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两手弹指 两足分开距离与肩同宽,身体直立,两臂由身前抬起,沉肩垂肘,腕背略屈,五指如握球状,十指同时做小幅度的屈伸运动30~50次,如果手臂麻木较重亦可用两手互相拍打、叩击、揉捏等法加强效果。
5.擦臂 又名干浴臂。右手掌紧按左上肢前臂内侧,自腕向上擦至腋下,然后将上肢轻轻内旋,右手掌按在肩外侧自上擦至前臂外侧,如此往复共擦10~20次。再换左手擦右上肢10~20次。
6.左右扩胸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屈,两臂交替做向左或向右拉弓姿势,同时头和眼睛都转向开弓的方向做20~30次并可配合深呼吸活动。
7.单手举托 身体端坐或立正,两臂交替上举,掌心向上,并伴随深呼吸做10~20次。
按摩时间可安排在晚上睡前和早晨醒后,可以促进肌肤的血液循环,增进新陈代谢及营养的吸收,使肌肉强健。
(三)梅花针护手
取梅花针轻叩手背部皮肤,由指尖沿着手指直线向手腕处叩击,每日1次。手法不宜太重,每次叩击以手背皮肤达到温热即可。叩完后最好涂擦润手膏。此法润滑防皱,活络行血,保持手部健美。
(四)手部卫生
1.经常洗手 经常洗手,保持手部清洁卫生,一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健手美手之用;二是预防疾病,是防止“病从口入”的主要环节。俗话说:“饭前便后洗洗手,细菌病毒难入口”。洗手时应使用肥皂或香皂,不但能去除油泥污垢,还可杀菌。注意洗手后将手擦干,冬天还应涂上护手霜。
2.勤剪指甲 经常修剪指甲,可消除细菌,又可加强新陈代谢,有利于指甲的荣泽,筋膜的强健。另外,要勤剪指甲。《养生书》说:“甲为筋之余,甲不敷截筋不替。”
3.忌用有机溶剂擦手 很多人对不易清洗的污物喜欢用汽油清洗手上的油垢,这是不好的,因汽油对皮肤有侵蚀作用,使手变得粗糙,还能引起一些皮肤病。
4.忌用炉火烘手 冬季手指取暖,古人主张用暖水器,或用热水泡手,不可以炉火烘手。《老老恒言·杂器》说:“冬寒频以炉火拱手,必致十指燥裂”,值得我们生活中加以注意。
二、下肢和脚的保健法
腿脚乃全身的支柱,担负全身行动的重担。因远离心脏,受地心引力,是最易疲劳的部位,下肢易出现静脉曲张。中医学认为双脚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十二经络的重要起止部位。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相交接在脚部。因此,腿脚保健关系到整体,对人的健康长寿至为重要。历代养生家特别强调下肢和脚的调摄,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健措施,如运动、按摩、保暖、泡足、药疗等。
(一)下肢宜勤动
步态稳健,行走如飞,被视为健康的标志,步履蹒跚,行动迟缓,则是衰老的表现,俗话说得好:“人老腿先老”。为此人们把练“脚劲”和“腿劲”作为健康长寿的方法。下肢运动的方法比较多,如跑步跳跃、长途跋涉、爬山、散步等均可采用。这里介绍几种原地锻炼方法。
1.站立甩腿法 一手扶墙或扶树,一脚站立,另一脚甩动。先向前甩动右腿,脚尖向上翘起,然后向后甩,脚面绷直,腿亦伸直,如此前后甩动,左右腿各甩动20次。
2.平坐蹬腿法 平坐,上身保持正直,先提起左脚向前上方缓伸,脚尖向上,当要伸直时,脚跟稍用力向前下方蹬出,再换右脚做,双腿各做20次。
3.扭膝运动法 两脚平行靠拢,屈膝向下蹲,双手掌置于膝上,膝部向前后左右做圆周运动,先左转,后右转,各20次。
上述功法可增强下肢功能,使关节运动灵活,防治下肢乏力、关节疼痛、小腿抽筋、半身不遂等。
(二)腿脚宜常按摩
腿部静脉回流阻力较大,循环较差,皮温较低,应经常按摩,特别是足底按摩,有助于健体强身。下肢按摩可分干浴腿法和擦脚心法。
1.擦腿 又名干浴腿法。平坐,两手虎口相对,先抱一侧大腿根,自上而下摩擦至足踝,然后再往回摩擦至大腿根,一上一下为1次,做20次,依同法再摩擦另一腿。经常做可以使腿力增强,关节灵活,还能预防肌肉萎缩、下肢静脉曲张等病。也可以分段擦。
2.擦脚心法 每晚洗脚后临睡之前,一手握脚趾,另一手摩擦足心100次,以热为度,两脚轮流摩擦。本法具有固真元、暖肾气、交通心肾、强足健步、防治足疾等作用。现代研究认为,五脏六腑在脚部都有相应投影。脚部又有大量神经末稍,经常按摩可使神经更加活泼,神经和内分泌活动更加协调,大脑和心脏功能增强,记忆力提高,解除疲劳,还可防治局部和全身性很多疾病。
3.按揉保健穴 取端坐姿势或盘膝坐,两手拇指同时在两下肢的伏兔、鹤顶、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等穴,先按再揉,每穴按3~5次;揉30~50次,亦可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重点按揉某穴,如脾胃功能差可选择按揉足三里。
4.捏拿小腿 取坐势,用一手拇、食、中指指端,捏拿腓肠肌,自上而下,用力柔和,以轻度酸胀为宜。
5.拍击小腿 以两手掌或掌根,紧贴下肢相对用力,由上而下拍击20~30次。
6.摇踝关节 取正坐位将右小腿放在左大腿上,一手抓踝上,一手抓脚,做向内或向外的的旋转动作20~30次。左右脚交替。
7.搓擦涌泉 又名搓泉,盘坐将右腿放左腿上,用左手擦右脚涌泉穴100次,然后交换;再用拇指腹按在涌泉穴上,做顺时针方向转动20~30次,然后再逆时针。
(三)足膝宜保暖
脚为阴脉所聚,阴气常盛,膝为筋之府,寒则易于挛急,所以足膝部要特别注意保暖,以护其阳气。现代研究认为,脚远离心脏,血液供应少,表面脂肪薄,保温力差,且与呼吸道,尤其是鼻黏膜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因此,脚对寒冷非常敏感。当气温降到7℃以下时,就开始发凉,进而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试验证明,将双足放在4℃冷水中,3分钟后就会出现流涕和喷嚏。所谓“寒从脚下起”即此意。研究又表明,人的双脚皮表温度为28~33℃时,感觉最舒服。若降到22℃以下时,则易患感冒等疾病。在寒冷的天气要保持足膝部良好的血液循环和温度。鞋袜宜保暖、宽大柔软舒服,鞋子要防水,透气性能好,并要及时更换。脚部保暖对于预防感冒、鼻炎、哮喘、心绞痛等有一定的益处。
(四)足宜勤泡洗
用温水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对心脏、肾脏及睡眠都有益处。《琐碎录·杂说》说“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说明人们早就把“睡前一盆汤”看作养生保健的措施之一。古今中外许多长寿老人和学者,都认为常洗脚有利于健康长寿。如民间歌谣说:“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睡前洗脚,睡眠香甜;远行洗脚,解除疲劳。”如果洗脚和按摩合在一起做,效果更好。
1.中药泡脚 经常用一些温经活血或芳香化湿的药物煎汤泡脚,可强健身体或保持脚部干燥,防治冻疮、脚癣等。如甘草、芫花适量煎汤泡脚,可防治冻疮;用茄子枝叶熬水洗脚,可控制冻疮发展;用鸡毛熬水泡脚可治顽固性膝踝关节麻木痉挛;用白果树叶熬水泡脚,可防治小儿腹泻;经常用芹菜叶煎汤泡脚,对冠心病和高血压有益。脚部干裂者,泡脚后,应涂抹防裂药膏。
2.冷热交替泡脚 先把双脚浸泡在38℃热水中,3~8分钟后再浸泡在26℃的凉水中,然后摆动双脚10~30秒之后,立即再次浸入热水中,如此反复3次。有助消除头痛、失眠、神经性心脏病、便秘等。
(五)药物护足
秋冬季节,足部常因经脉阻滞,肌肤失养,皮肤枯燥,而出现皲裂。用散寒活血、润燥养肤的中药,外涂足部,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第八节 胸背腰腹保健
胸、背、腰、腹是人体脏腑所居的部位,其功能盛衰直接关系着内部脏腑功能活动。历代养生家都非常重视这四个部位的保养,保养得当,可促进气血运行,协调和增强全身各部的联系,提高新陈代谢的能力,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
一、胸部保健法
(一)衣服护胸
《修龄要旨·起居调摄》说:“胸宜常护。”《老老恒言·衣》说:“夏虽极热时,必着葛布短半臂,以护其胸。”说明胸部的保护以保暖避寒为主,目的在于保护胸阳,年老体弱者更应注意。日常生活中,人们穿的背心、上衣,均是以保护胸背的阳气为主。
(二)胸部按摩
1.摩擦胸部 先用右手掌按在右乳部上方,手指并拢向下,用力推至左侧腹肌沟处,然后再用左手从左乳部上方同样用力推至右侧腹肌沟处,一左一右为1次,可擦10~20次。
也可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左手掌在胸部从左上向右下推摩,右手从右上向左下推摩,双手交叉进行,推摩30次。然后,两只手同时揉胸部正反方向各30圈,再左右与上下各揉按30次。女性还可做抓拿乳房保健:两小臂交叉,右手扶左侧乳房,左手扶右侧乳房,然后用手指抓拿乳房,一抓一放为1次,可连续做30次。胸部按摩可以振奋阳气,促进气血运行,增强心肺功能。
2.按揉胸部 以一手中指面沿锁骨下肋骨间隙由内向外,顺序由1、2肋间,2、3肋间顺序而下,适当按揉,以酸胀为宜。
3.捏拿胸肌 一手拇指紧贴胸前,食、中两指紧贴腋下相对用力提拿一呼一吸,一提一拿,慢慢由里向外松之,约5次。
4.摩心前区 左手按在心前区,右手按在左手背下,做顺时针方向摩动40~50次,然后再做逆时针方向摩动40~50次。
5.拍打胸部 以一手虚掌,五指张开,用掌拍击胸部(在拍击时切勿屏气),约10次。左右两手交替操作。胸部按摩柯以振奋胸阳,理气宽胸,促进气血运行,增强心肺功能。
(三)健胸丰乳
乳房丰满是成熟女性胸部发育正常的标志,也是女性形体美特有的魅力之一,因此,女性乳房的保健十分重要。
1.药食健胸丰乳 推荐豆浆炖羊肉。淮山药200g,羊肉500g,豆浆500g。以上药食加入油、盐、姜少许,一起炖2小时。每周服2次,可助女性胸部丰满,乳房发育。
2.拔罐健胸丰乳 健胸取乳根、三阴交;乳房下垂取膻中、乳根、足三里。注意乳房周围拔罐时不可留时间过长,以5~10分钟为宜。
二、背部保健法
背为足太阳膀胱经、督脉所过之处,五脏的俞穴都会聚于背,背的寒暖与脏腑的功能直接相关,故应注意保护。《养生四要·慎动》说“背者五脏之附也,背欲常暖,暖则肺脏不伤”,《摄生消息论·春季摄生消息论》亦说“不可令背寒,寒即伤肺,令鼻寒咳嗽”。背部的保护的基本原则是保暖,从现代医学来看,背部分布着丰富的脊神经,支配着背部皮肤及内脏的生理活动。背部的运动、按摩保健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调节血压,增强心肌活动的能力,促进消化机能等,有益于防病治病。
(一)背宜常暖
背部保暖方法有三:第一,衣服护背。《老老恒言·衣》说:“肺俞穴在背,《内经》曰‘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不可失寒暖之节。古俗有所谓背搭,护其背也。”平时穿衣注意背部保暖,随时加减,以护其背。第二,晒背取暖。《老老恒言·安寝》说:“如值日晴风定,就南窗下背日而坐,列子所谓负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避风晒背,能暖背通阳,增进健康。第三,慎避风寒。因为背为五脏俞穴所会,尤其是天热汗出腠开时,若被风吹,则风寒之邪易于内侵,引起疾病。故《老老恒言·防疾》强调说:“五脏俞穴,皆会于背,夏热时有命童仆扇风者,风必及之,则风且入脏,贻患非细,有汗时尤甚。”夏日汗出后不可背向电扇,以免风寒之邪伤人。
(二)背宜常捶
历代医家和养生家都强调保护背部的重要性,而且提出了捶背、搓背、捏脊等活动背部的保健方法。
1.捶背 捶背又分自我捶打和他人捶打。自己捶打宜正坐,双手握拳至背后,自下而上沿脊背轻轻捶打,捶打时,身体可稍稍前倾,至可能达到的最高部位时,再自上而下至腰骶部。如此为1次,可连续捶打5~10次;他人捶打,坐姿、卧姿均可,坐时,身体稍前倾;卧时,取俯卧位,两手前平举,枕于头下。捶打方法与自己捶打相同,力度以震而不痛为度,可用手掌面拍打,也可用拳轻轻捶打。本法可以舒筋活血,振奋阳气,强心益肾,增强人体生命活力。
2.搓背 搓背也分自搓和他人搓。自搓方法可在洗浴时进行。以湿毛巾搭于背后,双手拉紧毛巾两端,用力搓背,直至背部发热为止。他人搓法取俯卧位,裸背,请他人以手掌沿脊柱上下按搓,至发热为止。注意用力不宜过猛,以免搓伤皮肤。搓背法有防治感冒、腰背酸痛、胸闷腹胀之功效。
3.捏背 取俯卧位,裸背,请他人用双手(拇指与食指合作)将脊柱中间的皮肤捏拿起来,自大椎开始,自上而下,连续捻动,直至骶部。可连续捏拿3次。注意用力不宜过大、过猛,速度不宜太快,动作要协调。本法对成人、小儿皆宜,可调和脏腑、疏通气血、健脾和胃,对调整血压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