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1371—1440年),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明建文二年(1400年)进士。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三杨”,是明朝前期的台阁重臣,曾辅弼明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朝,故有“四朝元老”之称。
当朱棣率“靖难”之师进入南京时,杨荣请先谒太祖陵,然后登基,由此得到赏识。成祖即位后,入文渊阁参与国家军机要务,更名为“荣”。曾五次随朱棣出师北伐,参与决定军机大事。仁宗即位,官至太常寺卿,不久,加封太子少傅。仁宗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高煦起兵造反,随驾亲征,平叛而还。英宗正统三年(1438年),加封少师。
杨荣有文名,曾重修《太祖实录》。其诗风格独具,他与其他台阁大臣交游唱和,形成一种雍容典丽、平整醇实的风格。上层士大夫竞相模仿,以至于形成流派,被称作“台阁体”。
杨荣于正统五年(1440年)返乡途中病逝,时
年七十岁,被追封为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敏”。
建文朝进士及第
明代的福建,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朝历代的才俊之士,多出于此,杨荣的祖上就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
据说他的祖宗三代都是划渡舟的船夫,直到杨荣这一代,才读书做官。
福建地处江南,山川河网相间,不少地区很富饶。
元朝后期,荒淫的统治者只顾聚敛钱财,不顾百姓死活,江河的堤坝也是年久失修,每到夏季,常常河水泛滥,夺取人们的生命,冲走人们的财产。每当这个时候,很多摆渡的船夫借机捞取财物,不管落水的人们。可是杨荣的曾祖父和祖父,总是以救人为先,面对满河漂流的财物,丝毫不为所动。这些被救上来的大多是穷苦人家,洪水冲走仅有的财产以后,更是一贫如洗,即使有心报答,也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所以,周围的人都嘲笑他们,说他们傻,见了财产也不知道要。
到了杨荣父亲这一带,已经是明朝朱元璋统治时期,国家安定,人们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杨荣的父亲靠着勤劳的双手,使家境渐渐地宽裕起来。有一天,一位道人路过杨家的门口,对杨荣的父亲说:“你的祖上积下了功德,该你这一代有转机,你把祖坟迁到县城西北,将来你的家里定会出一名贵人,可以在朝位列三公。”杨父听了道人的话,把祖坟迁到他所说的方位,就是今天的白兔坟。后来杨荣出生了,他积极进取,入朝为官,果然作到了太傅。这当然是一个迷信的传说,不过,杨荣祖上贫困,出身有德之家,是可以肯定的。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杨荣出生了,勤劳憨厚的父亲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盼望他将来能够求取功名,换来荣华富贵,因此取名叫“子荣”。为了让他继承祖上的“仁德”,又起了个字,叫做“勉仁”。
他们从小给孩子讲“仁、孝”的道理,将他自己仅有的一点知识传给孩子。在孩子六岁的时候,父母为了让孩子尽早成才,就把他送到私塾里,跟随一位博学的老先生读书。
一开始,先生觉得孩子太小,不愿意收,等到一见到这孩子,师傅就乐了。这孩子太漂亮了,牙如碎玉,面似敷粉,长相像一个女孩子一样,说起话来,又响又脆。
老师问:“在家都学过什么呀?”父母忙说:“我们也没有多深的文化,就教孩子背个《三字经》、《百家姓》什么的。”老师说:“孩子,你能把《三字经》背下来,我就收下你。”没想到这孩子一口气背了下来。老师高兴地说:“好,太好了,我就收下你这个小学生。”就这样,杨荣从小跟随老师读书,打下了坚实的功底。
杨荣从小不仅聪明而且机智。有一天,他和同学们在学堂读书,外面下起了大雨,靠窗的地方不时地有雨吹进来。杨荣的外面是一个富家子弟名叫贾贵,比杨荣大两岁,看到天下雨了,就把杨荣拉到外面靠窗的座位。杨荣一看他欺负自己,就和他争吵了起来。老师见了说:“你们先不要争,我有一个上联,谁要是能对得出来,谁就坐到里面去,好不好?”杨荣一听,高兴地说:“好啊,谁对不出来就是大笨蛋。”老师说出上联:
“细雨肩头滴”,正在贾贵挠头的时候,小杨荣脱口而出:
“青云足下生”。老师对贾贵说:“人要有志气,要知道读书,不要在意环境的好坏。本来你应该回到你的座位上去,不用让你们对对子比高低。之所以这样,是要让你明白:人有学识才是最重要的。”放学回家以后,贾贵说起了这件事,他的哥哥贾富是乡里的秀才,对弟弟说:“你放心,我替你教训那个小孩子,看他有什么本领。”
贾富在杨荣放学的时候,拦在面前,盛气凌人地冲着杨荣说:“谁谓犬能欺得虎”,杨荣随口说道:“焉知鱼不化为龙”。贾富非常震惊,正在想词,很多同学们鼓掌叫好,贾富红着脸灰溜溜地走了。
杨荣回家以后,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高兴地说:“好,焉知鱼不化为龙,我儿子将来必成大器。”从此以后,他们对孩子的培养更加尽心,再苦再累也感觉到生活是甜美的。
杨荣的童年是在老师的教导下、父母的关怀下走过的,以至于杨荣身为高官之后,还念念不忘父母的养育和老师的教诲之恩。他曾经写过一首诗给父母,诗中透露出父母已去世,自己再也不能报答养育之恩的悲伤:
莫报春晖德,翻成隔九原。
音容嗟已逝,梦寐想犹存。
蒿里秋霜冷,萱闱夜月昏。
凄凉千古恨,挥涕不堪论。
他也写过一首诗给他的师傅,表达了对他的师傅的怀念之情:
夙昔承先训,孜孜重义方。
音容长若睹,梦寐讵能忘。
时光飞逝,一转眼就是二十多年过去了,杨荣的诗赋策论无一不精。建文元年(1399年),杨荣参加了乡试,取得了全福建第一名。父母听了这个好消息,在家里烧香拜佛,求神佛保佑,保佑自己的孩子连连高中。果然,第二年,好消息频频传来。杨荣在礼部会试中,中第三名。
后来在殿试中,中二甲第二,被御赐为进士出身。不久,授予翰林编修。从此,杨荣就踏上了他的辅政报国之路。
成祖朝入阁参政
朱棣攻入南京,建文朝的主要官员几乎被诛杀殆尽。
当时的杨荣只是个翰林编修,没有参与政治,因而幸免于难。
朱棣的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开进南京,向皇宫进发。
这时,有一个人身穿朝服拦住朱棣的去路,声称要见燕王。朱棣吩咐把来人带到自己的面前,一看是一名官员,就大声喝问:“你是什么人,因何拦住我的去路?”
来人向上叩头,从容答道:“臣是翰林院的编修官,名叫杨子荣,现在有一事,想提醒燕王千岁。”燕王一听,疑惑地说:“有什么事,请讲。”杨荣深施一礼,继续说道:
“我看您是在向皇宫进发,请问殿下,您觉得是应该先拜谒太祖的陵墓呢,还是先登基呢?”朱棣一听,恍然大悟。这次进兵南京,虽然自己觉得理直气壮,但毕竟有谋逆之嫌。如果不拜太祖陵,直奔皇宫,给天下人的印象就是为了夺帝位而丧。现在先拜太祖陵,就加强了自己的正统地位。于是,他对杨荣说了声“多谢先生”,就命令军队掉头直奔太祖的皇陵。
朱棣登上帝位以后,设法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开始把大权尽量地揽在自己手中,他不设宰相,国家大事他一个人说了算。但是,那么大一个国家,千头万绪,总得有人帮他办事呀,于是就想成立内阁。关于内阁成员,必须忠于皇上本人,还要灵活干练。想来想去,他就想到了杨荣,进京那一天,杨荣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也许这个人是个人才,于是召杨荣问话。在谈话中,成祖发现杨荣对于国家大事,有一套自己的见解,尤其对于军事,谈得更是头头是道,不得不让朱棣暗自钦佩。
他自己打仗几十年,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对杨荣的见解很是认同,于是决定把他调入内阁。
杨荣是年龄最小的一个。虽然他年龄最小,却是最机敏的一个。一天晚上,宁夏传来军情急报,说是宁夏城被敌军围困。成祖赶忙找内阁的七名阁员商议,恰巧其他六个人有事出去了,只剩下杨荣一个人。成祖就把他召过来,把上奏的奏折给他看,忧心忡忡地说:“我向来不放心的就是北方的元朝余孽,屡屡进犯我们大明国土。你看,现在又围攻宁夏城,真让我担心啊。先生可有退敌的计策吗?”杨荣看了以后说:“陛下不必担心,宁夏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况且守城将士都久经沙场,现在离上奏的时间已经有十来天了,敌人攻不下来,自然撤退,想必现在早已解围了。”到了半夜,宁夏传来战报,已经解围。第二天,成祖见了杨荣,一边大笑一边握住杨荣的手说:“先生怎么料事如神,说得这么准呢,真是诸葛亮在世,刘伯温复出啊!”从此,杨荣开始受到器重。
杨荣进入内阁以后,主要帮成祖处理军国大事。成祖是武将出身,平时很威严,百官都很怕他,跟大臣商议事情有争议的时候,成祖有时拍案大怒,别人就全不说话了。杨荣一来,成祖往往怒气消解,转为笑脸,事情也就随之解决了。
当时,朱棣虽然作了皇帝,但四年的战争使国家实力锐减,北方的蒙古贵族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的孙子脱吉思帖木儿战败以后,被他的部下杀害,北元的内部分裂,分为三个主要势力,在中国北方,自东向西依次是:兀良哈部、鞑靼部、瓦剌部。在这三个部中,鞑靼部势力最大,以蒙古大汗的正统自居。脱吉思帖木儿死后,又传两世到坤帖木尔。坤帖木尔被鞑靼别部首领鬼力赤所杀,不再称“元”这一国号,自称鞑靼可汗。
鬼力赤又被阿鲁台所杀,立坤帖木尔的弟弟本雅失里为可汗。再说瓦剌,在鞑靼西部,今甘肃北部。元朝灭亡以后,猛可铁木儿带领着一部分人分裂出来,他死后,瓦剌分裂为三部分:分别由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执掌军政大权。兀良哈在今东北一带,和明朝政府关系最好。
明永乐年间,鞑靼部和瓦剌部经常骚扰北部边境,所以,明成祖朱棣从永乐八年到永乐二十二年,先后动用五十万大军,五次出征塞外,严厉打击了蒙古贵族势力。
甘肃北部是瓦剌分裂后的残部,经常骚扰明朝边地居民。成祖特别重视,由于边患严重,杨荣又通晓边防事务,所以在永乐五年(1407年),被派往甘肃规划军务。杨荣不负圣望,作了细致的考察,回朝奏明皇上。
他把所经过的山川形势、地理位置作了准确地记录,把哪里可伏兵、哪里可绕道,哪里易守难攻,哪里是薄弱地带,作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民情士气,也作了细致的调查,发现边地的军民同仇敌忾,痛恨蒙古贵族骑兵的入侵。这一切都为朝廷决策提供了准确的依据。成祖听完杨荣的汇报,非常高兴。当时正值盛夏,天气酷热难当,成祖亲自为杨荣切西瓜吃,欣慰地说道:“没想到你的汇报这么细致,朕有了你,边疆的问题我就放心了。”
不久就加封为右庶子,仍然兼任内阁大学士。
在朱棣对残元蒙古贵族不断的征讨中,蒙古贵族内部的力量也在不断的消长变化,鞑靼受到重创,瓦剌的力量相对增长,逐渐吞并其他各部。脱脱不花是元朝宗室,被奉为可汗。永乐五年六月,朱棣派右都监何福为甘肃总兵,镇守西北边陲。由于详细的规划,认真的准备,瓦剌的几次进攻都遭到重创,想反击也无机可乘,于是在永乐七年,可汗脱脱不花请求和好明王朝。杨荣受命同何福一起和谈,封瓦剌马哈木为顺宁王、把尔索马为安乐王、太平为资议王。
其实,他们的这次和好,是权宜之计,并没有真正地臣服,在永乐七年六月,当给侍中郭骥奉命出使瓦剌的时候,被本雅失里杀害。消息传到北京,成祖朱棣气得暴跳如雷,立刻派甘肃总兵何福讨伐瓦剌。瓦剌杀了明朝使臣,知道朱棣会出兵征讨,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所以,何福在讨伐中屡屡受挫,何福战死。大军失去主帅以后,顿时一片混乱,瓦剌军乘势追击,把何福的军队打得七零八落,只有少数士兵逃回。现在,朱棣彻底看清了脱脱不花真正面目,决定御驾亲征,给对方一次沉痛的教训。
永乐八年,朱棣亲自挂帅,率大军二十万出征,命杨荣随军处理军务,并且挑选了三百名勇士充当杨荣的卫队。这些人不属于其他将领,直接由杨荣节制。这次征讨瓦剌持续了大约三个月,战斗进行得非常艰苦,不是缺水,就是断粮,士气逐渐地低落。杨荣就把供应成祖所剩余的粮食全部分发下去,各部队中有剩余的,暂且借给粮食短缺的,承诺回京之后,加倍偿还,就这样勉强维持。杨荣看到,假如不能速战速决,打消耗战非常危险,于是就上奏说:“这样下去,形势对我们不利,依臣之见,陛下应走到军中,与士兵一起生活,以鼓舞士气。汉代大将军李广,在艰苦的条件下却能取胜,就是因为他能爱护士兵,请陛下效法李广,此战必胜。”
朱棣深知士气对于战争胜负的影响,就采纳了他的建议。
水运来以后,士兵没有喝完,朱棣决不喝一口。吃饭也取消了肉食,与士兵同吃干粮蔬菜。士兵们看到一国之君竟然能与自己同甘苦,非常感动,都表示以死报效朝廷。从此以后,士兵作战更加勇猛,本雅失里很快战败,只带领七个人冲出了重围,狼狈逃窜,其余的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