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元丰八年(1085)进士。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坐元祐党籍,累遭贬谪。少从苏轼游,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尤工词。婉丽精密。有《淮海集》。
秋日三首(其一)
秦观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1]。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2]。 【注释】[1]邗(hán)沟:又名邗江,在今江苏境内,为自扬州经高邮至淮安的一段运河。傍:靠近。[2]菰蒲:菰和蒲都是长在浅水中的草本植物。菰的嫩茎的基部可做蔬菜吃,叫茭白:蒲即香蒲。
【鉴赏】一、二句描写运河天地之美。微霜已降,秋水方清,诗人乘船经过运河,习习凉风,吹来清新空气,很觉爽快。这时没有月光,只见满天星斗。诗人陶醉在迷人的秋江夜色之中,环顾四周,寒星万颗,映照水中,倍感亲切。一、二句由“霜”、“寒”二字领起,不消点出“秋”字,而题意自在其中。
三、四句赞美运河周围环境幽寂。邗沟两岸丛生着菰蒲一类水生植物,在夜色朦胧中,给人以一望无际的感觉。诗人完全没有料到,菰蒲深处居然隐藏着人家。
本联妙在使用了“疑”、“忽”二字。诗人心中正结着一个菰蒲深处有无藏舟之“地”的“疑”团,忽然几声“笑语”,方知岸上还有“人家”,疑团顿解。这种情景,人们在生活中往往会遇到,优秀的诗人却能通过艺术作品敏锐地将它捕捉下来。最后两句乃全诗之警策,常常为人称道。
纳凉
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1]。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注释】[1]胡床:即交椅,可躺卧。
【鉴赏】诗的一、二两句写仔细寻觅纳凉胜地。首句点明题意,人们看到的是诗人携杖出户,来到柳外追寻清凉世界的情景。这句连用“携”、“来”、“追”三个动词,把诗人携杖出户后的动作分出层次加以表现。其中“追”字更是曲折含蓄地传达出诗人追寻理想中的纳凉胜处的内在感情,实自杜甫《羌村三首》“忆昔好追凉”句点化而成。这样,诗人急于从火海中解脱出来的情怀,通过一系列动作,便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次句具体指出了在“柳外”纳凉的方位和临时的布置:“画桥南畔倚胡床。”这是一个绿柳成行,位于“画桥南畔”的佳处。诗人选好了目的地,安上胡床,依“倚”其上,尽情领略纳凉的况味。
三四两句则展开对纳凉地美妙景色的描绘:“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月明之夜,船家儿女吹着短笛,笛声参差而起,在水面萦绕不绝。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自在幽香不时散溢,真是沁人心脾。诗人闲倚胡床,怡神闭目,不只感官上得到满足,连心境也分外舒适。这两句采取了对偶句式,分别着重从听觉上和视角上把纳凉时的具体感受艺术地组合起来。于是,一个纳凉胜地的自然景色,就活现在读者面前。
春日五首(其一)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1]。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2]。
【注释】[1]轻雷:轻微的雷声。万丝:指密蒙的雨丝。霁光:雨后初晴的阳光。参差:指层叠的瓦片。[2]春泪:指雨珠。“无力”句:谓经过一夜春雨,蔷薇的花枝倾斜,显得娇慵无力。
【鉴赏】春日大地,经过一夜轻雷细雨的急激和滋润,春色更浓,各种花卉草木,千姿百态,穷丽极妍。对这特有的自然美,诗人未作全面描摹,而把镜头的焦点对准了庭园一角,摄下了一幅雨过初晴的精巧画面:琉璃瓦,浮光闪闪,犹如碧玉;那一株株芍药花灿然盛开,由于水珠的重压,似在含泪欲泣,显得凄艳欲绝;蔷薇攀附着其他树枝,如佳人娇卧无力,百媚自生。一夜细雨的沾润,娇嫩的花草已经感到承受不了。一个“含”字,一个“卧”字,形象地刻画出芍药、蔷薇经雨后的娇弱状态,包孕了诗人的惜花之情,也隐现了“春愁”之意境。芍药亭亭玉立,故有“含春泪”之态;蔷薇攀枝蔓延,故有“无力卧”之状。由于作者完全把握住了事物的不同特征和内在精神,因此状物非常传神。
该诗的另一个特色是用字精警,生动准确。“春”、“晓”二字,粗一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点明季节、时辰。但细细品味,正好渲染出此刻宁静的气氛,烘托了景物,使全诗更富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同时,四句中每句一个动词,也用得极为巧妙。其中“落万丝”是诗眼,亦可称是全诗的脉络,对互不联系的景象——浮光、含泪、卧枝,起了纽带作用,使其轨辙可寻、脉断峰连、浑然一体。“浮”、“含”、“卧”三字,以实证虚,令读者更能体味到“落万丝”的情景。
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1]二首
秦观
茫茫汝水抱城根,野色偷春入烧痕。千点湘妃枝上泪,一声杜宇水边魂。遥怜鸿隙陂穿路,尚想元和贼负恩[2]。粉堞女墙都已尽,恍如陶侃梦天门[3]。庖烟起处认孤村,天色清寒不见痕。车网湖边梅溅泪,壶公祠畔月销魂。封疆尽是春秋国,庙食多怀将相恩。试问李斯长叹后,谁牵黄犬出东门?
【注释】[1]太守向公:即“郡将向宗回团练”(《桐江诗话》)。向宗回有“登城诗”,秦观因之“次韵两篇”。[2]鸿隙陂:指西汉末年翟方进为相时,奏废汝南水利工程之一的鸿隙陂,从此“水无归宿”,经常为害。元和贼负恩:指唐宪宗元和年间,吴元济割据蔡州等地,对抗李唐王朝,擅改汝水故道,后吴虽为李愬讨平,水害却贻祸无穷。[3]陶侃梦天门:《晋书·陶侃传》有陶侃“少时梦生八翼而上天门”,后来“位至八州都督”的传说。诗人以陶拟象,希望向太守像陶侃那样,为巩固赵宋王朝而效力。
【鉴赏】第一首前两句是汝南人民灾后重建家园的生活写照。“茫茫”和“抱”状出了汝水绕城奔流的势头,以及易于水患的地理形势。“野色偷春人烧痕”,“烧痕”指被火烧过的地方。“烧痕”换新绿的场景,表明这里的老百姓经常遭受天灾人祸,不是水灾就是火灾。人们正为修复家园与重新安排生活而努力。三、四句则把眼前景物与灾情回忆结合起来。“湘妃泪”、“杜宇魂”,借用虞舜二妃泪染斑竹和蜀王杜宇魂化子规的典故,喻指灾区人民家散人亡、技泪招魂的凄惨情状。诗人眼中见到的修竹影,耳边听到的子规声,唤起他对灾民的深切同情。千万点血泪,一声声杜宇,汝南人民遭受洪灾、无家可归、惨不忍睹的镜头,仿佛就在眼前。五、六句由“遥怜”、“尚想”领起,回顾造成水灾的历史根源。七、八句说城堞倾圮已尽,希望太守重加治理。
第二首前两句展开了一幅郊野萧条景象的素描:炊烟袅袅,郊野的孤村,依稀可辨;天色清寒,村舍的影子,一点也看不见。洪水给汝南人民带来的后果,还未消除。其中“认”字与前首第二句中的“偷”字下得精妙,极其传神。三、四句写汝南两个名胜车网湖和壶公祠的傍晚景色。湖边梅花盛开,祠畔明月初上,风景本很迷人,但去年的灾情记忆犹新,孤村的景象宛然在目,不禁触景伤情,泪溅魂销。五、六句说汝南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的古城。早在春秋时代,它就是蔡、沈等国的封地,颇多“先贤”,人们立庙祭祀以示追怀“恩泽”。七、八句则从另一角度指出,历史上蔡州也有秦代李斯这样的人物,他官至丞相,却终遭杀戮之祸。诗人以提问口气,把李斯临刑时的“长叹”反说出来,意在从他身上引出经验教训。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治所在今河南汲县)人。宋太祖贺皇后五代族孙。熙宁中以恩荫授右班殿直,监军器库门。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等职,晚年退居苏、常。其词善于锤炼字句。其《青玉案》有“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称“贺梅子”。词集名《东山词》(一名《东山寓声乐府》)、诗集名《庆湖遗老集》。
病后登快哉亭[1]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2]。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释】[1]快哉亭:位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东南角的城隅之上,建于熙宁末,由苏轼命名。[2]病来:指病愈之后。
【鉴赏】诗一开首以雨后蝉鸣起兴。秋高气爽,雨过天晴,再加病愈登亭,何其快哉!连枝上的蝉也仿佛有所领略而在欢快地鸣叫。“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微露了诗人的欣羡之情:蝉之踌躇满志,岂不是因为它既得时,又得地!言下已隐含人不如蝉的况味。二句由“听”转向“见”:秋雨新洗,况值此黄昏之际,行人渐少,尘土不扬,那通往故乡的道路显得分外清晰。这一句在眺望中透露出诗人的心事:思乡情重,思归心切,何曾有一日忘怀!平日里世事纷扰,或可抑制一时,一旦除去世务的尘翳,那潜有的意念又会立即浮现。当此病后偷闲,偶尔登临送目之际,思归之念便又油然而起。
三、四两句极写归思之深、之切。病后的频频把盏,非消渴解馋之谓,实因乡愁太深太重,挥之不去,斥之又来,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诗中只写了梦后,实则暗示出曾有无数次的思乡梦。梦中不妨千里回乡,则梦醒后愈是归思难忍,这天长日久郁积的乡愁,这梦中犹且萦绕的归思,俱化为一含情凝睇之人,呼之欲出。至此,诗人的登临之意毕现。
五、六两句作者从忆想回到现实。鸦投古刹,自是黄昏时万物栖止的典型物色;而落日斜晖,又隐隐约约透露出诗人时不我与的迟暮之感。天色向暮,自然界的飞禽均有所托,而人的归宿又在何处?暮霭之中,惟见远去的道路渐渐隐没在一片凄迷的草色之中。第六句暗寓失意之恨。诗人于怀乡思乡之中,又寄托了自己落拓不遇的身世之感,遂使全诗的思致更见深入,意蕴更见丰厚。
末二句直抒胸臆。一年一度的秋风,最能动人归兴,而今滞留他乡,眼见得梦想成空,徒然催人早生华发而已!“秋风发上生”几字,用语甚是新奇,不落陈腐。唐代李贺诗云“秋野明,秋风白”,秋风和白色始相勾连,至苏轼又用“霜风”形容须发皆白,如“白头萧散满霜风”、“白须萧散满霜风”等,贺铸点化成句,自铸新词。这里不仅意指鬓发的斑白,而且秋风萧萧,又给人以冷的感觉。因此这一新奇的用语,也便暗示着作者凄冷的情怀。
陈师道(1053-1102),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境困窘。少学文于曾巩,绝意仕进。元祐初,因苏轼等荐,为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诗宗杜甫,锻炼辛苦,诗风质朴。黄庭坚甚爱重之。为江西派代表性作家,常与苏轼、黄庭坚等唱和。有《后山先生集》《后山谈丛》。
登快哉亭[1]
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2]。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3]。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注释】[1]快哉亭:在徐州城东南,苏东坡题亭名。
[2]霭:云气。[3]度:过。
【鉴赏】全诗前六句写景。皆是作者登楼所见:先看水、次看山、再看天,由低到高,层次分明。
一、二句写看水:水是通过俯视和平视来写的。一道清澈的江水沿着城墙曲折而流。这里“城”与“江”同曲,是居高临下所见。一股如帘的清泉在乱石中间倾泻而下。这里,泉泻乱石间,是直道眼前景物,也切合登高所见,两句中“江”与“泉”是动的,“城”与“石”是静的,可谓动静结合。正是这种居高临下的视角和动静结合的对照,将蜿蜒曲折的河岸和湍急奔泻的泉水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三、四句写看山:山是通过暮色来写的。夕阳刚刚隐没于地平线下,暮雾便依着山间慢慢地升起了。“隐地”、“依山”造语工巧,形象而具体,读来如身历其境。“隐”、“依”二字本来都是带有主观色彩的,这里用来形容夕阳与暮霭,就赋予了自然现象以人性,显得异常生动。
五、六句写看天:将空中景物融入思想感情,包含了很深的寓意。山间时有飞鸟掠过,匆匆地不知投向何处;奔腾的云彩舒卷自如,飘曳有姿。鸟飞、云动,本是山间常景,而一旦注入了诗人自己的感情,便产生了耐人寻味的魅力。窥其所未言,即隐隐透出诗人心情的不平静和向往自由的意愿;再咀嚼其深意,那横空而过的飞鸟,岂不是人生匆遽的象征?这里有“仰看一鸟过,虚负百年身”的深意。而那自由自在的白云,尽管奔腾变幻,终因无心于争逐,所以永远悠闲自得!这里有“水流心更静,云涌意俱平”的哲理。诗评家说此诗中“度鸟”、“奔云”句,有无穷之味,更有振起全篇之功。
末尾两句抒情。写游兴不尽的原因,反衬出眼前景物令人流连忘返。诗人并不直说自己游兴未尽,却说因为家里还有年幼的小儿子在依门守望,自己不能流连得太久。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属江苏)人。熙宁进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职。少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兄弟。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亦能词。有《张右史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