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无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后期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
苗族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油茶、油桐、漆树等经济林木业。
苗族古代的科技文化发达,苗族古历法丰富了中国与世界历法体系。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传统社会迷信鬼神、盛行巫术;也有一些苗族信仰基督教、天主教。
(二)民俗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尊重长者和同辈。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凡有宾客到来,主人即以自酿米酒斟满牛角,双手捧着相敬。如果来者是贵客,必须持酒捧案于路口迎候,主人双手将中角敬奉贵宾唇边,客人须双手相接,将酒饮尽。敬酒后主人将几根筷子捆成一束,蘸上朱红,在客人额上点一个红印,表示为客人祝福之意。
苗族服饰式样繁多,色彩艳丽。苗族妇女的服装有百多种样式,堪称中国民族服装之最。较有代表性的传统盛装,仅插在发髻上的头饰就有几十种。苗族妇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长可抵足,飘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动人。便装时则多在头上包头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长裤,镶绣花边,系一幅绣花围腰,再加少许精致银饰衬托。苗族男子的装束比较简单,上装多为对襟短衣或右衽长衫,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头缠青色包头,小腿上缠裹绑腿。
苗族分布区域广阔,各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农作物品种和人们的饮食习惯有所差别。但总体来说,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以大米、小麦、玉米为主食。苗族喜食酸味,制作的酸食有酸辣椒、酸菜、酸汤、酸汤鱼等。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做豆制品。苗族人饮酒的嗜好十分普遍,凡遇婚丧、节日或亲友来访,都用酒招待宾客。
苗族人喜欢依山傍水处建寨,聚族而居。苗族地区盛产木材,因此,过去的房屋多为木结构,主要有木制平房和楼房。其中楼房多为吊脚楼,一般分为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或堆放杂物。
苗族青年男女婚姻比较自由,恋爱方式独特,男女青年通过“游方”(黔东南)、“坐寨”(广西融水)、“踩月亮”(云南文山、楚雄)、“跳花”(黔中、黔西)、“会姑娘”(湘西)等社交活动,自由对歌,恋爱成婚。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的小家庭,财产由男子继承,主妇在家庭中享有较多的权力和地位。年老父母一般由幼子供养。苗族妇女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特别在黔东南至今仍有保留。有的地区苗族还有“还姑娘”、“转房”、“妻姊妹婚”等习俗。
苗族的传统节日很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姐妹节、吃新节、赶秋节、芦笙节、踩花山等。
苗年是苗族民间最隆重的节日。过苗年的日期,各地不尽相同,但都是在收谷子进仓以后,即分别为农历的九月、十月或十一月的辰(龙)日或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过苗年的头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把房子打扫干净,积极准备年货。在苗年三十的晚上,全家都要在家吃年饭,守岁到午夜才打开大门放鞭炮,表示迎接龙进家。在天刚拂晓时,每家都由长辈在家主持祭祖。从第四天开始。一些老年男女也纷纷挑着酒、肉、糯米粑等走亲访友,或者在家忙时接待来宾;一些年轻男女或在各自的村子里吹笙跳舞,或跳铜鼓舞、斗牛;或者小伙子去别的村子游方场“游方”,男女相互对歌,倾吐爱慕之情。前后活动,历时9天左右才能结束。
踩花山是苗族传统节日。云、贵、川等省苗族群众在农历正月、二月间盛行踩山,源于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节日期间,青年男女对歌、跳芦笙舞、寻求配偶;农老们则交流生产经验,传授生产技术,祝愿五谷丰登。居于山区的苗民在节日内还要进行斗牛比赛。屏边县的苗族还举办跳狮子和爬花杆的比赛。
姐妹节:在贵州省东部清水江畔的苗家村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八日为苗家“姐妹节”。节日里,苗家按传统风俗都要吃“姐妹饭”。这种饭是用姑娘们在山上采集的野花和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后蒸成的。节日里还有热闹的斗牛场面和“游方”活动。
赶秋节,也是苗族人的“情人节”。流行于湖南湘西和贵州桦桃一带的苗族地区,每年的立秋之日举行,青年男女聚集村寨、山场,唱歌跳舞,寻求伴侣。此后,逐渐演变成为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
苗族的禁忌很多。苗族人民忌讳其他民族称他们为“苗子”。黔东南等一带的苗族在立春第一次春雷响后三天之内不能出工。湘西苗族在阴历每月初一、十五忌讳挑粪。苗族人不喜欢吃羊肉,忌讳吃狗肉,禁止杀狗、打狗。在苗族吃糍粑,不能拍了灰再吃。和苗族人嬉闹时,不能用绳子或布带捆他们。苗族人在门口悬挂草帽或插青树叶时,或者苗族人在举行婚丧祭祀等仪式时,客人不要进屋。路上遇到新婚夫妇,不能从他们中间穿过。苗族人忌戊日,正月立春后,凡遇戊日忌动土挑水。有些苗族地区,忌男性死于白天,女性死于夜晚;有些苗族地区,村寨死人当天,村人忌挑柴回家,否则挑柴者会有灾难。停柩期间,家属忌吃蔬菜。入葬后1月内,家中任何东西不得出卖或借与他人。
四、黎族
(一)概况
黎族是中国岭南民族之一。黎族人口数为130万。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中南部地区。黎族源于古代百越,“黎”这一族称始于唐末,到宋代才固定下来,沿用至今。
民族语言为黎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不同地区方言不同。在接近汉族的地区和各民族杂居的地方,黎族群众一般都能讲汉语(指海南方言)、苗语等。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新中国成立后逐渐通用汉文。
黎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并善于狩猎,黎族妇女则精于纺织,黎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音乐和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黎族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此外,黎族的独木器制作和竹藤编织工艺也十分著名。
黎族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各地均以祖先崇拜为主,也有自然崇拜,个别地区还残留着氏族图腾崇拜的痕迹。
(二)民俗
黎族人勤劳俭朴,敬老爱幼是他们的传统美德,黎族好客,对来访客人,都热情地以烟酒款待。
黎族人的饮食比较简朴,习惯一日三餐,主食大米,有时也吃一些杂粮。黎家人喜爱吃鼠肉,无论是山鼠、田鼠、家鼠、松鼠均可捕食。黎族同胞大多嗜酒,节日、婚娶、丧葬,入新屋、生育、社交和举行宗教仪式活动等,都要摆席设宴饮酒,敬酒对歌常通宵达旦,形成自己的酒文化。
黎族服饰多以棉、麻为原料。黎族男子一般上身穿无领对胸无纽扣麻衣,腰间前后各挂一块麻织长条布,头上缠红布或黑布,形状有角状和盘状。妇女的装饰一般穿对襟或偏襟,直领或圆领上衣,上衣边沿绣花,并缀以贝壳、铜钱、穿珠等饰品,下身穿桶裙,头发扎成球形,插上银簪或者骨簪。妇女大都喜爱戴耳环、项圈、手镯,有的一直保持纹面和文身的习惯。
黎族多同姓聚居。住的房屋,有的地区是“船形屋”,有的则是“金字塔形”。船形式住宅是黎族人民的传统住房,它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干栏”。由于这类房多呈斜向半架空或水平低架空状,故又可称之为干栏建筑的派生类型,是黎族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传统住宅类型。金字塔形是黎族人民借鉴汉族住房修建的,其特点是整个屋子呈长方形,屋顶用金字顶代替圆拱形的船形顶,屋檐较高,正门在屋前方,有单间、双间、三间、四间和庭院式等多种。
黎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儿女成年后即住在屋外的“寮房”里。婚后妻子一经在夫家定居,夫妻便与父母分居别炊。新中国成立前多早婚,由父母做主,但婚前是自由恋爱。盛行婚后不落夫家(婚后新娘返回娘家居住一二年乃至七八年后,才定居夫家)的风俗。非婚生子女不受歧视。离婚和寡妇再嫁比较自由。
丧葬以木棺土葬为主,不筑坟立碑,葬后不再祭扫。丧葬仪式各地不同,有的地区遇有人死便鸣枪报丧,全村的人都来吊唁,三天不吃主粮,不做重工。有的地区实行速葬,不停棺,当天埋葬。
黎族有许多禁忌,如春节期间禁忌讲粗话、不吉利的话;大年初一禁忌洗衣、扫地;在农历三月八日的牛节里,禁忌杀牛。忌睡觉时头朝门口;忌跨过炉灶或脚踩、刀砍炉灶等;妇女文身忌男人参与或偷看。忌在3、5、9月份结婚;忌进房门时刀袋系腰间;敬神之物,忌乱翻动。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春节,在黎族地区一般从正月初一过到十五日。届时,各家各户清扫庭院、修整船形屋、贴红对联、洗刷衣服器具、舂米和包粽子,在房门、藤箩、耕牛角等处贴上红纸,以示吉祥。大人们为小孩备鞭炮、买烟花,男女老幼个个穿上新衣服,干干净净,喜气洋洋,一片节日的景象。大年初一清早互相拜年,在外面见面相互道贺“恭喜恭喜,年年丰收,年年幸福”。小孩子高兴异常,蹦蹦跳跳,他们争着向大人拜贺新年,获得糖果、糕点、粽子和压岁铜钱。大人们整日饮酒对歌,通宵达旦。有的则仍按照传统习惯,从大年初一开始,男人集体狩猎,猎获物全村人共同享受。
三月三节(农历三月初三)是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也是黎族青年的美好日子,又称爱情节、谈爱日,黎语称“孚念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劳勇敢的祖先、表达对爱情幸福向往之情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羌族
(一)概况
羌族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之一。羌族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羌族主要聚居地在四川省,另外,贵州省、甘肃、云南部分地区也有散居。羌族的人口为30余万。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难中,羌族人口损失将近10%。
羌族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但有自己的语言。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分南北两大方言。
羌族以农业生产为主,并兼营畜牧业和林业。
羌族地区至今仍保留原始宗教,盛行万物有灵、多种信仰的灵物崇拜,也有一部分羌族人信仰藏传佛教。
(二)民俗
羌族人大多喜欢穿着传统的民族服装。羌族男子的服装一般是蓝布长衫,外套羊皮褂子,包青色头帕。羌族妇女的服饰比较鲜艳,她们多穿蓝色或绿色的花边长衫,腰系绣花围裙和飘带,戴黑色头帕。有的地区(如四川茂汶地区黑虎乡一带)妇女们则戴白色头帕。
羌族民间大都一日两餐,即吃早饭后出去劳动,要带上馍馍(玉米面馍),中午就在地里吃,称为“打尖”。下午收工回家吃晚餐。玉米是羌族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青稞、土豆、荞麦、油菜等农作物的种植也较为普遍。羌族人有把猪肉吊在房梁上风干做成“猪膘”的习惯。陈年的猪膘,肉色嫩黄、晶莹剔透,吃起来油而不腻、十分可口。在喜庆而隆重的节日里,羌族人还要端出自家用玉米或青稞酿造的酒与众人共饮。羌族一般饮用的酒称为咂酒,茂县羌语称“日麦希”,意为羌人酒。
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的平顶庄房,呈方形,多数为3层。房顶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墙外成屋檐。房顶平台是脱粒、晒粮、做针线活及孩子老人游戏休歇的场地。有些楼间修有过街楼(骑楼),以便往来。羌族村寨中最有特色的建筑是碉楼。碉楼用石头和泥土砌成,高高耸峙于村头,气势雄伟,颇有民族特色。碉楼高度在10~30米之间,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草。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碉楼建筑稳固牢靠,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