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大卫·科波菲尔
3483700000013

第13章 独自谋生(1)

在我10岁那年,我就成了摩德斯通—格林伯货行里的一名小童工了。

摩德斯通—格林伯货行跟各色人都有生意上的往来,不过其中重要的一项是给一些邮船供应葡萄酒和烈性酒。我现在已经记不起这些船主要开往什么地方,不过我想,其中有些是开往东印度群岛和西印度群岛的。

我现在还记得,这种买卖的结果之一是有了许多空瓶子。于是有一些大人和小孩就着亮光检查这些瓶子,扔掉破裂的,把完好的洗刷干净。摆弄完空瓶子,就往装满酒的瓶子上贴标签,塞上合适的软木塞;或者是在软木塞上封上火漆,盖上印,然后还得把完工的瓶子装箱。这全是我的活儿,我就是雇来干这些活儿的孩子中的一个。

连我在内,我们一共三四个人。我干活的地方,就在仓库的一个角落里。昆宁先生要是高兴,他只要站在账房间他那张凳子最低的一根横档上,就能从账桌上面的那个窗子里看到我。在我如此荣幸地开始独自谋生的第一天早上,童工中年纪最大的那个奉命前来教我怎样干活。他叫米克?沃克,身上系一条破围裙,头上戴一顶纸帽子。

他告诉我说,我们的主要伙伴是另一个男孩,在给我介绍时,我觉得他的名字很古怪,叫白煮土豆。后来我才发现,原来这是货行里的人给他取的诨名,因为他面色灰白,像煮熟的土豆般粉白。

我竟沦落到跟这样一班人为伍,内心隐藏的痛苦,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我把这些天天在一起的伙伴跟我幸福的孩提时代的那些伙伴作了比较——更不要说跟斯蒂福、特拉德那班人比较了——我觉得,想成为一个有学问、有名望的人的希望,已在我胸中破灭了。

当时我感到绝望极了,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深深感到羞辱;我年轻的心痛苦地认定,我过去所学的、所想的、所喜爱的,以及激发我想象力和上进心的一切,都将一天天地渐渐离我而去,永远不再回来了,凡此种种,全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之中,绝非笔墨所能诉说。那天上午,当米克?沃克离开时,我的眼泪就直往下掉,混进了我用来洗瓶子的水中。我呜咽着,仿佛我的心窝也有了一道裂口,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似的。

账房里的钟已到了12时30分,大家都准备去吃饭了。这时,昆宁先生敲了敲账房的窗子,打手势要我去账房。我进去了,发现那儿还有一个胖墩墩的中年男子。

“这个就是。”昆宁先生指着我说。“这位,”那个陌生人说,语调中带有一种屈尊降贵的口气,还有一种说不出的装成文雅的气派,给我印象很深,“就是科波菲尔少爷了。你好吗,先生?”

我说我很好,希望他也好。其实,老天爷知道,当时我心里非常局促不安,可是当时我不便多诉苦,所以我说很好,还希望他也好。

“感谢老天爷,”陌生人回答说,“我很好。我收到摩德斯通先生的一封信,信里提到,要我把我住家后面的一间空着的屋子——拿它,简而言之,出租——简而言之,”陌生人含着微笑,突然露出亲密的样子说道,“用作卧室——现在能接待这么一位初来的年轻创业者,这是本人的荣幸。”说着陌生人挥了挥手,把下巴架在了衬衣的硬领上。

“这位是米考伯先生。”昆宁先生对我介绍说。“啊哈!”陌生人说,“这是我的姓。”“米考伯先生,”昆宁先生说,“认识摩德斯通先生。他能找到顾客时,就给我们介绍生意,我们付他佣金。摩德斯通先生已给他写了信,谈了你的住宿问题,他愿意接受你做他的房客。”

“我的地址是,”米考伯先生说,“都会路温沙里。我,简而言之,”说到这儿,米考伯先生又带着先前那种文雅的气派,同时突然再次露出亲密的样子,“我就住在那儿。”

我朝他鞠了一个躬。“我的印象是,”米考伯先生说,“你在这个大都市的游历还不够广远,要想穿过这座迷宫似的现代巴比伦,前往都会路,似乎还有困难——简而言之,”说到这儿,米考伯先生又突然露出亲密的样子,“你也许会迷路——为此,今天晚上我将乐于前来这里,以便让你知道一条最为便捷的路径。”

我全心全意地向他道了谢,因为他不怕麻烦前来领我,对我真是太好了。

“几点钟?”米考伯先生问道,“我可以——”“8时左右吧!”昆宁先生回答。“好吧,8时左右,”米考伯先生说,“请允许我向你告辞,昆宁先生,我不再打扰了。”于是,他便戴上帽子,腋下夹着手杖,腰杆笔挺地走出去了,离开账房后,他还哼起了一支曲子。昆宁先生于是便正式雇用了我,要我在摩德斯通—格林伯货行尽力干活了,工资,我想是,每星期6先令。至于到底是6先令,还是7先令,我已记不清了。由于难以肯定,所以我较为相信,开始是6先令,后来是7先令。他预付给我一星期的工资,我从中拿出6便士给了白煮土豆,要他在当天晚上把我的箱子扛到温莎里;箱子虽然不大,但以我的力气来说,实在太重了。我又花了6便士吃了一顿中饭,吃的是一个肉饼,喝的则是附近水龙头里的冷水。接着便在街上闲逛了一通,直到规定的吃饭时间过去。

到了晚上约定的时间,米考伯先生又来了。我洗了手和脸,以便向他的文雅表示更多的敬意,跟着我们便朝我们的家走去,我想,我现在得这样来称呼了。

一路上,米考伯先生把街名、拐角地方的房子形状等,直往我脑子里装,要我记住,为的是第二天早上我可以轻易地找到回货行的路。到达温莎里他的住宅后他把我介绍给他的太太。米考伯太太是个面目消瘦、憔悴的女人,一点也不年轻了。

我的房间就在屋顶的后部,是个闷气的小阁楼,墙上全用模板刷了一种花形,就我那年轻人的想象力来看,那就像是一个蓝色的松饼。房间里家具很少。

我就在这座房子里,跟这家人一起,度过我的空闲时间。每天我一人独享的早餐是一便士面包和一便士牛奶,由我自己购买。另外买一个小面包和一小块干酪,放在一个特定食品柜的特定一格上,留作晚上回来时的晚餐。我清楚地知道,这在我那六七个先令工资里,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了。我整天都在货行里干活,而整个一个星期,我就得靠这点钱过活,从星期一早晨到星期六晚上,从来没有人给过我任何劝告、建议、鼓励、安慰、帮助和支持,这一点,就像我渴望上天堂一样,脑子里记得一清二楚!

我在摩德斯通—格林伯货行里也还有点地位。昆宁先生是个粗心大意的人,事情那么忙,做的买卖又这么不正规,他并没有把我跟别的人一样对待,已经很难为他了。除此之外,我从来没有对任何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说过,我是怎么来这儿的,也从来没有透露过我在这儿,心里有多难过。我只是默默地忍受着痛苦,千方百计地忍受着,除了我自己,没有一个人知道。

我究竟受了多少苦,正像我已经说过的那样,这完全超出了我的叙述能力。我把一切痛苦完全都藏在自己的心里,只是埋头干活。打从来到这儿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要是我干活不及别的人,我就不可能不受人轻视和侮辱。没过多久,跟两个孩子中的任何一个比,我至少都一样快捷,一样熟练了。

当时我认为,要想摆脱这种生活,毫无希望,因此也就完全死了心。现在,我坚决相信,当时我一时一刻也没有甘心于那种生活,而且一时一刻也没有不感到万分的不幸和痛苦,可是我忍受着。就连给裴果提的信中,我也只字未提,一来是我爱她,二来是因为我怕丢脸,不好意思说。

在这段时间里,我依旧一直在摩德斯通—格林伯货行里干着普通的活儿,跟那几个普通人做伙伴,心里仍和开始时一样,感到不应该这样落魄,受这样的屈辱。不过,我每天去货行,从货行回家,以及中饭时在街上溜达,都会看到许多孩子,可我从来没有结识过其中的任何一个人,也没有跟其中的任何一个人交谈。我过的同样是苦恼的生活,而且也跟从前一样,依旧孑然一身,一切都靠自己。

不过,那里的苦日子我是不打算再过下去了。我已决定逃走了。我要用种种方法跑到乡间去,跑到我在世界上的唯一亲属那里去,把我的故事讲给我的姨奶奶贝西小姐听。

可是我连贝西小姐住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所以我写了一封长信给裴果提,附带地问她还记不记得;我伪称曾听到有这样的一位太太住在某处地方,我随便写了一个地名,因而渴望知道是否就是她。在同一信中,我又告诉裴果提,我有一种特别的用途,需要半个几尼,如果她肯将此款借给我,待我日后偿还,我将非常感激她,且会在以后将其用途告诉她。

裴果提的回信不久就来了,其中照例充满着亲爱的热诚。她在信内附着那半个几尼,并且告诉我,贝西小姐住在多佛附近,但究竟是在多佛市内,还是在海斯、桑德盖特、福克斯通,她却说不出。可是当我去询问我们中间的一个工人时,他告诉我这些地方都是紧连在一起的,因此我就认为这点消息已够我用了,并且决定在本周末出发。

因为我是一个非常忠实的小子,而且不愿玷污我那将要遗留在摩德斯通—格林伯货行中的名声,我认为自己必须在那里做到星期六晚上,而且因为我初进来时曾预支过一星期的工资,所以届时不应该到办事处去领取我的薪俸。

就为了这缘故,我才告借了那半个几尼,以便我不致无钱支付旅费。因此,到了星期六晚上,我们都在货行里等候发薪水,而那做车夫的蒂普照例首先进去领款时,我握着米克?沃克的手,叮嘱他进去领款时告诉昆宁先生一声,我去蒂普家搬箱子去了。于是,我就跑掉了。

看看天快黑了,我在罗彻斯特过大桥,又累,脚又疼,一边还吃着路上买的面包,这就是我的晚饭。

我吃力地来到查塔姆——那天晚上这地方看上去是模模糊糊一片白垩、吊桥、没有桅杆的船只,那些船有篷子,像诺亚方舟一样,漂浮在污浊的河面上。我爬到一个炮台模样的地方,这里长满了青草,居高临下,底下有一个巷子,有个哨兵来回走动。我在这里靠着一门大炮就躺下了,有哨兵的脚步声和我做伴,我感到很高兴,不过他并不知道我睡在上面。我睡得很沉,一觉睡到了大天亮。

第二天清早,我浑身发僵,两脚疼痛。我觉得,要是想保留体力,好走到目的地,那一天就不能走得太远,于是我就下定决心,当天的主要任务是把我那件上衣卖出去。主意已定,我就脱下上衣,适应一下不穿上衣的滋味。就这样,我夹着那件衣裳,对各家估衣店进行了一番考察。

那天晚上,我又找了一个草垛,溜边儿躺下,睡了一觉。我脚上起了泡,睡觉以前,先在小河沟儿里洗了洗脚,又尽我所能用凉凉的树叶把脚裹了起来。一夜休息得不错。第二天清早我又上路的时候,发现沿路是连续不断的啤酒花种植场和果园。

按月份来说,早就到了收获的季节,所以苹果都熟了,果园里一片红,有几个地方,采酒花的工人也已经在干活儿了。我觉得这样的风光实在好,就打定主意当晚在酒花丛里过夜——幻想那一行行的桩子,上面缠绕着美丽的叶子,一定是有趣的伴侣。

我先在船家当中打听姨奶奶的消息,他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她住在南福地灯塔,就因为住在那里,害得她把胡子都燎了;有的说她被牢牢地捆在港外的大浮标上了,只有在潮水半涨半落的时候,才能去看她;有的说她因拐卖儿童,关到梅德斯通监狱里去了;还有的说看见她上次刮大风的时候骑着扫帚直奔加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