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现代体育管理(第二版)
3429800000004

第4章 管理概论

导论

管理是人类历史上极其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体育管理是社会实践发展的产物。研究体育管理的意义在于把握管理实践的客观规律,以便更好地达成体育组织目标。管理与体育管理的概念是研究现代体育管理的逻辑出发点。现代体育管理学科是随着我国管理科学、科学技术以及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本章对管理与体育管理的概念、管理与体育管理以及现代体育管理的学科体系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管理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实践活动之一。管理活动的载体是组织,管理活动的本质在于通过一定方式整合资源,以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活动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管理系统一般包括管理主体、管理中介和管理客体三大部分。在人类漫长而重复的管理活动中,管理思想逐步形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把各种管理思想加以归纳和总结,形成了管理理论。

一、管理概念

(一)管理概念的产生

管理是什么?这是所有进入管理领域的人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从古至今,人类的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政治、军事、宗教以及其他一切社会活动都离不开管理,以至于可以毫不夸张地这样认为,从时间上看,管理是无时不有的;从空间上看,管理是无处不在的。从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来看,总是先有实践再有认识。一般来说,我们总是先认识事物的外延,然后按照一定的逻辑在经验感受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最终才能确定事物的内涵。管理也不例外,人类进行了大量的管理实践,然后才从这些活动中逐渐发现了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了管理的本质。

管理活动是指社会组织的管理者为实现本组织的既定目标对其管辖范围内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进行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的行为过程。这种严格意义的管理活动始于古代社会,是同社会组织相伴而生的(王续琨,丁堃,2001)。最初,人类在面对大自然、面对自身生存发展等诸多难题时,单个个体几乎无法应付,于是人们不得不形成一个个群体来对抗大自然的威胁,以谋求个人无法获得或实现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条件及目标。后来人类在实践中逐渐发现,许多人在一起工作能够完成个人所无法完成的目标,于是慢慢地产生了各种社会组织。在组织内为了解决意见分歧,协调每个人的行动,使大家共同服从于组织目标,就产生了管理的客观需要。可以说,管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实践活动,它不仅贯穿和渗透于人类的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实践和阶级斗争实践三大基本实践活动中,而且贯穿和渗透于人类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只要有人群的地方,便有管理。

人类的管理活动几乎是与人类文明曙光同时出现的,世界上所有的文明古国如巴比伦、罗马等都早在几千年前就对自己的国家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并且建立了庞大严密的组织,完成了许多今天来看仍是十分巨大的建筑工程。中国的长城、秦朝兵马桶,埃及的金字塔都可证明。在2000年前人类已能够组织、指挥、协调数万乃至数十万人的劳动,历时许多年去完成经过周密计划的宏大工程,其管理才能不能不令人折服。在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中也可以找到有关管理规律的一些论述,而公元前5世纪的《孙子兵法》则因为探索战略的一般规律被认为是最早、最系统的战略管理学著作(黄群慧,2005)。现代意义上的管理活动产生于18世纪下半叶的产业革命,当时技术进步形成了取代家庭生产、手工业作坊制度的工厂制度,用更好的方法管理组织,使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同实现组织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二战后,在全世界燃起了“管理热”,各国均在全社会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重视管理、加强管理的思想热潮。管理热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伊朗等国以及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韩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由于抓住了管理这个经济发展的增效因素,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随着二战后国际局势的整体稳定,世界各国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这既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又给管理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好机遇。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双重刺激,促使现代管理得以产生,现代管理无论从思想、观念还是从方法、技术等方面与传统管理比较起来,均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

尽管今日的人类已掌握了强大的科学技术,在自然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也已经积累的相当丰富,在谋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方面也具备了相当大的能力,甚至可以“克隆”人类自己,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群组织可以解散。事实上,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的理念已深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筹划未来、协调社会成员的行为、挑战新问题等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必要环节。为了求生存、谋发展,各种社会组织必须制定并不断完善适应环境急剧变动、减少风险的组织方式及技术手段,这些更离不开管理,这种管理活动的普遍性正是推动管理成为一门科学而发展的动源(芮明杰,2005)。

(二)管理概念的界定

1.西方的管理概念

管理(Management)自古有之,由于管理活动日趋复杂、管理环境和不同组织的管理目标千差万别,以及研究管理活动的诸多学者所处的文化背景、时间、立场和采用方法的不同,人类对管理的认识差异较大。正如黑格尔说的那样:对于名词不断深入的定义过程就是概念的建立过程(徐子健,2008)。人们给管理下过许多不同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管理,原因就在于它的内涵与外延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逐渐丰富与扩大。

西方科学管理之父泰勒(Frederick W.Taylor)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了解你希望工人干些什么,然后设法使他们用最好、最节约的方法完成它”。在泰勒经纪人的眼里,管理就是指挥他人能用最好的工作方法去工作,所以他在其名著《科学管理原理》(1980)中就曾提出:第一,员工如何能寻找和掌握最好的工作方法以提高效率?第二,管理者如何激励员工努力地工作以获得最大的工作业绩?

行为科学的代表人物梅奥(Elton Mayo)认为,管理就是做人的工作,其主要内容先从研究人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为中心,激励员工的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Herbert A.Simon)对管理的著名断语则是:“管理就是决策”。在西蒙教授看来,管理者所作的一切工作归根结底是在面对现实与未来、面对环境与员工时不断地做出各种决策,使组织的一切都可以不断运行下去,直到获得满意的结果,实现令人满意的工作目标。

管理过程理论的代表人物孔茨(Harold Koontz)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它强调了管理的服务功能,说明管理是为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的过程。

管理大师德鲁克(Peter F.Drucker)认为,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唐纳利(James H.Donnelly)认为,管理就是由一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

雷恩(Daniel A.Wren)认为,管理就是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

穆尼(James D.Mooney)则更简洁的声明,“管理就是领导。”

……

对管理的定义有重大影响的是法国人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自从其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提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解释后,这种管理概念就产生了一个世纪的影响。

在以法约尔(Henri Fayol)为代表的强调管理职能的学者们认为,管理就是通过别人来使事情做成的一种职能。强调从职能角度定义管理的学派尽管对职能内容的描述不尽相同,但就其管理的定义而言,均落在管理的职能上。针对这种缺陷,日本著名经营管理学者占部都美认为:“法约尔关于管理的定义仅说出了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项要素构成,而并未给管理确定统一的概念”(占部都美,1984)。乌尔里希则干脆认为,法约尔没有确立一定的决定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组织的准则(乌尔里希,1990)。

以“协调”视角认识管理的学者认为,管理就是由一个或多个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如美国学者西斯克(Henley L.Sisqo)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诸过程来协调所有的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的目标”。上述这些观点特别注重指导、管制、协调等职能的作用,认为在社会中人们之所以形成各种各样的组织和集团,完全是因为集体劳动所能取得的效果是个人劳动无法取得的,或者仅能在很小的规模上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取得。由此人们必须结合在一起形成组织去进行社会性的活动。但是,要真正收到这种结合后的“群体效应”,必须具有一个先决条件,即群体成员的活动必须协调一致,为此就需要一种专门协调群体内各成员之间关系的活动,这种活动就是管理。

正如科学管理奠基人泰勒经纪人(Frederick W.Taylor)曾经郑重声明“管理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发展”。唐纳利(James H.Donnelly)等人也强调:“管理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将来也将继续变化”。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美国管理学者德鲁克(Peter F.Drucker)提出,管理就是实践而不是实施。管理不是了解而是行为。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孔茨(Harold Koontz)给管理下的定义则是:“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2.我国的管理概念

中国的方块字,每一个字都有它的字义,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所以,任何一个词语,都可视为相关字的一种合理外延结构。正因如此,任何一个中国词语,其意义的本源,几乎都可以追溯到构成该词语的有关文字的内涵意义上去,并由此可以更为准确地理解该词语的深刻词义或语义。“管理”一词也是如此。“管”,我国古代指钥匙(《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云:“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后来被引伸为管辖、管制之意,体现着权力的归属。“理”,本意是治玉(《韩非子·和氏》云:“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后来被引伸为整理或处理。“管”、“理”二字连用,即表示在权力的范围内,对事物的管束和处理过程。另外,“管”在词典中的诠释主要是指“过问”、“负责”的意义。“理”在词典中的诠释主要是指“纹理”、“整齐”、“秩序”、“处治”的意义。这样看来,“管理”的涵义,就是“负责处治”:首先是负责,明确责任、目标、任务,其次是如何负责,即负责的表现就是处治的有秩序、稳定、有条不紊。

近年来,国内众多学者也对管理下了不同定义。长期以来,我国学界也多从管理职能的角度定义管理。后来,这种“职能论”认识逐渐为“协调论”所取代。芮明杰教授(2005)认为,“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按照芮明杰教授的说法,管理职能之说不过是管理分工后的产物,不能用分工来割裂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此种说法,给长期以来管理概念的一贯认知带来了新的刺激与启迪。以下观点均与芮明杰教授的观点有颇多相似之处:

喻旦辉,孙曼林,等(2006)认为,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组织资源和职能活动,有效地实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林根祥(2006)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环节,通过协调组织内外的人、财、物、信息、时间等资源,达到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曾旗(2006)认为,管理是管理者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的过程。

谈留芳(2006)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社会活动。

吴亚平(2007)认为,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期高效率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

对于管理的概念,国内学界还有一些其他的见解,如认为“管理是一种文化”“管理是一门艺术”等等。这种管理概念上的“百家争鸣”现象集中反映了由于社会发展所造成的管理实践本身的复杂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对管理认识的不同见解都有其共同的一面。因此,把这些带有共性的内容揭示出来,可以为我们认识管理的概念提供帮助。在以上的管理概念中,我们可以发现管理概念的诸多共性,如管理存在于一定组织中、管理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方法手段、管理的对象是资源、管理是为达成一定目的的行为过程等。

3.管理的概念

管理概念的多样化,反映了人们对管理的多种理解以及各管理学派的研究重点与特色。但是,也应看到,不同的定义只是观察角度和侧重点不同,在总体上对管理实质的认识还是有共通之处。为了对管理进行比较广泛的研究,而不局限于某个侧面,本书采用如下定义:

所谓管理是指通过一定方式整合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理解与把握管理的这一概念,需注意以下几点。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组织之中。“组织”与“管理”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组织是完成管理活动的有力工具,是管理活动的实体,是管理活动实现的场所。缺少了组织,管理就缺少了“用武之地”;缺少了管理,组织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就会消亡。

(2)管理的对象是资源。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等类型,其中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是现代管理活动的核心。组织所需的资源不仅包括属于组织所拥有的各种组织内部资源,还包括不属于组织所有但可以为组织所调动的其他组织资源或组织外部资源。为使资源发挥作用,促使组织目标实现,需要不断培育、开发及配置各种稀缺资源,需要通过有效方式来发挥资源利用的最大价值,即对各种资源进行系统、有效地整合。

(3)资源作用发挥需要整合。体育组织拥有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以及社会关系和组织声誉等,为了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组织目标,必须对资源进行整合,资源整合始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世间根本就没有一劳永逸的管理。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活动是整合资源的必要手段或方式,但它们本身并不是管理。资源的整合方式(管理方式)不仅包括计划、组织、控制等属于管理职能的内容,还包括各种管理的知识、技能、方法、手段、工具等(可以把这些归结为管理中介范畴,具体内容参见本书相关章节)。

(4)目标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制定不同层次的管理目标是为了最终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任何群体或组织都有社会赋予的既定目的,而既定目的的达成,均需建立在一系列目标体系实现的基础之上,每个子目标的实现均需资源的保障。管理目标的制定,管理资源的获取、协调及合理利用,正是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

(三)管理的特性【1】

1.动态性

管理的动态性主要表现在管理活动需要在变动的环境与组织本身的变动调整中进行,为实现组织的目标,需要不断消除管理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事实上,由于组织所处的客观环境与具体的工作环境不同,各个组织的目标与从事的行业不同,组织所具有的资源不同,导致每个组织中管理过程的不同,这种不同性就是动态性的一种派生,因此不存在一个标准的处处成功的管理模式。

2.科学性

管理活动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常规性活动,一是非常规性活动。所谓常规性活动就是指有章可循,照章运作便可取得预想效果的管理活动。所谓非常规性活动就是指无章可循,需要边运作边探讨的管理活动。这两类活动虽然不同,但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实际上现实中的程序性活动就是以前非程序性活动转化而来的,这种转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对这类活动规律性的科学总结,这就是管理的科学性。

3.艺术性

管理活动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是由于管理对象的不同环境、不同状态等条件导致了对每一具体管理对象的管理没有一个唯一的完全有章可循的模式,特别对那些非程序性的、全新的管理对象更是如此,这造成了具体管理活动的绩效与管理主体管理技巧发挥的大小相关性很大。事实上管理主体对这种管理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体现了管理主体设计和操作管理活动的艺术性;另一方面,由于在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管理方式、手段多种多样,而在众多可选择的管理方式中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用于现实的管理之中,也体现出管理主体的艺术性。

4.创造性

管理的艺术性特征实际上已经与管理的创造性紧密相关。管理既然是一种动态活动,既然对每一个具体的管理对象没有一种唯一的完全有章可循的模式可以参照,那么欲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就需要有一定的创造性。正因为管理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才注定会有成功与失败的存在,试想如果按照程序便可管好的话,如果有某种统一模式可参照的话,那么岂非人人都可成功、人人都可成为优秀的管理者?管理的创造性根植于动态性之中,又与科学性和艺术性相关,正是由于这一特性的存在,使得管理创新成为一项永远追求的主题。

5.经济性

经济性亦即管理成本的节省性、最小化。管理是需要付出成本的,管理者总是试图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回报。这不仅反映在资源利用的机会成本上,管理者选择一种管理模式是以放弃另一种管理模式的代价而取得的。管理的经济性还反映在管理方法手段选择上的成本比较,由于不同管理方法手段所需成本不同,故如何选择就存在经济上的考虑。

管理的上述五个特性是相互关联的,是管理性质的五个不同方面的反映。

二、管理系统

(一)管理系统的要素

管理活动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李福海(2002)认为,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管理由管理主体、管理中介、管理客体三要素构成。喻旦辉,孙曼林,等(2006)则认为管理要素包括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目标、管理职能和管理手段等五大基本要素。本书认为,管理目标要素与其他要素不在同一层面;管理职能和管理手段是实现管理目标的中介。因此,管理系统包括管理主体、管理中介和管理客体三大要素。本书的架构也正是基于此而设计的。

1.管理主体

管理主体是指管理活动的支配者(管理者)。管理的主体是人,因为只有人才可能有目的的去整合资源以达成组织的目的。管理者包括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集团的人。按管理者所负责的组织活动范围分类,可分为直线管理者、职能管理者;按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分类,可分为高层管理人员(决策性工作)、中层管理人员(执行性工作)、基层管理人员(作业性工作)。管理主体的基本任务是制定目标和组织资源。虽然社会给每个组织规定了基本目的,但是基本目的是由—系列清晰可见的组织目标的达成来实现的。组织目标制定之后,如何整合人、财、物、信息和时间等各种资源,确保目标的实现就成为管理工作的另一基本任务。如果说目标制定体现了管理者的战略管理能力的话,那么整合资源就体现了管理者的战术及战术管理能力,又表现为对稀缺资源的获取和对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两个方面。管理主体需通过有效的行动、高超的方法促使各种资源得以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以顺利达成组织的目标。

2.管理中介

管理中介是对实现管理目标的方式、方法、手段,以及途径、工具、举措等的总称。管理工具系统可分为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指管理方法、管理程序等,硬件系统指管理的物质性工具和设施。管理的手段方法是随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与方法,可以导致不同的管理效果。本书将体育管理中介分为体育管理职能和体育管理方法两大部分内容进行介绍。

3.管理客体

管理客体是管理主体所支配的对象,即管理的收受者,或曰组织的资源。人、财、物、信息、时间等均可视为管理的资源。任何一个组织若要维持自己的生存发展,首先需要拥有一定的资源,其次是要能够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整合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任何一个组织尽管其存续的目的不同,形态不同,但都必须拥有一些资源,否则就无法维持组织的存续。组织所使用的资源并非单指具有组织所有权的各种资源,还包括其他组织的资源。组织的发展壮大,需要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持。因此,管理者需要不断研究如何培育新的资源、如何开发现有资源的潜力、如何合理配置资源以及如何高效利用资源等问题。

(二)管理系统的资源

1.资源的概念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任何社会活动的开展和活动目标的实现,都是人、财、物等资源投入的结果。所谓资源是对能够满足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要素或条件的总称。它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可以用以创造财富的客观存在物。一切有利用价值且能够为人类所用的各种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条件及要素都属于资源范畴(肖林鹏,2009)。

2.资源的特性

一般而言,资源具有如下特性【2】。

(1)资源的生成性。任何资源均是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即使通常被认为是天然资源的那些资源也是如此。资源的生成性这一特征对于组织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启示我们,组织的资源是可以培育的,任何组织都不能以消极的态度等待资源出现,而后再加以利用。而应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及手段,积极、合理地创造各种条件培育和发展资源,以满足组织发展的需要。

(2)资源的过程性。资源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由各种发展过程组合而成的,展开在时间上便呈现为一个连续不断的运动过程。因此,任何组织资源的存在和变化都是有条件的,对于任何一个过程,一定的条件具备了,就会出现并展开自身的运动,一定的条件消失了,这种存在物就会随之消失或归于完结。这决定了组织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有代价的,对它的培育更要讲求条件,要取得开发、利用、培育资源的最佳效果,关键在于创造相应的条件,条件成熟了,目的便能达到。其次,任何组织资源都具有时效性,超过一定的时限,资源便会失去应有的效用。

(3)资源的社会性。资源的社会性是就资源反映出的社会关系而提出的,无论何物,一旦成为资源,便同人和社会发生了关系,也便具有了社会性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社会性是通过资源的商品性具体体现出来的。资源的商品性是指资源中体现的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市场上通过资源这种商品的交换得到协调和实现,从而实现资源的配置和效用。这就意味着组织资源的整合要考虑成本问题,为了得到某一类型的资源,就必须支付相应的价值。如果对管理活动本身的资源消耗不重视,认为是无所谓的小事,那么组织很有可能失去资源优势,并进而丧失与同类组织相比的竞争优势。

(4)资源的稀缺性。每个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尽管在数量、质量、种类上都不尽相同,但一定是稀缺的。资源的稀缺性不仅体现为资源在存在形式上的客观稀缺,还体现在人类对资源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稀缺”上。组织资源的稀缺性对组织目标有很大的影响,组织目标的确定必须以组织的有限资源为出发点,以组织可调动的资源为限。组织的有限资源是指组织所拥有的所有资源。组织的可调动资源是指组织在实现既定目标中可调动的所有资源。可调动的资源可能大于自己拥有的资源,也可能小于组织自己拥有的资源。当一个组织拥有与其他组织的密切合作关系,且在考虑自己偿还能力的条件下,可向其他组织借用或利用它们的资源来实现本组织的目标,此时,组织可调动的资源大于组织自己拥有的资源,此时组织目标就可以制订得更高一些,从而使组织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反之,当组织所拥有的有限资源中还有一些成为滞存的、无法支用的资源,且组织又无法获得其他组织的支撑时,那么可调用的资源就比名义上拥有的有限资源还要少,此时组织目标的确定需要谨慎小心。

(5)资源的连带性。资源的连带性是指不同资源在使用上的相互连带、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组织中的各种资源都以具体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其间不仅存在密切联系,而且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也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另一方面,任何一种资源的使用都是以另外一种资源的投入或损耗为代价的。这些资源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抵触的关系。因此,对于组织资源的整合而言,必须认识到资源的存在是一个整体,会连带的产生,也会连带的存在。这就要求组织的管理者必须对资源的功能、价值及效果等方面综合考虑。

3.资源的整合

管理主体对资源的整合往往表现为以下活动。

(1)资源培育。资源培育是指通过创造适宜条件促使资源的生成,从而增加资源存量的过程。资源培育是进行与资源有关的一切活动的基础和条件,它是资源开发、配置与利用的前提,没有培育也就没有开发,从而也就没有资源的配置与利用。

(2)资源开发。资源开发是指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对资源的发现、规划、投资等方面进行挖掘,以使资源产生最大使用效益的过程。资源开发既包括对现有的尚不能完全利用的潜在资源的挖掘,也包括对目前已经能够利用资源的未知功能做进一步的深度挖掘,从而提高资源的可利用程度。通过对资源的开发,不仅可以使现存的潜在资源转化为可以直接利用的现实资源,还可以使目前能够利用的资源的横向使用范围扩大,纵向使用范围加深。按照资源开发对象的状态及其开发程度、效益的差异,可以分为资源初始开发和资源深度开发。资源初始开发即对原始状态资源的初步开发,或开发形成的产品为初级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资源深度开发即对已利用的资源进行再次开发,或开发形成的产品为精加工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高。

(3)资源配置。是指经济中的各种资源,包括人才、物力、财力,在各种不同的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资源配置包括宏观和微观两层含义。从宏观上讲,它是指资源在各个部门、行业、地区的分配;从微观上讲,它是指资源在具体的生产单位如何组合使用。资源配置涉及配置规模、结构和方式三个方面的内容(厉以宁,1993)。资源配置历来是经济学家关心的课题。它既具有经济学意义,也具有生态学和社会人文学意义。任何社会都面临着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大基本经济问题,而社会经济资源是稀缺的,投入到某种产品生产的资源增加会导致投入到其它产品生产的该种资源减少。为此,就需要根据不同的目标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4)资源利用。资源利用是指将现实形态的资源投入到社会经济中去,发挥出所具有的资源功能,最终创造出社会财富的一种社会性活动(王子平,冯百侠,徐静珍,2001)。组织资源有效利用是保证组织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而组织资源综合利用的程度反映了组织资源有效利用的状况。组织资源的综合利用可分为三个层次:单一资源的综合利用、各种不同资源的综合利用、组织内与组织外资源的综合利用。

三、现代管理理论

(一)西方现代管理理论

人类社会产生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表现为集体协作劳动的形式,而有集体协作劳动的地方就有管理活动。在人类漫长而重复的管理活动中,管理思想逐步形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把各种管理思想加以归纳和总结,就形成了管理理论。人们反过来又运用管理理论去指导管理实践,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并且在管理实践中修正和完善管理理论。

16~17世纪,在西方国家出现了萌芽状态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理论。这些知识和理论通常搀揉在政治学、经济学等尚处于萌发状态的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之中。19世纪中叶,以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为对象的行政管理学逐渐由政治学中分离出来,步入独立发展的轨道(王续琨,丁堃,2001)。一般认为,西方管理理论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是指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的管理理论,它是科学管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相继演变之后的必然产物,同时又具有不同于前者的特征。许多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在前人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去研究现代管理问题。由于研究条件、掌握材料、观察角度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看法和形成不同的思路,从而形成了多种管理学派。美国管理学家孔茨将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1961年,他提出了6个学派。到1980年,孔茨又提出,这一“丛林”枝叶繁生,至少可划分为10个学派。

1.经营管理理论学派(The operational theory approach)

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挥、控制。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即各级管理人员都执行着管理职能,但侧重点则因管理级别的不同而异。管理应具有灵活性,要因地制宜,灵活应用。该学派主张按管理职能建立一个作为研究管理问题的概念框架。法约尔被认为是这个学派的创始人。二战后,该学派的观点得到了很多学者和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的支持和接受。但由于对管理职能的分类有所不同,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孔茨和奥唐奈合著的《管理学》是战后这一学派的代表作。

2.社会合作学派(The cooperation social systems)

该学派认为,人的相互关系就是一个社会系统,它是人们在意见、力量、愿望以及思想等方面的一种合作关系。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要围绕着物质的、生物的和社会的因素去适应总的合作系统。社会学是这个学派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最早从社会学角度系统研究管理问题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巴纳德,他的著作《经理的职能》对该学派有很大影响。怀特·贝克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组织结合力”的概念,认为企业中的组织结合力包括职能规范系统、职位系统、沟通联络系统、奖惩制度和组织规程。

3.决策理论学派(The decision theory school)

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由于决策是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因而应该集中研究决策问题,而管理又是以决策为特征的,所以应该围绕决策这个核心来形成管理理论。支持这个学派的学者多数是经济学家和数学家。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西蒙,其代表作是《管理决策新科学》。当代决策理论学派的视野已大大超出关于评价比较方案过程的范围。他们把评价方案仅仅当成考察整个企业活动领域的出发点,决策理论不再是单纯地局限于某个具体决策上,而是把企业当作一个“小社会”来予以系统地、广泛地考察,因而又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多种学科体系。

4.权变理论学派(The contingencyor situation approach)

该学派是在经验主义学说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但不局限于研究个别案例,提出个别解决方法,而是试图提出适应特定情况的管理组织方案和管理系统方案。该学派认为,在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美国的卢桑斯认为,当过程、计量、行为和系统等四个学说结合在一起时,就产生了不同部分总和的某种东西,这就是管理的“权变学说”,这里包含着“权变关系”和“权变理论”。权变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权变理论是考虑到有关环境的变量同相应的管理概念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使采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能有效地达到目标。

5.经验学派(The empirical approach)

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通常是一些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该学派认为,通过分析、比较和研究各种各样成功和失败的管理经验,就可以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以有助于学生和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者理解管理原理,并使之学会有效地从事管理工作。很多学者认为,该学派的主张实质上是传授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方法,称为“案例教学”。实践证明,这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6.人际关系行为学派(The interpersonal behavior approach)

该学派主张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该学派把社会科学方面已有的和新近提出的有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用来研究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的各种现象,从个人的个性特点到文化关系,范围广泛,无所不包。该学派注重个人、注重人的动因,把人的动因看成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其中有些人强调处理人的关系的重要性,有些人认为管理就是领导,还有不少人则着重研究人的行为与动机之间的关系,以及有关激励和领导的问题等。

7.群体行为学派(The group behavior approach)

该学派同人际关系行为学派密切相关,但它关心的主要是一定群体中的人的行为,而不是一般的人际关系和个人行为。它以社会学、人类文化学和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而不是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该学派着重研究各种群体的行为方式,从小群体的文化和行为方式到大群体的行为特点,均在研究之列。有人把该学派的研究内容称为“组织行为”研究。该学派的最早代表人物和研究活动是梅奥和霍桑试验。50年代,阿吉里斯提出了“不成熟—成熟交替循环的模式”。

8.社会技术系统学派(The social system approach)

这是较新出现的学派,其创始人是英国的特里斯特。该学派认为,要解决管理问题,只分析社会合作系统是不够的,还必须分析研究技术系统对于社会系统的影响,以及对个人心理的影响。该学派认为,组织的绩效以至管理的绩效,不仅取决于人们的行为态度及其相互影响,而且也取决于人们工作所处的技术环境。管理者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确保社会合作系统与技术系统的相互协调。该学派特别注重于工业工程、人—机工程等方面问题的研究。

9.系统学派(The system approach)

系统管理学说是与传统的机械观点看待管理相对立的。该学说认为,组织既是社会系统,又是技术系统,二者相互影响,能同时满足两个需要的组织才是最好的组织。而且认为,组织是动态的,随环境变化而变化,所以,组织是开放的、动态的社会——技术系统。其管理意义在于,在设计厂房和安置设备时,或在设计工作职位时,要把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的要求结合起来,把工作任务的完成和人们需求的满足结合起来。

10.管理科学学派(The management science approach)

管理科学学派主要以运筹学为主要工具。二战期间,运筹学的方法在组织和管理大规模的军事活动,特别是军事后勤活动中,取得了巨大成功。运筹学家们认为,管理基本上是一种数学程序、概念、符号以及模型等的演算和推导。他们自称为“管理科学家”。这样就出现了管理科学学派。该学派认为,如果管理工作、制定决策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那么就可以利用数学符号或关系式来描述;在研究和解决管理问题(其中包括决策)时,要着重强调合理性、定量分析和准确衡量。

(二)东方现代管理理论

早在1699年,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便在其著作《中国最新事物》中指出:中国的治国之道强于西方,而西方对自然的知识强于中国。如果我们不拘泥于文字的话,莱布尼兹所谓的治国之道,其实就是中国古代的管理理论。20世纪80年代前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迅速崛起,使这些国家中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手段日益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如何把西方的管理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是一个重大的课题。现在,台湾的很多管理学者十分重视本土化管理的研究工作,如曾仕强教授提出的《中国式管理》,就是在中西管理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展出的基于中国人行为特性的管理理论。但出于文化差异的缘故,也由于缺乏一个完整的东方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指导,许多学者常常很难准确把握东方管理学理论的全貌,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客观上需要有一个东方管理学理论体系作为统领,这样既有利于东西方学者以此为基础开展讨论和研究,同时也有利于东方管理学自身的推广、普及和发展。

西方管理学的学科基模体系(Disciplinary matrices)引入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从一开始就具有明确理论借鉴和实践意义:这就是中国管理学现代化的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现代化以至今天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中国管理学发展史上最剧烈、最深远并且显然是无可避免的变革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管理学面临的是一个“古今中外”管理理论碰撞的复杂局面(罗珉,2008)。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复旦大学苏东水教授(苏东水,赵晓康,2001)为代表的东方管理学派对东方管理理论体系进行了构建与探讨。东方管理学派认为,东方管理学是研究东方国家古今管理文化的理论与实践及其运行规律的现代科学。相对于西方管理学而言,它是一门根植于东方管理文化,汇集了东方各族人民智慧的学科。其研究范围覆盖渊源了亚洲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恒河、印度河流域和两河流域,以及非洲尼罗河流域的一切人类管理活动的精华。它是东方各民族在漫长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创造并积累下来的。作为这些民族改造自然活动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它曾经极大地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

东方管理学派开创性地提出了概括东方管理文化本质特征的“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理念,并系统形成了以治国论、治生论、治家论、治身论或人为论为核心的东方管理学理论体系。东方管理学派还从管理主体、管理权力、管理组织、管理文化和管理心理等五方面归结出管理成功的基本要素。即以管理主体为出发点,凭借职位权力和非职位权力施加影响力,依靠管理组织去协调人们的活动,通过管理文化规范管理主体的心态、意识和行为方式等,从而使组织目标顺利实施。贯穿于这个过程的是管理主体的心理行为过程。因此管理主体也成为管理的归宿。就其管理哲学思想而言,东方管理学的要素可以概括为“道、变、人、威、实、和、器、法、信、筹、谋、术、效、勤、圆”等十五个方面。东方管理学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