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汉王高煦在封地今山东惠民起兵造反。宣宗皇帝已经成年,而且屡次随皇祖父出征,所以并不慌张。在大殿上,他问群臣:“今日,皇叔想夺朕帝位,诸位爱卿有什么好主意啊?”杨荣说:“现在天下太平,汉王高煦造反,不得民心。况且,以前他也犯过错误而被惩罚。陛下如果能够御驾亲征,必能平定叛乱。”大臣纷纷表示赞同,宣宗采纳了杨荣的意见,决定亲征汉王高煦。于是,命郑王、襄王留守后方,阳武侯薛禄、清平伯吴成为先锋官,从京师出发,浩浩荡荡开往山东。大军走到乐安,就是高煦据守的城池。宣宗为了少让士兵伤亡,两次派使者进城劝朱高煦投降,又写了劝降书绑在箭上,射进城中。这些宣传果然起了作用,追随高煦的人也没有斗志,劝他不要跟朝廷对抗。
过了几天,朱高煦投降,宣宗朱瞻基班师回朝。
英宗朝辅政抑宦
朱瞻基实行仁政,却没想到仅仅执政十年就去世了。
九岁的太子朱祁镇即位,定年号为正统,这就是历史上的英宗皇帝。
因为英宗年龄还太小,就由太皇太后张氏听政,张氏知道杨荣、杨溥、杨士奇德高望重,对朝廷忠心耿耿,在关键时刻总能转危为安。于是就命他们三个人辅佐幼主,朝廷有什么事都要询问这三位老臣之后,才能办理,这在历史上叫做“三杨辅政”。
这时候,杨荣等人年龄渐渐地大了,太监王振受到英宗的宠爱,逐渐培植自己的势力,羽翼渐渐地丰满起来,就想排挤三位辅政大臣。
王振是河北蔚州人,入宫之前读过几年书并且当了几年的教书先生。他几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他索性自行阉割,入宫当了太监,盼着某一天能够一步登天。由于识字的太监没有几个,他还粗通文墨,就被派到东宫,陪太子朱祁镇读书。王振知道自己陪伴的是将来的大明皇帝,就非常地尽心,竭尽全力讨好太子,变着法地逗太子开心,时间一长,两个人的关系渐渐亲密,太子对王振也非常尊敬,从来不直呼其名,总是尊敬地叫“先生”。
太子登基以后,任用王振为司礼太监。司礼监是明代宫廷里二十四个宦官机构中最重要的一个,他总管宫中宦官事务,还管着东厂等特务机构,替皇帝掌管章奏和文件,代替皇帝传旨。王振掌握了这些大权以后,欺上瞒下,假传圣旨,滥施淫威,于是,朝中有不少人依附他。于是,他的野心越来越大,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他的朋党大部分都得到了提升。他对于违逆自己的人,予以坚决的打击。工部尚书王卺不趋附王振,被勒令提前退休。侍讲刘球上疏反对王振,被他罗织罪名,然后处死。英宗当然知道这些事,不过,他早就对王振言听宣宗采纳了杨荣的意见,决定亲征汉王高煦计从,默认王振干这些他认为合理而实际上坑国害民的事情。
这些事情引起了杨荣的担心,他怕长此下去,王振会独揽朝廷大权。宦官专权,自古误国。于是他和太皇太后张氏商议这些事情,他说:“我朝从建国以来,不准宦官参与政事,可是现在,王振欺上瞒下,培植自己的力量,臣恐怕长此下去会出现宦官之祸。皇上特别宠信他,臣也不敢造次。”太后一听,生气地说道:“这还了得,一个小小的太监想乱我大明江山吗?”太皇太后打定主意,准备严惩王振,给他一个警告。一天,她让宫中女官穿上戎装,佩戴好刀剑,守卫在便殿旁边,太皇太后嘱咐她们听号令进屋抓人。然后,太皇太后把英宗和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人召到便殿。她首先指着五大臣对英宗说:“这五位大臣是前朝元老,受先皇的遗命辅佐你治理国家,你有什么事情,必须与他们商量,万万不可重用宦官,葬送了我大明江山。”接着太皇太后传旨召王振进殿,喝令他跪在地上,大声申斥:“太祖以来就定下了规矩,宦官不得干政,违犯的人定斩不饶。现在,你不是一心侍奉皇帝,还通过皇帝提拔你的同党,诬陷违背你的意思的人,真是好大的胆子,今天我要为国除害,一定把你杀掉。”太皇太后的话刚一说完,事先安排好的几个女官闯进来,抓住王振就要推出去斩首。王振吓得面如土色,浑身颤抖。英宗急忙跪下替王振求情,王振也声泪俱下,保证以后再也不敢了,太皇太后心一软,就命人把他放了。最后,太皇太后警告说:“今后不许你干预国政,下次再让我听说,我一定会杀了你。”王振连连点头称“是”,不断地磕头谢恩。王振受到这一次教训,还真的老实了一段时间。
杨荣等大臣回去以后,聚在一起,连连叹息。杨荣对杨士奇和杨溥说:“哎!这次没有斩杀王振,实在是可惜。王振狼子野心,他是不会改的,他可能会老实一阵子,等太皇太后去世,我等退隐以后,谁还能管得住他呀。后果不堪设想啊。”杨士奇说:“他有皇上庇护,我等有什么办法?”杨溥也跟着说:“当今圣上年幼无知,受奸人诱骗,真是国家的不幸啊!”杨荣沉思了许久,才慢慢说道:
“我们都老了,要抓紧培养出我们的力量,才能和王振抗衡啊。”对这个问题,杨士奇不无忧虑地说:“那样不是又开始搞党争了吗?”杨荣手捻须髯,叹了口气说:“现在也只有这样了,不然就眼睁睁地看着大明朝混乱、衰亡。”
自从上次太皇太后教训了王振,他还真就老实了,怕做得过于出格,惹来杀身之祸。于是,他就改变策略,在太皇太后和“三杨”面前,装作毕恭毕敬、忠于职守、丝毫不敢有非分之想的样子,他还真的没有在表面上干预朝政,而是进一步讨好英宗,在暗地里结党营私,大量培植党羽,为以后专权擅政打下基础。
后来,太皇太后去世了,王振除去了他最大的障碍,再也没有人能对他构成威胁了,下一步的任务就是把杨荣等人排挤出去。这一天,王振来到内阁,想刺探“三杨”的打算,于是就阴阳怪气地说:“大明朝廷的政事多亏你们三位杨先生尽心尽力,才有今天的太平盛世呀。但是,你们三位眼看着年纪也大了,我也担心三位的身体吃不消啊,请问你们日后有什么打算呢?”杨士奇性情耿直,不加思考的说:“老臣自当尽忠报国,年龄大了又有何妨呢?我们为国效力,就算死了,也心甘情愿。”
杨荣一想,知道王振来者不善。太皇太后去世以后,他又骄横起来了,把我们看作眼中钉,今天听王振这么说话,不由得怒火上撞,也冷笑着不温不火的说:“公公不要这样说话,虽然我们已经衰老了,没有办法再为朝廷效力,可是我们会选择一些可担当国家大事的后起之秀,推荐到朝中,来报答当今圣上的恩德。”王振一听,很不高兴,就强装出笑脸说:“三位还是多多保重身体,不知道你们举荐的人才,皇上是不是欣赏啊?”言外之意就是说你们举荐的人,皇上不一定用,皇上还是听我的。双方话不投机,王振起身告辞。
王振走了以后,杨荣和杨溥、杨士奇说:“我们应该尽早举荐接班人,假如动手晚了,我们的人即使进入内阁,也会因为资历浅没法跟王振抗衡。假如王振先动手的话,在皇上面前极力推荐某个人,那时候就真是王振的天下了,我们几位就束手无策了。事不宜迟,我们要马上行动。”第二天早朝,杨荣推荐曹鼐、苗衷、陈循、高谷进入内阁。杨荣毕竟德高望重,又是皇帝的老师,所以当场准奏。王振听说以后,连连跺脚,后悔莫及。
就这样,杨荣挫败了王振插手内阁的图谋。
正统三年(1438年),杨荣已经是六十八岁的老人了,身体渐渐的不行了,几次请求退休回家,都没有被批准。英宗说:“北方还有边患,国家大事还有赖于杨爱卿,你就先勉为其难、为朕分忧吧。”于是,他和杨士奇一起被加封为少师。
杨荣年老的时候,国家暂时无事。处理日常事务的闲暇之余,他经常与杨溥、杨士奇等人往来酬唱,逐渐形成了一个诗歌流派,称为“台阁体”。他把平生所写的诗文收集成集,后被称为《文敏集》,把跟随成祖北征的文稿整理成《后北征记》。杨荣在朝四十年,把大半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平叛辅政等国家大事上,现在年老了,翻看自己的诗作,禁不住回忆起往事,想到家乡的山山水水,想到家乡的父老乡亲。有两首题画诗,触动了他的情思,这背后还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据说杨荣福建老家有一位穷书生,有一年进京赶考,等到皇榜张贴出来,才知道自己没有考取。这时,他身上盘缠已经花光了,在京城举目无亲、求告无门。好在此人有一种手艺,画画不错,于是他就画家乡的山水,然后上街叫卖,希望这样能够挣些钱过日子并攒下回家的路费。但是,因为他没有名气,在街上喊破了嗓子,也没有人买他的画。
这一天,正在他守着画好的画发愁的时候,来了一位官员模样的人,站在画旁不断地称赞。他说:“我看你的画还是有些功夫,你如果能找到名家题词,这画的价格就会增长几十倍,或者更多,哪里还用上愁吃穿呢。”这个人听了恍然大悟,他想起了官居宰辅的老乡杨荣。但是,这位书生与杨荣向来不认识,更别说交往了,只是在家的时候,听人说杨荣平易近人,不知这次肯不肯帮我。于是,第二天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杨府,求见杨荣。这天杨荣正好在府中,听说是老乡来访,赶忙把他让进府中。
见面以后,穷书生把自己的来意说明。说自己实在是迫不得已,才来麻烦老人家。杨荣见来人说得诚恳,欣然答应。他命人打开画轴,一看,果然妙笔丹青,画技不错。
面对着家乡的山水,他作了两首诗,分别题写在画上。
第一首是:
谁家老屋枕溪濆,
十里青山半是云。
此处更无尘迹到,
只应啼乌隔花闻。
第二首是:
小桥流水漾晴沙,
策仗归来日未斜。
昨夜东风花落尽,
一林高树锁烟霞。
题写完之后,杨荣把他的“白鹤山房杨氏”的印章印在年月的下面。穷书生千恩万谢,带上书画,高兴地走了。
第二天,穷书生把这两幅画挂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高声喊出是当朝内阁大学士杨荣的题词。一时间,围观的人很多,富家子弟或者有收藏雅兴的人争相购买,穷书生因此发了一笔小财,就平安的回乡了。
正统五年(1440年),杨荣七十岁,已经老得耳聋眼花,牙齿也掉光了,实在不能处理朝政了,上疏请求回家养老。英宗见此情景,只好批准了杨荣的请求,命人带领护卫护送杨荣回家。哪知道,他们刚走到武林驿,杨荣就死了。
消息传到京城,“几家欢乐几家愁”。王振暗自高兴,朝中又少了一个绊脚石。英宗特别悲伤,下旨举行国丧,为杨荣举哀,追封为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赠谥号“文敏”。杨荣的死,对大明王朝是一个重大损失。从此,王振开始无所顾忌。在北方的也先率兵攻打北京的时候,无才无德的王振怂恿英宗御驾亲征,结果兵败遭杀,英宗也被俘获。
起初,杨荣和方孝孺同时为建文朝大臣,一个为气节而死,一个却拜迎新皇帝入朝,其中的是是非非,让我们如何评价。我们只能说,造成方孝孺悲剧的,是他不切实际的改造社会的理念和他执著的愚忠。杨荣历仕四朝,每朝都深受信任,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他机智而不奸诈,功高而不谋反;与人交往和蔼可亲,处理国事体恤民情;他首倡的“台阁体”一时蔚为风气。他不愧为一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在中国历史上永远闪烁着璀璨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