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
3537700000037

第37章 试论郑州人民公园期商代遗存与盘庚复亳问题(2)

其次,人民公园期遗存与盘庚复亳在考古学年代上相符。关于盘庚迁都我们曾提出“一世二迁说”,即认为盘庚曾先迁于殷,复迁于亳,并赞同洹北商城为盘庚所迁之殷都,另外殷墟大司空村一期学术界则普遍认同主武丁时期的遗存[22]。前述年代关系的考察表明,郑州人民公园期遗存略晚于洹北商城商文化而略早于殷墟大司空村一期,这一年代序列恰与盘庚迁殷、复迁于亳及武丁居殷这一历史现象吻合,那么我们推证人民公园期遗存与盘庚复亳相关由此取得了必要的年代依据。

第三,从文化内涵来看人民公园遗址等级较高,并非一般性聚落。人民公园遗址发现有祭祀坑、铜器墓等重要遗迹;中型铜器墓有殉人,并随葬大型兽面纹青铜钺、饕餮纹青铜戈及玉戈、玉璜等,墓主显然并非一般贵族;人民公园遗址出土如相当数量的青铜器、玉器及原始瓷器,原始瓷器在中原地区一般仅见于都城遗址,由此足见该遗址级别之高;陶水管道的发现亦可以反映出其居址建筑的等级,因此我们认为人民公园期遗存在文化内涵与社会等级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第四,人民公园期遗存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几十年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证实郑州商城即为商汤亳都[23],而“郑亳”在地理位置上又恰恰处于古黄河以南,与《史记·殷本纪》所载盘庚复亳的地望相合,由此我们可以将人民公园期遗存与文献记载中的“盘庚复亳”联系起来。

综上所述,人民公园期遗存在年代上介于洹北商城与大司空村一期之间,在文化内涵上具有特殊的级别,在地望上正处于成汤故亳附近,与文献记载亦相吻合,因此我们推证该类遗存与“盘庚复亳”相关应该说有着较为充分的证据。

三、盘庚复亳及其相关问题

关于盘庚迁都在文献中历来有两种说法,一曰迁殷,一曰治亳。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后,王国维考证认为:“今龟甲、兽骨出土皆在此地,盖即盘庚以来殷之旧都。”[24]其后学者多从此说。随着研究的进展,近年有学者对小屯殷墟是盘庚所迁还是武丁始都提出疑问[25],洹北商城的发现使问题更加复杂,其性质亦有“盘庚迁殷”与“河亶甲居相”二说[26]。分析相关考古学遗存的年代,不难发现以往学者对上述问题的解说存在种种矛盾和疑问,有鉴于此,我们梳理相关文献记载,结合考古学年代序列的考察,曾经提出盘庚一世二迁说,即盘庚在位期间曾有迁殷、复亳两次都城迁徙[27],由此相关问题似乎可以得到较为合理一些的解释,如前所述我们论证了郑州人民公园期遗存与盘庚复亳相关,但有些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

其一,郑州人民公园期商代遗存与晚商王世的对应关系。从文化特征的变化来看,人民公园期延续时间较短,由此可知郑州绝非整个晚商时期的都城;殷墟大司空村一期既然确定为武丁居殷的遗存,则知盘庚后世的商王又曾自亳迁都于殷,那么商人何时自亳迁殷呢?我们推测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商王小乙之时,殷墟一期早段遗存即应与小乙迁殷的活动有关[28]。盘庚复亳发生在迁殷之后,那么此事应与盘庚即位相隔一段时间,小乙自亳迁殷也未必发生在其初继位时,由此看来郑州人民公园期遗存在年代上大致应该和盘庚后期、小辛、小乙前期相对应。

其二,目前来看人民公园期文化内涵尚显不足,但考古发现的阶段性和不完整性并不影响上述结论的成立。目前人民公园期遗址在郑州仅发现四处,面积也很有限,其整体规模尚不十分清晰,在文化内涵上亦不能和一代王都相称,但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公园遗址在早期的考古发掘中曾揭露普遍分布的文化层与同期墓葬群[29],据此推测还应该有大范围的同期居住生活遗址存在。另外郑州商代遗址大部分叠压于现代建筑之下,迄今所做的发掘较为分散,人民公园期遗址在郑州绝不仅限于目前发现的几处,在将来的考古发掘中会有更多发现。

其三,我们推测“盘庚复亳”应该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郑州商城作为成汤至大戊五世十王建都之地,在商人的心目中自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郑州商城在白家庄期以后虽然废弃,但晚商各段遗存在此皆有发现,由此足见其地位重要,这一点也是其他商城无法比拟的。此外研究表明,甲骨卜辞中有不少晚商时期商王至亳地祭祀先祖的记载[30],汤亳故地在商人心目中意义之重要可见一斑,这也许就是盘庚复亳的思想渊源。

综上所述,人民公园期遗存与文献记载中的盘庚复亳相关,盘庚先迁殷,复迁亳,以后商王小乙又自亳迁殷;洹北商城是盘庚迁殷之地,小屯殷墟是商王小乙以后的都城,郑州曾为盘庚、小辛、小乙三王所居;郑州不仅为成汤至大戊五世十王的都城,亦曾为盘、辛、乙三王的都邑,因此它在商代历史上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1]陈旭《郑州商代王都的兴与废》,《中原文物》1987年第2期。

[2][23]邹衡《郑州商城即汤都亳说》,《文物》1978年第2期。

[3][8]安志敏《郑州人民公园附近的殷代遗存》,《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6期。

[4][12][29]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

[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第875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

[6]郑州市文物工作组《郑州市殷商遗址地层关系介绍》,《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12期。

[7]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市商代制陶遗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1年第4期。

[9]邹衡《试论郑州新发现的殷商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56年第3期。

[10]邹衡《试论殷墟文化分期》,《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11][15][20]孙华、赵清《盘庚迁都地望辨》,《中原文物》1986年第3期。

[13]参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安阳市洹北花园庄遗址1997年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第10期。

[14]参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1年。

[16]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第951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

[17][27][28]朱光华《“盘庚迁殷”与“盘庚治亳”考辨》,《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8]杨锡璋、高炜、徐广德《盘庚迁殷地点蠡测》,《中原文物》2000年第1期。

[19]彭金章、晓田《试论偃师商城》,《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殷都学刊》增刊1985年。

[21]谭其骧《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中华文史论丛》第7辑,中华书局,1978年。

[22]郑振香《论殷墟文化分期及其相关问题》,《中国考古学研究》,文物出版社,1986年。

[24]王国维《说殷》,《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25]彭金章、晓田《殷墟为武丁以来殷之旧都说》,《中国考古学会第五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8年。

[26]杨锡璋、高炜、徐广德《盘庚迁殷地点蠡测》,《中原文物》2000年第1期。文雨《洹北花园庄遗址与河亶甲居相》,《中国文物报》1998年11月25日。

[30]郑杰祥《释亳》,《中原文物》199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