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唐太宗
3571900000044

第44章 功过是非论宰相(4)

在官员的任用上,房玄龄虽然求贤若渴,但坚持“宁缺毋滥”。一时没有合适的人才,他宁愿此位空缺,也不愿让不称职的人担当。对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职务他更不愿让那些贪婪之人担当,以至于祸国殃民。在这种情况下,他就自己来承担该职务,增大自己的工作量,宁愿世人误解讥讽他“吝权”。唐太宗对房玄龄信任有加,不仅授予用人大权,就连自己在任用人才时,也征求房玄龄的意见。房玄龄在用人方面谨遵唐太宗所提出的“量才授职”、“任官唯贤”的原则,尽心尽力选拔人才,使唐太宗身边聚集了当时最杰出的人才。贞观年间吏治清明,主要是他的功劳。

四、谏阻亲征修订法律

房玄龄对自己很严格,做事公正严明。他认为:“治理国家的正道,就是处理事物要公平正直。”身为宰相,在处理君臣关系时,房玄龄不会曲意逢迎皇上;相反,他常当面指陈唐太宗的过失。

唐太宗下诏功臣可以世袭刺史,房玄龄授任宋州刺史。群臣都辞让世袭之事,房玄龄也罢刺史职,封为梁国公。不久,房玄龄加太子少师,来到东宫,皇太子李承乾要叩拜他,房玄龄辞让,李承乾遂止。

房玄龄任宰相十五年,女儿成了王妃,儿子娶太宗最宠爱的高阳公主为妻,可谓权高位尊,宠遇隆盛。他多次上表辞相位,唐太宗都未批准。后来,唐太宗晋升他为司空,仍总理朝政。房玄龄坚决推辞,唐太宗派使者对他说:“辞让确实是美德,然而国家多事,假如一日没有良臣辅佐,朕如同没有了左右手。看公体力未衰,请不要辞让。”贞观十七年(643),太子承乾谋反被废,晋王李治成为皇太子。房玄龄改任太子太傅。

在对周边部族关系方面,房玄龄不主张用武力解决问题。东突厥薛延陀部自恃强盛,反复无常。唐太宗带兵给予其致命的打击。真珠可汗放弃武力对抗,请求联姻结好,唐太宗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房玄龄认为国家疲敝,不宜再动干戈,主张和好。唐太宗采纳了他的意见,真珠可汗归顺唐朝。后来事情虽未成功,但房玄龄的主张是相当明智的。

贞观十六年(642),高句丽发生内乱,唐太宗打算武力干预。房玄龄不同意唐朝以强凌弱,大动干戈。他以历史上数次征讨高句丽的战争均告失败为依据,说:“从前汉武帝多次讨伐匈奴,隋炀帝三征辽东,致使国败民穷,都是因战争引起的,望陛下详察。”由于他的劝阻,一触即发的大战得以消弭。但贞观十八年(644)唐太宗不能忍受高句丽王的挑衅,御驾亲征前去讨伐高句丽。果不出房玄龄所料,这次亲征失败了。然而,唐太宗没有吸取教训,决定再次东征,此时的唐太宗已不像贞观初年那样虚怀若谷,善于纳谏了,他骄傲自满,且猜忌之心日重。自魏徵死后,直言的大臣越来越少,逢迎之人日增。此时的房玄龄已身患重病,他躺在病榻上仍忧心忡忡,关心天下安危,他带病上疏,竭力谏阻唐太宗亲征。唐太宗览疏,深受感动,对高阳公主说:“他已病危,尚能忧心国家大事!”遂停止亲征。

房玄龄、王珪执掌朝廷内外官吏的考核,治书侍御史、万年人权万纪上奏称有不公平之处,太宗命侯君集重加推勘。魏徵劝谏道:“房玄龄、王珪均是朝中老臣,素以忠诚正直为陛下所信任,所考核的官员过多,中间能没有一两个人考核失当?体察其实情,绝不是有偏私。假如找到失当之处,那就不可信,怎么能重新担当重任呢!而且权万纪近来一直在考堂叙职,并没有任何驳正,等到自己没得到好的考核结果,才开始陈述意见。这正是想激怒陛下,并非竭诚为国。假如推问后得到考核失当的实情,于朝廷也没有什么益处;如果本来便虚妄,徒失陛下委任大臣的一片心意。我真正关心的是国家政体,不敢袒护房、王二人。”太宗于是放下此事不再过问。

房玄龄根据唐太宗的旨意,以前代的法律为基础,修订《贞观律》,包括律、令、格、式四个部分,该律承前启后,对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大到国家制度和社会经济生活,小至民间的婚丧嫁娶等都加以规定。据史料记载,《贞观律》去掉了死刑九十二条,减流放为徒刑者七十一条,还有很多减轻刑罚的条款。与前代相比,《贞观律》在定罪量刑上要轻,条文简约,该律遵照唐太宗的意旨,以“宽”、“简”为指导思想。《贞观律》在中国法制史上有一定的影响,后来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法典——《唐律疏议》,即是以该律为蓝本制定的。

房玄龄不仅在政治方面大有作为,在史学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早在李世民攻下洛阳时,房玄龄就注意保护隋朝留下的图籍,以作为治国的参照。唐太宗也非常重视总结历史经验,任命房玄龄为史书的总监修,主持编撰前朝史书,包括两晋、北齐、北周和梁、陈、隋六朝史的编纂。令狐德棻和岑文本合修《周书》,李百药修《北齐书》,姚思廉编撰《梁书》和《陈书》,魏徵编《隋书》,房玄龄还担任《晋书》的监修,他还在唐太宗的提议下,编纂本朝历史,这是前代从未有过的。太宗对他说:“近来翻看《汉书》,载有《子虚赋》、《上林赋》,均华而不实。凡有上书议论国事,词理直切的,朕从与不从,均当载入国史。”因此,在编纂本朝国史时,房玄龄实事求是,对本朝人物不加以美化,不隐瞒其恶行,如实记录。

贞观二十二年(648),房玄龄病重,唐太宗亲自前去探望,君臣两人相对流泪不止,可见感情之深。七月,房玄龄辞世,时年七十岁。

尚书右仆射杜如晦

杜如晦(585~630),唐太宗朝宰相。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父杜吒,曾为隋昌州长史。他参与了“玄武门兵变”,协助李世民登上皇位,并与房玄龄一起共掌朝政。两人配合默契,理政建制,奠定了“贞观之治”的基础。后世论唐代良相,首推“房、杜”。史称“房玄龄善谋,杜如晦善断”。

一、善观时局投身秦王

杜如晦出身于官宦之家。其祖父杜徽曾是隋的怀州刺史,父亲杜吒为隋昌州长史。隋大业年间,杜如晦参加吏部人才选拔,时任吏部侍郎的高孝基认为他有应变之才,当为栋梁之用,非常器重,叫他暂时屈就卑职,补淦阳县尉之缺。杜如晦就任没多久,就辞掉淦阳县尉之职。隋帝国风雨飘摇,乱军四起。到隋大业十二年(616),农民军已增至一百三十多支,人数达三四百万之众。随后,农民军在全国形成了三支强大的队伍:河南李密的瓦岗军、河北窦建德军、江淮杜伏威军。在这天下大乱之际,杜如晦也不知道自己该归向何方。

隋炀帝的统治集团内部也开始出现分裂。留守太原的李渊父子在晋阳举兵反隋。李渊率领李建成、李世民等一路向南进发,由于李渊父子深得民心,策略得当,加之李世民英勇有谋,以致一路势如破竹,进军神速,同年十一月就攻占了隋朝都城长安。观战已久的杜如晦见大势已定,且深知李世民是个英勇有谋之人,善于广纳天下贤士豪杰,便投奔于李世民门下。

李渊攻占长安后,立即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他废除隋炀帝的各种重苛严刑,与民众约法十二条;处死拒不投降的阴世师等十余人;按起兵时预定的,立年仅十三岁的代王杨侑为天子,尊奉在江都(今江苏扬州)的隋炀帝为太上皇。没过多久,隋炀帝残部驻扎的江都发生内乱,隋炀帝被其部下所杀。李渊得知后,迫使杨侑下退位诏书,禅让于他。建国号大唐,改元武德,是为高祖。李渊的三个儿子则分别立为:皇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并任时年十九岁的李世民为尚书令。杜如晦投奔李世民门下后,被任为秦王府兵曹参军,执掌秦王府簿书、考课、仪卫等事务。

时隔不久,杜如晦被改任陕州总管府长史。总管府是设立在边塞统率军队的机构,长史职位仅次于总管。这期间,秦王府的很多勇将谋士都被唐高祖调到外地任职,李世民为此一直忧虑重重,十分担心。记室房玄龄对他说:“府僚虽然大都走了,但不足惜。有个杜如晦,聪明,见识广博,有王佐之才。大王如果想经营四方,独揽天下,非此人帮助不可。”李世民奏请唐高祖留下杜如晦,使杜如晦依旧为秦王府幕官。高祖对杜如晦其人,一无所知,索性卖秦王一个虚人情,李世民把杜如晦视作自己的心腹,常常和他在一起商议国家大事。渐渐地,杜如晦成了秦王府幕僚中的重要成员,李世民每有心事,必与他商议。

二、随军征讨剖断如流

唐朝初期,除了关中、山西和巴蜀等一些地区被唐朝控制外,周围地区都还处于割据状态之中。唐王朝要真正统一天下,必须铲除这些割据势力。李氏父子经过认真商议后决定:巩固关中,以此为根据地出兵西北,然后攻占关东,拿下江南,尽早统一全国。唐高祖李渊遂命李世民为右元帅,率军征讨盘踞各地的割据势力。杜如晦也随同李世民一起,东征西讨,转战于各割据之地。

武德元年(618),李世民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战术,最先击败了薛仁杲在陇西的割据势力,紧接着又消灭了在凉州自封皇帝的李轨。这一系列胜利,加强和巩固了唐王朝在长安以西的统治。武德三年(620),李世民军队又平定了盘踞晋北的刘武周。刘武周见唐军来势凶猛,逃到突厥,被突厥所杀。至此,关中周围的割据势力全被铲除。随后,李世民举兵关东,向李唐王朝在关外的最大威胁和对手、盘踞洛阳的王世充逼近。

王世充曾任隋朝礼部尚书,是隋炀帝的心腹。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和阴谋手段夺取了实权,并自己当了皇帝,立国号为郑。在李世民与刘武周作战的时候,他趁机扩张势力和地盘,占据了唐的很多地方。然而,在李世民凌厉的攻击下,王世充的手下名将罗士信、秦叔宝、程志节等都归降了李世民。由于李世民对归降的官兵士吏都以礼相待,王世充的统治集团迅速解体,许多州县的官吏都想脱离王世充的统治。淆、邓、荥、汴、豫、显等州也相继归降,以致出现了“河南郡县相继来降”的热闹场面。王世充失去各州县官吏的支持和拥护,加之李世民军队的强烈攻势,节节败退,最后被围困于洛阳。这时,王世充想起了窦建德领导的农民军,便匆忙向窦建德求援。

窦建德在农民军中很有名望,他担心王世充被李世民铲除后,自己也会步王世充后尘,遭受攻击,就立即亲自率军前往洛阳救援王世充。李世民与杜如晦等人作了缜密的分析,最后决定先灭掉窦建德,再铲除王世充。于是,李世民率军把守武牢的各处险要,伺机进攻,窦建德的军队因长途跋涉,日夜行军,疲倦不堪。李世民觉得正是进攻的好时机,便率小股精骑领先,大军继后,一阵猛冲猛杀,窦建德军队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已溃不成军,随即大败,窦建德也受伤被俘。

击败窦建德后,李世民立即集中兵力分多路围攻洛阳。武德四年(621),王世充见后援已断,深知大势已去,再硬拼下去无异于鸡蛋碰石头,便在李世民逼到城下时,率众臣出城投降,武牢之役不战而胜。这是唐朝统一中国的一个决定性战役。它的胜利,使整个中原地区的统一和安定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在这次战役中,杜如晦起了很大作用,他对战事运筹帷幄,剖断从容,深为同僚所佩服。加之李世民大胆而果断的指挥,以致取得了一石二鸟的战果,彻底铲除了这两个对唐朝统治有着很大威胁的强劲对手。

窦建德部将刘黑闼在漳南筑台告祭窦建德,并自封大将军,起兵反唐。不久,刘黑闼攻占了大片土地,定都洺州,自封东汉王。李世民又奉命率军攻打刘黑闼,经过艰苦作战,刘黑闼败亡。

在征讨割据势力的统一战争中,李世民和李建成两兄弟各有战功,但相比之下,明显是李世民的战功最大,这得益于杜如晦的军事谋略。在李世民整个的东征西讨中,杜如晦对军国大事运筹帷幄,判断准确,为李世民提供了有效的战略计策。杜如晦也因此受到了幕僚同属们的赞赏。战争结束后,杜如晦屡获升迁。李世民任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时,杜如晦任大行台司勋郎中,封爵建平县男,食邑三百户。随后以本馆兼文学馆学士。文学馆是李世民专门用来接纳天下治学贤士而设置的。在被接纳的十八学士中,杜如晦居首位。李世民还命人画下十八学士的图像,藏于书府。李世民为其像题词道:“建平文雅,体有烈光。怀忠履义,身立名扬。”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后,开府设官属,又拜任杜如晦天策府从事中郎,成为天策府参军。