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
3537700000039

第39章 论永定河流域的古都特点及其在中国古都群中的地位

尹钧科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永定河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干道流经山西、河北二省和北京、天津二市,于天津市武清县屈家店闸汇入北运河,下会海河,注入渤海。全长680余公里,流域面积为47000平方公里。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一条河流,也是海河水系中最重要的一支。

在中华大地上,古都星罗棋布。永定河流域也有不少古都,属华北古都群中的一部分。主要是黄帝之都涿鹿,周武王封黄帝之后(一说帝尧之后)于蓟的诸侯国蓟之都、春秋战国时燕国之都、汉魏时诸侯王国燕王之都、十六国中前燕一时之都蓟城和辽(陪都)、金、元、明、清及民国前期之都北京,北魏之都平城和辽、金之陪都西京大同,汉魏时诸侯王国代王之都代王城,元之中都(即旺兀察都,在今河北省张北县境)等。虽然永定河流域内古都的绝对数量远不及中原地区多,但是这里的古都却非同一般,具有鲜明的特点,在中国古都群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一)永定河流域的古都密度较大。在47000平方公里的地域内有五六个古都,平均不足1万平方公里就有一个古都。这样的古都分布密度,在全国各地是不多见的。

(二)永定河流域的古都种类齐全。既有全国一统天下的封建王朝之都,如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又有拥有中国半壁河山的割据政权之都,北魏都平城(大同)和金中都(北京)。既有封建王朝之首都,如北京;又有封建王朝之陪都,如辽、金西京大同和元中都。

既有国祚长达百年、数百年的封建王朝之都,如大同、北京;又有短命封建王朝的临时之都,如前燕慕容儁都蓟。既有天子分封的诸侯王之都,如燕王之都蓟城和代王之都代王城,又有农民起义军建立的政权之都,如明北京;又有少数民族首领建立的政权之都,如北魏平城和辽、金、元、清之都北京。既有历久不衰的古都,如北京;又有昙花一现的古都,如元中都。永定河流域的古代都城,种类可谓大全矣。

(三)永定河流域的古都占头据尾,纵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众所周知,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宗。即使是在天涯海角的中国人,也无不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黄帝初都有熊(今河南省新郑),后都涿鹿。涿鹿在今河北省涿鹿县东南五十里古城,也属永定河流域。自公元1153年金海陵王迁都于燕并改名中都后,北京就取代长安、洛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全国首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都仍定于北京。北京也在永定河流域,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这样一来,在中国都城的发展变迁史上,永定河流域的古都便占据头尾,纵贯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始终。

(四)永定河流域的古都后来居上,历久而不衰,最有生命力。

虽然黄帝之都在涿鹿,但其后在相当长的岁月里,自尧舜历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以至北宋,中国的主要都城多在关中盆地和中原地区,即黄河流域。公元936年后晋主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予契丹,以谢援立之功后,兴起于北方的契丹首领仅隔两年即于938年便升幽州为南京,又称燕京,建为辽王朝的陪都。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国家政治中心开始由黄河中下游即中原地区向北方幽燕地区即北京转移的重要标志。辽与北宋以白沟为界南北对峙二百余年。辽末,兴起于东北白山、黑水间的女真民族建立金国,初都上京会宁府(今哈尔滨东南之阿城)。后南下灭辽,并进军中原灭亡北宋,占有中国北方广大土地,并以淮河为界与南宋相抗衡。1153年,金主完颜亮(海陵王)迁都燕京,以“燕”乃列国之名,不当为京师号,遂改名中都。

从此,金中都成为拥有中国半壁河山的金王朝的首都。尽管金王朝还不是全国一统政权,但是,金海陵王迁都燕京,标志着北京作为封建王朝政治中心的地位被确立下来,这是北京正式建都的开始。所以,去年北京各界采用多种形式,隆重纪念北京建都850周年。12世纪初,蒙古民族又在北方草原上崛起,首领成吉思汗率军西征中亚,南灭金国,建立起盛极一时的蒙古帝国。其孙忽必烈即位后,伐南宋统一中国,改国号曰大元;又定都于燕,并于金中都东北郊另建新都城,曰大都。元世祖定都于燕和新建大都城,不仅延续了北京作为封建王朝都城的历史潮流,而且使北京又上升为全国一统天下的首都,其城市性质和功能发挥到极致。明初,朱元璋建都南京,改元大都名北平,置北平府,北京的地位大降。但1403年燕王朱棣登基建元永乐后,即改北平名北京,这是今北京得名之始。

永乐四年(1406)开始大规模地营建北京宫殿城池,十八年(1402)又迁都北京。永乐迁都,恢复了北京作为封建社会后期的全国政治中心的历史地位。1644年,清室入关,定鼎北京,又进一步延续和巩固了北京的皇都地位,直到1928年,国民政府建都南京,改北京为北平,置北平特别市(1930年又降为北平市)后,才降低为华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但20年后,北京又成为新中国的首都。所以,从1153年开始至于今天,除去金元之际大约50年、明初的52年和民国后期的21年共计123年北京未作国都外,北京几乎连续作为国都已达728年。这期间,原为中国封建社会前期主要都城的长安、洛阳、开封、杭州等,却失去了昔日的显赫与辉煌,不可逆转地被北京取代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1153年金海陵王迁都之前,北京城的前身蓟城已有了二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周武王封立的蓟国,春秋战国时的燕国,汉魏时诸侯王国燕国或广阳国,十六国时的前燕,以及与北宋南北对峙了二百余年的辽国,都曾经蓟城为都或陪都。也就是说,蓟城作为不同层次的政权之都,也累计数百年之久。由此可见,地处永定河流域的古都北京及其前身蓟城,在数以千百计的中国古都中,不仅后来居上,而且是历久不衰,最有生命力。

综上所述,可以说永定河流域的古都在中国古都群中,具有极其特殊的无与伦比的重要地位。这不仅是因为它有如上的一些特点,更重要的是黄帝之都涿鹿和当今我国首都北京,都位于永定河流域。因此,我国古都学界应该特别关注对永定河流域古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