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961-1023年),字平仲,华州下邦(今陕西渭南市)人。太平兴国年间,19岁进士及第,由于政绩卓著,处理政事果断干练,深得宋太宗赵炅的器重,被调入朝廷为官。后因刚直不阿,遭到同僚的诋毁,又被排斥出朝廷。宋真宗赵恒即位后,召寇准回朝。景德元年(1004年),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年冬天,辽军大举入侵,直逼澶州(今河南濮阳附近),大臣们多数主张迁都以避敌锋,唯独寇准力排众议,劝真宗亲临澶州前线。真宗采纳了寇准的建议,御驾亲征鼓舞了宋军的士气,取得辉煌的战果。促使辽宋定立澶渊之盟,罢兵休战。由于王钦若的挑拨,寇准于景德三年罢相,到陕西等地任地方官。天禧三年(1019年)再度被起用,不久拜为太子太傅,封于莱,故世称寇莱公。后来遭到奸相丁谓的诬陷,被一再贬逐,死于衡州任上。
少年英达家境贫寒
寇准的父亲寇相约生于五代后唐时期,在石敬瑭建立的后晋,考取了进士。当时的中国,政治上四分五裂,烽烟四起,人口流散,外族虎视眈眈。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记载,石敬瑭“推诚弃怨以抚藩镇,卑辞厚礼以奉契丹,训卒缮兵以修武备,务农桑以实仓廪,通商贾以丰货财。数年之间,中国稍安。”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内有军阀纷争,外有强敌犯境,统治者积极备战,以防不测。在这种军阀相互威胁、表面安定的形势下,人们生活贫困,寇相的家庭就是生活在贫困线上的家庭之一。虽然寇相学问很好,在五代后晋开运年间(944—947年)中过进士,做过魏王府记室参军,掌管文秘一类的工作,但是好景不长,其后仅仅一年左右的时间,后晋就灭亡了。国之不存,功名安在?他和妻子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又经历了后汉、后周两代,进入宋朝。眼看就要过上安定的生活,寇相也一病不起了。就在宋建立的第二年,寇准出生了。
寇准的出生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了欢乐,寇相看着出生的孩子,二目有神,面带聪慧之相,非常欣慰。他感到自己恐怕没有多少时间了,就把妻子叫到床前,嘱咐妻子说:“你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才,教孩子求取功名,也好光宗耀祖。这样,我在九泉之下也就瞑目了。”妻子哭着说道:“你放心吧,再苦再累,我也要把他培养成才。”听了妻子的话,寇相放心地闭上了眼睛,走完了他饱经战乱、颠沛流离的一生。
寇相的去世,使寇家的生活雪上加霜,生活极度的清贫,全靠寇准的母亲织布度日。她用织的布换柴换米,自己节衣缩食,从牙缝里省出一些钱,好让小寇准吃得好一些。孩子也很争气,从小就聪明伶俐,非常招人喜欢。另外,深受书香世家影响的寇准的母亲十分重视寇准的学习。寇母常常于深夜一边纺纱一边给寇准讲故事,种田织布的闲暇之余,教他读书识字。当时,战乱不断,哪里能买到笔墨纸砚啊。寇母就在树上折些树枝,在外面取来些沙子铺在地上,用木板刮平,用树枝画字来教寇准。寇准学得特别快,只要一两遍就记住了。于是,平时寇准就帮助母亲干活,料理家务,干完活以后,就在地上练字。在他六岁的时候,就能自己看古书了,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母亲请教。对于古代的典籍,只要自己知道的,都讲给少年寇准听,同时母亲还教他做人的道理,讲孔子的“仁者爱人”,讲孟子的“舍生取义”,要寇准堂堂正正做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有一天,母亲给寇准讲“苛政猛于虎”的故事。母亲说:“从前啊,孔子从泰山脚下经过,看到一个妇人在路边的坟前哭泣,就过去和蔼地问道:‘你怎么啦?为什么在这里哭啊?’妇人说:‘我的丈夫被老虎吃掉了,我的兄弟也被老虎吃掉了。’孔子说:‘既然这里有老虎,问什么不离开这里,搬到别的地方去呀?’那妇人说:‘因为这里没有苛酷的统治啊。’孔子感慨万千,教导学生说:‘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讲完这个故事之后,寇母抚摸着小寇准的头,亲切地说:“你长大以后,一定要争口气,了却你父亲的心愿,求取功名,光宗耀祖。如果能当官,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千万不要奢侈浪费,作万民唾骂的贪官。”母亲的这些教诲,寇准一一记在心中,对他后来走上仕途,爱民如子,刚正不阿,有着深远的影响。据说后来寇准进京应试,得中进士。喜讯传到家里,寇准母亲正身患重病,将不久于人世了,临终时她将亲手画的一幅画交给身边的刘妈说:
“寇准日后必定做官,如果他有错处,你就把这幅画给他!”寇准做了宰相以后,为庆贺自己的生日,请来了两台戏班,准备宴请群僚,刘妈认为时机已到,便把寇母的画交给他。寇准展开一看,见是一幅《寒窗课子图》,画上写着一首诗:“孤灯课读苦含辛,望尔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这显然是母亲的遗训。寇准再三拜读,不觉泪如泉涌。于是立即撤去寿宴。
此后专心料理政事,成为深得民心的一代名相。
少年时期的寇准,也很懂事,知道母亲持家教子很不容易,因而也更加勤奋好学,从书本上学到许多知识和道理,尤其对《春秋》三传,读得烂熟,理解得很透彻,任意抽出一段都能背诵下来,而且讲得头头是道。
邻居们听说寇家出了一个神童,能够背诵讲解《左传》,都来看寇准。有一个秀才自己觉得有点墨水,就向寇准问起《左传》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寇准不慌不忙高声背诵,一字不差,众人无不称奇。秀才不服气,以为这是第一篇,可能是寇准经常诵读的缘故,就提问别的篇目,只要秀才读出篇目,寇准无不熟诵,从此更是闻名乡里。
寇准少年早慧,才思敏捷,六岁就能做对子,人们都称他为神童。有一天,小寇准跟随母亲从地里干活回家,路上遇到一位老先生跟他的学生正在谈论一副对子。
上联是:鹦鹉能言难似凤。他的学生都开始试对,可是,过了好半天,也没有人能对出来。又过了一会儿,有几个衣着光鲜的富家子弟,对出了几个不伦不类的对子。
老先生听了,频频摇头,感到不满意。这时,寇准在旁边听得真真切切,早已成竹在胸。就赶紧上前几步,走到老先生的近前,有礼貌地说:“老先生,我可以对吗?”
老先生一惊,见是一个小孩,外表清秀,二目有神,挺招人喜爱。于是就和蔼地说:“好啊,只要你能对出来,我就收你为徒。”小寇准看着老先生,知道他在当地很有名望,只是由于家里贫穷,上不起私塾,不能拜先生为师。今天听老先生这么一说,小寇准半信半疑地问:
“此话当真?”老先生哈哈大笑:“我什么时候骗过人啊。”于是寇准朗声答道:“蜘蛛虽巧不如蚕”,众人无不露出羡慕的神情。老先生又惊又喜。连忙说:“好好好,我今天就收你为徒,这孩子才思敏捷,将来必成大器。”
寇准的母亲过来千恩万谢。从此,小寇准的学业更是如虎添翼,神童的名声不胫而走。
寇准不仅才华出众,而且还有不同于常人的胸襟。
据说他7岁的时候,老师带着他登上华山,面对着远山红日,白云从脚下飘过,他诗兴大发,即兴吟诵了一首诗: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诗歌既有意境,同时又气势不凡,有登高临远、压倒一切的气势。老师听了,大加赞赏。自己教过这么多的学生,还没有一个像寇准这样作诗如此大气,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此事传到乡里,人们更是对寇准刮目相看。
人们都说这孩子迟早必成大器,是宰辅之材。
寇准勤奋工作,爱民如子,经常下乡视察,注重民风教化,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巴东县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风淳朴。
步入仕途初试锋芒
寇准十九岁的时候,也就是公元979年,参加了科举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赢得了殿试的机会。
宋代的科举考试为三级考试制。在原唐代解试、省试两级考试外,增设殿试,由皇帝亲自主考。殿试合格者,按五等三甲授予本科及第、出身、同出身等身分,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另外,唐代重诗赋,宋代则重策论、经义。策就是针对现实,结合朝政,提出问题并作回答;论则从经史中出题,展开议论;经义则是以经书中的句、段为题,阐发其精神义理。目的是为了寻找真正的能够治国安邦的人。
按以往的经验,宋太宗面试的时候,往往要把年龄较小的考生黜落。年龄较小的考生可能只有才华而缺少社会经验,不能委以重任。这时候,有人给寇准出主意,让他把年龄报得大一些,这样就有更大的考取的把握。谁知寇准却正色说道:“我刚刚踏上仕进之路,读的是圣贤之书,怎能欺君呢?这不是明知故犯,大逆不道吗?”那个人惭愧得无地自容,知趣的走开了。
殿试那一天终于来了。在那些参加殿试的举子中,寇准是年龄最小的,但他如实通报了自己的年龄。太宗听了就是一惊,小小年纪就能过关斩将,来参加殿试,我倒要看看他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于是就让他做一诗、一赋、一论共三题,没想到寇准当场作论竟然从容不迫,侃侃而谈,联系现实,引经据典,切中时弊,颇有见地。
吟诗作赋挥笔而就,真可谓有“七步之才”,太宗不由得暗暗称奇,于是就破例录取了寇准。
从此,寇准走上了仕途。先是被授予大理评事之职,一年后在归州巴东县做了县令。这一干就是三年,巴东向来以地处荒远著称。郦道元的《水经注》上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足可见边地的荒凉。
当时,巴东地处峡中,偏僻闭塞,经济十分落后。据以后来此游玩的陆游的记载,此地“江山雄丽,大胜秭归。但井邑极于萧条,邑中才百余户”,县衙以下全是茅草屋,“了无片瓦”。在追逐官爵的当时,竟没多少人愿意来此做官,县令的职位常常空缺两、三年都无人肯来补上(见陆游《入蜀记》)。寇准春日登楼望远,举目四顾,但见峡江幽远,野水孤舟,荒村炊烟,古寺莺啼,写下“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的诗句,暗示了当时民生凋敝,百业萧条的境况。有时他也动摇过。“花木遥清渭,沉思忽自惊”(《春日登楼怀归》)。乡思触动,怀念起那遥远的渭河边的家乡来。在一个秋日的傍晚,他独自登临一个小驿亭远望,景色虽然秀丽,却勾起他对往事的回忆。他想起死去的父亲,想起含辛茹苦把自己拉扯大的母亲。自己身处异乡,宦游在外,家乡的母亲可好。
他久久地凝望,直到峡谷被夜气所暗淡,“迟迟未回首,深谷暗寒烟”(《巴东县秋日晚望》),描写了寇准独自遥望家乡的情景。
在这远离家乡的巴东,虽然在诗歌中有意无意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时不时的有一种落寞的情绪萦绕心头,但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寇准在现实中还是有一番作为的。新上任的年轻人,踌躇满志。自己学的治国安邦之道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他勤奋工作,爱民如子,经常下乡视察,注重民风教化,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在很短的时间内,直把巴东县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风淳朴。寇准取得了良好的政绩,也为自己赢得了清官的美名。据《巴东县志》记载:“(寇准)在县日,人皆以寇巴东呼之”。堂堂县令,竟被人们亲切地叫做“寇巴东”,由此可见,他与当地老百姓的亲密关系。这在封建社会的官吏中是少见的。
寇准治理巴东的时候,主要讲究“恩”和“信”。遇到家庭困难的人,寇准总是从自己的俸禄里拿一些钱接济他们,而自己却过着节俭的生活。有一次,上司派来的差官来到寇准的县衙,竟然连个像样的茶壶都没有,桌凳也都是破破烂烂。差官们以前都是接受了本地官员款待之后才离开,见寇准工作的巴东县竟然是这种情景,办完事就立刻返回了。现在,人们发现了巴东寇准工作过地方的遗址,确实条件很差。另外,寇准还注重“信”字。
如果说哪一天收赋税,谁也不准拖延,违者必然追究责任。
办事一丝不苟,从不马虎。当然,寇准知道当地人们生活贫困,不容易,经常上奏灾情,要求减免赋税。他从不为了自己的政绩而谎报收成,置百姓生活于不顾。所以,每到征收税赋、征发徭役的时候,根本不用贴出公告和命令,当然更不用挨家挨户地去征去抢了,只要把该交赋税的名单和数量贴在县衙门口,百姓们没有超过期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