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导游基础知识
3388500000035

第35章 中国古代建筑(2)

(六)藻井

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中央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称为藻井。藻井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等,周围饰以各种花纹、雕刻和彩绘;多用在宫殿、寺庙、石窟寺中的宝座、佛坛上方等重要位置以及仿木结构墓葬顶部中央。

(七)山墙

山墙是建筑两侧上部成山形的墙面,除硬山建筑外,均止于檐下。山墙超出屋面的部分为封火墙,起着装饰和减少风势、延缓火情蔓延的作用。有的封火墙随屋顶的斜坡面而呈阶梯形,犹如许多马头一般,俗称“马头墙”。

(八)屋顶

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最有特色的部分,被称为“中国式大屋顶”。通过梁架层叠的方法,以及角梁、翼角、椽、飞椽、脊吻等的应用,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结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不但增加了出檐,扩大了采光面,而且增添了建筑的美感,远观犹如雉鸟展翅,因此中国传统建筑又被誉为“翚飞式建筑”。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种类丰富,主要有硬山顶、悬山顶(挑山顶)、歇山顶、庑殿顶、攒尖顶、穹窿顶、平顶、单坡、毡包式、盔顶、盝顶、卷棚顶、囤顶等。

(1)庑殿顶:前后左右四面都有坡度的屋顶叫庑殿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且四个面都是曲面,又称四阿顶。重檐庑殿顶是古代建筑中最高级的屋顶式样,一般用于皇宫、庙宇中最主要的大殿,可用单檐,特别隆重的用重檐,如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等。

(2)歇山顶:歇山顶的等级仅次于庑殿顶。它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斜脊组成,故俗称九脊殿。其特点是把庑殿式屋顶两侧侧面的上半部直立,形成一个悬山式的墙面。歇山顶常用于宫殿中的次要建筑和住宅园林中,也有单檐、重檐的形式,如北京故宫的保和殿就是重檐歇山顶。

(3)悬山顶:又称挑山顶。悬山顶是两坡顶的一种,等级次于庑殿顶和歇山顶,是我国一般建筑(如民居)中最常见的形式。其特点是屋面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瓦顶两端延伸到山墙以外五六椽甚至七八椽。

(4)硬山顶:硬山顶的做法是屋顶到山墙处停止,不外出覆盖山墙,常见于民居建筑。这种建筑形式是明清时期砖石较多用于民居建筑之后才盛行起来的。

(5)攒尖顶:攒尖顶的特点是屋面无正脊,数条垂脊交合于顶部。建筑平面大多为正方形、圆形和正多边形,可分为四角攒尖顶(又名方攒尖顶)、六角或八角攒尖顶,还有圆攒尖顶,多用于面积不太大的建筑屋顶,如塔、亭、阁等。

三、中国古代建筑特点

中国古建筑在世界建筑之林中独树一帜,在建材、结构、形态、装饰、组合方式、建筑理念等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的鲜明特点。

(一)使用木材作为主要材料,采用框架式结构

与西方建筑多使用石材不同,我国建筑材料以木材为主,辅之以砖石和土坯。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通过榫卯连接而成,各个构件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结构。就具体架构方式而言,中国古代木构架主要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因为柱子和梁一起构成承重系统,故又称“柱梁式”。北方地区以及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故称为“穿斗式”。其多用于南方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叠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常见于东北区,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

(二)灵活安排空间布局

由于采用特殊的木架构形式,因此我国古建筑的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由于墙壁不承重,因此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布局有极大的灵活性。

(三)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

我国古代建筑重视单体建筑的标准化。从现存的四座唐代木结构建筑看,当时已使用模数制的设计方法,用料尺度规格化,标志着中国古建筑在唐代进入到了成熟时代。北宋《营造法式》和清代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把唐代已经形成的以材为模数的大木构设计方法、其他工种的规范化做法和工料定额作为官定制度确定下来,并附以图样,成为建筑的范式,促进了建筑标准化的进一步发展。由于重视标准化,所以我国古代建筑施工速度很快,隋大兴城和隋洛阳城都只用了一年时间即基本建成。但标准化的严格实施也抹杀了设计师和工匠的创造力,导致我国的古建筑形式风格较单一。

(四)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

我国古建筑最小的单位是“间”,数量不等的“间”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庭院扩而大之连成一条巷子,若干巷子纵横排列形成小街区,若干小街区可组成一个里坊,若干里坊构成方格网状街道系统的城市。这种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方式显得内向含蓄,稳重大方。园林则采用了因地制宜的灵活布局方式,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总之中国古建筑群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是绝对对称与绝对自由的对立统一。

(五)创造斗拱结构形式

为解决屋顶荷载以及出檐的问题,我国古代工匠创造出了斗拱这种结构形式,它通过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肘木纵横交错层叠,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经斗拱传递到柱上,并能加大出檐距离,兼具实用和美感,同时还是等级的标志。斗拱从商周时期开始萌芽,汉代已逐渐普及,唐宋时期斗拱发展到顶峰阶段,成为古建筑上一个非常显眼的构件。明清时期,斗拱的结构作用已逐渐消失,成了纯粹的装饰和等级标志。

(六)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由于我国古代建筑材料多选用木材,所以在木材表面涂抹油漆防腐、防潮、防虫十分必要,中国特有的建筑油饰、彩画也就应运而生。后来色彩也具备了等级性,在使用时有严格的限制。明清时期规定朱、黄为至尊之色,民间只能使用黑、栗、灰等颜色。彩画的等级规定也非常明确,由高到低依次是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彩画构图与建筑构件形状密切结合,绘制精巧,色彩丰富。明清时期还流行琉璃制品,出现了五彩缤纷的琉璃屋顶、照壁、踏道等。

第二节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城防建筑

我国城市和城防建筑历史十分悠久。据考古发现,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时代就出现了城市的雏形——城堡。整个新石器时代的城堡建筑有五六十座,这些城堡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而是用来防敌、防洪、防野兽的防御性建筑。大约在商周时期,城堡逐步发展为城市,西周已经出现规划比较完备的城市。汉长安、唐长安、北宋汴梁、南宋临安、元大都、明清北京城规模宏伟,规划整齐,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城防建筑与城堡建筑相伴而生,最初的城堡就是城防建筑,后来城墙又衍生出长城、界壕类城防建筑。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概况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我国古代一直重视城市的规划,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宝贵经验。总的来看,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发展历史可分为三个大阶段。

(一)起源和初步发展阶段

距今五六千年前我国已经出现规模较小的城堡,夏商周时期出现了规模较大的、防御系统较完备的都城。根据考古发现,可以确认的都城有河南偃师尸乡沟商城、郑州商城和安阳殷墟、扶风的周原遗址和西安的丰镐遗址等。夏商周时期的都城规模不大,城内有宫城,宫城内有宫殿。东周列国都城呈现百花齐放态势,各诸侯国均重视都城的建设,城市面积增大,形态趋于复杂;一般分为宫城和郭城两部分,这种大小城制度对后世城市规划有深远影响。

秦汉时期,城市规划理念逐渐突出,大小城制度得以继续贯彻,专门的市场也得到妥善规划。汉长安城的四面各有三个城门,每个城门有三个门道,经由城门的主要大街都分成平行的三股。长乐宫和未央宫在城南部,东市和西市在城北部,这种规划与《周礼·考工记》中关于王城的规制基本相符。

(二)里坊制阶段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城址,多利用东汉旧城改建而成,改建重点在于集中宫苑衙署和加强西北隅的军事据点,扩大并规整居民区,调整并对称地安排工商业区。如汉魏邺城布局严谨,功能分区明确,全城作棋盘式分割,居民与市场纳入这些棋盘格中组成“里”(后代称“坊”),成为一个较成熟的里坊制城市。汉魏洛阳城的规划与此相似。邺城和洛阳城的规划对后代都城有很大影响。

隋唐长安城的规划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城市规划成就之一。城市平面为矩形,采取严格的中轴线对称布局,宫城居中偏北,北连禁苑,南接皇城。宫城皇城以外为里坊区,11条南北向大街和14条东西向大街将其划分为棋盘式的格局,其间布列110个坊及东西两市。长安城的规划影响深远,日本的平安京和平城京都仿效隋唐长安城布局而建。

(三)街巷制阶段

唐代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里坊制首先在扬州等经济发达城市遭到破坏。北宋时期首都汴梁商业繁荣,妨碍商品交易的坊墙被拆除,居民区由原坊内小街发展成横列的巷(胡同),商业沿街巷分布,成为街巷制城市,这是我国都城规划上的一个大转折,对元大都、明清北京城的规制有很大影响。

元大都是按规划新建的街巷制大城市,由城市规划专家刘秉忠主持规划,采用汉民族传统的都城规划原则,布局严整对称,南北轴线与东西轴线相交于城市的几何中心。明清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和扩建而成的,由皇城、内城和外城三部分组成。街道成相互垂直的方格形,大、小街巷散布着各种各样的商店和作坊。

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

(一)按照一定的制度进行规划和设计

中国古代的城市,特别是都城和地方行政中心,往往是按照一定的制度进行规划和建设的。《考工记》中对周代的城市建设制度有明确记载。如王城的营建:“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其他城市的大小、城内道路的宽度、城墙的高度和建筑物的颜色都与受封者的等级相关联,不能僭越。这些关于城市规划的原则对汉代以后城市的规划布局有很大影响。如汉魏邺城、隋唐长安城、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和周王城的规划布局,可以说是比较严格遵循上述原则的。

(二)重视城市选址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体会到城市选址关系着城市的兴衰,因此逐渐形成了城市选址的意识并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从文献看,周武王时期,在确定成周和洛邑的城址时就有了“相土”意识。他们把城市建立在河道旁边的台地上,既方便交通、防卫、取水,又利于消防。《管子》一书中就反对商周以来用占卜确定营邑的方法,提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的原则,主张建设城市要选择依山傍水的地形,以免受旱涝之害,并能节省开渠引水和筑堤防涝的费用。

(三)以方格网街道系统为主,区划整齐

我国古代的城市,尤其是秦汉以来的都城多采用方格网街道系统,区划整齐。

汉魏邺城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规划方整的都城,此后的隋唐长安城将这种布局发展到极致。方格形的街道网便于交通和布置建筑,并且利于城市管理。汉长安城设有集中的市,有官吏管理。唐长安城集中设置的东市、西市规模很大,按行业设肆。北宋开封城则突破专设市场的做法,沿街设店,形成繁华的商业街。汉长安城中就有作为居住区单位的里,邺城和洛阳城的里坊制已较为完善,隋唐长安的里坊管理更为严格,有坊墙坊门,宋以后的城市虽有里坊名称,但已无坊墙坊门。

(四)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平面布局

中国古建筑追求中轴线对称布局,城市规划也不例外。中国古代城市尽量按照规整的平面布局进行规划,因此存在许多大大小小的中轴线。这种平面布局既统一又富于变化,是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的传统特征。其渊源大致有二:一为中国庭院建筑传统。庭院式建筑主次分明,习惯用中轴线突出主要建筑物。二为中国传统统治理念。中国文化传统长期强调社会的“序”,即社会等级和秩序,通过中轴线的布局可以凸显建筑的等级观念和秩序感。

(五)重视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绿化

水源是城市的生命源泉,中国古代城市大多坐落于河流附近,尤喜河流交汇处。缺水的北方城市如唐长安、宋汴梁和元大都,都因地制宜地把水流引入城内,在总体布局上把城市建筑和水面、绿地巧妙地结合起来,既满足了生产、生活用水的需要,也美化和改善了环境。南方城市的规划更注意利用河流的舟楫之便,有的还在城中开辟一套与街道相辅的河道网,供交通和排水之用,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

三、城防建筑

(一)现存城市防御建筑

中国古代城市的防御建筑主要有护城河(城壕)、吊桥和城墙,城墙上有马面、城楼、角楼、垛口、城门等防御工事,构成一整套坚固的防御体系。中国现在保存较好的古城已经不多,城防建筑保留得就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