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3532900000025

第25章 危机与转机

中国有一句古话,很能说明危机与转机之间的关系。这句古话如是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后来的人,在危机与转机之间干脆勇敢地面对,说了一句惊天地、泣鬼神的话:置之死地而后生。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经典故事,就是“破釜沉舟”。《史记·项羽本纪》中说:“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项羽命令士兵把煮饭的锅砸了,把营房烧了,把渡过河之后的船也沉了,一鼓作气冲进敌群,不给自己留任何后路。

置之死地而后生,说的就是既然危机出现了,与其回避不如勇敢地面对。

危机与转机,是邻居。它们只是一墙之隔,我们一不小心,就会走错门。

证严法师在二零零三年五月五日的开示中,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化危机为转机”的慈济的故事。

众所周知,环境已经是人类生存的一大难题和热点问题。

如何呵护大地,减少垃圾,如何维护生态,如何保持人类的身心健康,这些问题对于人类来说,已经岌岌可危了。

从佛学的角度看,人类生态与生存环境的恶化,皆因人类自身的“贪、嗔、痴”等毛病所致。先有人的毛病,才有环境的毛病。所以,证严法师说:“投入环保,可以改变环境又可以改变人生。从付出中体会到过去的颠倒无知,而今方知要珍惜福报,更要惜福惜缘,时时感恩。”

证严法师说的这位“化危机为转机”的志工是余居士。

他过去吃喝玩乐,样样都来。后来,太太和妈妈接触慈济,一同回花莲了解慈济的四大志业后深受感动。余居士回去后,便也积极地投入到环保工作中,并在工作中改变了自己,将过去的一些不良习惯改正了。余居士的孩子们对父亲也深感佩服,也以行动来支持。于是,全家人都投入到了环保工作中,相继成了慈济委员。

证严法师讲了这个故事之后,她说:“我经常说‘法譬如水’。世间万物沾染污垢,都需要水的洗涤。凡夫的无明同样需要法的润泽。”

世间是水洗为净,人心是佛法润泽。

——这可是证严法师对我们的点化!

危机到转机,要有善念。

证严法师说:“一善破千灾。”

面对人间突如其来的sARS病毒,证严法师谈得最多的是“善”,以“善”破“灾”。

善,在非常时期,表现出来的是爱心,是智慧,是守法,甚至是牺牲。

证严法师举例说到了慈济中学师生们的隔离事件,夸他们在隔离期间,培养出来的对人敬、对己爱的高度负责行为和师生问的互敬、互爱精神,就是转化危机的善力。

证严法师说:“牺牲短暂的自由配合隔离,让整个社会得以平安,这不但是爱自己,同时也是爱他人。”

《志工笔记》第五辑里有许多篇章,都反映出这种“善念”。

花莲慈济院急诊室的吕佳莉护理师在分享志工体会时说,当SARS盛行时,许多医院都缺乏口罩,但慈济院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下,不存在缺口罩的事情。

她说:“这段时间,我们也陆续收到了志工师姐送来的补品,以及海内外师兄师姐寄来的口罩、防护衣,我们非常感恩。”

在医院和慈济人的关心与支援下,她们的防护措施很到位,包括护目镜、口罩、防护衣、隔离衣、鞋套等,全副武装。虽然那个时候,医护人员已经牺牲了六位,但她们还是用平常心对待病人,好好地向病人解释病情,认真护理。

因sARs而牺牲的第一位护理长陈静秋的先生说:“如果有再次选择的机会,我还是会支持太太站在第一线。”

这就是社会的“善”,是祥和幸福的脊梁!

在面对人类困惑和灾难的时候,大林慈院有一句话说得恰如其分。

“我们都不能没有其中任何一个人。”这是一位慈济院的员工说的。

她们五个人一组在大门口给进院的人量体温,如果其中一个人上厕所,她们就觉得人手不够用,时间很紧张。

这句话,是一种在现场才会有的体会。但它也反映了全体人群善念与努力的重要性。

大林慈院总务室的赖雅洵说,在抗击SARS的战役中,他们后勤单位接到院方的指示,要在当天把一百件隔离衣送到和平医院,而当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四十分了。

他们立即联系立荣航空公司。这批隔离衣必须搭乘五点五十分的飞机,才能在当天送到和平医院。如果按平时的规定,他们必须要在五点前到达机场,但当时已经是四点五十分了。

只有十分钟,无论怎样也赶不到的。

但航空公司鉴于情况特殊,同意他们在五点半前抵达便可以办理。这个决定帮了他们的大忙。

他们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战斗中,叠衣服、捆装、赶路。

时值下班高峰,路况不好,他们是盯着表看着时间赶到的。

赶到机场,机场的主任也出来迎接了。他们赶快解释,这些隔离衣都是干净的。言下之意是要告诉主任,检疫就免了,以便争取时间。

可人家主任说:“我们愿意免费帮忙运送。”

他们都感恩得流下了眼泪!

证严法师说:“心田要多播善种,多一粒善的种子,就可以减少一棵杂草。土地不耕种,杂草必丛生。所以,行善要日日行、时时行、不断去行。哪怕只是举手投足,也要存一份善念。”

如果每个人都时时刻刻拥有善念,那么任何的危机中都可以有转机,都可以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