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说正能量
3388000000003

第3章 佛愿天下人活得都好(2)

命运的坎坷本来就是命运的真相,不要埋怨命运如何不济,生活就是一块让我们耕耘的土地,与其感慨生活的波折,不如自己发起一次又一次地挑战和冲刺。

生命不是一场妄自菲薄,你的成见并不是命运的态度,你的埋怨也很快就会消散,自己做自己命运的强者,命运本来也不归上天,上天很忙,信息很多,网络短路,照顾不了你许多,只要你是努力的,老天就会对你一路呵护。

吉祥人生,接收阳光豁达的正能量,“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凡事都要往开处想,假若真的伤了一条腿,要庆幸自己还活着,不死就是幸福!生活中不是别人或者灾祸打垮了你,能打垮你的只有你自己。生命不能如此脆弱不堪,让自己刚强起来!命运不能被懦弱操纵,活好自己才是未来!

心中有佛,处处是佛

1

一位香客问一座寺庙里的小和尚:“你每天都在这里诵经不觉得枯燥吗?难道你就不向往外面的世界吗?”

小和尚对香客说:“为什么要觉得枯燥呢?外面的世界有那么好吗?”香客说:“外面的世界多好啊!宽敞明亮,要什么有什么,不愁吃喝,你何必在这里做苦行僧呢!”

小和尚回答:“可我现在也很好啊!我每天一心向佛,佛祖赐我屋檐遮挡风雨,风不吹头,雨不打脸,还可以天天和师父交流得道的乐趣。”

香客问:“可是你自由吗?”小和尚沉默了。

于是,香客以胜利者的姿态,把小和尚带到了外面的世界,安排在一个豪华奢靡的人家里。

一年后,香客想起了小和尚,于是便去看他。

见到小和尚后,他问道:“我的佛祖,你过得还好吗?”小和尚答道:“我佛慈悲,我过得还好。”香客又问道:“那你能说说在这个精彩的世界里的感受吗?”

小和尚长叹一声:“唉,这里什么都好,只是这寺庙太大了。我每天早上一醒来就看见满院子的佛光普照,比起我以前的那个小寺庙好多了。”

说话间,小和尚已然入定。

2

有位圣人出去游玩,来到一道瀑布前,看到水流从200英尺的高处倾泻下来,泛起的水沫有15英里那么远。水流太急了,以至没有一种鱼能在里面存活。

这时,圣人看见一位老者走进了瀑布里。圣人想,那位老者是不是因为什么事想不开而要轻生?于是,圣人便派遣自己的一名弟子沿着河岸跑过去救他。谁知那位老者却已经在大约百步以外出现了,头发随风飘垂着,沿着河岸边走边唱歌。

圣人感到很好奇,于是也跟着老者走,努力赶上老者后问道:“先生,我原以为你是一个神仙,但现在,我知道你也是凡人。请你告诉我,你是用什么方法在这样湍急的水流中行进自如的呢?”

老者答道:“我没有用什么特别的方法,我只是随着漩涡进去,又随着漩涡出来。我让自己去适应水流,而不是让水流来适应我。就这样,我便能够从容地进退自如了。”

3

有一个年轻人,总是抱怨自己的生活处处充满了不如意,他对父亲说:“我真不知该怎样应付生活,简直要崩溃了。我觉得生活的压力,已经超过我所能承受的限度,问题总是接踵而来,应接不暇,内心总是被折磨得疲惫不堪!父亲,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吗?”

年轻人的父亲是一位厨师,听到儿子的话,只是让儿子和他到厨房里去。他将三个锅分别放在了炉灶上,在里面加上了一样多的水,然后把火打开。

不久,锅里的水就沸腾了,父亲找来了一只胡萝卜、一个鸡蛋和一些咖啡粉,分别将它们放入不同的锅中煮。父亲始终没有说话,年轻人不明白父亲在做什么,但还是耐心地等待答案揭晓。

大约20分钟后,父亲把火关了,把胡萝卜、鸡蛋分别捞出来,放入不同的碗内,然后又把咖啡盛在一个杯子里。

做完这些后,他才转过身问年轻人:“你看见什么了?”年轻人回答:“胡萝卜,鸡蛋,咖啡。”父亲让年轻人靠近些,并让他用手摸摸胡萝卜。他摸了摸,注意到它变软了。

父亲又让儿子拿起鸡蛋并打破它。将壳剥掉后,年轻人看到这只鸡蛋被煮熟了。

最后父亲让他尝一口咖啡。品尝到香浓的咖啡,年轻人笑了,他问父亲:“父亲,这意味着什么?”

父亲解释说,这三样东西面临同样的环境——煮沸的开水,但其反应各不相同——胡萝卜入锅之前是强壮的、结实的、毫不示弱的,但在放入开水后,它变软了,再经过长时间地煮,它最终会变成胡萝卜泥,也就是它完全被环境打败了;鸡蛋原来是易碎的,它薄薄的外壳保护着它呈液体的内脏,但是经开水一煮,它的内脏变硬了,虽然它变得坚硬了,但是它的性质却改变了,只能说它适应了环境;咖啡粉则很独特,进入沸水后,他们反而改变了水。

延参法师开示

最使人疲惫的,往往不是道路的遥远,而是你心中的郁闷;最使人颓废的,往往不是前途的坎坷,而是你的自信的丧失;最使人痛苦的,往往不是生活的不幸,而是你的希望的破灭;最使人绝望的,往往不是挫折的打击,而是你的心灵的死亡。心情反映着一个人的质量,心态反映着一个人的生活追求,心中有佛,处处是佛。

世上没有绝对幸福的人,你感觉幸福,你就幸福。拥有一颗快乐的心,你见到的就满是草长莺飞;心中满是忧伤,你见到的就都是肃杀凋零。

吉祥人生,就是不要把生活的痛苦和忧伤,当作是命运的一种厄运。逆境对生活来说,本来就有无与伦比的价值。与其用一颗怨恨的心看世界,不如用一颗快乐的心看世界;用一颗诅咒的心来看人间,不如用一颗欣赏的心来生活。存好心,做好人,微笑挂满两个大腮,才是正道。

有人分享的人生,才有喜悦幸福

1

在一个打坐日,一个酷爱玩滚弹丸游戏的小和尚,很想出去玩,但寺规规定,和尚在打坐日必须打坐休息,不准外出。小和尚打坐了一会,实在手痒,就决定偷偷去野外的一块空地上玩。

小和尚想着打九个洞就回去了,反正是打坐日,寺内的其他人都不会出门,不会有人知道他违反了规定。然而,当他在打第二个洞时,就被路过的一个童子发现了。

童子生气地到方丈面前告状,说寺中的一个小和尚不守清规,居然在打坐日出门玩滚弹丸。

方丈听了,就跟童子说,自己会好好惩罚这个小和尚。小和尚从打第三个洞开始,就打出超完美的成绩,几乎都是一子进洞。

小和尚兴奋莫名,在他打到第七个洞时,那个童子又跑去找方丈:“方丈啊,你不是要惩罚小和尚吗?为什么还不见有惩罚?”

方丈说:“我已经惩罚他了。”

直到打完第九个洞,小和尚都是一子进洞。因为打得太好了,兴奋的小和尚决定再打九个洞。

童子又去找方丈:“到底怎么惩罚的?”方丈笑而不答。

小和尚打完十八个洞后,成绩已经比任何一位寺内的和尚们都优秀了,小和尚乐坏了。

童子很生气地问方丈:“这就是你对小和尚的惩罚吗?”方丈说:“正是。你想想,他有这么惊人的成绩以及兴奋的心情,却不能跟任何人说,这不是最好的惩罚吗?”童子顿悟,没有人分享的人生,无论面对的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一种惩罚啊!

2

一个小伙子从外地带回家乡一些玉米良种,但他摸不透这种子是否真的能高产,便在自家的责任田里试种了一块。结果这块玉米地获得了大丰收,产量比往年翻了一番,小伙子高兴极了。

村民们知道了这件事,纷纷找到小伙子,要求购买他的玉米良种。可无论村民们怎样请求,小伙子就是不答应出售玉米种子。村民们见小伙子执意不肯,只好作罢。

第二年春天,小伙子将自家的责任田全都种上了玉米良种,等待着又一个丰收季节的到来。谁曾想事与愿违,这一年他家的玉米不但没有丰收,而且比过去种植的普通玉米种子的产量还要低。小伙子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怀疑是村民们没有得到玉米良种,暗中对他家的玉米动了手脚。恰逢乡里的一个农技员来村里,听说了此事。经过实地查看后,农技员告诉小伙子:“这是良种玉米接受了附近普通玉米的花粉所致,假如大家都种上了良种玉米,就不会出现这种结果。”

小伙子这才醒悟,后悔当初没有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

延参法师开示

幸福就是能够朴素地传递每一份幸福。生活的幸福和美好,不是自己正在经历着什么、得到什么、看到什么,而是还能真正地感到,因为你的分享,别人正在经历着幸福和快乐。

幸福的心情,也就是成全别人的心情,避免那些刻薄和尖酸,谁也不是吃生葡萄长大的,那么酸做什么。幸福就是小伙伴们都在希望里,能够坚持、分享。

吉祥人生,重在分享。青山常在,细水长流,眼前是个现成的世界,它既不感性,也不理性,它就是一种自然,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每个人经过这个世界,需要尊重的是这份公共财产,包括每一个微笑、每一句语言,这些都是公共事务,尊重并且分享。

打破懒惰的俘虏

1

有一位得道高僧,巡回拜访偏远山区的寺庙,决定把自己领悟到的心法与当地僧人一起交流。由于高僧和蔼可亲,又充满智慧,处处受到当地僧人的欢迎。

一天,当高僧即将离开一座寺庙,赶往下一个目的地时,庙里的许多小和尚都对他依依不舍。高僧为了激励这些小和尚,便告诉他们自己将会在某个月的初五到来,到时如果谁的禅房收拾得整洁,他就会送给谁一件神秘的礼物。

小和尚们很开心,都想要得到高僧的礼物留作纪念,但大多数小和尚都想着等到高僧快来之前再收拾禅房,只有一位小和尚的想法和其他师兄弟不同,因为他怕高僧会在初五以外的日子突然带着神秘的礼物来到,于是他每天早上都将自己的禅房收拾整齐。

然而,往往上午收拾妥当的禅房,到了下午又是凌乱一片。小和尚又担心高僧会在下午到来,便在下午又收拾一次。小和尚想想又觉得不安,如果高僧在一个小时后就出现在禅房,不是仍会看到他的禅房凌乱不堪吗?于是他便决定每个小时都收拾一次。

随后,小和尚又想到,若是高僧随时会到来,仍有可能看到他的禅房不整洁。左思右想,小和尚终于想清楚了,他认为自己必须时刻保持禅房的整洁,这样才能随时迎接高僧的到来。

虽然高僧最终并未带着神秘的礼物出现,但这个小和尚已然得到了另一份属于他的人生的奇特礼物。

2

很久以前,有三个人坐在镇上一家小旅店的外面闲聊,有一个送葬的队伍从门口经过,他们感到很好奇,便向店里的老板打听是谁死了。

老板神秘地说:“是‘成功’,他被一个人们都很讨厌的名叫‘懒惰’的贼悄悄地谋杀了。”

“成功”本是三人的老朋友,于是三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个转过身,对另外两个人说:“这个叫‘懒惰’的家伙到底是谁?为什么人们都讨厌他?他为什么要谋杀我们的朋友?咱们一起去找‘懒惰’,然后把他干掉,免得他再害人。”于是,三人又向旅店老板打听“懒惰”这个家伙的所在之处。

老板指着门外说:“向北走10公里有一个村庄,那里最近被一种瘟疫笼罩,男女老少都吃了睡,睡了吃,根本无心做事。你们要找的那个叫‘懒惰’的家伙,肯定是在那个地方兴风作乱呢。”

三人信心十足地大步向村庄进发,约走了一半路程的时候,迎面跑来一个相貌丑陋的老太太。老太太蓬头垢面,衣服脏乱,神色十分惊慌。三人拦住老太太,问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老太太大声哭泣道:“我正被‘懒惰’追杀,他一直纠缠着我不放,我必须逃掉才能活下去。我不想死,求求你们,给我让条路吧。”

领头的人说:“快告诉我们到哪里才能找到那个叫‘懒惰’的家伙。他杀了我们的好朋友‘成功’,等我们找到他,一定要把他碎尸万段。”

老太太为他们指路:“如果你们真想找到‘懒惰’,只要到山顶上那座红房子里,你们就能找到他。”

三人听后跑到山上,走进了那座红房子,但并没有发现“懒惰”。只见那座红房子里处处是精美的食物,有舒适的床铺,有漂亮的衣服,还有用不完的金钱。那里简直就是天堂,什么都不用做,就能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三人瞬间就把寻找“懒惰”的事抛在脑后,开始了大吃大喝、尽情享乐的生活。渐渐地,他们的身体变得肥胖了,精神越发颓废了,疾病也接踵而来。但三人谁也不愿意离开这个天堂一样的地方,还和“懒惰”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直到有一天,“死亡”微笑地向三人走来,他们才意识到危险的临近,惊慌地想要逃离。但一切都太晚了,“懒惰”狞笑着看着他们,并紧紧地抓住他们的手和脚,让他们无法动弹。

就这样,三人都成为了“懒惰”的俘虏,被死亡带走,最终和他们的好朋友“成功”埋在了一起。

延参法师开示

我们对生活的思索,有时候是在刨根问底,我们甚至怀疑是不是菩萨打了瞌睡,让我们的命运少了几分幸运。到后来才发现,是自己的努力没有到位,或者发生了懒惰。菩萨没偷懒,是我们自己没睡醒。

懒惰是命运的一种负能量,会让人生走入处处被动之中。要学会如何生活,那么首先要学会努力思考,积极面对。人生可能有许多偶然,但是不能依靠那些偶然。当初的懒惰,都是将来后悔的经验。

吉祥人生,学会不懒惰,学会再希望,这才是命运的一种正能量。一定要鼓励自己相信希望,这才是一个幸福人生的真正坐标。对幸福的认识,其实也是对生活的认识,追寻幸福,其实是一种美好的人格。要尊重生活,首先要做到和懒惰散伙,吃顿散伙饭,努力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