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六三,观我生,进退。
《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易经·观》
【释义】
《观》卦六三爻说:观察自己的处境,检查自己的行为,谨慎的抉择是进还是退。
《象传》说:省察自己的行为,谨慎抉择进退,就不会丧失正确的观省之道。
现实生活中,为人处事要灵活,知进退,善于静观其变而能沉着应对。做人要时刻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境地,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去行事。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做到自知之明。当事态的发展尚未明朗之时,不要轻易的做出决断,要做好多种的准备。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识时务就是能够清醒的认清到客观发展的形势或时代前进的潮流,能够根据客观形势或时代潮流的变化而变化,因时制宜,顺势而动。不识时务就是指不顾客观条件的变化和限制,逆境而行,盲目的蛮干,其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最终一事无成,甚者还可能因此丢掉性命。
【事典】
故事一:李密的失败之处
魏公李密在被王世充击败后,投奔了唐高祖李渊。他对部下说:“我拥兵百万归唐,主上肯定会给我安排要职的。”可是在李密归唐后,李渊只是任命他为光禄卿、上柱国,封他为邢国公,这些都是虚职,和他所期望相去很远,甚至让他大失所望。
朝中很多的大臣对李密表示轻视,一些掌权的人还向他索贿,使他内心烦躁不满。自视甚高的李密怎能忍受这种境遇呢?他的追随者王伯当在和他谈及归唐后的感觉时也颇有同感。他对李密说:“天下之事仍在魏公的掌握之中。东海公在黎阳,襄阳公在罗口,而河南兵马屈指可数。魏公你不能长久的待在这里啊。”王伯当的话正中李密下怀。李密便想出了一个离开长安的计策。这天,李密向李渊献策说:“山东的兵马都是臣的旧部,请让我去招抚他们,以讨伐东都的王世充。”
李渊立即批准了李密的请求。许多大臣劝李渊说:“李密这人狡猾而好反复,陛下派他去山东犹如放虎归山一样,他肯定会割据一方,不会再回来了。”李渊笑着回答道:“李密即使叛离也不值得我们可惜,他和王世充水火不容,我们正好坐山观虎斗。”
李密请求让过去的宠臣贾闰甫和他同行,李渊不仅一口答应,还任命王伯当作他的副手。临行时,李渊设宴送行,他和李密等人共饮一杯酒。李渊说:“我们同饮这杯酒,就表明我们同一条心。有人不让你们去山东,但朕真心对待你们,相信你们不会辜负我的一番心意。”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李密带领手下的一半人马出关。长史张宝德也在出征人员的名单中。他察觉出了李密的反意,怕李密的逃亡会连累到自己,便秘密上书李渊,说李密一定会反叛。李渊在收到张宝德的奏章后才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后悔让李密出关。但他又怕惊动李密,便马上派使者传他的命令,让李密的部下慢慢行进,李密则单骑回朝受命。
李密对手下的贾闰甫说:“主上曾说有人不让我去山东,看来这话奏效了。我如果回去肯定被杀,与其被杀不如进攻桃林县,夺取那里的粮草和兵马,再向北渡过黄河。如果我们能够到达黎阳和徐世勋会合,则大事肯定成功。”
贾闰甫说:“主上待明公甚厚,明公既然已经归顺了大唐,为什么又生异心呢?即使我们攻下桃林,又能成什么气候呢?依我看,明公应该返回长安,表明本来就毫无异心,流言自然就不起作用了。如果还想去山东的话,不妨从长计议再找机会。”
李密听了贾闰甫的话后,生气地说:“朝廷不给我割地封王,本来就难以忍受。主上据关中,山东就是我的,上天所赐的机会,怎能不取,反而拱手让人?贾公一直都是我的心腹,现在怎么不和我一心了呢?”
贾闰甫流着眼泪回答道:“以前明公杀了司徒翟让,山东人都认为明公忘恩负义。谁还愿意把军队交给你呢?我若非蒙受明公的厚恩,怎么肯如此直言不讳呢?只要明公安然无恙,我死而无憾啊!”
李密听了,举刀就砍向贾闰甫,王伯当等人苦苦劝谏,李密才住了手,贾闰甫侥幸不死而逃走。王伯当也劝李密作罢,李密仍然不听。王伯当于是说;“义士的志向是不会因为存亡而改变的,如果明公一定要起兵反唐,我将会和明公同生共死,不过恐怕只能是徒劳而已。”于是李密杀了朝廷的使者。第二天清晨,夺取了桃林县城。
李渊知道后,就派军队进攻李密。在熊耳山,李密的军队遭到伏击,他和王伯当都在混战中被杀死。李密是个野心家,他本来是跟随杨玄感反隋的,后来兵败投奔了翟让的瓦岗军,为取得瓦岗军的领导权,他又设计杀了翟让,独揽大权,拥兵百万。在与洛阳的王世充作战失利后,李密带了两万多人归顺李渊,他手下的徐世勣、魏徵等人都可以甘当人臣,安心地为唐朝做事,可他自视甚高,觉得自己有王者气象。
在归顺唐朝以后,他就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适应角色的转变。可是权利欲的增长使他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企图“另立中央”,终于招致杀身之祸。
总之,我们为人处世,想要让自己顺畅一生,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灵活变通中求生存、求发展。
故事二:吕端大事不糊涂
宋太宗赵匡义病重时想要立赵恒为皇太子。当时,吕端继吕蒙后正为宰相,他为人识大体,顾大局,很有办事的能力,深得太宗赏识。太宗说他“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太宗驾崩后,围绕谁来即位的问题,宫内多有不同的意见。皇太子赵恒年已29岁,聪明能干,处断有方。但他是太宗的第三子,现在太宗已逝,他在即位资格上存在争议。其他王子都有各自的支持者,都很忌妒赵恒。但吕端却是站在赵恒一边的,他决心遵照先帝旨意,拥立赵恒即位。
正当举国祭丧之时,太监王继恩、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勳等人暗地里密谋,准备阻止赵恒即位,而立楚王赵元佐。吕端心中已有所警惕,但具体情况却并不清楚。李皇后本来也不同意赵恒即位。所以,当李皇后命王继恩召见吕端时,吕端心头一怔,便知大事有变,可能会发生不测。
想到这里,吕端抢先动手,争取主动,他一面答应去见皇后,一面将王继恩锁在内阁,不让他出来与其他人谋通,并派人看守门口,防止有人劫持。之后,吕端才毕恭毕敬地来见皇后。李皇后对吕端说:“太宗已晏驾,按理应立长子为继承人,这样才是顺应天意,你有什么样的意见?”
吕端却说:“先帝立赵恒为皇太子,正是为了今天。如今,太宗的尸骨未寒,我们哪能违背先帝遗诏而另有所立呢?请皇后三思。”李皇后觉得吕端讲的也很有道理;况且,众大臣都在竭力拥立赵恒,李皇后也不得违拗,便同意了吕端的意见,决定由皇太子赵恒继承皇位,统领大宋江山。
吕端还是不放心,怕届时会被偷梁换柱。赵恒于997年即位为真宗,垂帘引见群臣。群臣跪拜堂前,齐呼万岁,唯独吕端平立于殿下而不拜,众人忙问其故。吕端说:“皇太子即位,理当光明正大,为何要垂帘侧坐,遮遮掩掩呢?”他要求卷起帘帷,正面仔细观望。知道确是太子赵恒后,走下台阶,率群臣拜呼万岁。赵恒从此开始执政。
史官对吕端的评价很高,《宋史》评论道:“吕端谏秦王居留,表已见大器,与寇准同相而常让之,留李继迁之母不诛。真宗之立,闭王继恩于室,以折李后异谋,而定大计;既立,犹请去帘,升殿审视,然后下拜,太宗谓之大事不糊涂者,知臣莫过君矣。”
从吕端做事的智慧来看,其精彩之处不仅在于他遇事不乱、坚持原则上,还在于他能把事情的发展趋势紧紧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上。所以,在当今社会里,我们为人处世,也要做到遇事沉着冷静,以不变应万变。
故事三:曾国藩以不变应万变
清末,僧格林沁在与捻军的对抗中阵亡,其部队由曾国藩接管。曾国藩对僧格林沁败亡的原因做了深入分析,还认真研究了捻军的战略战术。最后他认定,捻军精骑数万,行动迅速,行踪遍及五省,忽南忽北。如果穷追不舍的话,很可能像僧格林沁那样被捻军抓住机会消灭。因此,他针对捻军变化不定的特点,实行“以不变应万变”的对策。
同治五年(1866年)六月,曾国藩与刘铭传商定了“河防之计”,内容是与地方武装相配合,分守黄河、运河、沙河与贾鲁河、淮河,利用捻军不习水战的弱点,把捻军困于黄、淮之间的狭窄地带,再加以歼灭。
六月中旬,清军刘松山,张诗日与张宗禹在西华进行了一场激战,捻军损失六千人,这是曾国藩北上的第一次大仗。但由于清军相互之间协调不力,八月十六日,张宗禹率军突破河防阵线,进入山东地面。这样一来,曾国藩的河防计划宣告失败,顿时朝野一片嘘声,许多人纷纷上疏弹劾他,而清廷也对他的表现感到不满。
曾国藩却认为不能因一次的失利而否定河防战略,贾鲁河没有能堵住捻军,不等于在黄河、运河也堵不住捻军。但不久,清廷将他调回任两江总督,派李鸿章接任军事大权。
刚开始,李鸿章也对“河防”战略不以为然,他曾在给刘铭传的信中写道:“古有万里长城,今有万里长墙,不知秦始皇千年后遇公等知音。”他剿捻之初,也放弃了河防之策,想以大兵团在陆上与捻军对阵,以期一举而歼灭。
李鸿章调动大军追击捻军,结果一败涂地。先是郭松林在湖北安陆被捻军打败,半个月后张树珊部又在湖北德安被歼灭,张树珊也落得和僧格林沁同样的下场。不久,捻军又在安陆尹隆河大败淮军刘铭传部,使刘部几乎全军覆灭。一个月后,湖北蕲水一战,湘军彭毓橘部也同样被全歼。
一连串的失败后使李鸿章清醒了过来。经过反思,他才认识到曾国藩的河防之策是唯一可以置捻军于死地的正确策略。此后,李鸿章拒绝任何的建议,顶住“河防不可恃”的舆论压力,坚持“河防大计”,终于把捻军给镇压了下去。
“以不变应万变”,这是处世最好的策略。做人,既要有一种大无畏的拼搏精神,更要有沉着冷静、灵活变通的大智谋。
【易经心解】
精明的人总是能够做到审时度势,伺机而动,进退自如。只有对事物进行敏锐、全面的观察、了解和预测,估计出运动变化的趋向和力度,才能使自己的行为跟上形势的发展。
度势要具有正确的判断能力。正确的判断能力来自对两个方面的把握:一是权衡利弊。《孙子兵法·九变篇》上说:“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因此要善于趋利避害,“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比趋其轻”。二是分析对比,度势之前要广泛地收集情报,再用科学的方法、客观的态度,来做对比和分析,为度势做出正确的选择。
面对变幻莫测,复杂纷繁的社会现象时,我们不可能准确地预测未来,但我们可以在平时多做准备,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上的人和事,做好随时应变的心理准备,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做到进退自如,把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