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十年,甘肃总兵宋琥上奏说:“叛寇老的罕逃入蒙古,而且经常骚扰边疆,请陛下降旨,发兵剿灭叛匪,以安定边疆。”于是,朱棣派杨荣去前线视察,准许他临机决断。杨荣进入陕西以后,一路查访民情,询问叛兵骚扰的情况,一个老汉告诉杨荣:“他们有时候三五成群,有时候十多个人,骑着快马,抢了东西就走。”
又走访了其他地方,发现情况并不严重。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就去找当地的驻军统领丰城侯李彬。走到那里,正好遇见他们在商讨如何进兵,杨荣就告诉他们只需要坚守,不需要进兵。回到朝中,杨荣上奏说:“现在正值严冬,不是用兵的时候,陛下仁慈,更应体恤士兵的艰苦。况且,经常骚扰的不过十来个人,他们也是缺少了食物才过来抢劫,只需严加防范,敌人无机可乘,不久就会投降,不必出动大军征讨、兴师动众。”朱棣点头,赞许地说:“爱卿言之有理,就依卿所奏。”于是下旨,不许李彬出兵。果然,几天以后,李彬上奏,骚扰边境的那一伙人请求投降。
永乐十六年,由于杨荣处事明决果断,有计安天下之才,越来越受到成祖朱棣的亲近和信任。这遭到了许多大臣的嫉妒,想要疏远他们的关系。于是,有几个大臣联名上疏,让杨荣做祭酒。成祖冷笑了一声说:“我知道有谁想代替杨荣,你们不必再说了。”这几个人一听,心里想的事全被皇上说中了,吓得不敢再说话。
永乐二十年,杨荣又跟随成祖出征塞外,所有的军机大事,都让杨荣参与解决,因而也得到了许多赏赐。
有一次,出征回来,犒赏将士,分为四等赐宴,杨荣和金幼孜都坐在前席,受一等的赏赐。后来,下令讨伐阿鲁台,有人上奏,士兵都打仗去了,缺少运粮的人,请求调用建文帝时征集的江西民兵。当初,朱棣为了安抚民心,允许江西民兵回家种田,不再征用。现在,有人提出再征调他们,成祖犹豫不决,就问杨荣,杨荣说:“陛下允许他们回家种田,现在应经过了二十年了,一旦再征调他们,陛下就会失信于天下,我们可以想别的办法解决。”成祖点头答应。
正在前线战士吃紧的时候,闽浙一带上奏有山贼作乱。成祖正在烦恼,军前战争胜负难料,后院又起火,这可怎么办,又找来杨荣商议。杨荣镇定自若,从容答道:“陛下为平边患,连年用兵,征调钱粮兵马,各级官员催得也很急,有些愚民不理解,受不了繁多的征发差派,于是聚众闹事。他们本不是土匪,不必征讨,只要陛下派人安抚,山贼自然归附。”于是,朱棣下令招抚,盗贼作乱事件平息了,人们得以安居乐业。
三朝更替智勇安国
永乐二十二年,杨荣再次跟随成祖出征塞外,也是最后一次。当时,塞外作战条件非常艰苦,漫天的风沙、刺骨的寒风,军粮又是迟迟不到。士兵们又饿又冷,死亡的十有二三。这时,大军抵达答兰纳木儿河。经过连年的征战,敌人也是元气大伤,不敢出击。大军驻扎了几天,也见不到敌人的影子。这时的朱棣,由于饱受风霜之苦,竟然病倒在军中。朱棣把群臣召到病床前面,问到:“我们还要进军吗?”大臣们多数唯唯诺诺,没有主见,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时,杨荣和金幼孜跪到朱棣的床前奏道:“现在陛下龙体欠安,士兵冻饿而死的十有二三,敌军也暂时不敢来犯。我们应该班师回朝,等到陛下病好了,在整军讨伐不迟。”朱棣叹口气说:“也只有如此了。”于是下令班师回朝。
这一天,大军来到榆木川。晚上,天空阴沉沉的,北风呼啸。杨荣正在自己的帐中休息,皇帝身边的贴身侍卫慌慌张张跑了进来,让杨荣抓紧到成祖的大帐中。
杨荣赶到那儿的时候,金幼孜、马云等大臣已经到了,就见朱棣面色苍白清瘦,没有了昔日王者的风采。他走到床前轻轻地呼唤陛下,朱棣慢慢地睁开眼睛,虚弱地说:“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边患未平,我一生征战,没想到最终却要死在军中,难道这就是我的命吗?”他拉住杨荣的手,把传位的遗诏放到他的手中,断断续续地说:“辅佐……新皇……”没有等到把话说完,头一歪,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杨荣大惊,连喊了两声:“陛下,陛下!”见没有任何反应,知道已经驾崩,就对身边的金幼孜招了招手,两个人来到外帐,金幼孜说:“这可怎么办?是不是要抓紧通知太子呀?”杨荣说:“不行,现在离京师这么远,消息传出去,就会引起混乱。蒙古贵族听说以后,恐怕要带兵追击,朝中是不是有人趁机篡权,拥兵自重的大将会不会起兵造反,这些事都不得不防啊。”金幼孜说:“那么,依您之见?”杨荣一字一顿地说:“秘不发丧。”两个人计议好了,把知道这件事的人,全部找来,要他们保守秘密,否则立刻处斩。就这样,送饭的人也不知道,每天还是一日三餐给皇上送饭。杨荣一方面命工匠搜寻带来的锡器,熔化以后做成圆形的内棺,把朱棣的尸体成殓起来,以防止腐烂。另一方面让人通知皇太子。
朱棣的灵柩运到开平以后,皇太子朱高炽命皇太孙朱瞻基去迎接。皇太孙说:“我去迎接可以,但是我没有印信,不能证明我的身份,还是不行啊。”杨士奇建议把成祖皇帝以前授予朱高炽的太子印章先交给皇太孙朱瞻基,等回来以后,马上归还。朱高炽说:“过去先皇君临天下,太子之位长期空缺,引起不少是非。现在,我直接把太子的印章交给皇太孙,以后他就是太子了,还谈什么交还呢。这样,以后就不会引起争议了。”等成祖的棺材抵达京城之后,皇太子把它迎人仁智殿。杨荣宣布了成祖的遗诏,皇太子朱高炽继承大统,这就是以后的仁宗皇帝。
朱高炽上台以后,因为杨荣军功卓著,加封为太常寺卿,仍旧兼任大学士。并且赏赐他一枚银章,上面刻着“绳愆纠谬”四个字,意思是:杜绝错误,纠正偏差。
并下诏书让杨荣和其他大臣一道齐心协力,共同处理政务,百官凡是有失误或者做错的地方,应当上奏的,要写好奏折,用这枚印章加印密封,皇帝自当重视,迅速处理。
仁宗把朝中的事情处理好以后,立刻推行自己的政策,他一改太祖、成祖以来的刚猛政策,不再征讨蒙古贵族,平反冤狱,停止郑和下西洋等等。十二月,下令减缓刑罚,在建文朝的诸位大臣,他们的全家和亲戚戍守边疆的,留一人在军中,其余的都放回家。
对外关系方面,仁宗讲究罢兵息战,尤其是交趾问题,仁宗作了妥善的处理。交趾在明朝、在历史上是个棘手的问题,成祖朱棣曾经兴兵八十万征服交趾,然后作为一个省,设置官吏管理。但是,交趾并没有真正的臣服,曾经屡次反抗,朝廷也派兵屡次镇压。成祖朱棣死了以后,交趾更是不稳定,明朝连年派兵进攻交趾,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仁宗为政宽缓,也是为了人民的休养生息,变剿灭镇压为招抚。到了宣宗,主张剿抚并用。宣德元年(1426年)四月,宣宗与杨荣等内阁大臣商议,如何改变直接统治交趾的做法,而恢复交趾为附属国。这样既可以罢兵休战,又可以从连年征战的沉重负担中解脱出来。这种做法当然有人反对,但最终在杨荣和杨士奇鼎力支持下,逐步实现了这一目标。宣德二年(1427年),陈通率领的军队击败了黎利,消灭一万多人。迫使黎利请求明廷罢兵,宣宗有意答应,但是英国公张辅等人极力反对。宣宗召见杨士奇和杨荣,商议对策,杨荣说:“我们年年对交趾用兵,劳民伤财,没有一点收益,这样做,是老百姓的福气。我皇体恤民情,我等当然全力支持。”宣宗由此坚定了罢兵的信心,命令陈通从交趾撤兵。后来连续几次,黎利进献贡物,请求册封,宣宗最后同意了他的请求,册封黎利为交趾国王。这样,交趾独立,成了明朝的附属国。从此以后,明朝和交趾相安无事,免除了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也为明朝节省了大量的开支。可惜的是,这么仁慈的皇帝,不知道什么原因,执政仅八个月,就得病去世了。
皇太子朱瞻基即位,就是以后的宣宗皇帝。朱瞻基,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生于燕王府,他从小聪明伶俐,机智勇敢,深得朱棣的宠爱,在永乐九年(1441年)立为皇太孙。每当朱棣出征的时候,都让他随军出发,培养他的意图很明显。一路上跟他讲如何分析敌情,如何使用计谋,如何使用将领等等。回到府中,还从翰林院选派大臣传授他经史子集,处理政务,当时的翰林学士、右庶子杨荣就是朱瞻基的老师之一。
朱瞻基即位不久,汉王朱高煦起兵造反。朱高煦是朱高炽的弟弟,武艺超群,机谋善断,很受成祖朱棣的赏识。当初攻打南京的时候,朱高煦几次把朱棣从极度危险中解救出来,朱棣特别感动,曾经公开宣布把他立为太子。朱棣登基以后,朝中大臣推举朱高炽为太子,不符合成祖朱棣的心意,因此,迟迟没有立太子。后来,内阁学士谢缙上疏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请立为太子。”成祖正在迟疑,低头不语。谢缙知道他喜欢孙子朱瞻基,就接着说:“这样就有了好圣孙。”朱棣这才同意。后来,谢缙还专门作了一首诗,暗示成祖,这样没有错误。诗歌如下:“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就这样,朱高炽沾了儿子的光,被立为太子。
本来,朱高炽即位的时候,汉王高煦就不服,但是,当时有大臣的大力辅助,君臣一心,朱高炽的一系列政策又深得民心,所以汉王没有敢轻举妄动。谁知道朱高炽做皇帝不到一年就驾崩了,二十八岁的朱瞻基继承大统。
汉王朱高煦认为新皇年轻,没有什么经验,认为时机已经到了,就想仿效朱棣“靖难”,叔叔夺侄子的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