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对11557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9.1%的人表示身边有年轻人拟做“炒钱族”,担心仅靠踏实工作很难致富。对此,76.8%的被调查者表示认同,仅有14.8%的人明确表示不认同。
一味指责年轻人心态浮躁,却不探寻背后的深层次社会背景,难免有失偏颇,毕竟,现在整个现实社会中,到处都充斥着炒作的味道。
昨天还在炒房、炒股,今天似乎就已经转移战场。先是局部地区大蒜价格疯涨,然后绿豆、黑豆价格翻了几个跟头,此后黄金、艺术品价格暴涨数倍。“炒房团”眼看着就要成为历史,现在是“炒菜团”、“炒金队”的天下。
你未唱罢,我又登场,好一个无所不炒、无炒不乐的社会!
但是,万变不离其中,无论炒作对象如何以高频率更迭,炒作的主体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热钱。
热钱,听起来火爆十足且极具杀伤力的“武器”,又称游资,或投机性短期资本,指那些只为追求最高报酬,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在目前语境下,热钱大致可以定义为:外汇储备增量扣除贸易顺差与外商直接投资之外,剩余无法解释的部分。
随着热钱进入人们视线,成为挂在嘴边的时髦词汇,“热钱阴谋论”也开始喧嚣尘上,似乎一切泡沫的产生都是国际“热钱”的“功劳”,其目标更是“直捣黄龙”--做空中国经济,导致中国经济发生大崩溃。
其实,被“热钱阴谋论”者忽略的是,这些“无法解释的部分”,完全有可能来自国内,而非国际。2007年下半年,与央行理论汇率出现大偏差,国内期货汇率开始更多偏向人民币升值,从而产生了套利空间。当时,不少中国企业或蠢蠢欲动,或张开“魔爪”,借机套利。
以数据为证:2008年上半年,国内银行外汇贷款在1季度同比增长57.2%,2季度同比增长49%。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提到银行间市场的外汇掉期交易额在此期间分别暴增86%和58%。随后,2008年3、4季度,国内银行外汇贷款的同比增幅开始急剧下降,2009年第一季度超过-10%。这些贷款人开始偿还外汇债务。
资本没有国籍,货币只是其表现形式。一味地大谈民族主义,惊呼认清“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似乎有些草木皆兵和小题大做。国际热钱诚然可以摧城拔寨,“亡我”的能力却仍欠火候,充其量也只能算作顺手牵羊。
关上大门,让我们审视自身,从内部找原因,或许,才更有助于认清热钱的真面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间资本逐渐壮大,弱小的肢体变成盘大的躯干。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3月,仅中国居民储蓄存款高达246920.53亿元,企业存款181713.04亿元。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现在,民间资本这条小河已经碧波荡漾,也已经不再仅仅占据半壁江山。其实,把钱存进银行挺好,安全又不用费心,但恰恰遭遇负利率时代,眼看着银行里的存款一天天由厚变薄,“出逃”银行的想法自然而生。于是,它们来到看似宽阔的投资领域,准备大展拳脚,但是,真正达到之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面前不是一条宽敞平坦的大道,而是一条狭窄且充满凶险的小路:
看似“对口”的金融行业被高度管制,民间资本充其量只能做金融业的顾客,不能成为金融资本,提供应当承担的金融服务;高利润的产业是一片水草肥沃之地,却被国有资本据为己有,不对民间资本开放,后者看到眼里却吃不到嘴里;一些传统行业诸如制造业虽然门槛不高,却背负着成本上涨的压力,3%-5%的平均利润让民间资本叫苦连天,“糊口”尚且困难,更别奢望发展,逼不得已,民间资本只好逃为上策;
……
这就是民间资本曾面临的遭遇:名不正言不顺,难以找到用武之地。
当水量过大且遭遇河道狭窄,必然会导致水溢河堤的情况出现。海量民间资本,无法在方寸之地生存,只能蜂拥进入炒作领域。对于炒作所携带的风险,它们并非不知道,但是“富贵险中求”,丰厚利润散发的魅人诱惑,让它们欲罢不能。
原本可以大有作为的民间资本,被“逼上梁山”,化身为热钱,成为威胁经济社会稳定的捣乱分子。它俨然化身“游击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听风就是雨,甚至还呼风唤雨,嗅着市场的“腥气”,抓着那只“看不见的手”,游走在全国各地。所到之处,资产价格犹如坐过山车,此时还高入云霄,彼时又落入低谷,让旁观者心惊胆战。
现在,加固堤坝,严禁炒作,不是治本之策,毕竟短线炒作获利丰厚的诱惑依然存在,河水还是会漫过河堤。解铃还须系铃人,拓宽河道,扩大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让更多的民间资本发挥效应,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更多行业领域。此消彼长之下,流窜在市场上炒房、炒金的热钱自然减少。
未来,民间资本将以怎样的面貌出现,是扮演雪中送炭的天使,还是继续火上浇油炒作不休的热钱,取决于国家对垄断行业放开的决心,以及对民间资本权益的尊重。
否则,当社会上89.1%的人成为“炒钱族”,整个社会可能被炒得根基不稳,到时,堆积起来的泡沫被刺破,经济走势可能真的逆流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