沉重地踱着步子:“希特勒这个流氓,背信弃义,突然袭击,使我们丧失了一次重要的战机!不过,延安的电报,人民的支持,给了我们力量,敌人将在全线受到打击,我们会胜利的!”

这时,莫洛托夫来了,说“德国大使通知我们德国政府已经向我们宣战了!”斯大林说:“敌人将在全线受到打击!现在,情况已经十分明显。该怎么办?请军事统帅们提出建议!”朱可夫大将建议边防部队全线出击,遏制住敌人。铁木辛哥元帅补充说:“不是遏制,而是歼灭!”

“对!是歼灭!”斯大林说,“部队要竭尽全力,用一切办法打击敌人。并把他们消灭!在未接到特别指示前,不要越境。空军要轰炸入侵的敌军!”

斯大林的意见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赞同,形成了在希特勒德国的猖狂进攻面前,进行坚决反击、歼灭敌人的第—个重要决定。当然,应当看到这项重要决定的确是来得太迟了,丧失了一个重要的战机,给苏联造成了巨大的不可弥补的损失。但是,也要看到在这关系苏联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斯大林及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层,能在德军入侵的当夜即做出重要决定,反击德国侵略者,坚决消灭敌人,也是难能可贵的,意义重大的。

历史事实很清楚,在这个会后,斯大林一方面指挥苏军抗击德军的猖狂进攻;另一方面,立即着手组织国际反***统一战线。

斯大林首先紧急召见了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同他进行了几小时的磋商,要求共产国际立即组织和发动各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武装保卫苏联。

由于斯大林没有采纳毛泽东的意见,没有及时采取防止德军入侵的对策,在战前丧失了必要的警惕,使希特勒的闪电战一时得逞,取得优势。6月28日,明斯克失守。29日,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一起发布苏联人民委员会和联共(布)中央给靠近前线各州的党和苏维埃组织的命令,要求党、苏维埃、工会和共青团组织必须克服麻痹大意情绪,动员全体人民的一切力量粉碎敌人。

签发完命令之后,斯大林对伏罗希洛夫说,这几天,随着希特勒德国的猖狂进攻和我们卫国战争的迅即展开,我越来越感觉延安来电的重要。可是,当时我们没有重视,吃了大亏!请您代我给毛泽东发一份电报,表示感谢!

伏罗希洛夫表示马上照办。于是,一份电报,很快地飞向延安。

(原载《各界导报》2006年11月7日第七版)

6.斯大林要中共调兵牵制日军,毛泽东两项举措均创奇迹1941年秋,***德军打到了莫斯科城下,日军又虎视眈眈,准备从东线进攻苏联,要与德军配合,两面夹击,灭亡苏联。7月,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举行了代号为“关特演”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并将关东军由40万增至70万。日德两个轴心国有军事同盟条约,德国不断催促日本早日出兵与其东西两线进攻苏联。

斯大林对苏联面对日德两个***国家从东西两面夹击十分忧虑,曾致电毛泽东,以商量的口气询问中共能不能抽调若干旅或团摆到长城附近牵制日军。毛泽东复电说比较困难,因为我们的力量一集结,目标就大了,就会遭到日本空军、陆军的袭击和围剿,会吃大亏。另外,我们的武器很差,无法同日本进行大会战。

1941年11月,德军打到莫斯科城下,苏联危急。有情报说如果德军攻下莫斯科,日本就进攻苏联。斯大林再次致电毛泽东,希望派一部分兵力,向长城内外方向发展。毛泽东没有给以肯定的回答,只说部队调动有困难。

希特勒在莫斯科失败后,放弃了全面进攻计划,集中精力于1942年7月纠集150万以上的兵力进攻斯大林格勒。日本又扬言要进攻苏联。为此,斯大林又致电毛泽东,要求中共调集八路军的一两个师的兵力,到内蒙和外蒙边境地区,接受苏方提供的可装备一两个师的新式武器。

毛泽东研究后回电说:武器,我们自然需要,但是调集一两个师的兵力通过蒙古草原到达边境去接受武器却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敌人有空军,而我们没有。这样,我们的部队在未到达目的地之前,就会被敌机消灭掉,这个方案恐怕难以实现。

过了一段时间,斯大林第二次来电,说可否派出较小型的游击队到满蒙交界的地区接受较小批量的武器,以加强抗敌力量。

毛泽东又否定了第二个方案。

1943年9月至10月斯大林第三次来电,建议我党中央考虑调若干师团部署在长城内外一线,虽不是为了进行大战役,但也能牵制日军力量,或增加它的后顾之忧。这时候,毛泽东大体上明白了斯大林的想法:苏方正在部署斯大林格勒战役,准备与德国***决战;但又怕日本乘苏联出兵西线之机,从东方进攻苏联,使苏联腹背受敌。斯大林始终没有讲明他的战略意图,但毛泽东明白了他的意图后,进行了创造性的战略构思,采取了两项举措,均创奇迹。一项是调集部队,开始把罗瑞卿、杨成武、吕正操等部部署在长城内外一线,准备伺机向东北腹地渗透。后来,形势发展,这些部队很快占据重要的战略位置,捷足先登,不仅帮助苏联牵制日军,并且为抗战胜利后很快进入东北、收复失地做好了准备,成为决胜东北的重要力量。

另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密切注意日军的动向,要求中央情报部、各地地下党等有关方面及时上报日军情报。

有一天,毛泽东与朱德、任弼时交谈。毛泽东说,斯大林几次来电,要求我们出兵牵制日本关东军,日本确有北进的危险,但尚未与英、美妥协还不敢北进;南下的可能性较大。世界上的事情很复杂,救苏联有多种方式。从历史上看,大约在公元前400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神州大地,诸侯林立,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国家,和现在世界上的情形差不多。魏国的大将庞涓,以强凌弱,带领数十万大军,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的京城大都,赵国危在旦夕。赵王向齐王求救,要齐国出兵救赵,并许诺成功之后给齐国一座城池。齐王派大将田忌,军师孙膑领兵救赵。孙膑这人很会用兵,后来写成了《孙子兵法》,千年流传。他说救赵不应当领兵长途跋涉,到很远的地方大都去和强大的魏军硬拼。因为魏国的重兵都在大都,咱们只要就近用兵,去围攻魏国的都城,攻其要害,魏王害怕,必然令庞涓率部回国救驾,我们再在半路上设下埋伏,痛歼魏军,这样一来,围魏国不仅可以救赵,还可以削弱妄图称霸的魏国。田忌采纳了孙膑之计,果然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师哲进来,给了毛泽东一份电报。毛泽东接过电报,看了看,说:“恩来的这份电报,说的是上海发生的一件事。早在1930年,一位名叫理查德·佐尔格的德国共产党员,由共产国际派到上海。不久,他认识了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并由她介绍结识了日本《朝日新闻》驻华记者尾崎秀实。这个尾崎是日本首相近卫文麿的私人秘书,参加过日本内阁最核心的机密会议,并常作为中国问题专家来往于中国与日本之间。他得到了这份情报,告诉了史沫特莱。史沫特莱很快地告诉了恩来同志。恩来同志又核实了一下,比较准确。此事关系苏德战争的胜败,我希望大家研究一下。”

任弼时说:“这个情况,除了上述来源外,还有一个来源,就是我们的地下党员阎宝航同志,从军统密码破译机构中得到的情报。”

毛泽东说:“这两天,我们连续收到了几份电报,从东北、香港等不同的角度,讲了上述事实,我认为很重要,拟了一份电报,要很快发给斯大林同志。”

朱德和任弼时看了毛泽东起草的电报,都认为很好。于是,一份重要的电报就发给了莫斯科。

7.斯大林说:“一份延安来电,胜似十万精兵!”

苏德战争打得非常激烈。战争初期,德国***在军事上占优势。

1941年8月底,德军第六集团军同苏联第五集团军在基辅以北展开激战,苏军且战且退,德寇紧追不舍,并渡过第聂伯河,突入杰斯纳河地区,在切尔尼戈夫地区同南下的德军第二集团军会师,把苏军第五、第二十一和第三十七集团军围困在切尔尼哥夫、基辅和涅仁的三角地带。9月12日,德军的第一坦克集团军从克列明楚格北上,迎接南下的德第二坦克集团军。9月15日,这两股***坦克部队在基辅以东的洛赫维察会师,把苏联西南方面军的4个集团军包围起来。9月10日,基辅陷落。苏军蒙受了严重的损失。据西方史学家记载,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抓到了65.5万名苏军俘虏。一再坚持死守基辅的赫鲁晓夫,险些作了德国***的刀下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