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智慧绝学(天书悟语)
3365800000178

第178章 智辩强于十万之师

【原文】

智非语也,语智非智也;喋喋者必穷,期期者有庸,丈夫者何必有口哉!固也,抑有异焉。两舌相战,理者必伸;两理相质,辨者先售。子房以之师,仲连以之高,庄生以之旷达,仪、衍以之富贵,端木子以之列于四科,孟氏以之承三圣。故一言而或重于九鼎,单说而或强于十万师,片纸书而或贤于十部从事,口舌之权顾不重与?“谈言微中,足以解纷”;“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君子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智。智泽于内,言溢于外。《诗》曰:“唯其有之,是以似之。”

【释译】

智慧不是能言善辩,而能言善辩又不一定是智慧。喋喋不休的人必然会理屈辞穷,而说说结巴的人中必会有佼佼者。是啊,大丈夫理直气壮,何必一定要卖弄自己的口才呢?这固然也有它一方面的道理,但也不尽然。譬如,两个人舌战,有理的一方必然得胜;如果双方都认为自己有理,能言善辩的必然会更加使人信服。因此,张良凭藉着自己能说会道而成为战国时代叱咤风云的策士;庄子借着自己善于辞令而博得人口称颂的旷达名声;张仪、公孙衍借着自己巧舌如簧而赚来一生的荣华富贵;子贡凭借自己巧施舌辩而成为圣人孔子的高足,而被孔子授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专门培养;孟子凭借自己的智斗言辩而继承夏禹、周公、孔子三位圣人的旷世伟业。所以,世上有“一句话有时重于九鼎,一个说客有时强于十万雄军,一封书信有时比百官千吏还更有价值”的说法。由此看来,言语技巧与辩论之术怎能说不重要呢?“言语切中要害,足以解除纠纷,言语平淡乏味,难以广博流传。”固然,坦荡者即使如君子,有时说的话会充满幽默机智,有时说的话又显得愚蠢至极。只有用聪明智慧滋养着头脑的人,才能创造出精妙的语言。《诗经》上说:“只因为人有智慧,所以看上去就像有智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悟语点拨】

纵观历史,智辩的作用是巨大的,有时候三寸之舌确实强于十万之师,张仪、苏秦之徒自己不必说,子贡数言而止齐师,救鲁国于危难,蔺相如一番话说而慑强秦,完璧归赵,因此应充分发挥智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