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票据存单与委托理财
3474600000001

第1章 编写说明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基本法律知识宣讲系列丛书之一,通过丰富详实的案例,对有关票据、存单及委托理财的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进行解读与阐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读者从直观、感性、多元的视角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有更为清晰和准确的认识,从而迅速了解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办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司法解释等相关法律精要。

票据滥觞于罗马帝国时代,当时出现了一种所谓的"自笔证书",由债务人制作,由债权人持有,债权人请求给付时,必须先提示证书,当债权人获得付款时,须将证书返还债务人,这可以说是票据最早的雏形。到了现代,票据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得到了频繁的使用,功能也获得了极大地发展。具有了汇兑、支付、结算、信用四大功能。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票据诞生于私法领域,应当尊崇当事人的自治原则,然而票据承载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具有无因性、流通性等天然属性,对票据行为进行法律规制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996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票据法》,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又颁布了《支付结算办法》,为票据的法律适用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和依据,不仅成为票据行为当事人的行为指南,也是人民法院审理有关票据纠纷的主要法律依据。因此,本书主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和《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办法》相关规定的理解和适用进行讲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理财的行业当中。而由于工作以及诸多琐事的繁多,或者是由于对理财业务的非专业化,很多人或者公司均资产委托给专门的人士,由受托人投资于期货、证券等交易市场或通过其他金融形式进行管理。由于委托投资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在法律层面尚没有规范制度,一旦发生纠纷,往往难以找到统一的法律予以适用。但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颁布了一些行政法规,一些地方法院亦发布了具有特色的做法,在此,我们也对这些行政法规与法院裁判规范进行初步的阐释。

本书体例新颖,在结构上通过设问的方式,提出百姓常见的法律问题,问题提出后用简单、质朴的语言给予讲解,体现出简明、生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写作风格。下设四个部分:"宣讲要点"、"典型案例"、"专家评析"、"法条指引"。

"宣讲要点"部分介绍了票据法律问题所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结合当下经济活动的背景,通过法律知识点的介绍,让读者了解票据法律实务应当注意的要点。

"典型案例"所选取的案例,既反映当下票据法律适用的现状,又体现出票据法律实务的重点与难点,通过案例体现了司法界最新动态、疑难要案审理等要求,理论与实践兼顾。更为重要的是,本书不仅仅运用法条来解决案例争端,但不局限于法律,还根据编写书稿的需要对密切相关的法律和司法规范性文件作适当扩展。

"专家评析"部分,通过专业性的解答,对案例中的重点法律问题进行评述,与以往普通案例书不同的是,本书不仅以解读法律的形式来解答案例中的纠纷焦点,更从法条本身制定的背景、法律所包含的原理进行阐述,透过原本枯燥的法律条文,探寻内在的逻辑与秩序架构的规律。从而,使读者在了解相关纠纷的解决路径的同时,更加深对相关法律的理解,进而达到法律宣讲的最终目的。

"法条指引"部分,本书选取了与案例的解读、评析最贴切、适用的法条。同时,所列明的法律条文更注意前后比较,给读者以举一反三的提示,也便于读者进行学习及查找。

概因作者能力有限,本书在案件分析中的一些观点,只是作者的个人见解,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诚恳地期待着读者对本书的不妥和错漏之处提出批评、指正。希望本书能为广大渴望了解票据与理财法律制度的人士,提供形象生动的实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