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3532900000026

第26章 守望与相助

证严法师在二零零三年五月十日的开示中说到“生命共同体”。

她说:“我们是生命共同体,不应该只为图个人之便,而忽略社会安全,而造成疫情难以控制。”

这段开示,法师是针对台湾sARs感染隔离事件而说的。

地球上的生命,都是休戚与共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在近来的流行疾病和地区战争中充分体现出来了。人类对别的生命不尊重,贪婪杀戮,由此招致不明病毒sARs的流行。

这种病毒一经出现,就席全球,让人类防不胜防。以致,千里惊慌,万里鹤唳!

战争也是如此。那边在厮杀,在扔炸弹,这边你以为不关你的事,可是战争污染了大气,破坏了地球,让人类遭受莫明其妙的天灾,生出莫明其妙的怪病!

可见,自己的事情并不是自己的事情,局部的事情并不是局部的事情,哪一件都是人类共同的事情。

这就需要我们共同的守望!

守望着我们的家园,守望着我们的行为,守望着我们的良心。

家园是否和平、宁静、安详?

行为是否诚信、大度、利他?

良心是否大爱、慈悲、怜悯?

证严法师说,台北市大理街被封街,共有一百一十八户居民必须接受隔离,令人震惊。

原因何在?该街的华昌国宅中,独居着一位长者疑似感染SARs而病逝,十天之后才被发现。为避免爆发大规模感染,当局断然采取措施,封街隔离!

一个人在家里逝世十天才被发现,深刻地说明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漠不关心,各行其是,缺乏一种相互关爱的守望。

我们的家园由于缺乏理解与关心,由和平、宁静变得动乱、恐慌起来。

这是我们自己种出来的苦果,只能自己来分享。

分享的形式,是隔离。

而隔离,是一种身心付出。

所以证严法师说:“此刻谨慎小心、安全为上。唯有请居民们静下心来,接受政府的决策。”

事后,希望大家反思这件事情。

她说:“倘若人人都能互相关怀,知道住家附近有独居老人,发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天下一家,敦亲睦邻,守望相助,我想这位长者也不至于往生十天后才被发现。”

说到相助,由于慈济人的努力,这已经成为慈济人的本分了!

习惯成自然。这是几十年来慈济人共同努力、传承的结果。

在这一波的sARs防治中,慈济人相助的例子就举不胜举。

当和平医院封院时,为了及时向里面的病员和医护人员提供物资、付出关怀,他们别出心裁在警戒线外搭建帐篷,设立服务处。慈济志工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在那里祈祷,然后再开始关怀工作。

有一位老阿嬷在医院里被隔离了,正好又是她的生日。家属想给她过生日,但没法进去。慈济人安抚家属,说他们有办法给阿嬷庆祝生日。他们买来蛋糕、生日贺卡,并写上祝福的话,从警戒线外递过去。

松山医院外,慈济人每天供应素食给院内的素食者。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又有这么真诚的心意,吃素的人一下子就增加到五百多人。

有一位支援松山医院的慈济人(王立信副院长),他说在医院里每餐都能吃到慈济人准备的便当,医院里还有来自大林、花莲慈济医院的医师,还有从慈济技术学院毕业在那里供职的护士。看到这么多慈济人,又能吃到慈济人送来的便当,他感觉既温馨又有家庭味。

花莲二信合作社的慈济人,全体员工一百九十多人,自动发起斋戒祈福一周,宣传环境清洁与环境卫生的重要。

这就是相助!

各尽所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在这个时候,证严法师心系全世界人的安危,也更加关心慈济人的安全。

她说,在此之际,全球的慈济人都在斋戒、祈祷,而且发愿要提倡三好——口说好话、身行好事、心以好愿。他们不断地做“爱洒人间”的活动,化心意为具体行动。

她还说,中国人虽然极具饮食文化,端碗持筷,姿态优美,但是也有缺点。大家放人口中的筷子又去夹同一盘菜,就很容易传播病菌。

证严法师呼吁,有了优秀的饮食文化,也要有卫生的观念。她提倡“公筷母匙”,唯有这样,才能把病毒的传染防患于未然。她还要趁此机会,让大家把自身和餐桌上的卫生习惯用心地培养起来。

慈济人要自安安人。自己先安心,才能用爱去抚慰、安抚他人。

苦口婆心,也是相助。

——点明心之灯盏!

心明自然眼亮,不至于被眼前的一切所迷惑。

证严法师说:“我们现在都是被心迷了性。我们出生在人间,培养出来的叫习气,我们由第六识来分辨外面的境界,一直将人性与众性分别,我执我见,而使人心脱离了佛性。其实,佛性是凡夫心,凡夫心即我们原来的佛性。’:那我们为什么会这样了呢?

证严法师给我们找到了根源。她说:“现代人总是世智辩聪、满口论调,做起事来却又斤斤计较,多数人只懂理不懂事,他们知道的道理很多,但碰到人与事时却又无法调和,这就是现代人的凡夫心。”

心明眼亮,就会出手,给弱者搭以援手,就是相助。

锦上添花,是相赠;雪中送炭,才是真正的相助。

在逆境中援手相助,在逆境中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慌乱、不怨声载道,唯有这样——

我们的家园,才和平、宁静、安详。

我们的行为,才诚信、大度、利他。

我们的良心,才大爱、慈悲、怜悯。

我们的人生,才至善、至美、至敬!

证严法师告诉我们:“有逆境出现,应知道这正是磨炼自己的机会。宝玉是我们喜欢的,但是要经过琢磨才有价值。花莲的玉矿有很多,天天任人践踏,一点都不起眼。几年前,泰国的一位僧王来到花莲。他说,他好喜欢花莲的玉石。我马上请人找来一块很大的玉石,一半让他带回去雕成佛像,让人膜拜;另一半放置在精舍门口,任人践踏,将近二十年了。同样的石头,经过琢磨,与原石就有如此大的差别。逆境就如同磨玉的砥石,不磨不发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