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概论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数千年来,曾有许多民族活跃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舞台上。经过长期的分化、融合和发展变化,最终形成今天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并存的局面。由于客观环境的差异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人口分布、语言文字、民风民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呈现出万紫千红、百花争艳、和谐发展的繁荣景象。
一、民族
民族概念泛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各种共同体,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土著民族等,甚至氏族、部落也可以包括在内;或用以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民族,如中华民族、阿拉伯民族等。狭义的民族则是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目前,全世界约有大小民族2000多个,其中中国有56个,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
民族属于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历史范畴,不是在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当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才产生的。人类最早的社会集团是原始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需要,才结成稳定的集体——氏族。当时,最现实、最方便的纽带是血缘关系。几个亲属氏族又结合成部落。二次社会大分工破坏了氏族部落内部的血缘关系,在更大规模上以地缘关系结合成规模更大的共同体——民族。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民族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民族语言、民族心理、民族精神、民族经济和生活,即民族文化、民族特征形成的过程。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语言、文字、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民族特征则是指构成一个民族所应具备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每一个基本特征都具有特定的内容,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和民族自身形成发展中的原因,各种特征具体在每个民族中的表现程度是不同的。
二、民俗
1.概念和内容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人类民间社会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中,经文化传承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习尚风俗。民俗学家钟敬文教授在《民俗学概论》一书中指出: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民俗文化的发展与人类社会进程紧密相连,在人类史和民族史上,它反映社会文明发展深化历程的一个侧面。
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形成,并不断循环往复,进而沿袭、传播和演变,服务于特定的民众的日常生活。民俗产生于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并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
民俗的范围,简单来说,包括了所有的民俗事象。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物质民俗,以民间传统的经济生产习俗、交易习俗及消费生活习俗为主。二是社会民俗,以家族、亲族、乡里村镇的传承关系、习俗惯制为主要内容;其中社会往来、组织、生活仪礼等习惯都是重点。三是信仰民俗,以传统的迷信、俗信诸事象为主要内容。四是游艺民俗,以民间传统文化娱乐活动(其中也包括口头文艺活动)的习俗为主要内容,也包括竞技等事象在内。
2.民俗特征
从民俗的内涵思考,我们可以把民俗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社会性、民族性、传统文化性、历史性、地方性、传承性、变异性。
社会性是民俗在产生和传承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民俗的创造首先是社会群体共同活动的结果。同时,民俗的发展、流传也是集体加工的结果。民俗形成后,就成为集体行为习惯,在广泛的时空范围内流动,并在流动过程中得到不断补充、完善和创新。事实上,社会性体现了民俗的整体意识,也决定了民俗的价值取向,这也是民俗充满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民族性一方面是指同一类民俗事象在不同民族中有不同特点、不同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则是指不同民族生活中有不同的民俗事象在世代传承。民俗的民族性,是各民族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
传统文化性是指民俗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它必然要受到各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影响,每一个民俗现象都会深深地烙上本族传统文化的印记。重视民俗的传统文化特征,就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认识民俗事象,并能更有效地去移风易俗。
历史性是指民俗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形成,显示出特定时代的痕迹。同时,民俗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显示了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也反映了历史的变化。
地方性是指人们在特定的生存空间,特定的生产环境、生活条件和地缘关系的影响下,不同程度地染上地方色彩,显示出地理特征和乡土气息。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就充分地体现了民俗的地方性。民俗的地方性具有普遍的意义,研究民俗的地方特色,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地方历史文化发展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传承性是指民俗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同时也指民俗的一种传递方式。传承性是民俗发展过程中显示出的具有运动规律性的特征。民俗作为世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在发展中有相对稳定性。
变异性是指民俗在发展过程是表现出的与传承性密切相联系、相适应的特征,它表明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不同的地区,民俗的传承在形式和内容会出现或多或少的甚至是剧烈的变化。变异性是民俗文化机能的自我调适,也是民俗文化生命力之所在。
3.社会功能
我国各族人民积千百年的文明创造所缔结的民俗文化,以其丰富灿烂的资料宝库,为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同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服务。民俗学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功能
民俗从特征上来讲就具有历史性,民俗的形成是一种历史的文化创造和积累,而且这种积累往往呈现出十分明显的层次。我们把众多的各具独立性的民俗事象编排在一起,并将纵向的排列和横向排列加以细致的比较,我们就会发现,每个民俗事象,不仅和周围其他民俗事象发生内容和形式上的交叉,而且都有历史发展的轨迹可寻。民俗可以说是活的社会“化石”,它记载着民俗发展的历史,体现出演变脉络和传承上的规律。
民俗事象本身是历史创造和传承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上,都曾产生和形成过许许多多的民俗事象。这些民俗事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的消失了,有的在变异中传承下来。而所有的这些民俗事象,都对每个历史阶段的人们的生活产生过影响。就民俗的具体传承者来讲,他们总是把民俗事象作为“历史教材”,并通过某种方式或仪式传给后代,使后世人牢记祖先的创造和功德。
民俗学的历史功能还体现在有的民俗事象本身就是历史。比如,我国古代从陈胜、吴广起义开始的历代农民结社聚义,正是我国农民战争史上最值得探讨的社会习俗。从古代到近代的黄巾军起义、白莲教起义、义和团运动等,无不包含着我国民俗中信仰民俗内容。总之,民俗具有传承历史的功能。
(2)教化功能
民俗的教化功能,是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文化过程中所起有教育和模塑作用。民俗是社会的、集体的创造,它的产生,起初总是含有一定的功利目的,即和教育的功能联系在一起。民俗形成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影响。如从周围人群学会自己的语言,在游戏中模仿成人生活,从称谓中与交际礼节中了解人际关系等。每个人都生活在民俗环境中,人的一言一行始终处于民俗教化的状态之中。
民俗的教育功能,从来都是寓于具体的民俗事象中的。比如人的一生中有诞生礼、成年礼、婚礼、丧葬礼等仪式,这些仪式都寓有教育的意义。如在婚礼仪式中,老人对新郎、新娘的祝福,就在于教育他们如何建立美满幸福的家庭和尊敬父母长辈。葬礼仪式就为教育后人如何去尽自己的孝心,缅怀自己的先人。民俗的教育功能,主要在于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增强人们对生活的勇气和热爱以及民族感和爱国心。比如在我国各民族中,都有尊老爱幼、热情好客、大公无私、乐于助人的美德,这些都是在具体的民俗活动中形成的。民俗的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它时时渗透到各类民俗活动之中,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甚至一些生产知识和生活知识的传授,也往往通过民俗活动来进行。
(3)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是指民俗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的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作用。民俗文化中的很多事象,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而且它本身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民间审美的意义。比如,我国各民族的民居建筑及其风格、服饰的色彩和图案、民间工艺、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舞蹈等,都是以其审美标准创造出来的,反映着人们的审美意识。
同时,某种民俗文化事象得以传承和发展,它附载的审美观念也在影响或感染着人们,或者是其纯真质朴,或者是其魅力独特,使人们感到它的美的价值所在。事实上,一种民俗事象只有从内容到形式都符合民间审美标准,才有可能为人们所接受所传承。比如划龙船、赛马、斗牛等民间竞技活动,这些活动考验年轻人的机智、顽强和勇敢;又如,传统优美的民间文艺(唱山歌、唱花灯、对歌等),都具有独特的精神美。民俗的审美功能,常体现出各族劳动人民对已有民俗的美学价值的肯定。
(4)规范功能
民俗是由社会群体所创造所传承,它也必然为社会群体中的个人所遵循。民俗的规范功能就是民俗对社会群体中的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社会规范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层是法律,第二层是纪律,第三层是道德,第四层是民俗。其中,民俗是产生最早、约束面最广的一种深层次的行为规范。从原始社会生产和生活习惯、神判法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行为准则,民俗都在无形中支配着人们的行为。
当然,民俗的规范功能不像法律、纪律是有形的,它的约束作用具有无形性,它对人们的约束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来进行。比如,在禁忌民俗中,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祭祖上香要净手,产妇坐月子、婚礼中跪拜父母等,这些都没有法律或纪律的规定,但它却通过民俗传承将它规范下来,为人们所遵循。
第二节中国民族概况
一、中国民族的族称和人口
民族的名称,简称族称。中国的汉族因汉朝而得名。其他民族的族称,则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以本族的自称为族称,如蒙古族、傣族等。二是以他称为本民族族称,如黎族。三是以地名作为族称。如东乡族、柯尔克孜族、怒族、独龙族等。四是以经济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而定族称,畲族、拉祜族、羌族等。五是以族源而定族称,如布朗族、德昂族、佤族、裕固族等。
根据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资料,按各民族人口多少依次顺序排列为汉族、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傈僳族、仡佬族、东乡族、拉祜族、水族、佤族、纳西族、羌族、土族、仫佬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毛南族、撒拉族、布朗族、塔吉克族、阿昌族、普米族、鄂温克族、怒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保安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乌孜别克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中国大陆共有13.39亿人。其中汉族12.259万人,占91.51%;少数民族1.1379亿人,占8.49%。在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有18个民族,它们是: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等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为1600多万人。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有7个民族,它们是门巴、鄂伦春、独龙、塔塔尔、赫哲、高山、珞巴(按实地普查区域的人数计算)等民族。其中珞巴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只有2965人。另外,还有未被确定民族成分的人口,共73.4万多人。
由于我国民族众多,下面是一首易读易记的民族韵律诗歌:
汉满傈僳景颇壮,高山普米锡伯藏。
毛南布依维吾尔,仡佬仫佬蒙古羌。
乌孜毛克俄罗斯,保安独龙京东乡。
哈尼彝苗鄂伦春,裕固朝鲜傣阿昌。
鄂温克水德昂怒,基诺赫哲土布朗。
塔塔尔白回土家,达斡尔畲黎珞巴。
拉祜纳西塔吉克,哈萨克佤瑶撒拉。
我国民族五十六,柯尔克孜侗门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