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领导能力培训手册
3461900000045

第45章 通过业务工作水平增强领导能力(2)

3.怎样指导工作

中外杰出领导者的有效领导,都得力于成功的指导。领导科学的研究也表明,领导虽然有时表现为组织,有时表现为指挥,有时表现为协调,但更多的时候则表现为指导。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水平就是指导水平,领导艺术就是指导艺术。现代领导者由于面临的社会情况越来越复杂,参与的社会活动越来越多变,工作中的社会联系越来越广泛,对指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指导的内容和方式越发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为此,各级领导者必须精心研究指导艺术,不断提高自己指导工作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清楚指导都包括哪些内容。下面就是领导者对工作进行指导的内容。

(1)利用目标进行指导

目标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它代表方向,体现重点标志阶段;它使各项工作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形象性、可比性;而且目标的树立,有利于对贡献和成果的评定,容易激发和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因此,利用目标进行工作指导是一种很有效的领导艺术,这种指导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的:

①通过目标的确立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领导者在为本单位确定奋斗目标的时候,要发扬民主,敞开大门,发动大家献计献策。这样就把目标的确立过程,变成了广开言路、统一思想、群策群力的过程,变成了培养干部、锻炼群众的过程。由于上上下下都参加了目标的确立工作,目标就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执行起来就比较自觉了。

②通过对目标的宣传解释来团结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③通过帮助下级服从上级,确立目标,使本单位的目标落到实处。一个单位的总体目标必须层层分解,由下面去层层落实。这些目标同下面各单位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就形成了各自的目标。上级领导对下级目标的确立要给予指导,使上下目标有分有合,浑然一体,从而使总目标和分目标都得以实现。

④从掌握目标实施情况来考察下级,推动工作。上级领导要经常检查、了解目标的实施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用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考察下属的能力高低,衡量他们的政绩大小,这无疑是一种有力的指导。

(2)从思想上进行指导

思想指导行动。善于从思想上进行指导的领导者,是高明的领导者。所谓思想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宣传先进思想

领导者除了大力宣传模范事迹,指导和引导下属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和自觉性外,还应当宣传现代思想,它包括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认识成果,如先进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管理思想、科学思想和文化思想等。

②提出和概括新的思想

领导者应当成为一名思想家,善于把经过深思熟虑的、经受实践检验的新思想、新观点提出来,并使之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还要善于把员工中萌发和创造出来的有价值的新思想、新观点加以总结、概括和提炼,再使之回到员工中去。无数事实证明,哪一个领导能够及时地提出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和客观规律的新思想、新观点,并为员工所接受,哪里的工作就会产生新的飞跃。例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观点的提出,就对全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指导作用。日本一家企业为了彻底消灭浪费现象,提出了“把干毛巾再拧出一把水来!”的口号。这个既新颖深刻又形象具体的口号很快就被每一个员工所接受,收到了巨大的实践效果。

③纠正错误思想

错误思想是一种腐蚀剂和离心力。不失时机地纠正那些不正确的思想苗头和倾向,把广大员工的思想引导到正确方面来,这也是一种有力的指导。

(3)利用政策进行指导

随着社会分工趋于精细化,加之新领域、新部门、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政策指导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要。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制定和修订政策,解决新问题

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往往走在政策的前头,提出许多新问题要求解答。领导者的责任就是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历史任务,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制定和修订政策,满足实践的需要。一项适应需要的正确的政策制定或修订出来了,工作和事业就向前大大推进了。

②宣传政策,使之为广大员工所掌握

再好的政策,员工不熟悉,群众不理解,也无法执行好。把政策宣传透彻了,下面自觉地按政策办事,领导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当然,要宣传政策,首先领导者要“先知先觉”,搞清政策的内涵外延、利弊得失、政策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等,做到不仅能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才能用政策指导下属。

③落实政策,在工作上见成效

领导者一方面要模范地执行政策以影响下级,同时又要指导下属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4)利用信息进行指导

领导者单靠“红头文件”和“工作会议”来指导下级已经远远不够了,还必须运用信息论的原理,全面掌握、及时交流、迅速反映各种新动态、新知识、新经验,以促进和推动工作。信息指导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搜集信息

领导者要开辟信息渠道,提高信息吸收能力;不仅要重视纵向的信息,使上情下达,下情上送,还要注意横向和其他方面的信息,真正形成灵敏有效的信息网络。信息数量要大,来源要广,内容要新,速度要快,效率要高。

②传播信息

要善于利用各种传播工具和现代化手段,把经过筛选的有价值的信息传播到需要这种信息的部门和下属单位去。由于及时得到一条宝贵的信息而救活一个厂、富了一个村、搞活一个企业的事例比比皆是。

③利用信息

通过对大量信息的分析研究,得到全面而可靠的情况,用以修订决策,调整行动,指导下级,改进工作。

(5)从方法上进行指导

有时下属做不好工作,既不是思想有问题,也不是缺乏能力,而是缺少得当的工作方法。因而加强方法指导,为下属解决“过河”的“桥”或“船”,就显得非常必要。方法指导包括:

①领导者自己用心研究工作方法,并经常教育下属注意学习和总结领导工作的规律性,从而在实践中形成各自的一套工作方法。也就是说,不要光给他们金子,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点金术”。

②将若干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向下级推广,为下属提供做好工作的武器。

③发现下属的一些不正确的工作方法,要及时提醒,帮助纠正。

领导者指导工作的方式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作任务的变化而有所创新。目前,领导者指导工作方式主要是:因地制宜,把一般指导与分类指导结合起来。各地区、各公司、各单位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各不相同,各条战线也都有各自内在的工作规律。这就要求不仅要注意到全局的共性、一般性问题,更要注意到个性、特殊性的问题。如果领导者忽视各地区、各条战线的特点和差异,不注意解决那些个性和特殊性的问题,而是“上下左右一把号,东西南北一个调,走到哪里都一套”,就会失去或削弱领导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般来讲,对那些有明确要求的、普遍适用的政策,应研究贯彻实施的具体办法,认真组织落实;对那些只提供了政策思想和一般原则的,就要从本地实际出发,作出切实可行的具体规定和细则。另外,在工作安排上,也要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允许进度有急有缓,顺序有先有后,不要搞一刀切。一般地执行上级指示,只能带来工作的一般化。

而如果样样工作都一般化,就谈不上什么创造性,事业就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不管是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整体的方针政策由于是针对全局而言的,原则的东西多一些,所以理论色彩也就浓一些。从事实际工作的各级领导要想把这些精神落到实处,就必须善于把上级的理论变成活生生的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上几点,实际上就是在上情与下情的结合上做到三个统一:坚定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各级领导者应努力把握上情与下情相结合的艺术,把领导工作做得具体到位。

4.怎样安排布置工作

有一些领导者在安排布置工作时,常常犯一种毛病,即从来不明确地告诉下属干什么、怎么干,他以为自己了解和掌握的东西,下属也一定能够掌握,下属的工作没有达到他所要求的标准时,他就批评一顿,这些做法显然都是不妥当的。安排和布置工作的正确做法有以下几点。

(1)任务与职能相称

领导给下属安排布置工作,不能随心所欲,不能随便把任务分派给下属,而应根据任务性质和下属情况有所选择,有所取舍。为此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①任务与职责一致原则

领导者所分配的任务应当是下属的职责范围之内的,是属于他岗位责任制范围之内的事,而不能把应属于上层的事交给下一层去干,把下层的事交给上一层去干,或是把本应由甲完成的任务让乙去做,乙的事让甲去做。如果那样乱分配,势必搞乱层次,打乱工作秩序,使人无所适从。当然,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特殊任务,也需要临时变通,但不能太多。特殊情况除外,正常情况下还应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②任务与能力一致原则

领导者所分配的任务要与下属的能力相一致,有多大能力的人就分配给他多重的活儿。不然,让能力强、水平高的人去做简单的工作,就会既浪费人才,又使他心情不舒畅,认为领导瞧不起他,重要的事不让他去做;如果让能力差、水平低的人去完成复杂、艰巨的任务,不仅容易误事,而且执行任务的人也有反感,认为领导是故意找别扭,强人所难。此外,在工作量上也要有所考虑,工作分配得太多,会使他感到承担不了,太少又使他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

(2)分配工作的技巧

汉高祖刘邦在总结自己异军突起、战胜项羽的原因时说:论带兵打仗,我不如韩信;论管理钱粮,我不如萧何;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但是,三者皆人杰,我能用之,这就是我所以取天下的原因。可见用人得当,分配工作合理是十分重要的。

作为领导者应如何分配工作呢?

①在指导思想上要“远”“近”结合

领导者分配工作应首先考虑分配对象能否完成任务,并保证总体目标的实现。但是,如果长此以往地满足于这一点,忽视和放松对下属的培养和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也会带来单位生机活力的减弱和后劲不足。正确的指导思想应该是“远”“近”结合,既注重眼前任务的完成,又要注意从长计议,在培养人才,增强后劲上下功夫。

②在工作标准上要高低适度

在同等条件下,领导分配工作标准要平等待人,公平合理,否则,你的下级必定容易引起不满。有人说:“不怕苦,就怕不公”,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在内在素质、外在条件等因素均有差异的情况下,既要一视同仁,从严要求,又要因人而异,有所区别。

③在人才组合上强调互补

特别是在需要多人紧密配合方能完成一项具体任务的情况下,在确定人员、明确职责和具体分工时,既要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又要注意发挥他们之间的合力和互补作用,力求做到使其心理上相融,性格上相抑,能力上互补,达到1+1>2的最佳效果。

④在具体人员上要“长”“短”兼用

一个人身上的“长”和“短”,不是固定不变的。“长”可以变成“短”,“短”也可以变成“长”。领导者分配工作时,应在允许的条件下,力求扬长避短,尽量照顾各自的特长,使其有用武之地,这对调动积极性,搞好工作是非常有益的。

(3)交代工作须明确

在布置工作时,以下各项应当十分清楚:什么任务属什么性质,有什么意义;应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和效果;什么时候完成;向谁请示汇报;应遵循哪些政策原则;执行任务者在人、财、物和处理问题方面有哪些权力;步骤、途径和方法是什么;可能出现哪些情况,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当然,以上各项要因人因事而异。重要的事就要交代得严肃、明确,具体简单的事则可以粗略一些;对于头脑聪明、经验丰富、一点就透的人,可以简明扼要,不必耳提面命,唆唆;对于新手和能力差的人,要尽可能把想到的东西都告诉他,使他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