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全知道
3516500000099

第99章 建筑篇(4)

发现的榫卯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柱脚榫,在圆木端头的凸出榫头,用以插入地面或梁枋内。

2.柱身卯口与梁之端头榫。

3.燕尾榫,用以连接两个板材的榫,自身中部窄,两端宽。

当然这只是榫卯最初的形态,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到清代榫卯的连接方式已达几十种之多,不仅连接牢固,且形式丰富而生动,成为我国古代建筑结构中最为重要的连接方式。

“藻井”从何时开始出现?都有哪些类型?

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内檐装修中的独特元素,早在东汉应劭著的《风俗通义》中就记载:“今殿做天井。井者,东井之像也;藻,水中之物,皆取以压火灾也。”可见,藻井的由来反映出古人以此避火的愿望。藻井一般用于殿堂的中心天花位置,向上凸起,井口形状有方形、圆形或多边形,用以突出室内核心位置的空间,如御座、佛像等上空,达到“穹然高起,如伞如盖”的效果。由存世的古建筑来看,藻井的发展至迟在宋代已经成熟,而到了明清时期,其形制已由简入繁,由结构性构件成为装饰性构件了。

宋代《营造法式》记载的藻井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大藻井,用于殿身核心位置;一种小藻井,用于殿周回廊部分。两者在尺寸大小、式样繁复程度上都有所差别。大藻井自下而上有三个结构层,分别为方井层(底层方形)、八角井层(中间八边形)和斗八层(即最上层覆碗形盖子)。各层间用斗拱支撑。相关的实例可以在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以及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中找到。小藻井自下而上有两个结构层:八角井层和斗八层,每层间所用斗拱的层数也少于大斗拱,由此在高度、大小和华丽程度上都不及大藻井。

虽然《营造法式》中提到的藻井形式只有两种,但从现有遗存的建筑来看,其形式远比《法式》中提到的丰富。金代的建筑中有菱形和六角形藻井,如山西应县净土寺大殿;元代的建筑中有圆形藻井,如山西芮城永乐宫三清殿。

明清时期的藻井更注重装饰的华丽,其结构仍可自下而上分为方井、八角井、圆井三层。从下层向上的过渡主要是由一层层纵横和呈四十五度角向错的梁累叠而成,按四方变八方、八方变圆的规律构成。其装饰一是在顶部盖板(称明镜)之下,雕刻蟠龙衔珠的形象,俗称“龙井”。一般在方井向圆井过渡部分,也安以装饰性斗拱,雕刻龙凤图案。具体的实例可以在北京天坛祈年殿、皇穹宇、承德普乐寺旭光阁等明清建筑中见到。

宋代的柱础雕刻有哪些图案形式?

提到宋代的建筑,就不得不介绍一下产生于北宋年间的《营造法式》,由于宋代的建筑遗存实在有限,我们现在对于宋代建筑各种形制、设计的了解多来自于《营造法式》。“法式”一词在宋代用得相当普遍,有律令、条例、定式之义,凡是明文规定的都可称为“法式”。营造法式的意思就是“关于建造方面的一部国家条例”。

这本书产生的背景要从北宋中晚期建筑业的腐败说起:工程开始前多估工料,虚报开销;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监守自盗;工程结束后又谎报结余。于是,宋神宗在惩处腐败时就想到要控制建筑业的腐败,熙宁年间他下令将作监(主管建造的部门)编制出一套法式用以加强工程管理。这本书于元祐七年(1092)颁布,此后又在绍圣四年(1097)下令李诫重新编定,完成于元符三年(1100),并于崇宁二年(1103)颁布。可见,这本书主要是想通过模数制的建筑形制控制工程用工、用料,并以此控制工程花销。从中,我们也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宋代官式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情况。

根据《营造法式》记载,宋代的柱础大约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位于最下方的础石一般埋于阶基内;其上形如倒扣的矮盆的部分,成为“覆盆”,其上的微小凸起为“盆唇”;在这之上是“木质”;在上安放“柱”。所谓的柱础雕刻图案主要是指在覆盆上雕刻出的不同图案。

仅仅在《营造法式》中记载的图案即有,“减地平钑”、“压地隐起”、“剔地起突”、“铺地莲花”、“宝装莲花”、“仰覆莲花”,以及磨光无装饰的“素平”等。

这几种不同的柱础图案如何分辨呢?铺地莲花和宝装莲花都是单层莲花瓣雕刻组成的,两者的区别在于宝装莲花在每瓣莲花上都有线刻花纹。而仰覆莲花顾名思义,就是由两层宝装莲花构成,且上下镜像。“减地平钑”、“压地隐起”、“剔地起突”三者其实是指三种不同的雕刻手法。“减地平钑”基本为线刻图案,主题也一般以花草纹样为主;“压地隐起”是类似于浅浮雕的效果,这方面的实例有苏州罗汉院大殿的柱础;而“剔地起突”则是高浮雕的手法,雕刻的主题也以动物为主,表现其生动的形态。

《考工记》是一部怎样的书?

《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

关于《考工记》的作者和成书年代,长期以来学术界有不同看法。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考工记》是齐国官书(齐国政府制定的指导、监督和考核官府手工业、工匠劳动制度的书),作者为齐稷下学官的学者;该书主体内容编纂于春秋末至战国初,部分内容补于战国中晚期。

今天所见《考工记》是作为《周礼》的一部分,《周礼》原名《周官》,由“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组成。西汉时,“冬官”篇佚缺,河间献王刘德便取《考工记》补入。刘歆校书编排时改《周官》为《周礼》,故《考工记》又称《周礼·考工记》。

《考工记》篇幅不长,但科技信息含量相当大,内容涉及先秦时代的制车、兵器、礼器、钟磬、练染、建筑、水利等手工业技术,还涉及天文、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历代有关《考工记》的注释和研究层出不穷,其中成绩卓著的学者,有汉代的郑玄,唐代的贾公彦,清代的戴震、程瑶田、孙诒让等。

我国最早的建筑工官叫什么?

我国工官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工官”,顾名思义,就是百工之事的官员。《考工记》卷首郑玄注云:“司空,掌营城郭,建都邑,立社稷宗庙,造宫室、车服、器械,监百工者。”这里提到的“司空”即为工官之首,工官除了负责城市、宗庙的建设外,还负责各种车辆、服装、用具的制作,业务是相当广泛的。

《考工记》中以“匠人建国”,“匠人营国”,“匠人为沟洫”起首,可见匠人是主持建造的主体。《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六》中提到,景公新建了一座柏寝之室,发现其方向偏斜不正,就叫来大匠和司空询问,大匠说是按照宫的方位定的,司空说是按照城的方位定的。古代一般城与宫的方位是一致的,所以两者所说是一个意思。由此可知,大匠负责一些具体的工程事宜,而司空负责宫城建设,这和《考工记》所说大体相同。

其后历朝历代都有工官之职。汉承秦制,其三公之一为“司空”,“掌水土事,凡营城起邑,负沟恤,修坟防之事,则议其利,建其功”。秦代主管宫廷工程的为“将作少府”,汉景帝时改为“将作大匠”。而在东汉时,主管尚书五曹中的民曹,主管修缮。南北朝时,仍有尚书起部和将作监两个系统,但将作大匠一般省去,工程多由军工主持。唐代木工首领成为“都料匠”,从事设计和现场指挥,匠人实行轮番服役。到了宋代,出现了三司修造案、尚书工部、将作监三个部门,分管不同事宜。元代设尚工署,主管宫中建造、修缮。明代设工部,工程由营缮清吏司主持。清代工程分为内工、外工,内工指皇家工程,由内务府营造司负责;外工指政府工程,由工部负责。工官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连接施工工匠与最高业主的作用,对于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考工记·匠人营国》中记载的“王城”究竟有多大?

《周礼·考工记》是我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在城市规划方面记载了都城、城邑、里、市和王畿、野等各级城市的规模、模数制度,不仅反映出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也影响了其后历代的“王城”建设。

《考工记·匠人营国》云,王城“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其中的“旁三门”是指各向城墙各开三座城门;“九经九纬”是指南北、东西向各有三条主要街道,相互垂直。“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是以宫城的角度,讲述宗庙、社稷场所以及朝堂和市场的位置,即,宗庙在宫城中轴之东,社稷在西,朝堂在宫城之南,市场在北。这也就是我国历代都城都加以参考的“王城”理想格局,不过,要想了解理想“王城”究竟有多大,可能就需要再做一番考证了。

“市朝一夫”也就是说,“市”、“朝”的面积为一“夫”。

这里的“夫”是指古代规划中的一个面积单位,指一夫所受之田的面积。而这又是多大呢?

据汉代学者郑玄注,一“夫”为长宽各100步。在周代1步折合6尺,百步也就是600尺,60丈。这样,一“夫”的面积也就是3600方丈,而当时一亩地的面积为36方丈,则一“夫”也就是当时的100亩。此外,周制又规定,九“夫”为“井”,“井”方一里。

如此,“方九里”的王城,也就是81“井”(9里×9里),729“夫”。

我国古代有公园吗?

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公园”,是指一片供公众休闲、娱乐,而受到保护的自然、半自然或人工营造的区域。如果我们强调公园的公众属性,即其所有权是属于公众的,那么古代似乎并没有今天所说的公共的概念。但如果强调公园是受到保护的自然、半自然或人工营造的区域,那么古代还是有这样的园地的,叫做“园林”。

中国古代的园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皇家园林,一种是私家园林。根据文献记载,皇家园林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商代,那时叫做“苑囿”。苑囿最先的形制就是一块山林地,里面放养一些野兽,供帝王行猎。西周时,苑囿的规模有大到方圆70公里的,其中畜养着各种猛兽和鱼类,此外,还挖池沼,筑高台,其上建立宫室供帝王享用。汉代长安的上林苑据说长达300里,《汉旧仪》载:“苑中养百兽,天子秋冬射猎苑中,取禽兽无数实其中。离宫七十所,皆容千骑万乘。”《关中记》载,上林苑中有三十六苑、十二宫、三十五观,其中有大型宫殿建章宫;有演奏音乐和唱曲的宣曲宫等;有观看赛狗、赛马的犬台宫、走狗观、走马观、鱼鸟观;有饲养和观赏大象、白鹿的观象观、白鹿观;有引种西域葡萄的葡萄宫和养南方奇花异木的扶荔宫等。可见苑囿已经在西周基础上得以发展,苑内以宫室、园池为主体。

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为了逃避现实,隐逸江湖,寄情于山水之间,纷纷在自己的宅院内营建起具有山水之美的小环境。这个时期正是私家园林营造的开端。此外,这种追求自然情趣的思想对于园林的美学思想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往帝王的苑囿只是打猎行乐的场所,对环境的营造只追求奢华,而这时的文人私家园林则追求朴实无华的境界,模仿山水之形态,在园内开池堆山,种植花木,巧设亭台楼阁,以此寄托情思。可以说,这个时期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园林产生的时期,其后无论是范围宏大、气宇不凡的皇家园林,还是精致小巧的私家园林都追求自然山水之营造,也由此发展出丰富多彩、极尽巧思的造园手法。

我国古代也有高层建筑吗?

对于高层建筑结构熟悉的朋友可能都知道“筒中筒”结构,即利用建筑的表皮结构和电梯井等内核空间形成两个筒相套的结构,以增强建筑抗震、抗风的能力。不过,大家也许不知道,类似的结构早在辽代就已经被用在木塔的建设中,这就是古建筑中的高层建筑: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它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金明昌六年(1195)增修完毕。应县木塔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木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应县木塔结构的高妙之处,一是在于其平面布局,二是在于其各层间的暗层处理。所谓平面布局指的就是刚才提到的双筒结构:应县木塔建在4米高的两层石砌台基上,内外两槽立柱,各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柱头间有栏额和普柏枋,柱脚间有地伏等水平构件,内外槽之间有梁枋相连接,使双层套筒紧密结合。此外,木塔各层间设有暗层,木塔共五层六檐,加上暗层,实为九层。暗层中用大量斜撑构件,结构上起圈梁作用,加强了木塔结构的整体性。

相传塔建成三百多年后,至元顺帝时,曾经历大地震七日,仍岿然不动,足见其抗震性能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