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领导能力培训手册
3461900000001

第1章 前言

领导能力,简而言之就是指领导者率领部属开展工作、推动工作和完成工作的本领。严格说来,领导能力不单是管人的能力,而是影响人的能力;不单是激励下属的说教能力,更包括感化下属的身教魅力;不是仅仅靠自己行动,而是号召大家一起行动。在不断变化的新的形势下,每位领导者都面临着不断提高领导能力的问题。

那么,领导能力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一是指明方向的能力:我们不仅能够给自己确定未来发展方向,而且也能够为团队确立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作为领导者始终应该清楚,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都要有明确的方向,否则,纵有千军万马也只是一盘散沙。

二是凝聚人心的能力:事业发展的根本在于团队的领导,如果把事业比作一棵大树的话,那么,领导便是这棵大树的根和干,而团队中的所有队员都是这棵大树的枝和叶,事业发展的条件在于整个团队的高度凝聚和每一位成员的紧紧追随。

三是鼓舞士气的能力:领导必须能够鼓舞士气。士气在什么时候需要鼓舞?当然是在事业发展遭遇困难、障碍、挫折甚至短暂失败的时候,这种时候最需要领导依然能够保持坚强的激情、自信、希望与执着,须知任何一项事业都要求领导者必须永远保持激情、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并随时把这种精神扩大、影响和“传染”至其他团队成员之间。

四是沟通协调的能力:社会的矛盾也就是人际矛盾,而人际矛盾的产生基本上都是缘于沟通失效:双方都在说着对方无法理解的话,都认为理在自己一方,都在试图说服对方,从而导致沟通失效。领导是公平与合理的化身,在坚守公平合理的同时,必须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五是建立统一战线的能力:这里的统一战线包括领导班子内部的统一战线,也包括领导者与上下之间和其他同僚之间的统一战线,也包括其他一切可资利用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的建立、深入与维持是领导者日后事业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因此,作为团队领导,就要尽一切可能去组建统一战线,让自己的力量成为别人的力量,也让别人的力量成为自己的力量,若此,我们的事业将无往而不胜。

领导能力是先天生成的还是后天造就的?对这个问题,历来有着异常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是遗传基因和早年的生活经历注定了一个人能否成为领袖人物,而另外有人却认为是后期的生活经历缔造了领导者。但总的来说,在现代管理学诞生之前,占主流的观点还是前者,人们大多认为,领导者的能力是天赋的,是与生俱来、命中注定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认为,人从出生之日起就已注定他是治人还是治于人的命运。

然而,管理学的诞生,对这种传统说法提出了挑战。现代科学管理的鼻祖泰罗强调指出,领导并不是个别天才人物的专利,而是人人都能从事的职务。他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指出:“我们将来必然会认识到,我们的领导者是完全可以培养成的,并且就像天生胜任的一样,而且,任何一个伟大人物(在旧的人事管理体制下的)都不能和一批经过适当组织培养而能有效地协作的普通人们去竞一日之短长。”对此,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科特在深入研究了各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成功的总经理之后,进一步颠覆了传统观点。

科特的研究发现,尽管总经理的举措、风格、行为模式和生活经历有着极大的差异,但在最本质的方面却存在着极为相似的地方。总体上看,成为优秀领导者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并无特别之处,大部分人都具备,但能否成为领导者主要还是取决于后天的经历。科特由此追根溯源,探赜索隐,推论出影响领导能力的诸多因素。

根据科特的总结归纳,领导者的基本素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超常的雄心壮志:魄力、野心和精力。这种“雄心壮志”

或许是成年之前就已经形成的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在后天的发育中或被压抑,或被弘扬。领导者必须具有旺盛的内在动力,不满足于现状,渴望发展并获得成功。没有这种内在的驱动力,就不可能让一个人保持上进和追求的精神,就不能全力以赴地投身事业。

(2)超群的胆识智略:拥有某种形式的智力。在重要职位上显示出卓越领导才能的人往往具有某种超乎常人的基本智力。领导者要接收大量不同的信息,分辨真伪,筛选和提取有用、重要的信息,找出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继而判断局势,做出决策。这是一项具有相当难度、相当复杂的工作。同时敢作敢为和当机立断的魄力,也同样来自于智力的支持。缺乏智力支持的魄力,实际上是鲁莽和冲动。如果基本智力不足,领导者就难于在复杂环境中确立正确的方向。

(3)超人的平静心态:精神和心理健康。优秀而卓越的领导者极少有自恋、偏执现象或者高度的不安全感。他们与人进行接触、交流时,会正确看待问题,不会形成曲解和偏执,这是领导者很重要的品质。对部下的信任程度和了解程度,依赖于领导人的心理健康程度。缺少起码的精神和心理健康,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就很难形成领导行为所需的与他人合作的技能,在处理事务问题上就有可能引起对问题的歪曲和误解,进而可能使确立的远景目标存在缺陷和偏差。

(4)超伦的品格力量:正直、诚信和大度。正直、诚信和大度是领导者让别人取信于他、服从于他的重要因素。如果人们认为某个人缺乏正直、诚信和大度,多数人就会对他产生排斥心理,不会听从他的指挥,至少不会长期服从他。才能非凡但缺乏正直感的人,即使确定了自己的奋斗方向,甚至能够取得一定的成就,人们也不会心甘情愿地追随他。因为缺少正直,就有可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会使领导行为走上邪路。不正直不诚信不大度的直接表现,就是不顾及支持者的合法要求和合理期待。

科特认为,以上四种品质是对重要领导职位的基本要求。在这四种品质中,成功的领导人只需具备一定水平即可,其中任何一方面更突出也并不意味着其领导能力更强,即使每种品质都双倍于他人也未必能更好地发挥领导才能。但相反,缺少了某一品质或者某一品质未能达到最基本的水平,就会大大削弱其领导效果。同时,科特认为,虽然这四种品质平常而普通,却很少有人能够高水准地同时具备。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有雄心的人不见得聪明,聪明人却往往有某种心理疾病,而心理健康的人却有可能缺乏激励他人的能力,正直的人则很有可能智力平平常常。所以,对于一般的领导者,不要求他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只要求他不存在品质上的重大缺陷就行了。

除了上述四种必备的基本品质外,科特认为对领导者有重大影响的是成年后的事业经历和所在单位的企业文化。要做优秀的领导者,仅有干劲、智力、正直和健康的心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经历长年累月的磨炼和积累经验,才能处变不惊地立于风口浪尖之上。人们在成年之后,会随着经历的不同而产生重大改变,某次具体的经历可能影响不大,但一二十年的经历积累起来,影响就极为显著,在危难时刻尤其会有明显的表现。

领导能力不是领导权力。权力是一种组织形式,而能力则是一种心理效应;权力是一定组织赋予的外在力量,而能力则是领导者自我修养而形成的内在品质;权力只是领导力量的暂时行为,而能力则是领导力量的长远保证。因此,作为领导者,要想很好地担负起团队的领导责任,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

编者

2008年8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