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双城记
3505000000018

第18章 大人在城里(1)

宫廷里权势大的大臣之一某大人在他的府第里举行半月一次的招待会。大人在他的卧室里,那是他圣殿里的圣殿,是在外厢诸屋里的大群崇拜者心目中神圣地点中最神圣的。大人要吃巧克力了。他可以很轻松地吞下许多东西,而有些心里不平衡的人也认为他是在急速的吞吃着法兰西。但是,早餐的巧克力如果没有四个彪形大汉(厨师还除外)的帮助就连大人的喉咙也进不去。

很对,需要四个人。四个全身挂满华贵装饰的人。他们的首领口袋里如果没有至少两只金表就没有办法生活(这是在仿效大人高贵圣洁的榜样),也没有办法把幸福的巧克力送到大人的嘴边。第一个侍从负责把巧克力罐捧到神圣的大人面前。第二个侍从则使用专用小工具把巧克力磨成粉打成泡沫。第三个侍从拿着大人喜好的餐巾随侍一旁。第四个(带两只金表的人)再斟上巧克力汁。减少一个侍从便难免伤害大人那受到诸天赞扬的尊严。如果只用三个人就服侍他吃下巧克力将会是他家族盾徽上极大的耻辱。如果只有两个人他一定会丢了命。

昨天晚上大人在外面吃了一顿便餐,还欣赏了迷人的喜剧与大歌舞表演。大人大多数晚上都要跟动人的友伴们外出用餐。大人彬彬有礼,敏感多情,在解决让人厌恶的国家大事和国家机密时,喜剧和大歌剧对他来说吸引力比法国的命运还要大。这种情况是法兰西之福——受到上帝类似恩宠的国家也都会这样。例如在出卖了英格兰的快活的斯图亚掌握政权令人遗憾的日子里,英格兰也是这样。

对于一般的公众事务大人有一个绝对的想法:一切听其自然。对于与众不同的公众事务他又有另外一个地道的高贵想法:一切他说了算——要为他的权力与钱袋尽力效劳。而对于他的玩乐,不管是一般的或特殊的,大人还有一个最符合他尊重身份的想法:上帝创造世界就是为了使他快活的。他的命令的措词是:“土地和所有的东西都属于我。”(只给原文换上了一个代词,小事一桩。)可是,大人却慢慢发现不高尚人的窘涩已经渗入了他的公私事务,所以他只好在这两类事务中跟一个赋税承包商结了盟。原来对公家财政大人一点都不懂,只能交给一个懂行的人去办。而谈起私人财政,赋税承包商又有钱,偏偏大人经过几代人的挥霍之后又慢慢露出了窘态。因此,大人便从一个修道院里把他的妹妹接了出来,趁她还有机会摆脱修女的身份,把她作为奖品嫁给了一个出身寒微却非常富有的赋税承包商。此时这位承包商手上拿着一根金苹果镶头的专用手杖正和外厢房的宾客们在一起。大家见了他都极力讨好,而那些自诩有着大人血统的优秀人种——包括承包商的夫人在内——都极其傲慢的轻视他。

赋税承包商是个铺张浪费的人。厩内有三十匹良马,厅堂有二十四名男仆,夫人由六个仆妇服侍,总装出只要是看上眼都要拿回家、此外一律没有兴趣的样子,从不把他的婚姻关系所牵引出的道德责任放在眼里。但他最起码是那天在大人府第随侍的贵人中最了不起的现实。

这些房间尽管漂亮豪华,有着时髦的设计和装饰,实际上已经很不稳固快要垮台了。考虑到别的地方那些衣衫破烂、戴着睡帽的穷汉们的存在(他们离此不远,巴黎圣母院的高塔差不多就在两极的正中,从那里可以眺望到这两处),这些漂亮的房子已成了令人十分恐惧的地方——如果大人府第里也有人担任责任研究这个问题的话。对于军事一点都不懂的军事官员。对于船舶什么也不知道的海军大员。对于政事完全没有概念的政府要员。还有那些表面一本正经,内心却十分邪恶的人。这些人全都在滥竽充数,全都在撒着弥天大谎,摆出对工作还以担任而高兴的样子。他们都或亲或疏地隶属大人城下,为此混迹于一切公众职务之中,从中捞取好处,这样的人不计其数。在这儿还有一种人为数也不少。他们跟大人或国家并没有直接关系,跟任何实际事物都没有关系,跟长途跋涉穷荒绝域的生活也没有关系。用花哨的药物治疗没有臆想的疾病而发了财的医生在大人的前厅里向仪态优美高雅的病人微笑。为国家的小忧小患设计出各式各样的策略却连任何一桩罪恶也没有办法认真消除的清客,在大人的招待会上对他们可以抓得住的耳朵滔滔不绝地发出使人一无所知的高论。想用空谈改造世界、想用纸牌建立巴别塔通往天堂的不信神明的哲学家,在大人非常精彩的集会上跟一心要化铝为金的不信神明的炼金术士促膝谈心。受过最优秀的教养的举止端正的先生们(在那个出色的时代——以后也如此——最优秀的教养可以从它所培养的人对与人类利害攸关的自然话题不感兴趣鉴别出来)在大人的府第里总是以玩得非常疲劳成为众人的最佳表率。这类家庭给巴黎上流社会留下了各色各样招引别人注意力的人物。聚集在大人府第里的许多的忠诚人士中的包打听们(她们占了上流社会的一大半)如果想在那仙女经常出没的天地里找出一个在态度和外貌上承认自己是母亲的孤独妻子是很困难的。事实上除了那个能把惹麻烦的生命带进人世的动作之外——那动作完全不能体现母亲这个称号——在一时英才的圈子里母亲这东西是不复存在的。那些不合时宜的孩子都交给农村的妇女们秘密抚养、悄悄带大,而年过花甲老妇却打扮得像二十岁的姑娘去参加晚宴。

不符合实际是一种麻疯病。它扭曲了随侍大人中的每一个人。在靠外面最近屋子里有那么六七个与众不同的人几年后就模糊地感到不安,认为总的说来形势不妙。作为一种颇有希望匡救弊病的办法,那六七个人有一半加入了一个很不切实际的宗派:抽搐派。他们正在圈内考虑是不是应当在现场口吐白沫、大发脾气、大喊大闹,作出强有迫昏厥的样子,为未来留下很便于理解的谶语,为大人指点道路。除了这几个德尔维什分子之外,其他三个加入了另一个教派,这个教派想以“真理中心”来尽力补救世人。他们认为人类虽然已经离开了真理中心——这用不着多加证实——但还没有脱出“圈子”,因此不得不设法制止脱出,以至于送回中心去,其办法是斋戒与通灵。所以,这些人常跟仙灵通话,带来了说不尽的幸福,虽然那幸福尚未显露。值得慰藉的是,大人豪华府第里的人们都穿着非常漂亮的衣服,如果末日审判定在盛装的日子到临,那儿的每一个人便能够永远地正确无误了。他们的头发是那么鬈曲,扑满了好看的发粉。他们的皮肤受到精心的保养和弥补,使皮肤看去那么鲜艳娇嫩。他们的佩剑潇洒风流。他们的鼻官受到精妙的款待,凡此种种都将亿万斯年地继续下去。有着教养的精致典雅的先生们挂着小小的装饰,在他们慢吐吐地行动时叮当作响,这类黄金的镣铐真像些宝贵的小铃铛。一方面有黄金佩饰的叮当,一方面有丝绸衣裙的响声,于是空气便翻动起来,把圣安托万和它那吞食着人们的饥饿吃得远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