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故事全集
347700000020

第20章 宽容的心境,美丽生活的旅途 (1)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错误在所难免,宽恕就是神圣。宽容和忍让能够换来最甜蜜的结果。一个人经历过一次忍让,他的心胸就会多更宽阔一些。多一分宽容,就会多一个朋友,少一个敌人。如果没有宽恕之心,生命就会被无休止的仇恨和报复所支配。忍让和宽容不是懦弱和怕事,而是关怀和体谅,以己度人,推己及人,我们就能与别人和睦相处,甚至能够化敌为友。

西瓜地里的风波

宽容产生的道德上的震撼要比责罚产生的要强烈的多。

——苏霍姆林斯基

战国时期,楚、梁两国交界,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在各自的地里种了西瓜。梁亭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极好;而楚亭的亭卒懒惰,瓜秧又瘦又弱,与梁亭瓜田的长势简直不能相比。楚亭的人心生嫉妒,于是,在一天晚上乘着夜色,偷跑过去把梁亭的瓜秧全给扯断了。

第二天,梁亭的人发现自己瓜地里的瓜秧全被人扯断了,他们气愤难平,报告给边县的县令宋就,说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扭断好了。宋就说:“这样做当然能解气,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那么为什么再反过去扯断别人的瓜秧?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你们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好。而且,你们这样做,一定不能让他们知道。”梁亭的人听了宋就的话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照办了。

渐渐地,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好过一天,仔细观察后发现每天早上地都被人浇过了,而且是梁亭的人在黑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亭卒们的报告后,感到十分惭愧和敬佩,于是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楚王。

楚王听说这件事后,感于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给梁王,以示自责,也用来表示酬谢。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好的邻邦。

【点亮心灯】

生活中有很多事当忍则忍,能让则让。忍让和宽容不是懦弱和怕事,而是关怀和体谅,以己度人,推己及人,我们就能与别人和睦相处,甚至能够化敌为友。

没有说出口的原谅

如果没有宽恕之心,生命就会被无休止的仇恨和报复所支配。——阿萨吉奥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支英军与德军在森林中相遇,激战一夜后有两名英国士兵与部队失去了联系,这两名士兵来自于同一个小镇。

两名英国士兵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他们互相鼓励、相互安慰。十多天过去了,仍未与部队联系上。这一天,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艰难度过了几天。可是整个森林除了一只鹿之外,他们再也没看到过其他任何动物。他们仅剩下的一点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这一天,他们在森林中又一次与敌人相遇,经过再一次激战,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自以为已经安全时,只听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伤在肩膀上!后面的士兵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并赶快把自己的衬衣撕下包扎战友的伤口。

晚上,未受伤的士兵一直念叨着母亲的名字,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他们熬不过这一关了,尽管饥饿难忍,可他们谁也没有动身边的鹿肉。天知道他们是怎么过的那一夜。第二天,英国部队救了他们。

事隔多年,那位受伤的战士杰克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当时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我怎么也不明白,他为什么对我开枪?但当晚我就宽恕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的鹿肉,我也知道他想为了他的母亲而活下来。接下来这么多年,我装作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几十年的朋友,我原谅了他。”

【点亮心灯】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就会消失。”面对别人的伤害,我们要以德报怨,时刻提醒自己,让伤害到自己这里为止。

宽恕别人,成就自己

豁达的心胸能够修补专事诽谤的恶舌。

——荷马

明末清初,苏州经历了一场罕见的大瘟疫,死人不计其数。当时的苏州府为了制止瘟疫流行,组织了医局,请当地名医轮流坐诊,为前来求医的人治病。

有一天,一个差役来到医局。他全身浮肿,皮肤已呈黄白色。名医薛雪为他切脉检查后,认为他已病到晚期,没治了,叫他回去“料理后事”。差役哭丧着脸出了医局大门,正巧碰上来接班的名医叶天士,叶天士重新为差役诊视一遍,发现差役的病是由于长期使用一种有毒的驱蚊香而引起的。于是,他给差役开了一副解毒药。差役服后,不久便痊愈了。

很快,这件事传到了薛雪的耳朵里。薛雪觉得叶天士是有意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两人同住在一条街,名声本不相上下,经常有好事者拿他俩比高低,故此早有嫌隙。薛雪越想越怒,一气之下,将自己的住宅起名为“扫叶庄”。叶天士闻讯后,也不示弱,把自己的书房更名为“踏雪斋”。从此两人不相往来。

几年后,叶天士80多岁的母亲病了。按病情应服“白虎汤”,但叶天士因担心药力太猛,母亲年老体弱经受不起,所以不敢使用,只是开了几剂药力较缓的药给母亲服用,结果病情总不见好转。

薛雪听说此事后,从侧面了解到叶母的病情,便对别人说:“此病非用‘白虎汤’不可。只要对症下药,药力猛一点怕什么?”有人把这话传给了叶天士。叶天士虚心采纳了这个意见,给母亲服用了“白虎汤”,病果然好了。为此叶天士登门致谢,薛雪说:“医者,贵在救人也,岂可以计私怨乎?”于是二人从此结为好友。

【点亮心灯】

宽容不仅是容忍他人的小错误,还包括为人豁达,不计前嫌,以礼待人等。其中“不计前嫌,以礼待人”更加难能可贵,也更能表现出一个人品德高尚的一面。

放下手中的枪

宽容胜于报复,因为宽容是温柔的象征,而报复是残暴的标志。——爱比克泰德

小男孩哈根有一条非常可爱的狗,不幸的是,有一天下午他的狗被邻居家的狗咬死了。小男孩简直气疯了,发誓要打死凶手,为他的宝贝狗报仇。

哈根的父亲很理解儿子的情绪,他知道凭语言无法说服儿子,于是他把哈根领到了邻居家的院子后面。

“那条狗在这儿,”父亲对哈根说道,“如果你还想干掉它的话,这是最容易的办法。”父亲递给哈根一把短筒猎枪。哈根疑虑地瞥了父亲一眼。他点了点头。

父亲拿起猎枪,举上肩,黑色枪筒向下瞄准。邻居家的大黑狗用一双棕色眼睛看着他,高兴地喘着粗气,张开长着獠牙的嘴,吐出粉红的舌头。就在哈根要扣动扳机的一刹那,千头万绪闪过脑海。父亲静静地站在一旁,可他的心情却无法平静。涌上心头的是平时父亲对他的教诲——我们对无助的生命的责任,做人要光明磊落,是非分明。他想起他打碎妈妈最心爱的花瓶后,她还是一如既往地爱他;他还听到别的声音——教区的牧师领着他们做祷告时,祈求上帝宽恕他们如同他们宽恕别人那样。

于是,猎枪变得沉甸甸的,眼前的目标变得模糊起来。哈根放下手中的枪,抬头无助地看着爸爸。爸爸脸上绽出一丝笑容,然后抓住他的肩膀,缓缓地说道:“我理解你,儿子。”这时他才明白,父亲从未想过他会扣扳机。他要用一种明智、深刻的方式让他自己作出决定。

哈根放下枪,感到无比轻松。他跟爸爸蹲在地上,解开大黑狗,大黑狗欣喜地蹭着他俩,短尾巴使劲地晃动,仿佛在庆幸自己免遭枪杀。

【点亮心灯】

宽容是消除报复的良方。对于宽容的人来说,没有什么不可以饶恕的。在你宽恕别人的同时,也会将自己内心的仇恨一并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