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
3537700000034

第34章 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之比较研究(2)

1996年2月发现的南顺城街青铜器窖藏坑,出土方鼎4件,斝、爵、戈各2件,簋、钺各1件共12件青铜器。这些青铜器窖藏坑,很可能是祭祀坑。内城外的高地大概是商王从事祭祀的主要场所。坑内的铜器形制之大,种类之全,纹饰之美,铸造之精,是商代早期遗址中所仅见的,显然为王室重器。这些青铜器的出土,为探讨商前期青铜铸造工艺及郑州商城的性质和兴废具有重要意义。

偃师商城已发掘墓葬100多座,都是土坑竖穴墓。除极少数的中型墓外,大多数规模较小,等级较低,多未发现棺椁痕迹。近半数以上没有随葬品,有随葬品的也大多为日用陶器,铜器和玉器少见,迄今尚未见专门的墓地,也未发现青铜器窖藏坑。

从墓葬和窖藏坑看,郑州商城有专门的墓地和青铜器窖藏坑,偃师商城没有;二者相同的地方是发现小型墓较多,均未发现王陵区和贵族墓地。

(五)出土遗物。郑州商城出土了一大批商代遗物,其中不少是稀世珍宝。除了以方鼎为代表的商代青铜器外,还有原始青瓷,这些瓷器用高岭土制成,火候高,质地硬,吸水性弱,敲起来近似金属声。器形多为尊,也有少量的罍和罐。原始青瓷的出现,把我国发明瓷器的历史提早到3600年前。因此,中国被全世界誉为“瓷的国家”,这是当之无愧的。玉簪、玉璜、玉戈、玉璋、玉铲等玉器,有白色的、浅黄色的、青色的、墨绿色的,光泽晶莹,反映了郑州商城具有相当高的制玉工艺水平。在商城东北角的一个祭祀坑内出土的极薄的夔龙纹金叶片,有可能是镶嵌在某种漆木器上的装饰,是一件罕见的精美工艺品。在商城东北隅白家庄商墓出土的象牙觚和象牙梳,也制作的相当精致。白家庄商墓还曾出有460多枚穿孔贝,可能就是当时使用的货币。后人把善于从事贸易的人称为“商人”盖源于此。此外,郑州商城还出土了一些文字遗物,也十分珍贵。1953年在二里岗发现的2片甲骨,其中一片牛肋骨上刻有10个字,另一片龟甲上刻有1个字,虽然发现较少,且都属于习刻字骨,但这是在安阳殷墟之外难得发现的2片甲骨文,时代比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要早约300年,是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甲骨文。白家庄商墓出土的1件铜罍,其颈部铸3个龟形装饰图案,可能是族徽文字,已故古文字学家唐兰先生曾考释为“黾”字,若此,这应是我国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青铜器铭文了。在商城中部偏西处的一座商代窖穴内出土的一件大口尊残片上,刻有一个“目”字。这些商代文字遗物的发现,充分反映了郑州商城的文化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相比之下,偃师商城的出土遗物则很少。虽有铜器出现,但根本不见鼎类的青铜重器。瓷器、甲骨均未发现。

二、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的年代与性质

(一)年代《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将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的始建年代确定为夏商文化的分界,并参考碳14测年数据和文献中有关商代积年的记载,取整数估定商开始之年为公元前1600年。也就是说,经过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200多位专家学者数年的联合攻关,最终确定了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的年代均为商代早期,距今已有3600年的历史。

(二)郑州商城的性质郑州商城是一座商代王都,学术界已无任何疑义。但问题是究竟属于商代的哪个都城遗址,目前有着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郑州商城是商代早期成汤的亳都,称之为亳都说;另一种意见则认为郑州商城是商代中期仲丁迁隞的隞都,称之为隞都说。

隞都说是安金槐先生于1961年最早提出来的,当时列举的论据主要有两条:一是据《括地志》所谓“荥阳故城在荥泽西南十七里,殷时隞地也”之说,认为郑州商城与古荥泽相距很近,郑州商城当在隞地范围之内;二是以郑州商城的年代为据,他把二里岗期文化定属商代中期遗存,同时又把商代历史分为早、中、晚三期,汤居亳为商代早期,盘庚迁殷为商代晚期,仲丁迁隞到祖乙迁耿(邢)为商代中期,郑州商城的时代与商代中期相合,因此郑州商城是“仲丁迁隞”的隞都遗址。后来,安先生又把商代分为前后两大期,商代第十一位王仲丁,处在商代前期的偏后段,郑州商城的兴建与废弃时间也应属于商代前期靠中后段,正和“仲丁迁隞”的时间相近或相当。同时,安先生又补充了一条证据,认为商王朝的几次迁都路线,是由偃师西亳向黄河北岸迁移的,而郑州正在这些迁都路线上,所以仲丁迁的隞都就兴建在现今的郑州市境内。

亳都说是邹衡先生最先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来的,其论据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东周时期郑地有亳城。《左氏春秋经》襄公十一年:“秋,七月已未,同盟于亳城北。”

杜预注:“亳城,郑地。”同时还引有其他文献参考说明。第二,在郑州商城东北部出土的一部分战国陶豆豆柄或豆盘内,印有“亳”

或“亳丘”字样的地名陶文。“亳丘”应该就是亳墟,亳墟很可能是因为郑州商城本身是商的亳都而得名的。第三,商汤都亳的邻国地望与郑州商城相合。葛、韦、顾、昆吾等国均距郑州商城不远,汤居郑亳,正合于韦-顾-昆吾-夏桀的作战路线。第四,郑州商文化的发现情况与成汤都亳相合。从年代看,郑州商文化可分为先商、早商和晚商期,郑州商城的繁荣期是早商期,该期分为二段四组,若每组平均四五十年,则共150~200年,从汤都亳到仲丁迁隞,历经五世十王,每世平均30年计,则共150年左右,其延续时间与成汤至太戊的居亳时间相合;从文化遗迹的分布和规模看,郑州商城作为商代前期最主要的王都也是相称的。

以上是这两种学说的主要观点和论据,我认真将这两种学说作了比较和研究,认为虽然都有道理,但相比之下郑亳说的理由更为充分一些。所以,我的观点是,郑州商城的年代为商代早期,性质为成汤所居之亳。其理由是:

(1)邹衡先生对郑亳说所列举的四条证据,论据本身比较扎实。虽有学者对以上某些论据提出商榷和质疑,但整体上看已无法怀疑郑州商城作为亳都的可能性。因为所引用的文献是较早的和可靠的,考古学上的证据是坚实的,并且经受住了考古新发现的检验。

(2)郑亳说的支持者们又相继为汤都郑亳提供了一些很有道理的佐证,对郑亳说起到了积极的补充作用。1.郑杰祥先生依据甲骨文中所记与亳地相连的地名考证,推知郑州商城应是商人隆重而频繁地祭祀的“亳土”(也称亳社),即“亳”邑所在,这为郑亳的论证增加了力度。2.阎铁城先生提到,《春秋经》所记“亳城”与“亳社”当有区别,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的宋、燕、卫、晋、鲁等国均有亳社(或写作薄社),而没有再提及亳城。这些“亳社”都与“奉其先祀”的商人后裔有关。此种亳社所在虽然习惯上亦可称亳,但实际上只是一种商人后裔的宗邑。而被《春秋经》称为“亳城”的却实实在在只有郑地一处。也就是说,凡有商人后裔居住的地方,都有可能建立所谓的“亳社”,但未必就能称为亳城。考证汤之亳都,首先必须有该地名亳的证据,同时要排除亳名因东周亳社而起的可能。其二必须有具备王都性质的商代遗址。这两个条件,郑州商城都确实符合,所以是亳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3)邹衡先生否认了郑州商城是隞都,使得隞都在较长时间没有着落。但近年陈旭先生提出郑州西北郊的小双桥遗址应即隞都,裴明相先生也说小双桥的夯土基址至少应是隞都的附属建筑。

这些说法随着小双桥商代遗址考古发掘资料的刊布愈发使人相信其说不妄。小双桥遗址不仅发现了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及人祭坑、兽祭坑和青铜冶铸等重要遗迹现象,出土了大量牛头、牛角、象牙等动物骨骼,发现了青铜建筑构件、原始瓷尊、石圭、石磬、羊形陶尊等重要遗物,而且还发现有朱书陶文。从遗址出土的大量陶器看略晚于郑州商城(考古学上称为二里岗白家庄期),这个时期恰是郑州商城因水患而衰败的时期。这一废一兴,正适合于仲丁迁隞的解释。所以,我同意裴明相先生的看法,认为小双桥建筑遗迹至少应是隞都的一部分。此外,小双桥遗址距荥阳故城很近,正是《括地志》所记“殷时隞地也”。隞都的落实,更为郑亳说增加了可信度。

(4)偃师商城的性质关于偃师商城的性质,学术界目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是商汤灭夏之后的都城西亳;第二种意见认为是商汤灭夏后商人建于夏墟的军事重镇,其作用和目的在于镇服和监视夏朝遗民;第三种意见认为是第三代商王太甲被流放之地——“桐”、“桐邑”或称“桐宫”。但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偃师商城具有都城性质,是商代早期商人统治的一座重要据点。

三、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的关系

关于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的年代、性质及相互关系,学者们做过许多讨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偃师商城是汤都西亳,郑州商城是仲丁所迁的隞都;另一种意见认为郑州商城是成汤始居之亳都,偃师商城是大体同时或稍晚的别都(或重镇);第三种意见倾向二者同为商代早期的国都,惟重点使用时间有交错。我同意第二种意见,因为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的年代虽基本同时或略有先后,文献上也有商汤所都西亳的记载,但它的规模却远不及郑州商城大,出土的遗物也远没有郑州商城丰富。按常规说,同时期的城址,均是都城最大。所以,偃师商城最有可能是一处别都或即汤灭夏后于夏王朝统治中心所建的军事重镇,因为该城有着极为浓厚的军事防御色彩。

最后需要补充说明的一点是,我同意杜金鹏先生“先商方国之亳与早商王国之亳”的提法,但观点与杜先生不尽相同。我认为:郑州商城在汤灭夏前已开始建,但规模较小,此为先商方国之亳;汤灭夏后“复归于亳”才开始大规模营建,此为早商王国之亳。

在郑州营建亳都的同时,为了镇压夏遗民的反抗,于夏人的统治中心区域另建了一座别都或军事重镇,即偃师商城。正如《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所说:“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基本同时或略有先后,是商代最早的两处具有都邑规模的遗址,推断其分别为汤所居之亳和汤灭夏后在下洛之阳所建之‘宫邑’亦即‘西亳’的意见具有较强的说服力。”“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是已知最早的商代都邑规模的遗址,其始建年代应最接近夏商更替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